有研究表明,在寶寶18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換上小內褲了。
寶寶出生後對媽媽是十分依賴的,也是很需要媽媽的精心照顧。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寶寶要開始適應自己的改變,媽媽要給予鼓勵和培養。
比如戒掉尿不溼就是一個寶寶學習改變的過程,因為隨著寶寶的長大,穿尿不溼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開始給寶寶掌握如何上廁所的習慣了。
給寶寶戒掉尿不溼,應該如何下手呢?
確實尿不溼是一個很厲害的發明,他讓寶媽省事省心很多,但是尿不溼不能成為一個寶寶的依賴,在適當的年齡的時候就要給寶寶戒掉換上小內褲了。
幼兒滿18個月後就可以訓練獨立上廁所,一般2周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上廁所了。
確實無論紙尿布有多方便,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是得戒掉紙尿布的。在家裡媽媽還可以幫著換,在幼兒園那麼多的小孩子,老師肯定是兼顧不了的,這個時候就要讓寶寶可以獨立上廁所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戒掉奶睡、母乳或者尿不溼都是寶寶改變的一個過程,說明寶寶在一天天的長大,媽媽不要因為過於溺愛孩子而阻止了寶寶的步伐 。
但是很多寶媽在給如何給寶寶戒掉尿不溼的問題上犯難了。其實當寶寶想自主上廁所的時候會有一些行為上的變化的,我們通過細心的觀察也是可以找到規律和途徑的。
1、寶寶開始表達尿意和便意
有研究表明在寶寶18-24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表達自主排便的意識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逐漸讓寶寶明白什麼是想尿和想便便的感覺,當寶寶自己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排便意識的時候,就可以巨劍帶孩子去上廁所了。
>i1n
2、便意變得有規律
寶寶在小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排便的,長大之後不僅便的次數會隨之減少,也可以規律,逐漸也會掌握排便的控制技能。當寶寶可以暫時的憋住便意的時候我們就要引導孩子不要在尿不溼上解決了,要到廁所上廁所,形成一種習慣。
3、對尿不溼抗拒
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後,無論尿不溼的設計多麼適合寶寶,在寶寶走路的時候也是會有一定的阻礙,讓寶寶覺得不舒服的。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對尿不溼有抵抗和厭惡的情緒。一旦寶寶出現這樣子情緒的時候,媽媽就要開始給寶寶灌輸自己要控制便便,就可以不用穿紙尿褲的意識。
4、對大人上廁所感到好奇
寶寶這個時候會開始對家長上廁所很是好奇,覺得為什么爸爸媽媽要在廁所上廁所,而自己不用呢?經常跟著爸爸媽媽進去上廁所,觀察爸爸媽媽在做什麼。當寶寶表現出這樣子的興趣的時候,媽媽就可以給寶寶準備屬於他的坐便盆引導寶寶自己上廁所了。
那麼我們根據上述的方法可以觀察到寶寶對自主上廁所有意識和想法了,那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引起寶寶對自主上廁所的興趣呢?
1、給寶寶可愛的小內褲
寶寶喜歡的東西都是很愛惜的。給寶寶換上圖案可愛的小內褲,並告訴寶寶不能弄髒了,這個時候就可以促使寶寶養成脫褲子排便便的習慣,當寶寶熟悉掌握這個技能之後就可以脫掉寶寶的尿不溼,直接單獨穿小內褲了。
2、給寶寶專屬的坐便盆
為了激起寶寶對上廁所的主動性,可以給寶寶準備坐便盆進行一個過渡。前期可以讓寶寶在上面坐著玩玩,熟悉這樣子的感覺,接著就要告訴寶寶正確的姿勢和使用方法鼓勵孩子去嘗試。
3、詢問孩子,幫孩子掌握規律
寶寶有時候因為玩耍會忘記要上廁所了,因此媽媽要學會去詢問寶寶,稍微提醒。慢慢再讓寶寶自己去掌握規律。進行訓練。
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務必要讓寶寶培養好獨立上廁所這個技能哦,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尷尬事情發生,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是橘子媽媽,一個成長型的媽媽,有關的育兒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探討,共同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