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廚每天給皇帝做飯,怎樣防止他們下毒?清朝的辦法最管用

2020-12-16 歷史小火鍋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被冊封為晉王,前往山西太原駐蹕。晉王朱棡生性驕橫殘暴,在前往太原途中嫌隨行廚師的飯菜不可口,狠狠鞭打了廚師一頓。在古代王爺鞭打責罰下人,本來稀鬆平常,誰知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明史》記載,朱元璋專門派使者前去太原,傳聖旨申斥晉王朱棡:「吾帥群英平禍亂,不為姑息。獨膳夫徐興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嘗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識之!」告訴兒子,他對手下大將非常嚴厲,唯獨不敢得罪身邊廚師徐興祖,要他兒子日後必須善待身邊做飯的廚師,不然很可能禍生肘腋遭遇不測。

朱元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古代的皇帝和皇族,一身系天下安危,往往置身於皇權爭奪的激流漩渦中,經常會成為反對勢力謀害的目標。在正常情況下,皇帝身居戒備森嚴的皇宮,身邊侍衛環繞,要想謀害皇帝勢比登天。

但百密難防一疏。皇帝的安全保衛體系中,有一個潛在的漏洞對皇帝威脅最大。皇帝也和平常人一樣也要一天三頓飯,還有門類繁多的茶酒飲料,如果給皇帝做飯的御廚乘機下毒,確實防不勝防。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代皇帝們也不傻,為了防止類似事件,他們也針對每天的飲食飯菜採取了一整套完善的防範措施,歷朝歷代各有不同,但綜合來看,清朝的辦法最管用。

首先,給皇帝做飯的御膳房的廚師雜役,都是可靠之人。清代御膳房的廚役歸內務府管轄,絕大多數都是世代服務宮中的世襲御廚,身世清白,且待遇極為優厚,薪水加上明裡暗裡的外快,當真是給個知府都不換。因此他們根本沒有謀害皇帝的動機。即使有人重金想收買他們,他們也絕不會用全家老小的性命去冒此奇險。

第二,御膳房有著極為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了實現責任到人,御膳房專門設有「司房」,專職記錄皇帝每頓飯的品類明目和製作人,詳細到連某道菜是誰洗菜、誰配菜、誰炒菜都一清二楚,出了問題相關責任人一個都跑不了。

御膳房平時是宮廷禁地,除了工作人員可以進出,其餘閒雜人等一概不得入內。御廚烹製菜餚,全程都有內務府派來的幾個筆帖式、御膳房總管、提調在一邊巡查監視,從購進、洗菜、切菜、上灶、裝盤,都要進行檢查,想下毒幾乎沒有任何機會。

第三,為了防止有人在傳膳上菜過程中下毒,每次飯點兒之前,皇帝身邊的親信宦官就會來到御膳房,菜品出門就交到他們手裡,每道菜都會裝入專門食盒,外面用黃雲龍包袱皮兒包好再打結,送到皇帝眼前才允許打開,途中任何人不許打開。而且傳膳人員必須成雙成對,以互相監督。

第四,皇帝每頓飯的菜品,少則三四十道,多則上百道,且品類繁多變化無常。很多人以為這是為了講排場,其實真實用意正是為了防止有人下毒。即使真有人拼了身家性命不要想害死皇帝,要想同時在幾十道上百道菜品中下毒,也是勢比登天,根本難以完成。

第四,清代皇帝吃飯,謹遵「菜不過三」的古訓,再好吃再可口的菜品,最多也就夾兩筷子,宦官就會立即把這道菜撤下。這樣一來,即使菜裡下了毒,只夾個一兩筷子也無大礙。

如此一來,即使有人真想捨得一身剮想給皇帝飯菜中搗鬼,在如此嚴密的防範措施之下,也只能徒嘆奈何。所以清朝立國近300年,從未發生過蓄意毒害皇帝事件。

參考資料:《宮廷瑣記》《宮女談往錄》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坑皇帝的,竟然是那些御膳房的御廚們?
    史上最坑皇帝的,竟然是那些御膳房的御廚們?人活在世上最基礎的就是要吃飯,就是要進食補充能量,這樣才能長長久久的活下去,從這個方面來說的話,吃這個字在人的一生中佔了很大的一個比重。而且現在的人因為物質精神的享受越來越豐富,對於吃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不再是僅僅要求吃飽了最重要的是吃的合心意,這樣才能讓自己感到開心愉悅心情變好。而且吃這個字不僅僅是滿足生命所需。而是,因為心情的需要想吃就吃。即使是古代為高權重的皇帝對於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即使是在清心寡欲的皇帝在吃的方面,也是很花費心思的。
  • 這個菜大有來頭,清朝皇帝賜名,御廚的練手菜,做法卻是如此簡單
    這個菜大有來頭,清朝皇帝賜名,御廚的練手菜,做法卻是如此簡單。這個三不沾也是在起源於清朝,那個時候有個縣令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自己的父親特別的喜歡吃雞蛋,然後就讓自己的家裡的廚師,每天做了各種各樣的雞蛋,有天這個廚師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大火燒的有點太,雞蛋也就有點稀了。
  • 如果在御膳房下毒,能毒死皇帝嗎?溥儀:長這麼大沒吃過一口熱飯
    在古代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職業叫「皇帝」,皇帝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但是普天之下想要取而代之的卻數不勝數,所為他們往往都自稱為「孤家寡人」,因為真正能夠信任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是臣服於他們的權力之下,當他們的權力被奪走很有可能將面臨殺身之禍,所以他們處處提防,甚至連吃個飯都要小心翼翼。
  • 同樣住在皇宮,為何太監需要「淨身」而御廚不用?御廚只是臨時工
    太監淨身之後,就算是失去了男性的本能,這樣一來,皇帝就不用每天為了妃子的忠貞而提心弔膽了。那為什麼同樣生活在皇宮中,為皇帝服務的御廚卻不用淨身呢?首先,御廚的工作性質和太監具有本質的差別,太監這種工作,只要是長相周正的男性,幾乎都可以勝任,就看自己能不能下定決心去淨身了。
  •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古裝劇常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場景:有人對皇帝恨之入骨,千方百計地想要刺殺他,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在古代暗殺皇帝是一件成功率那麼低的事件呢?可是清朝卻有這麼一個倒黴皇帝,在遭到御廚追殺時,大內侍衛居然無動於衷……這個倒黴皇帝就是嘉慶帝,乾隆的兒子。提起他,很多小夥伴就會想起他除了大奸臣和珅這一功績。但此外,他也拿不出手什麼了,清朝最平庸的皇帝,相信他也當之無愧的了,這可能跟他的父親的壓制有關。
  • 慈禧作為清朝最愛狗人士,設狗監,還發銀子給狗,讓御廚給狗做飯
    慈禧是晚清時期權力最大的女人,當年,光緒皇帝臨死之前一念之差,沒有殺了慈禧,直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慈禧還是個極度奢侈的女人,他吃一頓飯就要一百多道菜,據說慈禧在她六十歲的生日時,花費了1000萬兩銀子,慈禧如此奢侈的生活,清朝能不滅亡嗎?
  • 清朝皇帝一頓飯幾百道菜,吃剩的菜怎麼辦?御廚:倒賣給有錢人
    清朝的皇帝一頓飯要吃幾十道菜甚至上百倒菜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因為這個畫面我們也經常能從電視劇中看到。可我們卻很少看到清朝皇帝把這些菜全部吃完,而且有的菜皇帝都不能吃第三口,那清朝皇室吃不完的菜都哪裡去了呢?
  • 古代皇帝用膳,如何防止自己被毒死?
    皇帝這個位置,可是有很多人都覬覦。即使上位後,也不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把皇帝給害死,可能最神不知鬼不覺的方法就是往食物裡下毒,一般成功後都是死無對證,很難找到真正的兇手。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 古代皇宮裡太監要淨身,但是同在皇宮的御廚不用,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那是皇權主義,皇宮裡面前朝是皇上辦公的地方,後宮,住的就是皇上的美貌嬪妃,於是就有了很多的宮女,來伺候他們,但是有的重活宮女幹不了,只能找男人,但是皇帝有這麼多女人,要是有了男人,難免不會有綠帽子。
  • 宮裡的御廚每月只有四兩銀子,有時還要被罰,為何大家搶著幹
    眾所周知啊,在我國的古代,各行各業被分為九種,稱之為九流,分別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而普遍廚師就是下九流的職業,但是廚師工作的地方不同待遇也是不同的,有些人是自己開個小飯館,有些人則是在小飯館中給人打工,還有一種就厲害啦,是給皇上或者是娘娘做飯的,在宮裡做廚師,這樣的廚師一般稱之為是御廚
  • 清朝皇帝一頓飯上百道菜,吃不完都餵狗了?御廚:其實這樣處理了
    清朝皇帝一頓飯上百道菜,吃不完都餵狗了?御廚:其實這樣處理了文|秋去春來說歷史我們現在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可能都會說自己要做一桌的滿漢全席,很多人聽了都會哈哈大笑,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是代表主人非常的歡迎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做不到一百道菜,但是確實讓人能夠感覺到他們的熱情。
  • 古代御廚也在皇宮內,為何不用淨身?其實原因很簡單
    古代皇帝為了血脈能夠的傳承,網絡天下美女,都納入後宮當中。這樣的一個地方,讓多少天下男兒盯著。但是後宮佳麗如此眾多,皇帝一個人也沒有辦法一一防著。所以,皇帝為了保證皇家血脈的純正,對於出入宮廷的男性都十分嚴格。可是宮廷內如果都是女性,有些粗活重活宮女根本幹不來,需要男性才能幹的事情,這麼辦?為此,就有了太監的產生。
  • 清朝最大膽的御廚,竟然刺殺皇帝,誰知造就了清朝一大懸案
    我們都知道在古時候皇宮的守衛是十分森嚴的,但是據我們所知的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有過遇刺的經歷,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場刺殺案件是距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場。在時間上距離我們也就兩百年左右的時間。這場刺殺發生在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
  • 慈禧最愛的菜,每天都要吃一盤,御廚交代原料後,她大怒處死廚師
    如果說乾隆皇帝還會借著出遊的機會,到處品嘗美食,那麼慈禧太后就更尊貴了,需要讓人好生伺候著,每天精魚精肉做成料理供奉給慈禧食用。為了能讓慈禧吃好喝好,御膳房還特別分出了點心房,專門為慈禧太后製作可口的點心。
  • 想幹清宮御廚:一靠拼爹,二靠實力,三靠口味,第四靠的你想不到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第二:皇帝的賞賜非常多。清宮皇帝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對御膳房的廚師非常友好(怕被御廚下毒),可以說賞賜不斷,今天給銀子,明天給衣料,後天給美酒和吃食,故此,清宮御廚可以說是一等一的肥差。第三:賺來了幾百上千年子孫的金飯碗。
  • 御廚和太監都同樣住在皇宮,為什麼御廚不用「淨身」呢?
    太監確實住在皇宮,但御廚可不住宮裡。在很多文學作品與影視劇中,都會出現「御膳房」和「御廚」,但其實只有清朝才有御膳房,在清代以前宮中並沒有所謂的御膳房,不過倒是有廚子。按照宋代確立下來的宮廷規制:第一,御廚每天在御膳房工作的時候,有專門的監官監督,詔每大宴,御廚委使,副一員躬親監視饌造;第二,御廚不能隨便離開工作崗位,只要離開御廚房外出,都要提前在皇城司報備記錄;第三,御廚不能私下偷拿宮廷食物、餐具等出去變賣,一旦發現就要交給三法司處置;第四,御廚不得偽造身份,或者隱匿過錯,一旦發現也論罪處置。
  • 模擬古代皇帝的一天,皇帝的生活到底有多奢華?
    古代皇帝是站在權利最巔峰的人,皇位是所有男人都夢寐以求的寶座。為了這個位置,戰爭、叛亂、奪嫡……各種權謀詭計層出不窮。所有人都認為皇帝掌握生殺大權,能隨心所悟、享受當世之最。不過,事實上皇帝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同樣是平民出身,為什麼古代御廚不用淨身就能入宮?
    如果你穿越回了古代,一沒關係,二沒學問。還想進宮謀求一口飯吃,不過這時候你既沒有高大魁梧的身材能夠充當侍衛,也不想失去傳宗接代的能力。畢竟萬一穿越回來了呢?可是你既不能預言大清朝亡了,畢竟這可是殺頭的。也沒有錢做生意,只能白手起家。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 古代皇帝每天「洗龍溝」,宮女們為何不避開,還要搶著伺候?
    「洗龍溝」是皇帝每天都在做的事,這讓許多人看到了機會,她們無不是主動力獻殷勤。那麼,她們為什麼不避諱呢?一、何為衝龍溝?她們也希望哪一天引起皇帝的注意,從而擺脫中日勞苦的生活。有人說,進入皇宮裡面是享受富貴的,儘管離開了那裡,在外面的世界也會是高人一等。但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皇宮裡面還有一個三六九等的區分,剛進去的人一般都是被欺負的對象,她們每天都做著最累的活,又享受到最差的待遇。
  • 清宮御廚可以說是一等一的肥差,還賺來了幾百上千年子孫的金飯碗
    清朝皇帝進膳,除宴會以外,都是單獨 擺桌,菜、湯都各有碗蓋,臨用時才打開,製做 飲食,各有專門機構,各種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糖、茶熬製的奶茶,由御茶房供應,各樣 點心由 餑餑房製作,正餐飯菜由御膳房供應,每天正餐兩頓,冬季,上午六、七點左右進早膳,下午點半左右進晚膳,晚上六點左右進晚點。每一餐如何預備,都一一開列清單,呈報內各府大臣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