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最「無奈」的城中村:拆了10年未拆完,如今仍有「釘子戶」
廣州的城中村很多,光是市區範圍內就有著130多座,在現在看來已經老舊、並且缺乏合理規劃的樓房,曾經卻是無數外鄉人的第二個家,不知積攢了多少「廣漂人」拼搏的痕跡,曾在廣州漂泊過的人們,幾乎都能說出好幾個城中村的名字,如石牌、新市、棠下村等等,這些城中村的存在,為廣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它們終將面臨到一個問題,當周邊的城市建設越來越現代化時,這些城中村的存在,反倒成了城市化路上的一塊「絆腳石」,拆遷才不得不提上了議程。
廣州市天河區下轄有個叫冼村的城中村,這個有著800多年的歷史的村子,如今就坐落在珠江新城北部、廣州市新中軸線核心區,旁邊有廣州大道、花城大道、黃埔大道,作為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一個繞不開的空間節點,冼村的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要知道,冼村正好是坐落在廣州新城市中心,但是兩者卻如同兩個世界一般,一邊是高樓林立的摩天樓群,一邊卻是未拆完、仿佛廢墟一般的城中村。
雖然冼村與獵德相距不遠,但它們的「拆遷之路」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獵德作為廣州第一個享受拆遷紅利的城中村,一夜暴富,現在幾乎人人都羨慕獵德村民。相比之下,冼村的「道路」則是要曲折得多,從2010年拆遷改造開始,那些第一批就籤署了拆遷協議而搬走的村民,算一算也快十年沒有回家了,有的人從黑髮等到了白髮,甚至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大爺最終也沒能看到那個「新冼村」。
2010年,隨著廣州中心城區舊改項目的推動,冼村舊改工作正式啟動,然而拆遷還沒開始便受到了絕大部份村民的阻撓,他們發現,在珠江新城發展的過程中,村官、開發商、與個別的國家工作人員之間相互勾結,私自將村裡土地賤賣,並從中謀取利益。為此,村民與開發商之間時常有衝突,在一次對峙當中,開發商的保安更將一冼村村民打傷,群情激憤的村民走上黃埔大道,造成了數個小時的擁堵,拆遷的工作只能叫停。2013年,冼村的七名村幹部被查出多次收受賄款,宣判現場,上百名冼村村民前來「圍觀」。
期間再由於天河區物價、房價的不斷上漲,從幾千每平方米的價格,到幾萬每平方米,漲了有十幾倍,當初開出的補償價格誰又還能接受得了呢?於是乎拆遷也只能慢慢的談了。如今的進展似乎還不錯,雖然村裡仍是有一些不願搬的,但那也只是極少數人了,據說已經有九成的村民都籤了字,還剩下一成的村民仍在「堅守」。
其實這些村民和開發商都知道,冼村最終肯定會完成拆遷,他們現在的留守,也不過是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罷了。不過這個拆遷拆了近十年的「爛尾樓」,還要多久才能完成舊改,迎來新冼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