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榜單注水背後的生意經

2020-11-26 錢江晚報杭州房產

圖源:視覺中國

近期,多家央媒集體炮轟房企榜單注水,披露一些榜單發布機構和房企合謀,公然數據造假。至此,業內流傳已久的「花錢買榜」傳聞也終於浮出水面。

其實,房企榜單注水由來已久。幾乎每年,各類房企排行榜上總會出現幾匹黑馬,它們的排名似乎遠超實際的市場表現。業內人士似乎也心知肚明。

只不過,這一次某些機構的榜單,水注得實在是太過了,以至於引起公憤。最典型的莫過於深陷債務危機的泰禾集團,在新近公布的一份榜單上,赫然位列全國第31名。

今年以來,泰禾多地項目紛紛停工,維權之聲不絕於耳。事實上,泰禾的困境在半年報中已顯露無遺:2020年上半年,泰禾實現收入24.63億,同比下降83.02%;歸母淨利潤虧損15.81億。

一家半年銷售額不到30億元、虧損額超過15億元的房企,竟然位列全國31名,實在令人驚嘆。這是對中國百強房企的實力存在誤解呢,還是要公然侮辱社會公眾的智商?

而有的榜單,甚至會將一個合作項目的銷售金額算到每個合作方頭上,即如果一個樓盤銷售了100億元,有4個合作方,在榜單上就計入4個100億元,導致銷售額被大幅放大,完全失真。對於上市房企,人們還可以根據其業績公告進行比對,而非上市的所謂百強房企,數據失真可能更嚴重。

這一非同尋常的背後,是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條。有需求就有市場,數據造假的雙方顯然都有利可圖。據央媒披露,房企通常會與第三方榜單發布機構進行合作,合作費用根據排名高低的不同,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也就是說,所謂排名其實可以用錢來買。

房企為何願花巨資買排名?那是因為排名靠前,可以為房企帶來諸多肉眼可見的好處。購房者選擇樓盤時,房企的綜合實力自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在融資過程中,銀行、信託等各類金融機構往往會根據榜單排名,將房企分為三六九等。房企排名越靠前越容易獲得融資,與此同時利率也越低。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重大項目招標條件中會設置一些門檻,比如要求是中國100強房企、30強房企等,如此一來只有上榜才有機會拿到入場券,排名的價值顯而易見。

其實,也有很多房企對花錢買榜的行為嗤之以鼻。但是在榜單上,規矩老實的房企敗給了投機取巧的房企,長此以往導致更多的房企加入到花錢買榜的大軍,形成了強大的「劇場效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發布榜單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對房企實力有一個公允的判斷,其公信力是第一位的。可如果榜單已經成為利益交換的工具,變得毫無公平公正可言時,它的價值早已不復存在。泰禾上榜可以說是撕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相信有關部門將以此為契機,大力整肅榜單造假,去汙除垢,恢復市場公平公正的本貌。

相關焦點

  • 業績注水花錢買榜,房企排行榜「貓膩」多
    榜單藏「貓膩」,數據注水多目前,房地產行業比較知名的榜單,分別由易居企業集團下屬的克而瑞研究中心、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中國指數研究院、億瀚智庫等第三方機構發布。這些評測機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從拿地、銷售、淨利潤、負債和融資等不同角度,對房企進行排名。記者將這些排行榜進行對比,發現存在著較大差異。
  • 業績注水花錢買榜 房企排行榜「貓膩」多
    榜單藏「貓膩」 數據注水多目前,房地產行業比較知名的榜單,分別由易居企業集團下屬的克而瑞研究中心、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中國指數研究院、億瀚智庫等第三方機構發布。這些評測機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從拿地、銷售、淨利潤、負債和融資等不同角度,對房企進行排名。記者將這些排行榜進行對比,發現存在著較大差異。
  • 房企苦「榜單」久矣
    年底了,個別房企除了衝刺銷售目標外,也是時候花一些心思想想怎麼在各類排行榜上閃亮登場了。對於相關金融機構尤其是投資者而言,排行榜是最直觀的參考依據。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房企排名榜單和機構層出不窮,而且注水嚴重,這邊名列前茅的可能另一個榜單名字都沒有。
  • 數據注水、花錢買榜 房企排行圈亂象叢生
    央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的機構發布房企排行榜。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排行榜的名目越來越多,排行榜的名單也越來越長,甚至還會出現「數據打架」的情況,同一家企業在同一名目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去甚遠。業績注水花錢買榜,名為榜單實則軟廣,甚至將房企進行排名的知名機構被曝光是「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對於房企排行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質疑聲一直不絕於耳。
  • 數據注水、花錢買榜 房企排行圈亂象你了解多少?
    ,甚至同一家企業在同一名目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去甚遠,業績注水花錢買榜,甚至給那些房企排名的機構也被曝光是離岸社團山寨社團,那麼對於房企排行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質疑聲一直是不絕於耳,那房企排行榜究竟有什麼貓膩?
  • 房企排行榜注水多,綠都、康橋、和昌業績或有貓膩
    有人計算過某機構發布的2019年中國房企銷售額排行榜TOP200房企在榜單中的數據,這200家房企的銷售額之和遠遠超過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5.97萬億元。 這明顯高估了銷售規模,高估了行業集中度,給決策層對於形勢的判斷和調控決策提供了錯誤信號。
  • 房企排行榜要「權威」就要下血本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機構發布房企排行榜。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排行榜經常「數據打架」,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數十名。對於房企排行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質疑聲一直不絕於耳。有業內人士表示,房產排行榜亂象已困擾行業多年,虛假的數據不僅誤導廣大購房者,更容易給金融機構和決策部門提供錯誤信號,不利於穩房價、穩預期。
  • 熱評|資本控制房企排名榜 是什麼鼓吹了這股歪風?
    近年來,關於房地產排行榜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質疑一直是公眾關注的話題,而像是數據注水和花錢買榜的灰色渠道已經成了房地產行業「擺在桌面上」的既定交易鏈,那房企排行圈到底以怎樣形式存在?這個榜單到底意味著什麼?一、房企排行榜 「亂」在哪?
  • 媒體調查:業績注水、花錢買榜,房地產行業排行榜「貓膩」多
    榜單藏「貓膩」,數據注水多目前,房地產行業比較知名的榜單,分別由易居企業集團下屬的克而瑞研究中心、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中國指數研究院、億瀚智庫等第三方機構發布。這些評測機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從拿地、銷售、淨利潤、負債和融資等不同角度,對房企進行排名。記者將這些排行榜進行對比,發現存在著較大差異。
  • 起底房企排行榜產業鏈
    而這混亂的榜單背後,則是房企動輒百萬的「買榜費」。對房企來說,排名不僅能包裝自己,還能為其融資提供便利。與廣為人知的大房企相比,中小房企對買榜的需求更為迫切,TOP排名帶來的利益更為突出。一般來說,為擠進TOP50或TOP100,中小型房企往銷售業績數據注水的動力更強,有的第三方數據比實際數據高出30%以上。在榜單注水的過程中,重複計算、混亂數據統計方式、虛假營銷是常用手段。
  • 起底房企排行榜產業鏈 禹洲、金科、旭輝、新力等疑似被...
    根據這篇公眾號文章的描述,在當前環境下,不同評測機構在當年發布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中數據差別較大,同一企業的排名在不同榜單中出現較大的差距的現象一如既往。而這混亂的榜單背後,則是房企動輒百萬的「買榜費」。
  • 對症下藥遏制房企排行亂象
    時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同機構發布房企排行榜。有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排行榜經常「數據打架」,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很大。為實現年度銷售任務,一些房企讓總包單位、銷售代理公司、合作單位等假籤約,有的甚至還直接花錢提高名次。
  • 深陷債務危機的大房企,竟花錢買業績,怪不得房價打不下來
    作者:網慧驗房房地產這幾年發展,亂象叢生可謂是圈內公認,除了各種虛假信息外,更有房企花重金買「名分」,就拿發布的「房企排名表」來說,竟然暗藏玄機。很多大房企為了打響知名度,虛假實現年度業績規模,竟與總包單位、銷售代理公司籤約假合約,擺在明面上的是「大品牌房企,業績好,值得信賴」,實則背後卻是「龐大債務危機纏身,隨時面臨破產」。
  • 房企排行榜排名值得相信嗎?絕對不要輕信
    2020年即將結束,不少機構都會發布房企排行榜榜單,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的機構發布某季度或某月房企排行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排行榜名目眾多,不同的機構發布的排名也不一樣,同一家企業在同一名目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去甚遠。可以說,房企排行榜榜單市場魚龍混雜、渾水摸魚的現象非常嚴重,那麼房企排行榜究竟有多少值得可信?排行榜這一領域究竟有什麼貓膩呢?
  • 弄虛作假的房企排行榜,更像是「攪局」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張國棟排名靠前的房企,竟深陷債務危機?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房企排行榜經常出現「數據打架」情況,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數十名。據了解,為了實現年度銷售規模,一些房企讓總包單位、銷售代理公司、合作單位等假籤約,有的甚至直接花錢提高名次。
  • 榜單丨2020年長春房企可售貨值排行榜
    2020年10月14日,克而瑞長春機構發布截止2020年9月底長春房企可售貨值榜單。而融大置業則是榜單當中的黑馬,在開發融大天璽以及融大魔力park兩個項目後,進入快速擴張階段。在淨月、蓮花山、二道等熱點板塊均有摘得土地。土地儲備仍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長春房企在經歷2016年可售項目不足後,對於土地的儲備都上升到企業發展更高的戰略層面。不管是老牌房企還是本土的品牌房企,儲備的土地在2019年以來都是處於快速上升的階段。
  • 資色·榜單③丨上市房企成長力:綠城進擊冠軍寶座 千億房企包攬TOP10
    為揭開房企成長潛力的面紗,和訊房產獨家發布《2020上半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榜單從銷售金額、銷售增速、拿地金額/銷售金額三個維度進行對照分析,其中,銷售金額及銷售增速反映出房企逆勢增長能力,拿地金額/銷售金額衡量房企的拿地強度,也代表企業做大規模的意願及潛力。
  • 2020年中國百強房企榜單出爐!前20強房企在南寧有哪些樓盤
    近日,中國房地產業聯合會就公布了2020年中國房地產業綜合實力100強排行榜單。在數據、實力面前,中國百強房企榜單應運而生!,實力卓著,不少家喻戶曉的品牌房企位列其中。據了解到,該房企綜合實力排行榜,入圍的企業多集中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重慶等一二線熱門都市。
  • 房地產公司表面的熱鬧和背後的無奈
    新華社爆出:房企業績注水花錢買排行榜。其實這不算是個新鮮事,在行業內早已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你逛逛各個售樓處就知道,很多在某個排行榜上名次較好的開發公司都會把這個作為銷售噱頭,以此展示自己的實力。同時也催生了房地產排行的一個亂象,不同的機構發布的排行榜數據不一致。當然你也可以不積極主動地參與排行,結果就是沒有名次。
  • 6月房企官微影響力榜單出爐!4房企首次進入百強榜前10強
    本期《房企官方微信影響力REWI指數》榜單將產出三大榜單,綜合指數百強榜、活躍指數20強、文章優質指數20強三大榜單,同時還將推出10萬+房企官方微信文章解讀系列。《2020年6月房企官方微信影響力(REWI)100強》榜單中,影響力排名前10的分別為金科股份、恆大恆房通、碧桂園、中國中鐵、藍光BRC、世茂集團、中駿集團、奧園集團、綠地集團、中國鐵建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