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學微距攝影的愛好者,要分清手動對焦與自動對焦的區別

2020-12-13 北極星護膚指南

在微距攝影中,手動對焦鏡頭與自動對焦鏡頭的區別是很大,首先微距身影本身就比較特殊,正常攝影的被攝主體一般都可以被自動對焦識別,但是到了微距攝影中,數位相機或者鏡頭就顯得沒有正常拍攝那樣強大了,可以在下面的文章中一步一步分析出微距攝影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的不同應用範圍,帶你了解和學習到微距攝影的相關知識

圖片中一個蜜蜂正在工作的時候,它處於在採蜜的過程中,這種正在飛的昆蟲就採用手持跟拍就可以了,要不很難對焦,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焦點是沒有變化的,只能通過蜜蜂的回來飛行去調整畫面的焦點,真實採蜜時候的蜜蜂運動速率是比較小的,而小範圍的活動一般都是採用自動對焦的方式。當蜜蜂相對靜止的時候再去用手動對焦的方式,細緻的去找蜜蜂頭上複眼的位置,當然要用到一倍的距離,再去拍攝更清晰的畫面

當然要是拍攝環境微距的話,就可以採用比較小的比例去拍攝它的真實狀況,在圖片中的環境下個人還是比較推薦使用百微來拍攝,去使用鏡頭的自動對焦,因為蜜蜂的體積在1-2釐米的情況下還不是太小,這樣的大小對於微距來說不是太小,所以在真實拍攝的時候自動對焦也是非常精準的,包括在手持相機拍攝的時候,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但是是在昆蟲不飛來飛去的前提之下

上面的圖片就是直接採用自動對焦去進行拍攝而產生的一個精度,圖片也是在拍攝大量圖片之後來進行選擇的,上面的圖片對焦還是比較清晰的,尤其是眼睛的部位

而這張圖片是自動對焦將焦平面放在蜜蜂的身後,眼睛的位置沒有被選上,只拿出了兩張圖片去說明對焦點的情況,在真實拍攝中對焦的準確程度是大概在60%左右,而這都是在蜜蜂不產生劇烈抖動的情況下,相對來說還是合焦率比較準確的。當蜜蜂在絕對靜止的時候,採用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都是可以的,在採用自動對焦的時候,在拍攝時是選擇環境微距並不是細緻的對細節進行刻畫是可以的,當要細節的刻畫時還是要手動的操作方式。

這種類型的圖片在後期調節的時候是直接可以將它的畫面亮度去提高的,提高之後也可以適當的加對比,但是不要太高,不能加太多的原因是在微距當中的昆蟲都非常小,對比加大的時候細節損失就會過於嚴重,在拍攝圖片的時候也沒有選擇太好的背景,主要是想分析一下對焦的方式,在背景方面是有待參考的

最好是採用這種圖片的背景方式,背景看起來就比較模糊,沒有過多的雜物進行對它的幹擾,在處理這種圖片的時候,要把光提亮,提亮之後再將對比加一點,著重將背景方面處理好

再來看一下採用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的切換方式,來拍攝的螞蚱圖片,首先螞蚱與蜜蜂是不太一樣的,蜜蜂與花的顏色是由很大區別的,而在拍攝螞蚱的時候,螞蚱融入背景中是很難分辨的,因為螞蚱是綠色的,而草地也是綠色的,同時它也容易受到驚嚇,在拍攝的時候要注意安靜,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註定了只能拍攝環境微距,並不能拍攝特寫與蜜蜂是樣的。但是拍攝螞蚱的時候自動對焦就變得非常難以合焦,最主要原因是它基本與環境融為一體,相機有些識別不出來

圖片中就是拍攝完成之後的樣子,這張圖就是通過使用自動對焦,可以看出這是完全模糊一片,根本就發現不了拍攝的是什麼

而上面的這張圖片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螞蚱了,沒有看清的就要仔細找找了,螞蚱趴在了一根草上,包括光也是完全一樣的,可以想像一下在草地上尋找它的樣子,如果不趴下細緻的去查看,很難去找到它,其實它和蜜蜂的大小是一致的,都是兩釐米左右。

而這張圖是採用手動對焦的方式,而它的長度與大小是可以使用自動對焦的,但是顏色與環境太相容,相機就識別不出來了。因為是手持相機,拍攝的時候難免會發生抖動,即使感覺自己很安靜了,相對於昆蟲的大小註定是抖動著的,即使使用單點對焦方式,只要稍微錯位一點,對在螞蚱眼部的焦點就會跑到其他的位置,相機識別的時候瞬間就識別到其他的地方,或者完全沒有辦法識別,按下快門之後就是完全模糊的一張照片。

其實在放大圖片後就會發現,手動對焦也是不精準的,它的焦平面處在了身體中間的部分,只有能清晰分辨頭和尾的時候,才對焦正確的時候。而在拍攝蜜蜂的時候,自動對焦能夠識別的原因是因為蜜蜂的顏色與背景有巨大的差別

圖片上面的這個黃色小蟲就是拍攝的主體,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只有4mm的大小,這種大小的昆蟲已經是百微鏡頭的極限,在自然光沒有打光的情況下,已經完全看不清細節了,而且在樹葉上面還有很多的幹擾小顆粒,這種大小的昆蟲在室外是完全拍攝不了的,只能將它帶到室內打著光才行

大概拍攝時的樣子就是圖中的擺放方式,鏡頭是採用1倍的鏡頭,鏡頭與小黃蟲的距離大概有15釐米,因為已經無法變得更近了,距離在近的話就無法合焦了,針對於這個鏡頭如果採用自動對焦的方式,是沒有辦法達到一倍的,只有將自動對焦關掉後,採用手動對焦才能達到一倍拍攝。此時採用的打光方式是左右各一盞燈,加上一個頂燈,上面的光偏硬,兩側為柔光,能夠有效的展現整個昆蟲的細節

這就是拍攝完成之後的效果圖,一倍鏡頭實際上是能拍攝出偏大的物體,而小昆蟲是很難去把細節表現的很好,在對焦正確的情況下,細節感不是很清晰。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的區別不光在於物體的動與靜,也要看倍率的問題,包括佳能的一倍百微頭,還有150和180的,甚至更長的鏡頭,更多是實現一倍的擴大。而一倍頭也能實現自動對焦,但是不夠清晰,出來的效果也不好,不過也有一定的銳利度,能看出這個4mm的昆蟲。這時候就需要採用二倍頭或者是更大倍數的鏡頭,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是需要手動對焦的

加上自動對焦燈之後,而去使用手動的二倍鏡頭,採用手動鏡頭進行二倍拍攝就要距離非常近,只有距離近才能看得清晰,但是距離很近的情況下,鏡頭的進光量就會很少,基本是沒法看到蟲子,這時就需要額外加一個對焦燈,來幫助輔助照亮被攝體,能在鏡頭中看到它才能再去考慮拍攝的問題,如果都看不到的話就沒法進行拍攝。

能看出對焦的燈的位置在上方,將光線直接照射到昆蟲上面,這樣通過鏡頭就能很清晰的看到小蟲子,才能進行有效的對焦,而對焦的距離已經快貼上去了,而上面使用百微頭拍攝的時候是非常遠的,而此時的光圈要放到非常小才可以,否則更難對焦。

圖片中是二倍頭所拍攝的,與之前一倍頭帶來了不一樣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放大倍數了,能看到昆蟲的嘴已經明顯地出現在裡面,昆蟲上面的小毛髮也能清楚地展示出來

在蟲子上方有一根小小的白色毛髮,在拍攝想用牙籤拿掉,才發現它和牙籤一樣粗,拿牙籤是勾不下去的,足以看出這隻小昆蟲是多麼的精緻。同時也能看到樹葉上的細小毛髮。圖中光圈值已經縮小到了F14,才能拍攝出乾淨的畫面,暗部也沒有任何的噪點,而感光度也是在100的狀態,這種級別的昆蟲一定不能放太高

這次說的小蜜蜂,小螞蚱和最後的小黃蟲,通過不一樣的鏡頭去進行拍攝,它們是一直能採用手動對焦的,如果不是在拍攝小昆蟲特寫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自動對焦去拍攝偏大一些的蜜蜂或者蝴蝶,完全可以採用自動對焦只不過準確率會稍微下降一些,在拍攝蜜蜂的時候,有時候會對焦到尾巴上,或者對焦到翅膀上,但是很難對焦在頭部,只不過要相對多拍幾張

這些就是微距攝影的魅力,讓你在研究的過程中去發現微觀世界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微距攝影「曝光+對焦」就是這點事
    微距攝影作品雖然沒有風景片場面宏大,震撼我們小心心。攝影師微距鏡頭讓我們領略微觀世界的精彩與神奇,同樣充滿不可抗拒的魅力。通常微距攝影作品的成像大小與實際大小的放大倍率約為1:1,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
  • 攝影:自動對焦很好用,為什麼還要手動對焦?
    相機的對焦分為自動對焦AF和手動對焦MF,其中自動對焦還分為單次對焦和伺服對焦,分別對靜物或動態主體進行拍攝,可以說自動對焦的使用率達到了90%以上,自動對焦很好用,為什麼還要使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就是人為幹預對焦過程,實現拍攝者的拍攝目的,在以下的場合拍攝中,使用自動對焦會出現對焦出錯的可能,需要用到手動對焦。1、弱光場合夜晚或者室內等弱光環境中,使用自動對焦很難找到對焦點,造成無法對焦,這時就需要用到手動對焦來解決對焦問題。
  • 小白學攝影:單反自動/手動對焦怎麼用
    哪怕你是無意的或設備自動完成的對焦,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合焦了,才能準確記錄影像、或是突出主體、進而表達攝影、甚至呈現藝術。今天的小白學攝影,就來聊聊單反上的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先不提在一些情況下使用自動對焦會出現失誤,具體情況我們後文再提,而且以小編的親身經驗,在小白時期使用手動模式可以讓你慢下來仔細感受拍攝的魅力,在逐漸清晰的影像中體會一種成就感,遠比靠連拍多拍的數量來挑出清晰照片要來得讓人滿足。
  • 攝影技巧:對焦模式,什麼情況下需要手動對焦?
    今天我們著重和大家來聊一聊手動對焦模式。拍照時,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到手動對焦?1、光線弱的時候特別是像在傍晚的時候,拍攝風景圖片如果光線不足,很難進行自動對焦,這時候就要用到手動對焦。2、對比度不夠的時候即使有時候光線充足了,但是畫面的顏色對比度不夠,也很難對焦。這時候可以將鏡頭轉到別的地方對焦,半按快門然後再轉回來對焦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利用手動對焦來拍攝。
  • Lumia 攝影:自動對焦與固定焦距
    首先,每部相機都配有一組或多組鏡片,以及一個傳感器。光線穿過鏡片,在傳感器上成像,對焦工作全由鏡片來完成。微軟成像技術開發部主管Juha Alakarhu解釋說:使用定焦鏡頭,焦距是固定的,因為沒有自動對焦的環節,所以拍照可以瞬間完成。而使用自動對焦,相機要花一點時間找到最佳的焦點後才進行拍照。
  • 攝影技巧:新手必學什麼情況會要用到手動對焦!
    海量美圖、攝影技巧、攝影知識分享當今的數位相機技術日新月異,而各類自動對焦的功能給予了我們許多拍攝上的便利。造成了許多攝影師只會用自動,而丟失了最基礎的手動對焦能力。但是在我們日常實際的拍攝過程當中,有一些場景或者說拍攝對象其實是需要我們用到手動對焦的。雖然說手動對焦在便捷性上面沒有自動對焦來的方便。但這也是做為一個合格的攝影師必須要掌握的一種基本功。熟練手動對焦,在某些創意性的拍攝過程當中,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驚喜。要知道自動對焦並不是萬能的。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我們在日常拍攝過程當中會經常用到手動對焦的一些場合。
  • 自動對焦相機系統的手動對焦
    最薄弱的一環  用高解析度相機實現頂級品質的拍攝意味著要保持全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圖像質量的參數在嚴格的邊界範圍內。這種「一環薄弱,全局必敗」的理念對於攝影和圖像重現有著特殊意義。製造商不斷提升了系統性能和日常使用功效,相機機身結合了更多的自動對焦點,以及相機鏡頭的高速馬達促進了對焦快速和平穩,體現了當今單眼相機自動對焦系統的特點。對於某些拍攝題裁,對焦速度是最重要的超越其他自動對焦方式的優勢,如典型的緊湊型數位相機的自動對焦或手動對焦系統。
  • 草帽兒攝影:手機拍照到底是相信自動對焦,還是手動對焦?
    但是手機的對焦功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居中的一個物品或者對象進行精準對焦,這樣子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只要找準中心位置,手機就會自動給我們對好焦點,所以有時候還可以幫助我們構圖,當然這個是對於手機拍攝的老手來講。
  • 手動對焦怎麼用?攝影大師說,這9種情況下手動對焦更靠譜
    相信多數攝影師在拍照時都會選擇使用鏡頭自動對焦功能,很少會用手動方式去對焦。隨著現代數位相機技術的成熟,自動對焦快速、方便、精確,適用於絕大多數日常拍攝。但是在很多特殊的場景下,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會被誤導或失效,不僅無法正確找到攝影師意圖中的對焦點,有些甚至無法合焦。
  • 攝影基礎——手動對焦,掌握手動對焦操作技巧,做到快速準確對焦
    手動對焦是攝影的魅力所在,通過轉動對焦環,在取景器中看到主體由模糊到清晰合焦的那一刻,是我在拍攝創作中樂趣之一,也是我喜歡上攝影的一個原因!應該很多影友應該也有這種感受!不止如此手動對焦相比相機自動選擇的創作性和選擇性更強,更能提現攝影師的技巧水平,有有些影友會覺得很簡單轉轉對焦環而已,當然很多攝影師經常會出現手動對焦不準直接使用自動對焦的情況!所以認真學習手動對焦非常非常重要!這篇文章會給大家分享用手動對焦拍攝的特殊場合和用一些技巧讓大家能更精確的合焦。
  • 攝影:手動對焦太麻煩?這些拍攝場景卻離不開它!
    相機的對焦模式主要分為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為了提高拍攝效率,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會優先選擇自動對焦,單次自動對焦和伺服自動對焦能解決大多數場景的拍攝。手動對焦,因為需要依靠調整對焦環,再根據肉眼判斷對焦精度,相對於自動對焦而言,確實是操作複雜、影響拍攝效率。同時,手動對焦的對焦精度可以做到最精確,可以應對所有場景的拍攝工作。自動對焦雖然方便,但在某些拍攝場景中卻很容易帶來對焦失誤,以下幾類場景的拍攝就離不開手動對焦。
  • 什麼情況下才要用手動對焦
    什麼情況下才要用手動對焦  1、弱光情況下的對焦  自動對焦依賴光線,或是足夠的對比度,在光線不足情況下,對比度隨之降低,因此往往無法自動對焦,有時即使使用了AF輔助燈,也無法應付。下圖看起來似乎光線很夠,但其實是用了長時間曝光的。
  • 什麼時候需要使用手動對焦?
    現在相機的自動對焦(AF)性能越來越強大,能夠勝任非常多的拍攝場景。但其實,在很多場景中仍然有手動對焦的「用武之地」。今天就來為您介紹一些適用於手動對焦的拍攝場景,希望能夠為您的拍攝方式帶來一些啟發。微距尼康官方樣張使用微距視角拍攝花卉、小靜物等題材,這些題材對景深控制要求較高。選擇手動對焦進行拍攝,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控制和焦區域,保證細小物體的畫面清晰。
  • 自動對焦雖然強大但並非萬能,不少時候還是要用手動對焦
    現在數位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可謂非常強大,很多時候又快又準,這給攝影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自動對焦並非萬能,不少時候手動對焦更有優勢,甚至只能手動對焦。那麼哪些拍攝最好採用手動對焦呢?01暗光下長時間曝光的場景拍攝攝影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暗光下採用自動對焦是非常困難的,不少時候甚至對不上焦。
  • 手動對焦模式,原來這麼用
    在我們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對焦模式大多數選擇自動對焦,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動對焦可以將照片拍攝清楚。但是有時候自動對焦功能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這時候我們就要利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指的是轉動鏡頭的對焦環,或者是按機身的方向鍵實現對焦清晰的一種對焦方式。
  • 一萱攝影 手動對焦的使用技巧 怎樣利用手動對焦把拍攝主體拍清晰
    在我們平時的拍攝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使用自動對焦拍攝,但是有時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拍攝主體位置不固定、弱光環境又或者被攝體與相機距離很近的時候,往往使用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無法對焦到拍攝主體,或者需要很精準的對焦控制,這個時候就會用到相機的手動對焦功能。
  • 什麼是攝影裡的對焦 要想拍好照片 首先要學會對焦
    攝影裡的對焦也稱聚焦,通過相機裡的對焦系統,改變被攝體與相機的位置,使被攝主體成像清晰的過程稱為對焦。對焦操作時,只要半按快門,便可啟動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當對焦成功後,相機會發出一聲「嘀」的提示。而智能自動對焦則是相機根據拍攝環境的變化自動在單次對焦與連續對焦之間切換。這種對焦模式往往不夠準確,所以一般不使用。對焦根據對焦範圍又分為單點自動對焦、區域自動對焦與多點自動對焦等。由於概念相近,很多初學者往往分不清自動對焦模式與自動對焦區域的之間的區別,而相機說明書也只是對這兩方面的知識進行功能性解說,並沒有實際應用的講解,這也是讓人造成困惑的原因之一。
  • 攝影師帶你進行相機手動對焦實戰演練
    儘管自動對焦已經成為我們拍攝最常用到的功能,但是手動對焦依然有著廣泛的運用空間,哪怕你還是一個新手也是如此,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使用手動對焦。不僅僅是因為這能夠提升攝影技術,更多的是實際拍攝需要。今天帶著您實戰手動對焦,看看手動對焦有哪些廣泛用途。
  • 想拍好環境微距攝影,首先要了解昆蟲的習性,再靈活運用對焦模式
    在微距攝影中,對昆蟲的拍攝不是難點,難點是在戶外用微距對昆蟲進行拍攝,戶外進行微距實拍的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那麼就從戶外環境微距拍攝入手,來說一下昆蟲微距攝影的不同拍攝角度,還有對昆蟲特性的理解,以及對鏡頭方面的選擇,都是要一一面對的問題。
  • 單眼相機初體驗:如何選擇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內附拍攝過程)
    小編認為第一步應該先了解如何使用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首先的練習最好是在相機自動模式下,分別使用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拍攝照片,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練習。我們可能大多數情況會使用自動對焦拍攝,但使用手動對焦也會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使用,例如:微距攝影、拍攝視頻,低光環境,為了一種意境而故意失焦等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