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2020-12-22 李子讀書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

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1

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清崎的親生父親是一名高學歷的政府官員,也是書中的「窮爸爸」。跟世上大多數人一樣,窮爸爸的思想理念是讓孩子好好讀書,進一所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穩定生活。

不過,按照這種路徑發展最多只能成為一個充滿焦慮的中產階級。當然,有朋友會說,能成為一個焦慮的中產階級也不錯啊!確實,能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成為一名中產階級也已經算是走到了大多數人前面。

無論是窮人,還是中產階級,都無法擺脫「僱員」的身份焦慮,兩者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設想如果只是指靠工資,那麼即便你掙到了年薪10萬、50萬、100萬,你也不過是一個「僱員」,因為最終命運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

大多數人都努力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但以工資的多少來決定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我們起早貪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相同的崗位上幹著大同小異的工作,只為尋求一份心中的安全感。

正如書中所喻,窮人像老鼠一樣在籠中飛奔。窮人為錢工作,結果越來越累,身心俱疲,生活質量不高。而富人則跳出這種思維模式,尋找「快車道」,讓錢為自己工作,結果越來越輕鬆,不斷接近理想的生活。

2

窮人找理由,富人找辦法

窮人看到一件好東西,經常會說:太貴了,我付不起。

富人看到一件好東西,經常會說:怎樣才能付得起?

……

窮人看到一個好機會,經常會說:我不行,我做不了。

富人看到一個好機會,經常會說:我怎樣才能做到。

……

看到了嗎?窮人習慣性找理由,富人習慣性找辦法。

窮人不是不想致富,但更多的停留在想的層面,而絕少去探索做的層面。無怪乎馬雲會說: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人性中的懶惰。做出改變是困難的,是要承擔風險的,完全沒有呆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來得爽。有時候,窮人還特別喜歡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想贏怕輸的心理。賺錢路上想賺怕虧,人生路上想贏怕輸。有了這種恐懼心理,註定只會原地踏步或者不斷倒退。有兩句話說得很好,一句是,因為太害怕失敗,所以才會失敗;另一句是,勝利意味著不害怕失敗。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憤世嫉俗的心態。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讓人變成憤世嫉俗者,好像自己受窮是別人的陰謀,從而不斷抱怨現實。憤世嫉俗的心態會蒙蔽發現機會的雙眼,讓我們走上逃避的老路。

窮人找理由,選擇了輕鬆的道路;富人找辦法,選擇了困難的道路。不過,輕鬆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鬆。

3

窮人窮於支出,富人富於投資

為什麼消費的都是窮人呢?

這好像與我們的常識相悖,不應該是富人更熱衷於消費嗎?其實不然。

窮人更喜歡消費,無論是工資「月光黨」,還是「花唄」「白條」使用者,非理性消費佔了絕大數比重(自己衝動買了NS,放著吃灰)。

窮人更容易陷入攀比陷阱,希望通過外在的附屬物來彰顯自身價值。最近熱播的網劇《三十而已》,顧佳想要打入富太太的圈子,香奈兒的包包不入法眼,只能靠愛馬仕才能獲得入場券。

窮人將錢用於消費或者購買了自以為資產的負債,而富人則將錢用於投資。

愛因斯坦說:宇宙間最大的能量是複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是複利。富人投資的錢經過複利的放大,越變越多。巴菲特也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投資就像是滾雪球,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以至出局。

「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一定要通過學習財務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財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清資產和負債。簡言之,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因此,想要致富要不斷買入資產,不想致富只要不斷買入負債即可。

相關焦點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這期為大家解讀的是財商教育的領路人,羅伯特.清崎先生創作的富爸爸系列之《富爸爸窮爸爸》。書中主要精髓: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清崎的親生父親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博士光環但是是窮人思維,所以稱之為窮爸爸,朋友的父親是一位連八年級都沒有念完,擁有富人思維成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所以稱之為富爸爸。窮爸爸會說:貪財乃萬惡之源。
  •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窮爸爸富爸爸》
    2019羅伯特·清崎訪談(窮爸爸富爸爸作者):你註定是窮人▼▼▼Q:富人是否會不安地提醒你:「別告訴他們。」當他們說「我買不起」或「我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淪陷了,他們就成為了他們所說的樣子。我遇到很多人說「我承擔不起」,「你以為我是用錢做的嗎?」我的親生父親(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爸爸)說:「你以為我是誰?我是用錢做的嗎?我買不起這個。」但我的富爸爸會說:「這就是他貧窮的原因。」
  • 讀《窮爸爸富爸爸》告訴你有錢人的思維
    在讀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和本篇之前,請大家問下自己:"如果你知道了一個可以快速賺錢的方法,你樂意分享給別人嗎?"我想,不管你多麼有愛心,你都不願意無償地分享給別人,你寧可用這個可以快速致富的方法成為一個富豪,再像比爾蓋茨一樣去做慈善,也不願意將這個方法無償的分享給別人。這就是《窮爸爸富爸爸》要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學校裡的廉價教育,批發得來的知識,只會將你教育成一個窮人,或者只是出售體力和腦力的工作者。
  • 富爸爸窮爸爸: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
    對待昂貴的東西 窮爸爸:「這個我可付不起,就不再去想這個問題了。」習慣性的說陳述句,一句買不起就跳過所有的思考和因為買不起帶來的挫敗情緒。 富爸爸:「如果我要買這個東西,我要怎麼去賺錢才能買到起。」
  • 《富爸爸,窮爸爸》: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擁有的人生就不同
    今日份推薦,《富爸爸,窮爸爸》描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他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羅伯特這樣說過,「人們在財務困境中掙扎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學校裡學習多年,卻沒有學到任何關於金錢方面的知識。其結果是,人們只知道為金錢而工作……但從來不學著讓金錢為自己工作。」
  • 《富爸爸窮爸爸》: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主人公羅伯特有兩個爸爸,一個是高材生教授,他一生為了錢而忙碌,去世的時候留下了很多負債。他是羅伯特的親生爸爸,也就是本書的窮爸爸。另一個是八年級還沒讀完的商人,他讓錢為自己工作,成為了當地最富有的人,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大筆財產。他是羅伯特好友的父親,也就是本書的富爸爸。
  • 《富爸爸窮爸爸》:富人為什麼有錢,這3大認知很關鍵
    窮爸爸愛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當遇到錢的問題時,總是習慣於順其自然;而富爸爸只會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窮爸爸努力存錢;而富爸爸不斷投資。 兩個爸爸都深信教育的力量,但是,窮爸爸告訴他:「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擁有一份好的工作。」
  •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讀書筆記
    羅伯特·清崎(,1947年4月8日生於美國夏威夷,日語名清崎徹,第4代日裔美國人,《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的主要作者。「富爸爸」系列叢書合著者,富爸爸公司合夥創始人,財商教育的領路人。
  • 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富爸爸」系列叢書合著者,富爸爸公司合夥創始人,財商教育的領路人。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軍官和艦載武裝直升機駕駛員,被派往越南戰場。從戰場上歸來後,羅伯特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1977年他創立了一家公司。後來他在商業上經歷了三次大浪沉浮,最終還是於1985年第三次成為百萬富翁。
  • 羅伯特·清崎更像是「窮爸爸」,而不是「富爸爸」
    編者按:我們都曾聽過或讀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富爸爸」教會了我們很多道理。但除了金錢資產的富有,精神財富同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一個願意幫助他人、樂於分享建議、做人謙遜、勇於解決問題的人,才可以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富爸爸」。
  • 《窮爸爸和富爸爸》讀後感分享,這可能是你的理財啟蒙老師
    《窮爸爸和富爸爸》是十年來霸榜的暢銷書,作者羅伯特·清崎,這本書講的是羅伯特的親生父親(窮爸爸)和好友邁克的父親(富爸爸)關於金錢的不同價值觀,窮爸爸接受過良好教育,擁有博士光環,在美國名牌大學當教師,而富爸爸則是一個初中未畢業,有獨到的金錢觀念,高學歷等專業人士為他所用,窮爸爸一生在財務問題的泥沼中掙扎
  • 富爸爸窮爸爸:看完這本書,讓你真正讀懂理財和投資!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本書的作者是羅伯特·清崎和萊希特,這本書講的是清琦和他兩個爸爸的故事,「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而「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的爸爸,一個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卻善於理財投資的人,作者用自身的經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傳達理財和投資的觀念
  • 一夜暴富不可能 但《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能讓你走上財務...
    「富爸爸」書系是一套關於財商教育、投資理財知識的經典之作,暢銷全球,為全球千萬讀者刷新理財認知甚至改變命運。目前該書系中文版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四十個品種,成為「振興四川出版」暢銷書銷量前三甲,也是文軒旗下首個非少兒類億元級暢銷書,成為川版暢銷品牌之一。
  • 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假如有閒錢100萬,你會選擇如何處置?
    引言:什麼是窮人思維?什麼是富人思維?假如分別給窮人和富人100萬,結局是不一樣的。選擇不同,結果也不會相同。而什麼會讓選擇不同呢?選擇背後的思維在起作用,思維決定了選擇,思維不同,選擇則不同。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財富。
  • 窮爸爸,富爸爸:要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由此可見理財的重要性。「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正是本書的核心觀點。
  • 疫情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嗎?
    ,窮人更窮。 剛才「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一個邏輯前提就是只能通過買房,而能夠買房的人是很少一部分人,是本來就已經有錢的那部分人,窮人就沒有辦法,他就會變得更窮。 事實並非如此。美國的房地產投資有很多方向和策略,是並不需要你投入幾十萬美元,並不需要你有一大筆錢就可以開始做的,這當中的策略太多了。
  • 了解人生最大的陷阱,洞察阻礙致富的根由|《窮爸爸,富爸爸》
    要想獲得財務上的自由,需要通過後天的訓練和學習去改變,去強化自己的財商觀念。在金錢法則中,錢是賺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那些富一代,都是在思想指導下白手起家的商人。所以實現財務自由,跳出財務困境,並不是夢,而阻礙我們致富的根由是不敢做夢,不會造夢。1、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要敢「想要」。
  • 「南宮讀書會」第十四期《富爸爸窮爸爸》這本頗具爭議的書如何呢
    這期我給大家帶來的是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的財商啟蒙書籍,因為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開始投資,可惜當時股市下跌,我這一投資就跌了,於是我恐懼了,便把資產賤賣,導致我虧本。我說我投資故事的目的是,讓大家多看書,多實踐,不要因為一時的虧損而感到懊悔,投資是一輩子的事,學習也是。
  • 你對錢的態度決定了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窮爸爸學習是為了好好打工;富爸爸學習是為了讓別人為自己打工。窮爸爸害怕冒險;富爸爸懂得去管理風險。窮爸爸相信社會福利;富爸爸相信經濟自立。窮爸爸努力存錢;富爸爸不斷投資窮爸爸對錢無知、害怕、貪婪;富爸爸對錢的認知更理性冷靜,懂得讓金錢為自己打工。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馬太效應給人們的啟示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經濟學中有一則馬太效應的理論充分地解釋了這樣的自然法則,「強者愈強、弱智愈弱;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其反映的就是當前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馬太效應」源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