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萬購買學區房卻不能入學?不懂這些你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2020-10-13 閒散的路人

該不該買學區房,這成為如今很多家庭百感糾結的問題,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買的話萬一後期政策變了,自己高價買的房子或許就要貶值了,不買的話,政策如果利好,豈不是錯失了孩子上名學的機會。

教育問題向來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而「教育均衡」把學區房推到了十字路口,讓正好趕上這趟政策浪潮的很多家庭急紅了眼。

天價學區房或許只是一場賭注

北京,是全國公辦學位最貴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球最貴的地方。 餘婷以單價12萬元+,總額900萬元的價格,買下一套70平方米80年代建成的北京海澱區老房。 900萬衝著的是小區對口的老牌名校,育英學校,九年一貫制,可直升本校初中。不久前的2019年,還出了文科高考狀元。 但在今年6月初,她被告知,她家小孩兒上不了對應的育英了,需要接受調劑,因為育英也要開始實施「1911學區新政」。 1911政策指的是海澱區自2019年1月1日執行的學區政策,在海澱區新登記並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於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 但是,這一條款的執行細則怎麼執行,何時開始執行,都不明確。 買房前餘婷也為此猶豫過。但在研究了一番育英的入學政策以後,她發現即便新政已經頒布的去年,育英入學政策也並未改變憑房產入學的慣例。這讓她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他篤信「不管怎樣,入學第一順位還是穩的」。 不料,餘婷的篤信只是僥倖。 育英今年正式執行新政,入學第一順位將19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房產的學位排除在外,她是政策的第一批「犧牲者」。 不僅限於海澱,新政的正式執行已經波及北京多個城區,入學糾紛在北京全面上演。 東城的景山學校是九年一貫的東城區傳統牛校。近年購置景山學區房的家長們和餘婷的經歷雷同,同樣花費巨資購入天價學區房,同樣「措手不及」的被新政,擋在校門外。

準確來說,家長們真正「措手不及」的,並非是頒布了一年多的「新政」,而是自己家撞上了新政的真正執行。 餘婷他們的900萬,買的不是學區,而是上桌賭博的「籌碼」,賭的是政策繼續因循舊例,不在他們身上執行。 去年不執行,為什麼今年執行?憑本事賭的博,憑什麼服輸,第一批犧牲的家長們很不服氣,選擇性忽略新政的警告,而把矛頭對準1911的細則不明。 「我們接受1911,接受搖號,只希望公開公平。」言下之意,對本次的錄取結果不予接受。

這裡有非常戲劇的一面。家長們攻擊細則的不透明,但更得感謝細節的不透明。這成了他們與學校和相關單位「重新協商」的立足點,是家長們扳回敗局的救命稻草。

沒有學區,能否均衡

學區房的價格是一條護城河,能夠把6歲的小學生就給提前分了層。曾有的城市竟有學區房現場競拍,然後以駭人聽聞的天價成交報導刷爆眼球。

表面看是學區資源的失衡,往深處體會卻讓人感受到社會分配的巨大差異。對於這種現象,憤憤不平的有,沾沾自喜的也有。

沒想到階級梯度明顯的教育領域,在處處都找不到均衡的時代,居然逆勢玩起了均衡主義。

各級政策一番操作,精確打擊學區房的預期,隱隱有消滅學區房的意圖。

但是,沒有學區房,教育真的能夠均衡嗎?

答案肯定是不一定的,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利就有弊,無規則不成方圓,其實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很多家庭還是可以接受的。

自古以來,教育都是加大社會流動性的重要手段,是普通人實現社會階層跨越的可靠途徑。

任由財富為基礎的教育資源分配繼續下去,社會上升空間會被不斷的壓縮,導致社會固化加深,危害社會公平。


慎重選擇學區房,降低財產流失

第一、務必確認學區的名額是否被佔用

一般每戶的地址5年或者6年它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的機會,所以在購買前務必夠清楚名額是否還在;

第二、在買房前需要了解清楚上家的戶口是不是還在這套房產裡

有的上家不止一套住房,所以戶口就不一定在這套房子裡,這種也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如果上家的戶口在裡面,就需要在合同裡約定清楚戶口遷出時間,違約責任及違約金,以免造成後續糾紛;

第三、一定要提前研究清楚學校的劃片範圍

就近入學不等於最近入學,即使某個小區離學校比較近,但如果不在劃片範圍內,也是不能入學的;

第四、關注劃片範圍是否穩定

在購置學區房之前要了解下學校之前的劃片範圍是否有過變動,周圍是否有新的學校或項目等,儘量選擇劃片範圍比較穩定的學校,避免採坑。

相關焦點

  • 上百位業主購買學區房卻面臨入學危機!這些學區房的坑不要再踩了
    購房是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但也有不少家長因為急於購買「學區房」而沒有搞清楚狀況,耽誤孩子入學,每年「學區房」的維權事件屢見不鮮。前段時間就有家長購買了某知名教育集團的學區房,卻因無法辦理產證,影響孩子入學的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避免「學區房」的坑!
  • 買學區房必看,重慶熱門學校這些入學條件沒搞清楚,小心錢打水漂
    好擔心自己花高價買的學區房打水漂啊。買學區房一定一定要看清楚各區以及對應學校的招生條件!買了房子不要拖拉,早點把相關資料辦好,越早越好!別以為買了房子就穩當了,戶口遷過來,早點落戶才得行。同一產權的二手房原對應戶籍無適齡兒童對口入學或者已滿6年。學位緊張學校如有:巴蜀小學、人和街小學、人民小學、馬家堡小學等。渝北區本區戶籍:滿足三對口,監護人產權51%以上,提前1年落戶。
  • 瀋陽學區房有哪些?學區房的這些事兒 你需要了解
    學區房是現行教育制度下的特殊產物,買了被劃為重點學區的房產,孩子即可就讀名校,這關乎孩子的一生,令家長趨之若鶩。在瀋陽,多年來學區房一直是市場上的「香餑餑」,不論是上了年紀的朝向不理想的老房子,還是每平米高於同等房產千元的不起眼的迷你小房,或者單價兩三萬元以上卻不能稱為「豪宅」的普通房,只要沾上了重點學區的邊,那麼這套房子立即身價不菲,搖身成為搶手貨!
  • 深圳學區房這些坑,千萬別踩
    ,但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能給子女最好的禮物,可能就是買一套學區房。聽說,維權家長中甚至有花費400萬購入15㎡的業主,這樣算下來,即便是26萬/㎡的學區房,也不能保證入讀名校。,買深圳的學區房,還有幾點需要提醒你注意。
  • 你的學區房可能白買了!上海學區房有哪些坑?
    上海的學區房裡有很多門道,有一些點,如果你不注意,即使你買了學區房,你的孩子依然不能入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買學區房的注意事項。4、學區房就必須要提前5年買嗎?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個誤區,五年一戶並不一定需要提前五年。只要滿足自己孩子入學當年,跟上一個對口的孩子相差5年以上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提前5年購買。
  • 長春新政後如何購買學區房,哪些學區房不能碰
    最近長春學區學位房的新聞不斷,家長一定要了解新政後如何購買學區房,要注意什麼,哪些學區房不能碰等問題!劃片入學應當符合「兩個一致」原則。,原則上學校不再接收同一套住房的其他適齡兒童少年(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入學。
  • 在成都,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有入學資格
    不是你挨得近就是學區。私立更不講學區房,當然開發商可能和周邊規劃私立有合作,這種能否寫進合同才保險。簡單點來說:就是你在購買這套學區房時,除了落戶問題還要問清楚這個學位目前是否空置。集體戶口,外籍戶口如果孩子入學時,家長是集體戶口,即家長戶口掛靠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者工作單位,娃娃入學將由家長戶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實行統籌入學安排。外籍戶口你買了學區房還是不能讀書,畢竟你不是公民。當然可以交擇校費啥的解決。
  • 花高價買的「學區房」,到了入學年齡「學位」用完了?
    為了孩子能夠上名校,家長不惜花幾十萬購買了學區房,結果臨到孩子上學的時候你說這事擱誰能受得了?!當初我們買房子的時候沒人告訴我們有配額,就說是學區房,可以上北臺小學,要知道有固定配額,我們買的時候是不是得合計合計。
  • 大連公寓性質學區要變天了,公寓型學區房學生將不能入學
    教育部和大連市教育局放出重磅信息:大連市第九中學、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中山區中心小學、中山區風景小學、中山區三八小學、中山區秀月小學超出學位接納能力,按原入學辦法,優先用於2020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以前購房的學生入學。
  • 900萬買的學區房,突然敗給了學校的「登記順位」風險來了
    買了學區房還是不能在想去的學校上學,在這裡快變成現實了。在北京海澱,一些父母花了近千萬元買了一套學區的房子,但他們仍然不能上他們想要的學校。6月18日,40多位家長來到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希望重新協商入學事宜。 記者獲悉,昨日(6月22日),海澱區教育委員會領導和40多位家長代表見面討論此事。截至發稿時,雙方尚未達成最終明確的解決方案。
  • 「房買了!沒學上」不懂房戶入學的竅門?下個被坑的就是你
    所以,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於通過購買優質小學和初中的學區房,讓孩子進入公辦小學或初中就讀。 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1、我買了二手房,孩子能在二手房所在學區就讀嗎? 2、雙胞胎或者二胎能共用一個學區學位嗎? 3、指標房的學位孩子能用嗎?有糾紛嗎?
  • 在鄭州,不懂買房入學的彎彎繞繞,幾百萬可能就白花了
    在鄭州, 有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初中,去購買或者置換房產,尤其是,熱門民辦初中100%搖號之後,進入民辦存在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於通過購買優質初中的學區房或者學位房,很多房齡都已經超過20年,不能貸款,只能全款!
  • 購買學區房必須看清,這些區學位房認定標準調整了你知道嗎?
    因為各區對學位房對口入學的戶口年限要求不同,所以如果買的是二手房,就要關注學位被佔用的情況,否則很可能白花了錢買錯了學區房。二、11區學位房佔用年限要求如果家長計劃買二手學位房或者租房入學、隨祖輩入學,那就要留意學位佔用問題了。因為如果房子的學位被佔用,那你家孩子依然不能對口入學,學位房就白買了。
  • 幾百萬買學區房不能入學?買學區房要注意什麼?
    但一個現實會讓你看見學位緊張!不禁想起《虎媽貓爸》裡趙薇賣了大房子花400萬買個9萬/平的學區房,因為不滿居住2年無法報名,而歇斯底裡的抓狂.....賣了大房子,蝸居老破小賣房錢不夠首付還要借每月還要還貸最終因為不了解政策而失去讀學區資格,所以買房,學區房一定要弄清規則學位年限要求:幾年可以使用別買了不能讀學區面積要求:最小面積或人均面積歷年學位情況:上一年是否分流,分流人數及時間
  • 學區房涼不了
    也就是說,731 之後,購買特定房產將不再對應一所而是多所學校,學區房已經不能百分百鎖定某所頂尖名校,滿足入學條件的學生都可以憑藉隨機搖號獲得派位的可能。伴隨西城加入多校劃片,北京市城六區全部開始實行新購置的二手房多校劃片,意味著北京 「天價學區房」 可能要告一段落。
  • 細數購買學區房的那些「坑」,一文教你如何在法律上避免入坑
    八戒在高老莊市購置了一套高老莊附小和高老莊一中的雙學區房,這房子原來是唐僧所有,周邊不是學區的老房子均價1.5萬,而唐僧的這套學區房老破小賣到了3萬。八戒咬咬牙為了滿足媳婦,花了150萬買了下來。但是,高老莊教育局規定,一個房子名下只能佔用一個學位,而唐僧的孩子唐小僧現在正在高老莊附小上四年級,學位被佔用,八戒買了這個學區房,也上不了學。唐僧為了賣出高價,故意隱瞞了自己孩子佔用學位的事。
  • 學區房真的要「涼」?教育部發布新規,這2類人「坐立不安」
    即你購買的房子離哪所學校近,你家的孩子就在哪所學校上學。這種教育制度下,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其一,學生多學位少的情況下,就必然有人無學可上;其二,按學區入學並不會消滅教育資源的差距,它會磨滅青少年的鬥志,會讓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買對了房子才是關鍵。而「多校劃片」能很好地彌補區域教育資源不公平的缺陷。
  • 關注 | 是否有必要購買學區房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一個戶籍+房子對應一所小學,免試入學,就是說只要你買了學校對應的學區房,就能入學。部分熱門學區實施"六年一學位"政策,即熱門學校及學位短缺學校學區內每戶地址六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購買學區房之前家長要注意這一政策。
  • 房住不炒,教育部出臺新規,學區房可能要消失
    、地鐵房這些樓市裡投資價值堅挺的房子就是投資者的首選。如果是以前投資學區房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問題是現在樓市是一個房住不炒的樓市,對於一些特殊的房產上層已經出臺規定逐漸削弱其投資價值,例如最近教育部就出臺了新的規定,對學區房的投資價值進行了削弱。教育部明確規定:在教育不均衡的地區,要採取隨機派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
  • 20平的地下室要價130萬,老舊「學區房」是該降降溫了
    上半年一套萊蕪一路學區12平方米小破屋以84萬元成交你信嗎?「位於黃縣路的地下室,19平方米,賣129萬元,大學路學區的低價落戶房,初中排位7中、26中、39中」這樣一則售房信息在很多幼兒園的家長群裡轉發。但這還並不是最誇張的房價。「江蘇路的落戶房價格更高,十幾平方米的老房子可能要賣到170萬元以上。」附近的中介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