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義大利有著悠久的緣分。早在東漢時期,張騫對西方世界的探索,打開了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門,古老的絲綢之路讓遠隔萬裡的中國和古羅馬聯繫在一起。自此之後的幾個朝代,以絲綢、瓷器為核心的貿易交流,讓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從未間斷。到了元代,這種交流甚至擴展到民間的層面,一部《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中國熱」,而因為馬克·波羅,中國人也對遙遠的義大利有了天然的親近之感。
「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義大利聖馬可廣場
自1970年中意建交以來,中意兩國的文化與藝術的交流從未中斷,進入新世紀之後,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這種交流變的更加緊密。在此背景下,由盛鑫煜藝術、義大利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聯合主辦、《收藏》雜誌協辦的「彩韻中國·絲路之光」 2019中國藝術家義大利學術訪問交流活動於2019年5月7日正式拉開帷幕,參加本次活動的藝術家有:平龍、戴鋼、徐浡君、李春泉、張利華、鄧荀月、蘇靜、張鴻賓、季英倫、楊博、黃華兆、許衛、王宏兵、吳強傑、傅凱、王小麗、方尤啟、常浩然、劉家方、李建、孟麗等二十餘人。
「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義大利威尼斯大學
本次學術交流活動從義大利特雷維索這個安靜的小城開始,先後在水城威尼斯、拉斐爾故鄉烏爾比諾、莫蘭迪故鄉博洛尼亞以及「文化之都」帕爾瑪等地展開,受到了特雷維索市政廳、威尼斯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帕爾瑪市政廳的特別接待與表彰,中國藝術家所到之處邊交流、邊寫生、邊訪問,受到了義大利政府機構、大學、博物館、藝術家的熱情接待和歡迎,並在交流期間,觀看了剛剛開幕的威尼斯雙年展,為中意文化、藝術進一步交流,為加深兩國藝術家對彼此的進一步了解,做出了積極的回應。
古老與當代,中國藝術家威尼斯大學學術交流展
古老的威尼斯大學坐落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城,在質樸、安靜的學術報告廳裡,推窗即見水城的喧囂與繁華。威尼斯大學自1868年創辦以來,以商科與經濟學專業享譽歐洲。近幾年來,得益於中意兩國在人文領域交流的不斷加強,威尼斯大學開始著力文科專業的建設,在此背景下,尤其是中文系發展迅速,其漢學研究和教學規模已經躍居義大利第一,歐洲第二位,有超過1000多名學生在威尼斯大學學習中文,成為歐洲頂尖漢學學術與教學重鎮,在全歐洲享有盛譽。
「彩韻中國·絲路之光」中國藝術家學術交流展在威尼斯大學學術報告廳舉辦
2019年5月12日,絲路之光·中國藝術家威尼斯大學學術交流展在威尼斯大學學術報告廳舉辦,20多位中國藝術家的40多幅油畫、水彩、國畫等作品展現在歐洲最古老的高等學府的殿堂。充滿東方意蘊的作品,引起了威尼斯大學師生的極大興趣,色彩、光線、構圖的差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意境,圍繞著中西方繪畫的區別,他們與中國藝術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本次學術交流展得到了威尼斯大學全球校友會組織的極大支持,在校友會主任Marco先生的主持下,中國著名水彩畫家、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平龍,《收藏》雜誌副總編季英倫分別作了《詩意的水彩》與《中國藝術市場現狀》的學術報告。平龍認為,水彩畫作為一個發源於西方的畫種,與中國水墨畫有太多的共同之處,對水的理解與運用,讓水彩畫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的發展壯大。中國繪畫講求詩意,講求在筆墨的氤氳中,追求一種若有還無的天真平淡,這種對意境的追求,也影響到的他的水彩畫創作,在色彩的絢爛迷離中,創造出一種詩意的美學。創辦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大陸創辦最早影響力最大的藝術類收藏雜誌,《收藏》雜誌副總編季英倫認為,26年來,《收藏》雜誌完美見證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發生、發展與繁榮。儘管中國藝術市場的份額已經在全球佔據前三的位置,但他認為,中國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還需要依賴藝術消費市場的成熟。
中國藝術家與威尼斯大學全球校友會主任Marco 在學術交流展上合影
在學術交流展期間,平龍為威尼斯大學的師生演示了水彩畫法,流暢的筆勢,簡練的技法,豐富的江南意蘊,讓現場的觀者無不讚嘆有聲。最後,威尼斯大學校友會主任Marco先生代表威尼斯大學全球校友會組織為每位參展藝術家頒發了參展證書,並與出席交流活動現場的藝術家合影留念。
藝術無國界,文化有共識
藝術就是全人類的通用語言,優秀的藝術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彩韻中國·絲路之光」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義大利期間,受到多個博物館、藝術機構、協會的熱情接待和歡迎,在義大利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主席詹多莫尼克·帕多萬的協調和陪同下,先後對特羅維索博物館、特羅維索市政廳、拉斐爾故居、烏爾比諾國立博物館、博洛尼亞莫蘭迪博物館、莫蘭迪故居、帕爾馬市政廳、帕爾馬中國文化博物館進行了參觀與拜訪,並與義大利藝術機構負責人、市政廳文化官員以及博物館館長進行了友好的學術交流與探討。
特雷維索市政廳文化主管尼古拉歡迎中國藝術家的到來
5月8日中國藝術家甫一到達義大利,來到特羅維索(Treviso)這座安靜的小城,就受邀參觀了特羅維索博物館,並參加了特雷維索市政廳文化主管尼古拉·託雷斯南先生主持的歡迎儀式。在歡迎儀式上,尼古拉先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講話,為了表彰「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促進義大利與中國的文化藝術交流所做出的巨大努力,特雷維索市政廳向每位到場的藝術家頒發了友好交流榮譽證書。隨後,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受邀參觀了特雷維索市政廳。
「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特羅維索博物館
5.13日,「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一行離開威尼斯,來到了義大利中部小城烏爾比諾。
烏爾比諾和特羅維索是此行之中中國藝術家最大的發現,兩座小城都閒適、安靜、無風無波,似乎時光都在此停留。如果說,特羅維索是安靜的水城,無數河水穿城而過,留下歷史、滄桑和傳說,那麼烏爾比諾則是任時光還停留在中世紀的山城,依山而建,山路迴環,城隨路轉,轉過街角除了寧靜還是寧靜,任時光流逝,歲月的蝕刀似乎不曾在這裡經過。烏爾比諾是文藝復興拉斐爾的故鄉,或許也只有這種靜謐氛圍的薰陶下,拉斐爾才能畫出如此虔誠寧靜的聖母像。
「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烏爾比諾小城
烏爾比諾離博洛尼亞不遠。博洛尼亞號稱學術之城,這裡有無數的博物館與考古遺蹟,博洛尼亞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曾經是伽利略與哥白尼的母校;博洛尼亞號稱柱廊之城,無處不在的柱廊綿延40多公裡,在千年的風雨中庇護著整個城市的子民;「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此行博洛尼亞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拜訪莫蘭迪博物館和故居,喬治·莫蘭迪是博洛尼亞現、當代藝術領域的驕傲,他年輕時受塞尚、畢卡索影響,但最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他的油畫色系放棄了飽滿的純度與明度,卻在中間色的融合上,獨樹一幟。他繪畫題材是日常而又狹窄的瓶罐靜物,天下萬物至柔則至剛,莫蘭迪用灰度來調和各種色階,讓庸常的器物生出寧靜、單純而永恆的力量。中國藝術家一行受到莫蘭迪博物館執行館長阿勒西亞·馬絲館長的熱情接待。阿勒西亞.馬絲女士是莫蘭迪研究領域的專家,她為到訪的中國藝術家進行一上午的講解,並就藝術家提出的問題耐心的一一作答。
中國藝術家訪問博洛尼亞「莫蘭迪」博物館
5月16日,「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義大利的最後一站,來到了義大利美食名城帕爾馬。其實帕爾馬有名的不僅僅是奶酪和火腿,它的文化和藝術同樣悠久而深厚。就在2019年的2月份,義大利文化部宣布帕爾馬為2020年義大利的文化之都。中國代表團一行首先訪問了帕爾瑪中國藝術博物館,這座博物館隸屬梵蒂岡,其歷任館長全部由梵蒂岡任命。帕爾馬中國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瓷器、錢幣、書畫,甚至刺繡與緙絲,不但豐富而且都自成體系,在遙遠的義大利看到這些熟悉的文物,令人驚嘆帕爾馬與中國的緣分之深。阿佛洛德·圖克館長親自為中國藝術家講解館內藏品,並且希望與中國藝術家有深入合作。隨後,受帕爾瑪市政廳邀請,中國藝術家一行拜訪了帕爾馬市議會主席亞歷山大·卡西·卡爾波尼先生,在交流中,亞歷山大主席對中國藝術家為繁榮兩國文化藝術交流而做出的努力大加讚賞,並希望中國藝術家在帕爾馬寫生、考察之旅,收穫滿滿。著名水彩畫家平龍將自己的一幅帕爾馬廣場的寫生作品捐獻給市政廳永久收藏。最後,受帕爾瑪市政廳的委託,亞歷山主席向張鴻賓、平龍、季英倫頒發文化交流特殊貢獻證書。
中國藝術家訪問帕爾馬市中國藝術博物館
收穫之旅,藝術與友情同樣珍貴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從5.7日到5.18日,從特羅維索到帕爾馬,「彩韻中國」中國藝術家橫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行程覆蓋5個重要的文化之城,在旅途中寫生,在觀察中學習,在沉浸中體驗,在交流中收穫友誼。著名水彩畫家平龍是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也是寫生之旅的指導老師。每到一處,即使是尋常景色,平龍老師也能發現可以入畫的角度,迅速進入狀態,縱橫塗抹構建基色,大膽放筆,小心收拾,不長時間,佳構已成。著名上海油畫家戴剛,學成於油畫大家侯一民先生,國外寫生經歷豐富,對於寫生有著自己獨特的體驗與認識,一旦寫生開始,宛如老僧入定,一張寫生作品,在他的細心經營下,呈現出純正的西畫味道。著名版畫家徐浡君先生,對西方美術史瞭然於胸,對色彩構成更有深刻的見地和認識,他的作品不拘於物象不囿於成法,色彩絢爛而充滿張力,而在紛雜之間竟有一種沉靜的力量。著名水彩畫家李春泉是「彩韻中國」活動的老團員,為人質樸,心思單純,寫生作品色調和諧、意境幽靜深邃,顯示出深厚的學術素養和寫生經驗。上海女水彩畫家張利華善於攝影,對於構圖和色彩有著本能的直覺,作品色調素雅純靜,令人一見忘俗。來自北京的畫家鄧荀月,科班畢業於魯美,知識結構全面,美術功底紮實,義大利一行,在近距離接觸了經典大師之後,決心遵從內心,重歸藝術圈;上海姑娘蘇蘇,曾深耕與設計領域,遊歷歐美多年,為人開朗,作品亦有天趣,作品重視構圖,在水與色的交融氤氳中,有內蘊的設計美感。
中國藝術家在安靜的特羅維索小城寫生
有一種感情叫一路同行,有一種難忘是同舟同濟。「彩韻中國·絲路之光」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在義大利收穫了包括大學、博物館、市政府在內的國際友人的熱情和認可,也收穫了諸多佳作。這次活動有很多意外的驚喜,但最大的驚喜是這種由「藝」結緣的友情竟然可以如此的純真、真摯而彌久。
「彩韻中國」義大利學術交流與寫生之旅圓滿結束了。但後續「彩韻中國」的活動會繼續與有國際視野的藝術家師友繼續同行。
(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