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逆襲新路徑

2020-09-25 博志成地產觀


導語:時間終將證明,熬過最難的時候,我們將乘風破浪。

復工復產後,商業地產行業再次迸發出新生活力。藉助資本與科技不斷融入存量市場的契機,更多開發商和商業地產運營商下沉到對優質存量資產項目進行改造的隊伍中。
行業危機四伏,面臨巨大變革,商業地產企業在此多事之秋紛紛轉型,探索突圍之路。

商業地產走出至暗時刻,在復甦中乘風破浪

CBRE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2020年年中亞太區房地產市場展望》顯示,今年以來亞太區工業物流板塊表現強勁,寫字樓需求正在回暖。世邦魏理仕預計大多數商業地產板塊預計將在今年迎來復甦,並在2021年延續復甦勢頭。

同期發布的「世邦魏理仕復甦指數」顯示,在亞太區主要城市中,成都整體市場恢復程度最高,臺北、上海和北京分列第二、第四和第六位。武漢位列第十。

此外,據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上周南京樓市商業地產銷售市場共成交面積20024.54㎡,環比上漲59.93%。其中辦公類產品成交6204.41㎡,環比下降10.81%,商鋪類產品成交13820.13㎡,環比大漲148.39%。

來源:網絡

從板塊發布來看,辦公成交量前三名為建鄴區、鼓樓區和浦口區;商鋪方面鼓樓區成交量位列第一,其次是江寧區和棲霞區。

隨著近期商業地產銷量的回升,市場信心也在緩慢恢復,尤其是中央一再強調「房住不炒」,一些投資客將目光從傳統住宅轉向新興區域的商業地產市場,直接拉抬了寫字樓與商鋪的銷量。

2020年下半年南京仍將有超過60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入市,以律師事務所、新媒體產業、新基建相關產業為代表的企業將積極擴張,新一代數字產業、智能5G、新醫藥與新健康等新產業將迎來增長機遇,同時,遠程辦公等辦公模式的轉變,也對企業未來選址產生深遠影響。

雖然商業地產之路比想像的要難走,但是如果這一輪把資產泡沫打掉,把資產價格回歸到理性,回歸到市場化的程度,會對所有做資管的團隊、人員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如今要是可以把商業地產做好就是神仙!

商業地產不一定只做零售或辦公樓,還有很多可能

疫情常態化,對商業地產帶來的壓力巨大,甚至將影響未來數年。辦公樓整體供過於求,未來三年,深圳未來供應要佔到當前總體存量的80%以上,上海在30%多。由於未來整體辦公室市場的供應量加大,市場將會繼續面臨較大壓力,去化速度也將進一步放緩,北上廣深去化周期分別為16年、11年、10年和30年,預計未來一段時期,租金和出租率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鋪養三代」成為歷史,「包租公」的神話已不再。

8月12日,凱德集團總裁兼中國區執行長羅臻毓在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的「博鰲論劍之二:我們的20年」對話環節中表示,商業地產可以看成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每個城市在發展的階段裡面都需要商業地產支撐。從市場變化的角度來講,商業地產也會受到衝擊,例如疫情的發生對於商場、辦公樓需求量的影響。不一定說商業地產就只能做零售,或者是只做辦公樓。需要順著市場的變化,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基礎設施,面對不同的需求,做出一定的轉變。

危機對於優秀的商業而言,是歷練,也加速了他們創新運營的腳步。我們並不難發現,在危機中尋找到了新的閃光點的商業綜合體有著類似的特點——注重運營、不斷提升消費者體驗、不斷提升線上化能力與線下的融合,這些特質讓他們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堅韌求生。

有人將寫字樓開發比作是大型城市綜合體的運營,圍繞寫字樓要布局綜合業態,這不僅需要大資本的運作,在技術領域、人才儲備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

輕資產運營時代下,商業地產屬性不局限在「商業+地產」,而是具備「地產+金融」的特徵。比如凱德、領展、基匯等企業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資產運作體系,越秀、印力、華潤等房企也在嘗試。

經過近年的爆發式增長,一些大型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投資方向和贏利模式,但對於正在發展的中小房企、初涉商業房地產的跨界企業而言,如何開發與經營,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如何走一條適合自己的投資路線和贏利路線,還需要不斷探索,任重而道遠。
商業地產大變局時代,轉型升級成提升抗風險能力關鍵

隨著00後和90後成長,線下的消費業態也發生了變化,從產品形態、銷售邏輯和消費群體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個變化主要是由帶流量的IP、優質的產品和娛樂型玩法共同構成的,核心也是來自於大家對於線下娛樂和精神化消費的需求。

順勢而為,盤點飽含困難、動蕩但堅定為創新和變革所做的努力,如今商業地產行業有了借勢起航的基石,激起一朵朵浪花。

用服務給商業做加法,開發商致力於升級場景,打通線上線下數位化能力,並且協同品牌方,更有效率的通過各類渠道觸達各場景用戶。

在信息產業發展大潮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中國產業技術變革、產業模式優化升級和企業形態發生根本性轉變,這些信息科技因子正迅速滲透到商業地產行業中,從而逐步構建了商業地產全新發展的核心驅動。

未來商業地產企業營收的增長將不再局限於單一渠道及單一產品或服務形態,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大線上營銷投入和比重,推動營銷模式持續升級,以平衡短期渠道受限為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

從長遠來看,商業地產企業藉助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通過數位化發展逐步完善全渠道商業運營模式,提高經營質量和運營水平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聯合辦公,未來發展的趨勢。以科技賦能綠色建築、打造智能辦公空間,與更高健康標準的物業管理體系雙向發力,提升辦公空間品質,助力未來辦公空間升級發展。

未來十年,商業地產可謂是挑戰與機遇並存,能否轉變商業運營思想觀念並能有時俱進的服務理念將決定著商業開發企業的生死存亡。同時,未來城市群將進入新一輪的商業發展機遇期。在數位化與全球化交融的時代,城市群的崛起將與中國的新經濟產業發展同步,新經濟發展的高度也必然是城市群未來發展的高度。

商業的宿命就是競爭。商業地產開發商們只有牢記服務美好生活的這一初心,把握城市更新和消費升級的時代機遇,通過塑造商業標杆構築發展高地,才能挑戰既往,才能無懼於未來。

參考資料:《亞太區商業地產加快復甦 成都恢復程度最高》、《如今能把商業地產做好的是「神仙」 中國有很多》、《2020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 疫情影響加速商業地產轉型》

相關焦點

  • 2020步行街及商業地產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路徑
    圖:阿里雲在第15屆商業地產節發布研究報告現場來源 | 阿里研究院作者 | 阿里雲研究中心隨著疫情長周期對商業行業帶來的深度傷害和長期影響,零售商業不僅經歷陣痛,也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的數字機遇。其中,商業地產隨著政策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已經逐步進入存量時代。隨著後疫情時代網絡對生活方式的滲透以及消費者的價值取向逐步演變,商業地產傳統運營模式不斷受到衝擊,疫情放大了商圈傳統模式的不足。一方面,疫情影響消費信心,整體消費需求萎縮;另一方面,企業越做越難,利潤越來越薄,傳統模式已經失去增長動力,數位化轉型恰恰是「突圍」的必由之路。
  • 商業地產的「新嗅覺」
    在國內經濟開啟「內循環」為主的基調下,商業地產作為實體商業的有效載體,將迎來時代發展的新契機,迎接國內活躍的消費需求。在行業分化當中,要成為洗別人,而不是被洗的對象,一定要進行創新變革甚至進化,迎來「至暗時刻」之後的煥新諜變。
  • 詳解T2C新商業模式核心價值:重構商業地產生態圈
    阿里巴巴把電商的B2C、B2B、C2C商業模式做到了創造性的精準分類和完美對接,順豐在物流快遞行業從線下轉向網際網路的業務方向戰略轉型商業模式,百度外賣、餓了麼把網際網路和餐飲進行跨界結合的O2O模式做到了極致等等。      T2C商業模式,意指將高科技體驗與商業地產巧妙結合,核心在於商業地產在電商衝擊中利用高科技體驗來顛覆和重構整個商業價值鏈。
  • 第十六屆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專業展覽會聚焦新商辦新園區新文旅
    財見2020年8月18日,2020年9月11-12日,第十六屆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專業展覽會(EXPO COSS 2020)將在北京啟幕,聚焦新商辦新園區新文旅,關注新科技新物種新服務,以市場為導向探索商業地產復甦路徑,挖掘商業地產市場各方的深層次需求
  • 商業新韌力|2020IF·商業地產年會在滬亮相
    一場商業地產盛宴,在上海徐徐落幕。來自全國商業地產的一線精英,在經歷疫情危機之後,憑藉「商業人」不懈的拼搏與探尋,正在書寫商業地產嶄新的篇章。2020年9月15日,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0IF·商業地產年會」於上海浦東香格裡拉大酒店成功舉辦,共同探尋商業地產發展新動力。
  • 從苦逼到牛逼,商業地產策劃40大逆襲法則
    商業地產策劃的核心內容包括商業用地的價值判別與發展定位、商業地產融資策劃、商業地產價值鏈構造和策劃、商業地產建築策劃等,是一門複合性、交叉性、邊緣性學科,其本質是思維的科學。策劃貴在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品牌創新、理念創新。總之,商業策劃是功力活,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今天看起來很難的問題,或許明天就會迎刃而解。以下40個逆襲法則,總有適合你的。
  • 劉凱:我國服務業全面復甦支撐商業地產市場持續回暖
    房訊網訊 9月11日,第十二屆中國產業園商務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辦,主題為:新商辦新園區新文旅,聚焦新形勢下產業地產的新科技新物種新服務。第十六屆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專業展覽會同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產業園商務區發展論壇邀約行業領導、頂級專家、經濟學家和行業大腕,多角度全方位對樓宇經濟和園區經濟進行解讀、反思和破局,圍繞聯合辦公、城市更新、新基建、產城運營等熱點話題展開系列主題演講,就後疫情時代企業選址的趨勢展開供需雙方之間直接的對話與討論,探索疫情後商辦地產復甦的路徑。
  • REITS之下,商業地產迎來新的生機
    自2017年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推出以來,代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商業地產的空置率都在上升。今年疫情和現金流的雙重壓力之下,2020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空置率分別達到了14、17、16、7,二線城市的空置率也達30%以上。收入的下滑、空置率增大令商業地產生存壓力陡增。重壓之下,商業地產該如何乘風破浪?
  • 「黃金周」搶收,商業地產回暖三大要素
    不少商業地產企業就通過容易網逐步完善全渠道商業運營模式,加速商業地產運營的數位化轉型、賦能商業智能新模式。運用數字營銷,提升用戶粘性今年以來,數字營銷備受商業地產企業關注。尤其受到疫情影響後,整個市場普遍轉變營銷觀念,積極開拓新的營銷場景,加大對直播、短視頻、公眾號、信息流廣告等數字營銷的投入。
  • 一年一次,商業地產人必修課
    2、了解「投、融、管、退」全流程,為商業項目帶來資產價值與資本價值的最大化提升;3、掌握招商再招商的工作路徑與專業技巧;熟悉大運營管理精髓!2.2、成本中心構造方式2.3、資產管理公司成功模式案例分享3、開發商與商管公司,是兩張皮還是一張皮4、新冠疫情「減、免、緩」租金是通知還是另籤補充協議,在稅收上有何不同案例:某著名購物中心的「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構建方法介紹和操作案例:商業「不可抗力」情況下的補充協議模板十五、商業地產運營指標
  • 商業地產運營時代到來,如何為商業運營賦能?
    在如今存量高企、去化緩慢的商業環境下,商業地產「重開發、輕運營」的時代已經宣告落幕,而「運營為王」的時代正在吹響號角。在商業地產重度運營、深度運營的時代,毫不誇張地說,運營決定了商業地產的成敗。因此,如何為商業運營賦能,成為了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 遠洋·光華國際We life未來廣場盛大啟幕 遠洋地產開啟商業地產...
    構築京城CBD消費風尚新坐標作為遠洋地產主業縱深格局的第三步,北京遠洋·光華國際We-life未來廣場是其試水商業地產的首枚棋子,其定位為高端、時尚、國際化、多元化的商務體驗區,將成為北京CBD地區重要的金領生活圈。
  • 《2020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白皮書解讀-容易網
    疫情期間,以購物中心為代表的商業地產,為了解決客流銳減、營收下滑等經營難題,加速發力線上購物、直播帶貨、私域流量,搭建小程序、官方APP,對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認知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然而,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這些問題不可不知:存量競爭,商業地產如何實現差異化定位?線上線下,商業地產數位化重心在哪?
  • 做好這4點,商業地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前,商業地產正面臨著新的行業發展格局。一方面,在消費升級和商業變遷的背景下,需求端正在發生改變,新模式新技術迭代日益加快,商業變革不斷出現。而另一方面,商辦市場已經進入到存量高度競爭的時代,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在時代變局下,商業地產企業在布局、產品、資金、資本整合等方面不斷的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發展思路,以期持續鞏固自己的競爭優勢。
  • 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的差別
    相比於普通住宅和商業地產的火爆,工業地產的關注度其實沒有那麼高。那麼什麼是工業地產?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什麼差別?什麼是工業地產?4、工業地產策劃是區別於房地產、商業地產策劃等的另一新興地產策劃。目前我國的工業地產策劃市場不太成熟,需要不斷完善。工業地產策劃覆蓋我國西南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長三角地區的多個工業重地。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什麼差別?
  • IF·商業地產年會|保利商業地產有限公司獲「卓越企業」獎
    商業地產,作為聯接經濟與消費的實體紐帶,成為經濟復甦的一個大舞臺。在經過近半年的沙龍研討、項目評審等一系活動之後,本屆年會匯聚了主流商業地產的精英,並就商業地產最新趨勢、案例予以展示與分享。 2020年初的疫情給經濟帶來了挑戰,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尋找內生動力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消費成為當下經濟溫和增長時代的新韌力。挑戰是全新的,應對方式也是全新的。
  • 商業地產概述
    B商業地產的問題a缺人才:商業地產是個新行業,跨專業的行業。一些房地產企業財大氣粗,以為有錢就行,但,幾年下來,舉手退出,典型的恆大。為什麼,沒有引進專業化人才(恆大是引進過的,但洧賦予人才商業運營的機制)。商業人才,跟酒店人才一樣,要幾十年的沉澱,要師傅手把手的教,現在的商業地產,十八個月要現金流變正,哪兒有時間培養人才?
  • 2020容易網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白皮書重磅發布
    趨勢:數字經濟與消費結構共振在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疫情黑天鵝以催化作用,推動數字經濟、消費結構兩個變量加速重構行業生態,突圍存量競爭、市場飽和的瓶頸。1、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基建政策出臺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數位化轉型,是商業地產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 能+空間品牌合作第十六屆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專業展覽會
    房訊網訊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商辦地產帶來複雜的影響,企業退租減租推升了寫字樓、產業園區的空置率,業主、運營商為了吸引客戶紛紛推出各種舉措,租金進入下滑通道。在此形勢下,靈活的聯合辦公方式相較於傳統寫字樓優勢凸顯。
  • 商業新時代,對商業地產人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這個時代對商業地產的招商、營運、企劃等不同部門的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過去對於商業地產招商人來說,只要手裡擁有招商資源,認得品牌,善於溝通,能招商填鋪,能應酬談判,擁有這些能力即可。那是在商業急劇擴張時期,商業項目可以進行快速複製,對商業地產招商人的要求也是能做好招商就好。 可是當產品同質化加劇,快速複製的商業並不能適應未來市場變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