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歷來是人類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部分,現代教育亦是今天世界文明傳承與發展的基石之一。但其實,國人較少了解的一個事實是:歷史上現代教育的起源離不開基督教。日前,一位教育學者在他的一次學術演講中列舉到此方面的歷史資料。
在1月10日於北京舉行的2015「宗教與法治」研討會上,基督時報同工有幸聆聽了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周詳以「宗教與教育:美國的案例與思考」為題進行的分享。他從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兩方面來介紹美國教育的宗教起源。以下是他分享的內容:
(一)基礎教育
(1)加爾文教的教育理念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作家布魯門斐博士(Samuel Blumenfeld)在著寫《平民教育有需要嗎?》(Is Public EducationNecessary?)這本引起人爭議的書時,曾為平民教育的起源作過研究。他證明平民教育之根源應回歸到宗教改革,尤其是加爾文身上。
宗教改革家相信唯一能穩固新教的方法就是讓人們(平民)親自研讀聖經。布魯門斐說道:「現代平民教育的概念,即學校教育的開始,最先是在新教改革期間於歐洲興起的。當時教皇的權威已被聖經的權威所取代。新教之所以敢起而反抗羅馬,絕大部份是讀經和解經的結果,這時,很明顯地,對清教徒領袖來說,如果改革運動要繼續生存並興旺的話,有一件必須要作的事,就是向社會所有階級廣傳聖經文學。」
加爾文在推廣教育上有極大的貢獻。美國神學家勞瑞·伯特納(Dr. Loraine Boettner)寫道:「歷史再一次清楚地見證加爾文主義和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無論加爾文主義傳到那裡,它就影響到學校的建成,對教育的普及化造成很大的衝擊。這是一種需要知識分子的制度。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它的存在和人們受的教育有著極密切的關係。」
加爾文還對教育兒童的職責有很堅持的意見。他宣稱聖經清楚地表明最終的責任是在父母,不是國家,亦不是教會,但不是由父母來控制教育。聖經非常清楚地表明父母的職責是讓兒女接受敬虔的教育。聖經教導兒女乃是神的賞賜,他們只是暫時的交由父母管理,而身為父母者有責任要讓他們接受敬虔的教育。為人父母應該用神的教育和訓誡,逐字逐句地教訓養育孩子,使他們明白神的真理。
(2)宗教教育立法
早期的6 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麻薩諸塞灣(Massachusetts Bay),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羅德島(Rhode Island),康奈迪克(Connecticut)以及紐哈芬(New Haven)的產生源於殖民運動中的新驅動力量:清教主義和17 世紀的民主思想。
清教徒1620 年建立了Plymouth 殖民地,1642 年,清教徒就通過一法令,要所有的兒童均接受教育;且在1647 年通過一項稱之為《老騙子撒旦法》(Old Deluder SatanAct),在各處設立公立學校。這條例命令各鄉村需要聘僱老師。《老騙子撒旦法》的名稱和魔鬼有關,由於人們對聖經的無知,以致使它得以有機會介入人的生活裡面。
《老騙子撒旦法》可說是英國殖民地上第一條要求教育的法規:「老騙子撒旦的一個主要陰謀是阻止人們去掌握基督教聖經的知識。過去是靠用人們還不知道的語言來達到使人們無法掌握知識的目的,後來則誘使人們不去使用這種語言。」
「為此,遵照上帝的旨意下令,凡是滿50 戶人家的城鎮,必須立即任命一個教師來教本鎮所有兒童讀書寫字,它的薪俸或由兒童的父母,或由兒童的僱主,或由城鎮全體居民開支。」
「茲再下令,凡有100 戶人家的城鎮必須設立一所文法學校,以便於教師教導青年使他們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如有城鎮無視此項法令逾一年以上者,當處以5 英鎊罰金,並將其交付鄰近學校直至履行這項法令之日止。」
(3)教育內容
清教徒用來教導兒童的教材當然是採自聖經和其它基督教的材料。新英格蘭初學課本即是藉用聖經的主題來教導字母。譬如,這本「初學課本」即用聖經中的人名來做英文字母的普遍解釋:
A:在亞當(Adam)的墮落裡,我們都犯罪了。
B:聖經(Bible)的心意,希望人找到天堂。
C:基督(Christ) 為罪釘死在十字架上。
D:洪水(Deluge)淹沒了大地。
E:以利亞(Elijah)藏在溪邊,烏鴉供養他。
F:審判使非利士(FeIix)害怕。
清教徒的子女還借著所謂的「牛角書」來學習讀寫。初習者常是從一張鑲在一個有把手的羊皮紙上學習字母和主禱文。這種讓基督教和教育的關係如此親密的模式,在殖民時期過後的美國仍不斷實行著。
1787 年美國第一次國會通過《西北法令》,宣告「宗教、道德和知識對優良的政府和人類的幸福是必須的,政府應要永遠鼓勵學校的建立及教育方法的革新。」
(二)高等教育
在獨立戰爭之前,除了賓州大學之外,每一所在美國設立的大學,都是某些基督教教會的分會所設立的。即便是賓州大學,布道家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亦在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例如哈佛大學與宗教的關係。
在哈佛大學入口的石碑上刻著這些字:「在神讓我們安全抵達新英格蘭之後,我們建立家園、增加謀生技能,設立方便地點好敬拜神,也建立了市政府;緊接著我們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更多地學習,以惠及後代;唯恐當我們歸於塵土時,只留給眾教會一個沒有文化的職事。」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是為訓練向印地安人傳教的宣教士而設立的。威廉和瑪麗(William and Mary)大學的建校宗旨即明言是「為傳揚基督教信仰」而創立的。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威瑟斯龐(John Witherspoon)則說:「一切和基督十字架相違的學習是被咒詛的。」
對於最早一批來到新英格蘭地區的北部定居者,那種「良好社會」或者「上帝之城」的思想深深印刻在治理者的腦海中。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一所模範的宗教社區。John Winthrop(麻薩諸塞殖民地的首任總督)就告訴他的追隨者,「我們必須考慮我們的城市建立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是一個山頂上的城市(a city upon a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