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六成年輕人願來大陸發展!就問蔡英文你怕不怕!

2021-01-13 CCTV4


大陸推出31項惠臺措施,在臺灣島內逐步發酵。根據臺灣《遠見》雜誌所發布的一份民調,有近六成臺灣青年願意到大陸發展,同時有七成對臺灣當局的應變能力感到沒有信心。有評論指出,目前的民意倒向大陸,已經給臺灣當局傳遞出警訊。



臺灣《遠見》雜誌近期公布民調顯示,惠臺31項措施對臺灣民意產生了不小影響。有評論從民調數據中,讀出對蔡英文當局的三個警訊:


第一,臺灣18至29歲的民眾、即所謂「天然獨」的年輕世代,認為大陸友善的比例從10年前的35.5%增加至40.8%,願意到大陸發展的比例則接近六成;這兩項指標在各個年齡段中均居於首位。還有66.7%的臺灣年輕人認為,31項措施對穩定兩岸關係有幫助,有71.3%對臺當局的應變能力感到沒有信心;


第二,泛綠民眾中有48.1%不相信臺當局有因應目前兩岸形勢變化的能力,比例高於「有信心的泛綠民眾」;


第三,全臺科學園區、工業區密度最高的桃園、新竹、苗慄地區,認為大陸對臺灣態度友善的民眾佔40.4%,與願意去大陸發展佔50.3%,兩項指標都是全臺第二高,而認為31項措施對穩定兩岸關係有幫助佔比為61.4%,是全臺最高,顯示這些地區更為務實樂觀看待31項惠臺措施。



事實上,今年1月,《遠見》雜誌所做的民調就已經發現,超過50%的18至29歲的年輕人願意到大陸去發展。相對而言,在2017年1月的民調,那時只有4成。所以,在過去這一年中,這個比例的增長已經超過一成。在2月28日,國臺辦公布了惠臺31條措施後,新的民調顯示這個比例又增加了將近一成,將近60%。18歲到29歲的臺灣年輕人,願意到大陸去發展,而且積極希望能夠去大陸發展。這趨勢,在過去的幾年中增速非常快。尤其是這31條措施,在官方態度下表示出來,其吸引力很快就能展現出來。



這惠臺的31條措施所展現出來的效果,其實是過去這幾年大陸在文化軟實力上面所取得實力進步的體現,這使得臺灣年輕人開始反思:「我真的只是單純做一個臺灣人就好嗎?還是我其實更積極地做一個中國人更好?」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麼只要具體事情上能夠讓他們得到實惠,其效果會很快的展現出來。



蔡英文在選舉的時候,為了能贏,拼命給年輕人畫大餅。事實上,高期待就意味著可能會出現高失望,在臺灣民眾中心理的失落,帶來的是政治上民意的反彈。


蔡英文當年給臺灣年輕人許下承諾說,她要幫臺灣年輕人解決問題。


第一,要成立創業基金,然後幫助大家創業。2017年3月成立一個只有10億新臺幣的創業基金,而且大陸馬雲去臺灣做年輕人創業計劃,一出手就是100億新臺幣。臺灣買美國武器433億新臺幣,蔡當局選舉「綁樁前瞻計劃」8800億,相比之下,蔡英文的這10億非常沒有誠意。



第二,蔡英文還當時許諾要改善臺灣年輕人低薪的狀況。結果她2016年上臺,臺灣年輕人就開始等,直到2017年年底,然後蔡英文忽然說:「我們2018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善年輕人低薪的狀況,2018年會準備五項措施來改善年輕人底薪狀況,但措施見效慢,請有點耐心」。其實,臺灣年輕人心裡清楚,蔡英文就是要繼續騙,騙到2020年,再讓民眾投票。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兩岸交往的加深,兩岸青年人的交流越來越多,臺灣青年來到大陸,看到這裡的發展,心裡自然會有一桿秤。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在創新創業方面,大陸這兩年的氛圍其實比臺灣好太多。





最近,臺灣的問題不斷地反應在衛生紙、菜價和電價,現在到了人才。人們說靠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誰聽說過恐嚇留人?


關於待遇留人,現在臺灣工資不漲,蔡英文砍掉了臺灣公務員的過節慰問金,之後退休金也砍了;關於事業留人,醫生和老師這種行業是需要交流的,業務的思想是要交換的,蔡英文不讓兩岸學術交流,這本身是在限制臺灣的老師和醫生的學術生涯發展;關於情感留人,有才能的人要用感情去感化他,要禮賢下士,他才會投桃報李,但蔡英文去嚇唬人家,怎麼可能有人聽她的呢?



【本文編輯:劉詩元】

來源:CCTV4《海峽兩岸》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2020-01-17 09:24:46大陸亦強調和平統一,因此如若不會「臺獨」,何懼大陸不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蔡英文的說法是倒果為因,隱藏著大前提因「我要臺獨」,只提小前提你要放棄對臺動武,結論你不放棄動武,我就「臺獨」。
  • 蔡英文說大陸最怕臺灣三件事 國臺辦:顛倒黑白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劉潔妍 崔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主持發布會並答問。深圳衛視記者提問:有兩個問題。第一,民進黨當局日前稱,因為遭到大陸「打壓」,無法參與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且會影響飛行安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據報導,蔡英文最近說大陸最怕臺灣三件事,一是怕臺灣人團結,二是怕臺灣的「民主自由」,三是怕臺灣強大。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民調:46.3%臺灣年輕族群願來大陸發展 近半數對大陸印象變好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至今已過2年又7個月,兩岸關係卻碰到瓶頸。臺灣《遠見雜誌》針對「臺灣民心動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8歲至29歲的臺灣年輕族群中,有46.3%的人願意來大陸發展;且跟過去相比,有48.8%的人對大陸整體印象變好,總計有59.7%的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是好的。
  • 2019「六問」臺灣:兩岸關係發展好or差
    2018年底臺灣縣市長選舉,積極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國民黨取得大勝,贏得「六都」中的「三都」(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及其它12個縣市,掌控了臺灣一大半地方版圖;而消極甚至是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民進黨則在選舉中大敗,執政縣市僅剩下六個,包括「二都」(桃園市、臺南市)及其它四個縣市。
  • 講真的,被美國寵壞的臺灣,真不怕大陸出手教訓?蔡英文收到警告
    疫情發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斷進行政治操弄,頻頻對大陸疫情防控進行無端指責,並接連炒作所謂「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等有關話題,妄圖「以疫謀獨」。與此同時,美國也跟著煽風點火,不僅多次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還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公然為「臺獨」撐腰打氣。
  • 記者走訪臺灣:年輕人低薪 臺北只相當於大陸二線城市
    他抱怨說:「臺灣只有蔣經國時代在發展經濟,後來李登輝12年,陳水扁8年……到現在差不多30年,臺灣幾乎沒有任何像樣的發展。」此次臺灣之行,類似的評價記者還聽到不少,特別是很多上了年紀的島內民眾,依然懷念蔣經國時代,他們說:「那時候隨便能賺到錢。每個人都很快樂。」對比大陸經濟近些年的迅猛發展,作為昔日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黯然失色。這讓像郭師傅一樣的老人心態複雜。
  • 蔡英文怎麼也沒想到,瘋狂「下手」後,臺灣更加離不開大陸了
    不僅如此,在文化上,民進黨當局試圖擺脫大陸的影響,也嘗試和大陸永遠劃清界限,甚至將教科書內容進行篡改,企圖打破臺灣青少年一代人對祖國大陸的影響。至於所謂的「新南向」政策,更是想要在經濟上擺脫大陸的影響,實現所謂的「脫鉤」。在意識形態方面,蔡英文一直試圖給大陸製造一些矛盾,試圖在臺灣民眾心中抹黑對大陸的定位,如此以來想要繼續爭取一部分臺灣民眾,讓其不明是非。
  • 臺灣漫迷喊蔡英文「霧島」大陸網友:口味太重雷擊處分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於1月30日出席在臺北舉行的「第27屆開拓動漫祭」,以爭取臺灣年輕人的支持。蔡英文參觀完動漫展後走出會場向民眾揮手致意,現場臺灣動漫迷對蔡英文不是稱呼「小英」,而是大喊「霧島!霧島!」蔡英文之後在臉書上回應稱:「聽到有朋友大聲喊著『霧島』,現在我知道那指的是什麼了。」
  • 大陸為啥吸引臺灣年輕人?是兩種合力的結果
    臺灣的衰落在推動青年離開,大陸的崛起在拉動青年人投奔,兩股合力給了年輕人前往大陸發展的理由。    原標題:為了兩岸和平統一,大陸怎麼吸引臺灣年輕人注意力    作者:小米桶    製圖:孫綠/ 校稿:貓斯圖/ 編輯:大綠    2016年5月20號,蔡英文上臺,隨後在媒體前洋洋灑灑發表了五千餘字演說。演說包羅中國臺灣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唯一對穩定兩岸關係的九二共識解釋得閃閃爍爍、模糊不清。
  • 黎建南:川普絕對想來臺灣,但蔡英文不敢請他來
    在您看來,臺灣問題上,拜登是否會採取與川普不同的做法? 黎建南 臺灣時事評論員:首先說說蕭美琴做法,我們知道蔡英文在美國大選期間,一邊倒地去捧川普的場子,臺灣「獨派」的報紙大肆報導所謂「拜登兒子跟中國大陸合作」。結果最後是拜登要上了,大家都在看蔡英文怎麼收場,所以她就在推特上祝賀拜登。
  • 「不依賴大陸」的蔡英文贏了 但臺灣人生活會好嗎?
    2015年5月,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同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在一家日料餐廳用餐。她把最後一片鮪魚夾到記者的盤子上,對他說:「你回北京以後,告訴他們,臺灣的下一任『總統』曾經為你服務過。」  她說的沒錯。
  • 蔡英文「不敢說的秘密」:臺灣出路在大陸
    導讀:據悉,今年疫情當下,全球經濟遭受大規模重創,中國大陸是唯一實現增長的經濟主體,而對岸的臺灣,今年與大陸的經濟貿易往來更為密集,實現出口佔比達4成的新紀錄,也收穫了千億無的貿易順差。而出口的最大市場在大陸這邊,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程度日益加劇,如若沒有大陸的強力支持,那臺灣的經濟恐怕無法實現增長。同時,臺灣的產業發展不平衡,資訊電子業在疫情當下遙遙領先,但觀光業卻大受打擊,仍處寒冬狀態,島內經濟還是不景氣,人均負債26萬元新臺幣,民眾生活壓力大。
  • 多數民眾願為臺而戰?願意協防臺灣?看完臺美兩份民調我笑了
    16日,臺美紛紛甩出民調:「近8成臺灣民眾願為臺灣而戰」、「多數美國民眾表示願意協防臺灣」,大陸網友紛紛看衰這兩份民調,臺美這一唱一和,哄騙的怕是臺灣自己人。      臺灣民調: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而戰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民主基金會16日公布「2020臺灣民意價值與治理」最新民調,其中,民主防衛部分,對於大陸若為了統一對臺灣使用武力,是否願意為臺灣而戰,高達79.8%的受訪者表達願意
  • 為什麼大陸高校在臺灣「一夜爆熱」
    不久前,臺灣公布了學測(相當於大陸的高考)成績,人們隨即發現,大陸高校一夜之間成了大熱門,申請去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好幾倍,且申請者多為頂標(相當於大陸過重點線)成績,競爭相當激烈。忽如一夜東風來臺南是傳統的「綠色大本營」。
  • 連蔡英文都相信兩岸只能硬碰硬,大陸強勢統一就成唯一選擇
    由於大陸政治上是統一的,以一種強大的方式存在,因此「臺獨」始終是假議題,這點美國心知肚明。30年來,大陸經濟起飛,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臺灣則擺蕩在與大陸和解或對抗的選擇。結果是臺灣經濟停滯,從四小龍的高薪變成最低薪,最重要的是,統一的概念由「臺灣統一大陸」變成了「臺灣被大陸統一」。臺灣人逐漸喪失面對大陸的自信,反而處於莫名的恐懼,很容易被煽動。儘管馬英九時期全力推動兩岸和解,但他並沒有建立臺灣人面對大陸的自信感,反而經常跟著民進黨的口吻,砸自己的腳。
  • 蔡英文:大陸不要誤判 以為臺灣人會對壓力屈服
    但北京似乎不斷增加對臺施壓:來臺的陸客人數下滑,引發相關業者抗議;據臺灣官方預測,本年貴國經濟成長將略高於1%,而本年外銷迄今已下滑。您如何以長期經濟振興計劃平衡對中國的依賴度?您需要中國來促進近期成長時,又該如何將對大陸的投資,轉向與本區域其他國家貿易?
  • 蔡英文失望了!重要數據出爐,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自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面向東南亞和印度的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不僅如此,民進黨當局不顧臺灣民眾的健康安全,執意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進口,企圖換取籤署美臺自貿協定;還想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以換取日方支持臺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臺當局折騰不止,但結果卻讓蔡英文失望了。
  • 9成臺灣同胞的呼聲表明,蔡英文真的失算了
    作者:塞西臺灣地區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領土。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屢次對大陸進行毫無底線的挑釁,為了增加與大陸對峙的籌碼,蔡英文甚至花費重金從美國購置落伍軍需,並謀求川普的庇護。雖然蔡英文等人拒絕承認這一事實,但臺灣民眾仍然希望兩岸能夠早日實現統一。9成臺灣民眾期待兩岸和平在蔡英文看來,想盡辦法提升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獨立性」可以割裂與大陸的血脈親緣。但根據央視網報導,近期的民調顯示,近9成的臺灣民眾並不希望兩岸長期處於對抗狀態。
  • 蔡英文妄稱大陸對臺發動「三戰」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日再次離譜「甩鍋」大陸。這次,她一本正經地指責大陸通過的新科技、新網絡及新媒體對臺發動所謂「三戰」,用「假訊息」來打擊臺當局。島內學者對此看不下去感嘆道,蔡英文「有事就賴大陸」的能力又精進了。
  •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回應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和推動。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