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復興號動車組客室優化提升方案徵集公告》,向全社會公開徵集復興號動車組一、二等座椅和商務客室的優化方案,希望能增加復興號運量,並提升座位的舒適性、便捷性、經濟性。消息一出引發各方關注,很多網友紛紛給出合理建議。
復興號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動車組列車,2017年6月26號在京滬高鐵首發。復興號車廂座椅有什麼設計特點?高鐵座椅該如何優化?如何在增加運量的同時又兼顧舒適性和經濟性?
復興號VS和諧號找不同
如今,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之一,「復興號」和「和諧號」這些名字經常被大家提起,可是復興號與和諧號的區別,您了解嗎?
咱們以京津城際為例。京津城際2008年開通運營,初始時採用和諧號動車組列車,2017年8月,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上線運營。一年後,京津城際鐵路上的列車全面更換為復興號動車組。
京津城際上的復興號列車/記者拍攝
作為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動車組列車,復興號的速度比和諧號更快。和諧號載客旅行的時速最高是300公裡,而復興號則可以達到350公裡。當然變化的不僅是名字和速度,更多的體現在車廂的舒適性上。
復興號車廂內部/記者拍攝
車廂空間更大
舒適性首先體現在車廂空間上。天津動車客車段復興號隨車機械師王禹介紹,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列車的車體高度從3.7米增高到了4.05米,相當於高了一個行李箱;寬度從3.3米增加到了3.36米,這也就意味著每位乘客可以獲得更寬敞的乘坐空間。
以二等車廂為例,復興號車廂座椅沿襲了「2+3」的布局,但相比和諧號99釐米的座椅間距,復興號加大到1.02米,座椅還加長了2釐米。一等車廂座椅間距更是從原來的1.06米增大了10釐米。
復興號座椅前後間距大於和諧號/天津動車客車段提供
復興號車廂過道更加寬敞/天津動車客車段提供
手機充電口更人性化
不同於和諧號,復興號增加了免費wifi功能,坐高鐵也能刷手機上網。針對旅客在高鐵上給手機充電的需求,和諧號的每排座位只有2個充電插座,復興號則是每兩個座椅間就有1個插座。插座位置也更加合適,設置在了座椅扶手下方,並且增加了USB插口,帶根線就能充電哦。
復興號增加了wifi功能/記者拍攝
復興號充電口設置更人性化/天津動車客車段提供
座席使用情況更清晰
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動車組的車廂內新增了座席顯示屏,能在顯示屏上看到 「紅、黃、綠」三種顏色電子燈,其中綠色代表無人佔用,紅色代表當前有人佔用,黃色代表下一站無人佔用。這樣一來,旅客能對座位的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復興號座位上方的座席顯示燈/記者拍攝
復興號公開徵集座椅優化方案
從2017年6月26號在京滬高鐵首發運營以來,很多高鐵線路上越來越多能看到復興號的身影。近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發布公告,向全社會公開徵集復興號動車組一二等座椅和商務客室的優化方案,以期在保持或有效利用空間增加動車組定員的前提下,提升客室的整體性能。
復興號客室優化徵集公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官網
此次徵集時間將持續到2019年12月31號,方案被採納後,還將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給高鐵座椅優化提建議,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熱議。
網友熱議復興號徵集座椅優化方案/來自網絡
在復興號列車上,旅客們紛紛獻計獻策。有旅客提出,現有的座椅比起和諧號寬敞了不少,不過,對於一些體格較大的人來說空間還是有些緊張,座椅寬度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過道也可以再變寬一些,這樣旅客推著大件行李會更方便。
旅客推著行李箱從過道通過/記者拍攝
部分旅客關注到了座椅角度這一細節問題。旅客趙先生說,坐高鐵時座椅雖然可以往後靠,但座椅上半部分是往前傾的,而人的頸椎的生理曲度是往後的,這樣的話,睡覺時座椅會一直頂著頸椎,長時間會感到不舒服。經常出差的劉先生也有同感,他提出調整座椅椅背的角度,或者增加一個頭枕,改善旅客的乘坐體驗。
座椅上半部分微微前傾/記者拍攝
還有些旅客的建議不走尋常路。經常乘坐京津城際的劉女士和同伴提議,車廂設計可以更現代化一些。她們認為,京津城際一趟車也就半小時,可以拿出一節車廂試點,把座椅設計成酒吧那種卡座,每個座位佔的空間變小,而且可以在窗邊設計一個吧檯,這樣乘坐的人數更多,旅客也可以欣賞窗外的風景。
專家:依據客流調查進行精準優化
鐵路行業專家羅春曉認為,復興號在我國高鐵線路上的應用已有兩年多時間,在越來越多的線路上成為旗幟車型。此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公開徵求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客室優化方案,有助於了解乘客需求,並且為復興號的設計人員提供更多思路,更好地打造復興號品牌。
羅春曉說,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在整體的舒適便捷性上已經有明顯提升,現有的一二等座再增加運量會讓舒適性打折扣,他建議,從商務客室入手,借鑑飛機商務艙的布局模式提升運量。
復興號列車的商務客室/來自網絡
目前,復興號的商務座空間較大,前後座椅放平後,依然留有不短的距離。而很多飛機的商務艙都採用「反魚骨」的布局模式,後一個座椅放平後,乘客的腳可以放在前一個座椅的扶手下面,這樣交叉的設計在保證旅客平躺休息的同時,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省空間,容納更多旅客。
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昌建議,除了此次向社會公眾公開徵集方案,鐵路部門還應該持續不斷地通過大量的客流調查,實現對復興號座椅更精準的結構化優化調整。
比如,通過長期的數據累計,如果發現有的時段或者有的線路上商務乘客居多,可以推出更多的商務座,一等座居多則可以推出更多一等座。在車廂設計之初,就對座椅位置、數量、間距做一定的靈活性調整,這樣可以實現對整個需求結構更精準的調節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