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梅君。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就提到過秋冬季多吃牛肉對身體有益,做了小炒牛肉又燉了牛骨頭湯,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牛肉醬的做法,自己做的牛肉醬零添加,美味又健康。
國慶長假後經歷了五天陽光燦爛的日子,今天又降溫了,風夾著雨點拍打在窗戶發出的聲音,提示著雨勢確實很大。天氣變冷了,希望下班回家的朋友們都能縮短回家的時間,在這個能躲避風雨的港灣,享受那份獨特的安寧和溫暖。回到家中的我們,身心都溫暖了,當然也不能忽視我們的胃,今天我就把自己做牛肉醬的方法分享給朋友們,零添加好吃看得見,比買的要划算太多了。
以前我逛超市的時候會偶爾買些牛肉醬或者臘八豆之類的醬菜,後來學會了做就再也沒有買過了。也不是說買的不好吃,主要是添加的東東有些多,為了不讓自己的口味變重,下功夫努力學著做,還別說,沒有了那些輔助品,不僅更好吃,還特別的實惠,就拿牛肉醬來講,買的牛肉醬肯定不會給大粒的牛肉,自己做就不一樣了,牛肉粒不僅要大還要多,不然怎麼能體現出好吃又看得見呢?
做牛肉醬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我也不例外,不過我做的牛肉醬是不會用到黃豆醬、甜麵醬、以及其它什麼醬的,因為我一直遵從的是食物的原味,我做菜就從不用味精、雞精蔬菜精之類的調料,家人從開始的不怎麼習慣到如今的大徹大悟——原來食物的美味就來源於自身。其實做美味不僅是個味蕾享受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探索新知識的過程,只有不斷的追求,我們才能吃得更健康更營養。
做牛肉醬,我選用的是不帶筋的牛腿肉,配料選的是大蔥一根、洋蔥一個、新鮮的小米椒十幾個以及少許的花椒,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配料——黑豆豉,我買的是原味的,也就是配料表裡只有黑豆和鹽。
牛肉要先焯水,焯水的方法是先將牛肉冷水下鍋煮出血沫後再倒少許的料酒煮3分鐘,溫水洗淨切成小塊,大蔥切段小米椒切圈,黑豆豉用清水淘洗2遍
做牛肉醬用菜籽油是最好的,而且要比平時炒菜用的量要多些,我這裡用了3勺油
油熱後倒入大蔥段中火炒
蔥段變成黃色後加少許的花椒,繼續中火翻炒
直到大蔥炒成枯黃色,轉最小火,把大蔥段和花椒取出不要,在炒的過程,花椒和大蔥混合的香味簡直不要太美
把牛肉倒入鍋中,轉大火,將牛肉炒幹水分炒硬後再倒入洋蔥和小米椒,看看,這牛肉粒是不是很大
炒至洋蔥和小米椒散發著濃鬱的香味後倒入黑豆豉
翻炒幾下後,屬於豆豉的特殊香味撲鼻而來,這個時候倒入開水,一定要是開水哦,倒入開水的量要沒過所有食材
轉小火,蓋上蓋子,煮十五分鐘後開蓋,此時水已經收得差不多了,加入一勺白糖和少許的生抽,翻炒均勻後關火裝盤
裝入洗淨消毒好的玻璃瓶中
蓋上蓋子,放入冰箱中保存。這個方法做出來的牛肉醬聞起來香吃起來更是一個字——美。可能有朋友們會問怎麼沒有放鹽,因為黑豆豉本來就含鹽所以無需再加鹽的,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先收藏著,牛肉醬用來拌麵拌飯或者是夾饅頭都很好吃的,不要錯過哦。
烹飪小技巧:
牛肉焯水的時候冷水下鍋煮出血沫後再倒料酒,煮3分鐘後將牛肉取出溫水衝洗乾淨,這樣做的效果是去除腥味牛肉更美味,這也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做牛肉醬用的油最好是菜籽油,而且牛肉一定要用開水燉煮,這樣做出來的牛肉才不會柴,最後加入的白糖是起增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