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之書》: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

2020-12-23 騰訊網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834年前,南宋詩人陸遊寫下了這首《臨安春雨初霽》,感慨「世味」之「薄」。

8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在感嘆「傳統節日味」之「淡」。

今天推薦餘世存的《節日之書》,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讀本。

通過大量的歷史故事、風俗禮節,為幫助我們溫習每一個節日從行動到儀式,從儀式到情感,體察中國傳統文化生成的規律,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

作者在《節日之書》的序中寫道:我們認為一年的起點是必然的,天經地義的;但事實上的時間起點更多的是偶然的,人為安排的。

《節日之書》對15個節令依次講述,從春節、元宵,到春分、社日、寒食,再到清明、端午,慢慢就到夏至、七夕,當中元節與中秋兩個關鍵節日一過完,重陽、臘八應節而至,最後年關、過年。

其中加入了不少詩詞歌斌,引經據典的同時增加了《節日之書》的內涵,讓傳統的中國節日更獨具「中國味」。

就像食元宵是年勞作前的歡聚,春分讓萬物情慾萌動;寒食與清明節的哀思,無論是從尊崇還是感恩,都在增加著我們對生死的意義;插柳條、食青團,本真的生活當中需要我們細心與之對話,慢慢地,我們浮燥的心也能平靜下來;關於中元節,我們面對生死,為生命留下了一方餘地。

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是中國人的人情紐帶,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生活情緒。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節日的文化味淡了,因此找回我們的傳統節日,重新認識傳統節日,這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節日之書》有個副標題「餘世存說中國傳統節日」,整部書就像是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書中從歷史故事、思想傳承、風俗禮節、生活方式等方面,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進行全方位講述,以學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完美解讀,並配以著名畫家老樹畫畫專門繪製節日插圖,精心呈現中國傳統節日之美,既好看耐看,又可學到安頓身心的日用之道。(文/秀彥)

相關焦點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一本特殊的世界簡史:地圖上的世界簡史
    這本《歷史:地圖上的世界簡史》既系統又詳細,它從史前一直講到21世紀,將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畫出清晰的脈絡,同時書裡又有大量豐富的細節,帶我們一次了解整個世界。書中有近240張地圖,一千多張高清圖片,圖文搭配讓閱讀變得愉快輕鬆,也讓歷史變得真切可見。而且,這套書還是多維度的,它附贈了全部內容的配套音頻,是由播音主持的專業老師錄製的。
  • 喜歡在朋友圈曬書的你,一定要小心這本假的《人類簡史》啊!
    《人類簡史》這本書,即使沒有讀過,那也一定在朋友圈見過。所以啊,喜歡在朋友圈曬書的朋友們!大家一定要注意了——有人居然出了一本假的《人類簡史》!想一想,萬一不小心發到朋友圈是不是太尷尬了!我可能買了一本假書……我們來看看這本假的《人類簡史》是怎麼回事。
  • 《中國哲學簡史》——探討「中國人的愛與智慧」
    在馮友蘭先生女兒宗璞先生眼裡:我素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書。寫這書時,父親已有哲學史方面的研究成績,又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俱已流傳。《簡史》的資料是古代的,眼光卻是現代的;運用史料時是史家,探討問題時卻是哲學家。藉此機會,請隨同筆者一起追隨一顆好奇心,輕輕推開《中國哲學簡史》這扇小窗,帶著問題上路,去探索我們中國人的愛與智慧。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能被稱為「現象級」,必是一本「出圈」的書,《人類簡史》「出圈」到什麼程度呢?先是得到了全球各領域大咖「破次元壁」的推薦:歐巴馬、比爾·蓋茨、《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學者陳嘉映等都是這本書的粉絲。
  • 《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見的地球簡史 感受地球之美
    最權威的地球簡史《地球之美》的作者派屈克·德韋弗,算得上絕對的權威,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法國地質學會主席、法國國家地質遺產清單負責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地質公園專家,身兼數職的他花費數年編撰了這本重磅之作。
  • 13本簡史,讀懂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
    從山川草木到人文造物從文化思想到社會生活萬物都有自我的歷史閱讀簡史是了解一個對象的極佳途徑,分享13本簡史好書,了解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1.原來,人類與這些栽培植物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體現於農業生產中的雜交育種工作,而是與古代先民的生活、世界各地的習俗、宗教傳說故事以及近代以來的殖民地擴張和全球經濟發展都息息相關。7.
  • 《江城》:老外寫了一本關於涪陵的書,卻讓中國人重新認識了自己
    在這裡對「百姓生活」應用了兩個定語「尋常」和「日常」,是因為他所記錄的,都是我們中國人習以為常並且選擇忽視的生活內容。習慣了,即使過了二十年,每一個閱讀此書的中國人還是像熟悉自己手掌的紋路一樣熟悉書中所描述的那些景象。比如西南任何一個並不十分發達的小城裡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如果不是突然意識到並刻意去聽,你壓根不會注意到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如此喧囂嘈雜的城市。
  • 《咖啡簡史》:不緊不慢的咖啡時光裡,應該讀些什麼?
    所有名為XX簡史的書,總是能博得我的好感,感覺自己會從,認知,邏輯,思維方式,三觀都發生改變。然而不是所有的簡史,都一定要傳遞硬核知識,密集輸出,讀者也要滿懷求知若渴的心情,慎重地打開,認真品讀。它也可以如散文隨筆般自由靈動,如好友訴說般親切自然,生動地將細小知識點融入真情實感的日常感受,又有所得,又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咖啡簡史》這是一本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的咖啡學百科全書。
  • 匪夷所思的人體冷知識,2019年度科普書《人體簡史》你讀過嗎
    最近看完了《人體簡史》,一本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科普神作,也是《萬物簡史》作者比爾·布萊森的新作。 因為這是一本從頭講到腳、從裡講到外、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 一本永不褪色的期貨「老書」
    原標題:一本永不褪色的期貨「老書」 手持一本在舊書市場淘到的《商品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把它當寶貝似的珍藏著。這本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本介紹期貨交易知識的書,承載著期貨市場多少過往,成為作者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泛黃的書頁散發出淡淡的墨香,那是歷史的厚重味道。書的首頁,作者陳寶瑛的親筆籤名鏗鏘有力。
  • 《英格蘭簡史》:英格蘭何以發展至今?
    《英格蘭簡史》—一部如此經典的智慧之作。 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英國著名作家、記者、主持人,每一家英國報紙都刊載過他的作品 任何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不列顛居民都應該備有三四本詹金斯的《英格蘭簡史》。
  • 中國人遺棄的一本「禁書」,卻使日本變強大,讓清朝慘敗甲午海戰
    中國人遺棄的一本「禁書」,卻使日本變強大,讓清朝慘敗甲午海戰如果要問對日本影響最大的中國書是什麼,可能很多朋友會說《三國演義》。這也沒錯,《三國演義》對日本的影響確實很大,三國故事在日本幾乎也是家喻戶曉,和在中國的知名度差不多,都是這本書的功勞。
  • 2017十大科普圖書出爐 《航天育種簡史》上榜
    這一千古命題作了極為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全新的感悟。4、《宇宙簡史》(插圖本),[英]霍金/著、鄭亦明等/譯,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年8月,定價:38.00元。
  • 中國人買房簡史
    中國人買房簡史2000年,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在全國電視臺上映。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同名小說,片中的主角張大民和老父老母一同居住在北京胡同裡的一間不超過20平米的老房子裡。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張大民和父母的居住條件可謂簡陋,家裡來客人要一起吃飯都有些擺不開。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全景圖展現歷史的橫截面,細化到超大全景構圖的人文生活場景,讓孩子們了解人文風俗、城市變遷等歷史細節。時間線和科技文化篇,梳理了清晰的歷史脈絡,並且詳細地介紹了人文科技。
  • 這本生命之書,白巖松與樊登多次推薦:中國人的智慧都被他說盡了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推薦一本書,他稱此書是自己的「生命之書」,這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德經》。其實不僅是白巖松,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曾推薦過《道德經》。魯迅曾說:不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 宣紙線裝版《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首發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守常《中國哲學史》成書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第一套完整意義上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堪稱學術界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中國哲學簡史》並非《中國哲學史》之縮寫本,是由馮友蘭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上課講義編寫而成,最初用英文出版,後由馮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翻譯成中文,是西方各國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必用的教科書,也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途徑。此次宣紙線裝版《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的出版,獲得了馮友蘭女兒、作家宗璞的特別授權。
  • 一本非常愉悅的小書,可以看到對日常生活的讚美
    01《在北海道蓋麵包屋》中村好文/神幸紀這是一本看起來非常愉悅的小書,我是在睡前讀的。作者是日本著名建築師中村好文,以及一位在北海道真狩村開麵包店的神幸紀。這是一本書信集。題材很特別,是委託方和建築師關於改造一座小小麵包房的往來信件。
  • 在家裡做一本自己的書
    倫子的書突出家庭生活的溫馨。製作一本自己的書,最重要的是全情投入。這些書可能是紀念你最暖心的家庭生活,可能是追憶年少無知的歲月,也可能是毫無來由的情緒捕捉,但當它們沉甸甸地捧在自己手上時,你會更深刻地理解恆久的涵義。既然是自己做書,那就意味著這本書,從內容到形式,都由你自己親手動手完成。儘管它們只在親朋好友間流傳共賞,但也絕對不能馬虎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