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殘障人士出行無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設施見聞

2020-12-26 殘疾人事業

用腳按鍵的電梯、一鍵求助的招援電話、值機櫃檯前和地面持平的行李傳送帶……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於9月30日前正式通航,各項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機場無障礙設施也已基本就緒。日前,記者跟隨中國殘聯以及殘聯組織的建築設計研究院校相關專家,來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查看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

01

精細源於設身處地的關懷

無障礙衛生間手盆前的抓杆最高處要高出手盆邊緣1釐米,殘障人士在使用時才能把上身靠在抓杆上又不會弄溼衣襟;緊急呼叫面板距地18-30釐米,低於慣常情況,殘障人士一旦滑倒躺著也能報警;綜合問詢處和值機處的低位櫃檯設置40到45釐米的容膝空間,讓坐輪椅的殘障人士更舒適地辦理業務;距樓梯起點及終點30釐米處設置提示盲道,讓剛走過樓梯的盲人能有一步距離的心理調整……

圖為無障礙綜合問詢櫃檯 王鵬 攝

圖為無障礙衛生間 王鵬 攝

圖為電梯處盲道 王鵬 攝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處處可見以釐米為單位的精細,而設計者們的關懷就在這一釐米中體現。「其實大量的無障礙設施並沒有多高的技術難度,關鍵是能不能在細微處真正考慮到殘障人士的需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師劉琮表示。

據介紹,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無障礙設施可謂無處不在,僅無障礙衛生間就達156個。

02

創新源於博採眾長的探索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設計首次將殘障人士按照行動不便、視覺障礙和聽覺障礙分為三類群體,創新性地將無障礙設施分為停車系統、通道系統、公共運輸運輸系統、專用檢查通道系統、服務設施系統、登機橋系統、標識信息系統、人工服務系統共8大類,有針對性地根據三類群體的需求進行研究探索。

長期以來,國家民航局高度重視民航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推進位定相應的法規政策標準,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中國殘聯積極反映有關需求,與民航局密切配合,從2017年起,組織專家會同北京建築設計院提前介入設計,組織創新研發,提升了無障礙設施的應用度和標準化,為大型民用機場無障礙通用設計創新了一整套設計示範高標準流程體系。機場設計團隊特意派出專業人員赴日本等地考察學習,並根據國內實際情況進行了創新探索。

即使是機場常見的電梯,也包含不少設計人員的「妙點子」。

圖為八字口電梯 王鵬 攝

在機場大廳距電梯兩三米左右的空地上,立著一根長杆,這裡即將安裝的是為無上肢旅客準備的腳踏式外呼電梯按鈕。為什麼外呼按鈕要離電梯這麼遠?設計人員告訴記者,機場正式運營時,電梯前往往擠著一堆人,殘障人士在電梯外空地上操控按鈕,既安全又便捷。

圖為帶盲文按鈕的護欄 王鵬 攝

走進電梯,帶盲文按鈕的護欄尤為顯眼,這也是大興機場設計團隊首創設計。「一般市面上的低位按鈕常常難以找到,把按鈕裝在護欄上,盲人只要握著護欄就能順勢找到按鈕。」劉琮告訴記者。

03

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6月18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無障礙建設通過無障礙專家委員會組織的驗收。

專家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無障礙設施建設不僅探索出了機場航站樓新標準以及大型交通工程無障礙系統新思路,體現了國際無障礙發展的趨勢和先進理念,同時運用新科技、新技術、新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然而,如何確保無障礙設施在機場正式運營後充分發揮功用,如何提高機場工作人員對殘障人士服務能力,仍是機場運營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今年出臺的《民用機場無障礙服務指南》,是我國第一部針對機場航站樓的綜合性無障礙服務團體標準。

「我們一直相信,只有『軟硬體』雙提升,才能為殘障人士提供真正舒心的服務。」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孫小麗表示,充分發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樣板示範作用,提升我國機場航站樓通用設計標準,是下一步努力方向。據孫小麗介紹,國家民航局制定的行業標準《民用機場旅客航站區無障礙設施設備配置》,將結合近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新建和改擴建機場的最新經驗予以修訂。

來源:新華社

記者:高蕾

編輯:張雪飛

相關焦點

  • 大興機場持續提升無障礙設施水平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馬超瓊 報導: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滿足特殊旅客出行需求,大興機場無障礙建設達到了國際先進一流水平,成為國內無障礙示範樣板。自投運以來,大興機場不斷細化措施、提升服務,持續優化無障礙設施「軟硬體」條件,力爭能夠讓每一位特殊旅客切切實實感受到「全程無障礙」的乘機體驗,同時積極為2022年北京冬帕運會的舉行備戰。
  • 大型公共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樣板間是什麼樣子?大興國際機場帶您...
    9月16日,在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倒計時14天的時候,中國殘聯攜新華社、人民網、中國網、華夏時報等多家中央媒體走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下稱「大興機場」),率先體驗了一把全方位、系統性無障礙人文機場的樣子。
  • 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專家開展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體驗調研 推動新修訂...
    升降電梯的盲文按鈕、值機櫃檯前和地面持平的行李傳送帶……2020年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站無障礙體驗調研」活動在北京大興機場線兩座車站(草橋站、大興機場站)、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舉行。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說:「在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我們重走『大興線』,重返『航站樓』,能再一次感受無障礙環境建設所帶來的美好。」
  • 國際殘疾人日|體驗這些超級工程的無障礙設施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近年來,交通運輸領域持續關注特殊群體需求,讓殘疾人出行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細心呵護殘疾人出行,交通服務保障無縫銜接……在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來看看那些超級工程中的無障礙設施。
  • ...推動新修訂《民用機場旅客航站區無障礙設施設備配置標準》實施
    呂世明說,「經過民航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中國殘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各方歷經兩年多的努力,打造了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八大系統,樹立了機場建設的標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入選全國首次(2020)無障礙設施設計十大精品案例,體現了業界對機場無障礙建設的充分肯定。」
  • 無障礙設施的「障礙」 怎麼讓殘障人士出行更難了呢?
    為了方便殘障人士出行,幾乎全世界的每個城市都會設計安裝一些無障礙設施。但是在看完一些奇葩設計之後,大夥不禁想問一句:「這些真的是給殘障人士使用的嗎?」這麼說吧,有些設計連四肢健全者都應付不了!前不久,有人總結了國外一些設計非常不合理的「無障礙設施」。
  • 城市有愛,出行無礙,這裡的無障礙設施整改完成
    城市有愛,出行無礙近日,濱江區無障礙辦邀請杭州市公共軌道交通管理中心、杭州市無障礙辦、濱江區無障礙促進會,聯合組織殘障人士體驗已整改完成的無障礙設施。西興地鐵站停車場上午10點,大家一起在西興地鐵站停車場集合,首先體驗了停車場內的無障礙停車位。
  • 體驗無障礙出行 殘障人士是真的很不容易!
    記者在玄武湖公園走了一圈發現,大部分步道設計很平坦,而且都設有輪椅坡道,對殘障人士出行很方便,但是個別景點就不太方便了,只設置了臺階,沒有輪椅坡道,這樣坐輪椅的殘障人士就沒法上去觀看了。  一位經常接觸殘障人士的醫生告訴記者,在車站等場所,無障礙電梯經常處於停用狀態,殘障人士只能靠別人抬下來。南京瑞鑫醫院院長陳曦表示,無障礙設備要做到能夠全程通暢,24小時都能夠使用。
  • 殘障人士親測體驗!無障礙出行App和手冊出爐
    11月15日,過百名殘疾「愛心引路人」舉行公益創投項目實施分享會,集圖書、地圖、手機APP於一體《無障礙出行指引》助殘項目正式出爐。據悉,以「無障礙出行幫扶」為目標,「愛,無障礙!這一路有我陪伴」項目成為2019年第六屆廣州市公益創投活動之一,旨在以新型助殘模式的積極探索和創新,讓更多的殘障人士實現從「救助」到「自助」的轉變,幫助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為殘障人群和行動不便人士出行提供方便和指導。項目希望通過「實地調研無障礙數據採集工作」督促建設無障礙環境,讓殘障人士無需他人幫助而能實現自我照顧。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航全程體驗:零距離換乘,刷臉安檢登機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旅客與南航智慧機器人交流。 本文圖片 IC 圖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跨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從高空俯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宛若展翅的鳳凰。
  • 高曉松腿傷坐輪椅出行卻敗給了臺階,為殘障人士呼籲做無障礙設施
    2019年8月4日,高曉松在某個社交平臺上面上傳了自己拄著拐杖出行的視頻。視頻中的高曉松穿著黑色的衣服和褲子,戴著黑色的帽子,拄著拐杖出行看起來確實是很不方便。在這個視頻的上面,高曉松也表示最近自己因為腿傷,才發現了北京有很多地方都沒有無障礙設施,沒有專門為殘障人士準備的無障礙坡道,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沒辦法坐輪椅,只能夠使用拐杖。
  • 禮士會客廳|無障礙設計①從理念到行動
    2020年5月21日是第9個全球無障礙宣傳日(Global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Day)。提到「無障礙」,很多人覺得和自己無關。那麼,不妨看看以下幾個無障礙設計的案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值機櫃檯,行李傳送帶與地面平滑銜接,旅客再也無需費力將沉重的行李抬上傳送帶。
  • 無障礙停車位難覓,殘障人士發愁
    本報自11月12日推出《莫讓無障礙設施成障礙》系列報導以來,已陸續關注佔用盲道、緣石坡道高差過大、無障礙廁所成擺設等問題,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城市無障礙通道的建設。
  • 深圳純電動無障礙計程車來啦!助力殘障人士出行,只需撥打12385!
    7 月 2 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聯合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在市民中心 B 區多功能廳舉辦了主題為 " 大愛深圳 無礙出行 " 的無障礙計程車投放儀式。無障礙計程車服務對象及收費標準無障礙計程車的優先服務對象是深圳市的殘障人士、老年人、孕婦、病患者等行動不便、需藉助輪椅出行的特殊人群。在滿足特殊人群出行預約服務的情況下,可作為普通計程車為市民提供服務。無障礙計程車的收費標準與深圳市其他巡遊計程車一致。
  • 普及無障礙設施 幫幫殘障人群邁過「珠穆朗瑪」
    記者調查發現,無障礙設施在許多地方已普及,殘疾人出行更方便了,但部分公共場所仍然「障礙重重」,社會公眾對於無障礙設施的認識和對殘障人士關愛的意識也還有待提高。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殘障人士說,多年前的一次車禍,讓他高位截癱,從此之後,他的生活中只剩下了灰暗的顏色,害怕出門,擔心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又渴望走出家門,去尋找曾經的記憶。  深受觸動的熊紅霞開始進行殘障人士無障礙設施普及宣傳,「通過多年接觸才發現,殘障人士出行可謂『舉步維艱』。」
  • 因為有愛,所以「無礙」,朝陽加快推進無障礙設施改造升級
    計劃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點位10279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點位2165個。一批無障礙示範項目亮相朝陽奧運村街道科學園南裡東街無障礙示範街不久前剛剛完成改造,從道路、沿線社區、周邊單位等三個方面入手,增加無障礙設施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科學園南裡東街道路路面平整,盲道清晰,11處需要穿過井蓋的盲道點位,全部實施繞行,更加安全。
  • 大興國際機場自助設備覆蓋率達80%
    大興國際機場自助設備覆蓋率達80%  配備400餘臺自助值機和自助託運設備;無障礙設施分為八大系統,設置156間無障礙衛生間  到機場乘機,不少人都有過值機手續太過繁瑣、行李搬運上下折騰、安檢排長隊的經歷。而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旅客將告別這些煩惱,輕鬆乘機。自助值機和自助託運設備、電子行李牌、「刷臉」乘機、機器人「服務員」……眾多高科技讓旅客出行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 湘鄉:無障礙設施家庭改造 讓殘疾人「有愛無礙」
    紅網湘鄉市分站訊(湘鄉融媒記者 吳笛 陳樹理)「十三五」期間,湘鄉市大力實施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通過無障礙設施家庭改造,幫助殘障人士改善生活環境,讓他們在家中實現「有障無礙」。這天,伴著陣陣雞鳴聲,山棗鎮蓮興村村民彭健兵、劉桂英夫妻倆正忙著餵雞。
  • 多數停車場未按規定設置無障礙停車位,殘障人士發愁
    無障礙停車位難覓,殘障人士發愁記者調查:多數停車場未按規定設置無障礙停車位,設置了的也常被其他車輛佔用家樂福芙蓉廣場店停車場內無障礙車位被社會車輛佔用楊潔規 攝三湘都市報自11月12日推出《莫讓無障礙設施成障礙》系列報導以來,已陸續關注佔用盲道、緣石坡道高差過大、無障礙廁所成擺設等問題,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城市無障礙通道的建設。
  • 莫讓無障礙成障礙|長沙無障礙停車位調查:被佔用或未設置,殘障人士...
    三湘都市報12月10日訊(記者 楊潔規 實習生何日峰)近日,有殘障人士向三湘都市報新聞熱線反映,稱長沙多數公共停車場未設立無障礙停車位,有些設置有無障礙停車位的,也被其他社會車輛佔用,嚴重影響了殘障人士開車的出行。記者就此展開了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