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作為電腦的存儲硬體之一,在市場上我們常見的有機械硬碟、機械固態混合硬碟、固態硬碟三類,三類硬碟的主要區別就是形狀、價格、讀寫速度等不同,機械硬碟是使用最早的硬碟,這種硬碟是採用磁碟記憶存儲,容量大,價格低廉,多用於存儲大容量的文件數據;機械固態混合盤比機械硬碟稍微有了一點進步,採用了適當的固態容量,讀寫速度要快於機械硬碟,價格略貴於機械硬碟,現在使用這款硬碟較少,在接下來的文章就不再過多敘述了;固態硬碟是近年來比較吃香的硬碟,因為它的讀寫速度快,為我們提高了效率,但是它的價格不容小覷,而且容量偏小。很多朋友也都會考慮給自己的電腦加裝硬碟進行升級或者增大存儲,在這個時候就會考慮硬碟的種類與容量,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揭秘硬碟內部到底是什麼樣?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的區別在哪?我們要如何選擇才合理?下面開始分開敘述。
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細分的話分筆記本電腦機與臺式機兩類,我們現在常用的都是SATA協議的硬碟,兩種硬碟的區別在於體積大小不一樣,轉速不一樣,筆記本電腦正常是5400轉每分鐘,組裝電腦的硬碟正常是7200轉每分鐘,磁具有記憶功能,電腦在存儲與讀寫文件的時候,電腦硬碟的磁頭與盤面都會處於高速的運轉狀態,磁頭沿半徑方向運動,磁碟整體旋轉,正是因為這樣的構造,硬碟才能讀取其中的任意盤面上的數據,機械硬碟的構造是封閉式的,小編自己拆開了一塊筆記本機械硬碟,大家可以看圖,硬碟裡面是由盤面、磁頭、轉軸、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組成,它是密閉工作,由於這種特殊的構造,機械硬碟特別怕進空氣與灰塵,一旦進入了灰塵顆粒,可能就會打彎磁頭,刮傷盤面。我們常見的就是500G、1T、2T、3T、4T。
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較快,正常是普通機械硬碟的3倍以上,固態硬碟細分還可以分M.2固態硬碟、NGFF固態硬碟、SATA固態硬碟,現在我們最常用的固態硬碟就是M.2硬碟與SATA固態硬碟,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與方式完全不一樣,固態硬碟構成也很簡單,就是一塊PCB般,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晶片就是控制晶片與緩存晶片。固態硬碟是由存儲單元與控制單元組成,讀寫速度非常快,固體硬碟當中速度快的當屬M.2接口帶有NVME協議的硬碟了,它的價格也是最貴的,不同的協議決定了不同的讀寫速度,我們常見的是120G、128G、240G、256G、480G、512G、1T。
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的區別大家通過對比就能發現了,機械硬碟讀寫速度慢於固態硬碟,價格要低於固態硬碟,另外我們也要知道,機械硬碟怕摔,怕碰,怕強制關機,數據如果丟失的話,容易找回;固態硬碟怕短時間內多次擦寫,也就是做系統,固態硬碟是有擦寫次數的壽命,如果擦寫過多就會影響它的使用壽命,而且固態硬碟一旦損壞,數據很難找回。
那麼我們要如何選擇硬碟呢?對於現在而言,小編個人認為是要購買固態硬碟為主,畢竟是網絡的時代,電腦太卡會影響辦事情的效率,如果是電腦只含有固態硬碟,我們至少要選擇480G的容量,如果是雙硬碟的話,不玩遊戲建議120起步,如果是玩遊戲的話,建議240G固態硬碟起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文章、圖片均原創,原創作者:朱虎。感謝大家的觀看!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