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非常適合做直播,大家電和廚衛家電也可以做直播。例如,海爾今年就開始推動各地的經銷商做直播。請明星直播帶貨,既要看銷售額,還要看投入的產出比。
從兩個直播的案例分析網紅直播翻車的問題。
東方衛視的「55嗨購節」
東方衛視的「55嗨購節」先後組織了兩場直播。第一場是直播女王薇婭+六大頂流男明星,但是2個小時只賣了200多萬元。復盤分析認為,首先是組織者的思路問題。上海人做事有的時候不願意放下身段,合作方認為薇婭+六大頂流男明星的調性很高,所以產品數量就不能太多。因此,直播2個小時,商品數量只有6個。商品數量少,是本場直播最致命的錯誤。因為一般的直播,2個小時至少要16個以上的產品。其次,所選商品都是上海的食品,單價都很低,在二三十元,五六十元。
商品數量少+單價低,使得1000萬場觀人數的直播,銷售額只有200多萬元。人多,主播好,但是商品出了問題,直播的效果也不會好。
於是,第二場主辦方調整了策略,策劃了「上海味道」的主題,請了李佳琦做主播,選品以上海當地的老字號品牌為主,最終的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元。這個銷售額雖然沒有達到非常高的效果,但是跟第一場相比,已經非常好了,主要還是受選品範圍的制約,因為上海的老字號都是食品等,主辦方不願意增加其他高客單價的商品。
羅永浩520專場
老羅被抖音打造成為帶貨主播之後,雖然其帶貨的效果有些下滑,但是520期間卻是羅永浩勢頭最好的時候。老羅團隊的核心成員都來自錘子手機的團隊,他們的選品能力和企劃能力都比較弱,對商品的認知,價格定位都不夠準確。所以,老羅的直播從一飛沖天,一直下滑。
520羅永浩的直播效果沒有達到預期,跟選品有直接問題,例如直播帶貨的電動車只銷售了十幾臺;疫情期間選擇了水龍頭這種家裝類產品;這都是選品團隊不專業的問題。
所以,一個新進場的明星主播,如果第一場和第二場做的好,商家就要迅速跟進合作。越早,紅利期的效應最高。越往後,效果就會差一些。尤其是全案的合作方式,更要謹慎。
例如,李誕9月份進場直播,首播坑位費20萬。途歌公司果斷拒絕了,風險太大了。一個月之後,李誕的坑位費將到了10萬以下。所以說,明星的首場直播,風險是最大的。那些跟了第一場直播的商戶,投入產出比肯定非常低。
店鋪自播實施技巧
除了明星直播,其實目前大量的直播都是商家的自播。以前的直播,明星直播是金字塔的塔尖,大量的商家自播才是金字塔。現在的直播已經形成了橄欖球形狀,主要是源於商家的店鋪自播規模在增加,成為橄欖球的核心。例如,途歌公司給直播團隊下達的任務是,直播銷售佔天貓旗艦店總體5%的份額。
店鋪自播特別要注意的是廣告法。今年6月份,中國的第一個直播標準已經出臺,直播首先要遵守廣告法。 第二,自播的場地除了專業的設備,還要有場景感,建議加強生活化場景。
另外,自播在發布預告標題的時候,一定要用別人感興趣的打款主題。主題一定要非常經典,讓人看了主題就想去看直播。不要用「品牌直播今晚來秒殺」。要用「讓廚房變乾淨的10個方法」、「讓家庭快速整齊的六大妙招」、「家電採購全攻略」這種精準實用的主題,觸達人心。
商家直播的主圖一定要有很強場景感,無論是吃播,美搭,都要讓觀眾有很強的好奇。而且,直播的首圖一旦確認就儘量不要更換,因為每一張圖片的點擊率是完全不同的。途歌公司設計團隊設計的鑽展首圖,點擊率可以達到8%,這是一個超級高的數據。因為很多鑽展只有1%的點擊率。相當於有的圖花了1元錢就獲得了點擊觀看,有的圖花了8元錢才獲得點擊。
直播活動設置的形式。開場買送、整點抽獎、問答抽獎、限量秒殺和神秘黑盒等都是常見的活動形式。什麼時候做限量秒殺呢?要在人氣最低迷的時候。直播開了一個半小時,進入到中後場,大家逐步的退出直播間,主播也累了,這時候通過限量秒殺留住人。直播轉化一定要定時和限量,定時和限量,不要讓觀眾覺得現在買和明天買沒區別。
通過復盤提升直播優化率。
首先,每個分工都要復盤,場控、文案、劇務、攝像,每一個分工都要復盤。這個崗位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哪些環節還可以做得更好。
其次,每個流程都要復盤,流程和流程之間做好對接。例如,主播要換人了,走位是否正確;主播講解完一個產品之後,誰負責拿下去;下一個產品從哪個方向遞上去,這些細節都要復盤。
第三,每個產品都要復盤。不管是自播還是找網紅合作,每個產品都要復盤。為什麼網紅直播有的產品只能播3分鐘,有的產品播了10分。這就是技巧。主播做直播的時候,會安排工作人員在旁邊現場演示,主播有不了解的地方,就會提問,工作人員就儘量詳細講解,拉長時間。同時,工作人員再拋出問題,讓主持人接著說。用了這些技巧,直播的時間不知不覺地拉長了。
一場直播要賣30個產品,每個產品講解的時間,品牌方是否滿意,哪個產品講得不到位,產品的順序對不對等等,都要通過復盤才能更好。
第四是組織團隊看回放。通過回放來發現問題。
第五就是數據復盤和進階數據。這兩個是管理層做的事。
最後就是直播的關鍵詞。對於家電企業來說,直播首先要常態化,定時化。直播常態化不是每天直播,可以周播,月播,但不要日播。例如,一個門店可以告訴粉絲,每個月的固定時間做三個小時直播。讓大家知道這個直播是一個定時的、標準的營銷方式,不管是商家門店也好,還是品牌方也好,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如果是品牌方想做直播,先要蓄粉絲,做好充分的預熱。直播之前,先通過發短視頻,發抽獎活動等,積蓄粉絲來關注直播。粉絲大概能有1000人進直播間了,再開直播。
門店的直播,還要儘量做到定時化,主題化。「中秋節淘個大冰箱」,「裝修旺季如何選購彩電」就是直播的主題,就是門店要通過一個切合當前生活、鮮明的主題切入直播。其次,直播要做好線上線下門店的融合。第三,聯合多品類多元化直播。彩電可以聯合地板等家裝建材聯合團購直播。第四,熱點吸客。直播的時候用贈品吸客。例如,海爾專賣店組織建材品牌組織聯合直播,用兩臺戴森吹風機做贈品,費用最多6000元,但是對客戶的吸引力非常強,強力聚客。
直播電商是一個時間窗口比傳統電商短一個量級的商業機會,一年跑了原來淘寶電商5年的路,會做到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