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出我是比亞迪F0嗎?
微型車鑽空「變臉」成觀光車
光彩大市場某銷售門店前展出的懸掛有魯濱車標的「觀光車」,其輪轂和方向盤上仍是比亞迪轎車的標識。 記者 秦雷 攝
記者秦雷
「魯濱」觀光車,在購車者眼中,無疑是一個「怪胎」,它的前後車標都是「魯濱」,但輪轂和方向盤上的標識卻是比亞迪的車標。
從外形來看,這無疑就是一輛比亞迪F0轎車,但此時,它卻成了「觀光車」。據說,駕駛這輛經過「技術改裝」的「觀光車」不需要掛牌,也不需要持有駕駛證,但記者聯繫交警部門時卻被告知,這涉嫌非法改變機動車外形和相關技術參數,嚴重的話,可能涉嫌拼裝車。濱州質監部門工作人員在調查後也答覆記者,生產「魯濱」內燃觀光車的廠家有資質,但目前改裝和生產缺乏嚴格的國家標準。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相關法律不健全,很多車都成為了法律空子中產生的「怪胎」,交警部門找不到管理這些車的法律依據。
市民:說不查卻被交警攔下
前段時間,市民張偉(化名)從光彩大市場購買了一輛「觀光車」,在購車的時候,銷售商告訴他,這種「觀光車」是魯濱牌的,駕駛這種車無需掛牌,也無需駕駛證。
「車的外形跟比亞迪F0轎車一個樣,除了車標是『魯濱』外,方向盤和輪轂上都是比亞迪的車標。」張偉說,因為在城區工作,他覺得買輛小車開著挺便利的。在店裡詢問時,工作人員說,這輛車已經不是比亞迪了,經改裝後最高時速限制在70公裡至90公裡。
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張偉覺得很划算,不光省去了掛牌、考駕駛證的麻煩,而且連保險都省了。不過張偉駕車行駛在岱宗大街的時候,卻被交警給查住了。交警發現這輛車輪轂的車標和車前後標識不一樣,「車外形和比亞迪F0轎車一個樣,有大架號。」民警懷疑這是一輛比亞迪F0轎車,而非「觀光車」。
市民李濤(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被交警查獲後,警方說其觀光車是一輛奧拓。「我在買車時,商家說是沒有手續,被查後我去找商家時,他們給我了一套奧拓車的手續。」李濤說。
商家:無需掛牌,無需駕證
15日,記者在光彩大市場找到一家賣魯濱「觀光車」的門店。正如張偉所說的那樣,工作人員稱,車不需要掛牌,駕駛員也不需要持有駕駛證,「泰安暫時不管。」
15日上午,記者在一門店前看到懸掛有「魯濱」標識的車一字排開,但輪轂和方向盤上的車標則是比亞迪或力帆。記者以買車進行諮詢,一工作人員稱,記者看中的「觀光車」原車是比亞迪F0轎車,濱州的廠家有相關手續,「車進行了技術改裝,合理合法。」這名工作人員說,濱州廠家將最高車速限到了90公裡/小時。當記者問「交警不會查」時,工作人員接著問,「你在哪開?去外地麼?」當記者說在泰城開時,工作人員說,「泰安暫時不管。」
15日下午,記者以購車者的身份和濱州的廠家取得電話聯繫,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稱,他們採用的是比亞迪F0的整車,經過技術改造後,就掛上了「魯濱」的牌子。該工作人員說,車上安裝了限速電腦,最高70公裡/小時左右。當記者說明自己沒有駕駛證,上路擔心被查時,工作人員稱,「不用駕駛證,車無需駕駛證無需掛牌,交警不會查,我們有手續。」
質監局:國家標準滯後
16日,記者電話聯繫了濱州市質監局,工作人員調查後答覆記者,濱州這家單位有生產內燃觀光車的資質。
一名崔姓工作人員在調查後告訴記者,濱州這家出產單位有許可證,即有資質。對於濱州這個廠家用比亞迪、力帆等原車改裝的事情,崔姓工作人員稱,目前,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生產和改裝沒有嚴格的界限,也就是說,即使廠家改變了原車的百分之一,也可以叫做生產。
崔姓工作人員稱,目前,國家標準相對滯後,還存在一定的空白,而現在一些廠家正是鑽了這個空子。這名工作人員同時稱,廠家正是看中了國家政策、法規沒有說不許生產這一點。
交警:或涉嫌違法
就比亞迪F0轎車改頭換面變成內燃觀光車一事,泰安市公安局交警直屬法制科民警稱,車輛的產生可能存在違法行為。
民警稱,如果原車的動力、底盤、轉向、制動等方面沒有改變,那就存在非法擅自改變機動車外形和技術參數的違法行為,駕駛員需要將車恢復原狀,然後到交管部門掛牌、辦理車輛手續。如果這些方面改變嚴重,則有可能涉嫌拼裝車,交警部門將會把車輛沒收,予以強拆。
交警直屬一大隊二中隊趙偉警官則表示,觀光車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和路線行駛,不可以上路。交警、濱州市質監局受訪工作人員和購車人員都表示,廠家和商家在銷售此類車時,所謂上路不掛牌、不需要持證、交警不查的推銷說辭,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保險公司:不掛牌就不能買保險
交警向記者透露,這些所謂的老年樂、觀光車都掛不上牌子,沒有保險,一旦發生事故,賠償將成為駕駛員的巨大經濟壓力。
交警介紹,這些車都不在國家管理目錄之中,無法到交管部門掛牌,但這些車全都上路了,他們與有牌、有證的車爭奪路權,再加上這些車都沒有號牌,他們可以在路上對抓拍設施有恃無恐,可以肆無忌憚地橫穿馬路。「駕駛員都沒有駕駛證,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他們駕車上路本身就會給自身和其他車帶來一定的危險。」交警說,如果這種肆無忌憚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而這些沒有號牌的車又負有主要責任,那賠償問題可能就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沒有保險,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籌錢賠償。」交警解釋說。
記者就觀光車、老年樂能否掛牌一事,向泰城部分保險公司進行了諮詢,工作人員稱,如果車不能掛牌,保險公司就不會賣給他們車險。
新聞「延深」
聲音:生產這種車不負責任
在泰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到老年樂、觀光車、助力車等無號牌車輛。這些車上路和政策法規的不到位有一定的關係,受訪者稱,廠家鑽法律、政策的空子有些不負責。 交警直屬一大隊二中隊趙偉警官稱,這類車因為沒有納入統一管理,可以不需要懸掛號牌,所以市場準入門檻比較低,這可能會對車的質量、制動等方面帶來不好的影響,「比如一些三輪老年樂,如果後面人員坐得不平衡,很容易在車速過快轉彎的時候發生事故。」趙偉說,比如這種「魯濱」助力車,它的很多方面和比亞迪F0轎車都相同,而駕駛員在沒有接受系統培訓的情況下駕車上路,引發事故的機率要更高一些。
一些駕駛員也表示,這類缺乏管理的車上路,搶奪路權,增加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增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濱州市質監局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過程中也表示,廠家鑽法律空子生產此類車有些不負責任。
規定滯後引發社會亂象
泰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法制科宋茂輝告訴記者,他在2008年曾參與制定《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當時,他們就曾試圖將電動車和超標的所謂助力車、老年樂納入統一管理,但最終沒有實現。
「其實,最頭疼的就是交警部門,如果將這些車納入統一管理,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難度也很高。」宋茂輝說,但交警部門還是希望把這類車管理起來,這樣既有利於明確路權,又能保證市民的利益。現在,交警部門加強了對無牌的所謂助力車、老年樂等車輛的管理力度,可是,如果將這些車輛查獲,該怎麼處理呢?如果解決不了這些車的身份和定性問題,處理就沒有法律依據。「這類車不在機動車管理目錄,所以掛不了牌,沒有合法的身份,但是,他們又沒有被禁止生產、銷售。」宋茂輝說,這在全國都是個難題。
在法律和政策、規章制度滯後的情況下,這種亂象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宋茂輝告訴記者,2013年,山東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的一個工作要點就是儘快出臺非機動車管理辦法,根據這一點,宋茂輝推測,政府和交管部門,可能會推動這類車的立法管理。
交警直屬一大隊二中隊趙偉警官則表示,對這些車的管理,應當是從生產到上路一條線、多部門聯合的問題,「應該有明確的政策和法律,如果這種車要生產,它應當有什麼樣的身份,有什麼樣的生產要求,上路後,應當有什麼樣的法律規定作為交管部門執法的依據。」趙偉說,對這類車的管理,應當是一個整體的全面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