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教育部出臺新規,學區房可能要消失

2020-09-23 樓盤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接連不斷的樓市調控政策讓市場投資熱度下降,炒房者也在慢慢退出房地產市場,但8月樓市單月銷售額同比上漲27%,樓市銷售的回暖讓不少人都覺得市場可能會再次迎來投資機會,而像學區房、地鐵房這些樓市裡投資價值堅挺的房子就是投資者的首選。如果是以前投資學區房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問題是現在樓市是一個房住不炒的樓市,對於一些特殊的房產上層已經出臺規定逐漸削弱其投資價值,例如最近教育部就出臺了新的規定,對學區房的投資價值進行了削弱。教育部明確規定:在教育不均衡的地區,要採取隨機派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



學區房之所以存在巨大的投資價值,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房子跟教育資源掛鈎,所以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才會願意花比普通房子多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價錢買學區房。也就是說學區房的投資價值完全來自於教育屬性,不得不承認在好學校裡上學的孩子成績會比普通學校裡的好一些。如果把附加在學區房上的教育屬性剝離,那學區房跟普通商品房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而教育部的最新規定其實就是在剝離學區房身上的教育屬性。例如多校區的劃片就增加了入學的不確定性,以前是買下房子就能在房子附近的好學校裡讀書,現在就算買了房子但也可能分配到房子周邊的差學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還會願意花費更多的錢購買學區房嗎?



而且除了多校劃片之外,教育部的還明確指出:除二胎情況外,每6年時間裡一套房屋對應的只有一個入學位置。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套房子在6年時間裡只能有一個入學名額,在筆者看來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資源的壓力。例如以前一套房子在6年時間裡轉手了3次,那麼就意味著有3個入學名額,所以學校的招生名額就顯得緊張,但現在不管6年時間裡轉手幾次都只有1個名額,相當於學校的招生壓力一下子就減少了3倍。而這也意味著學校有更多自住名額用來招生,可以招沒有學區房的孩子入學,這也等於變相的削弱了學區房的教育屬性,教育資源也會分布的更加平衡。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教育屬性跟居住體驗的關係並不大,甚至於因為大部分好學校周邊的房子都是老破小的原因,學區房住起來其實並不舒服。明明居住體驗不好,但價格卻比一般的房子貴,這很明顯不符合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學區房的存在並不符合樓市發展大趨勢,所以就算沒有教育部出臺的規定,學區房的價格都會得到抑制,更別說教育部還專門出臺了文件抑制學區房身上的教育屬性。而且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資源的投入,未來教育資源分布肯定會越來越平衡,到時候學區房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關焦點

  • 房住不炒,教育部出臺新規,學區房可能要消失了
    important}自從2016年樓市調控開啟以來,樓市熱度慢慢退卻,但是最近統計機構發布,8月樓市單月銷售額同比上漲27%,激發不少人的興趣,認為樓市還可能會再度迎來投資的機會,但是我們都知道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其實樓市上漲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 學區房要整改?新規出臺,高價學區房要"涼涼"?
    第一:學區房的出現實際上是中國教育不公平的體現,大家購買學區房的本質意願在於購買優質的校園教育資源,如果教育分配公平,那麼也就不具備爭先恐後購買學區房這一說法了。而學區房被炒得如此之貴,能買得起的家庭條件也不一般,這就會導致有錢有勢的家庭會搶佔住優質教育資源,那些本身清貧的家庭,反倒很難得到。
  • 教育部再次強調,學區房添新規,部分家長的學區房估計不行了
    作者:網慧驗房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的高猛勢頭大幅回落,房價明顯有所回落。但很多購房者卻發現,學區房依舊高價且搶手,榮登金字塔的頂端。有句話說得好「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為了孩子的教育規劃,家長也是不惜代價,擠破腦袋搶套學區房。甚至還有一部分炒房者借著學區房的炒作空間,死灰復燃。
  • 教育部出新規,學區房要取消了?學生猝不及防,這兩類人慾哭無淚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對於很多年輕人和家長來說,房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結婚或者生活總是要有一個住的地方。,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這樣一來學區房的優勢將不存在,也就是說學區房在部分地區可能要取消了。
  • 國家出臺「學區房」新規,學區房告別「天價」炒房客業績受影響
    國家出臺"學區房"新規。國家教育部門也曾經不止一次提出,不應該賦予學區房金融屬性。明確規定,在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區域,應採用隨機抽取學區,多校劃片的形式讓學生入學,滿足更多孩子的上學需要,削弱學區房的優勢。新規如下:1.不變更房源選擇學校的規則,但要嚴格篩選資格。
  • 教育部出臺新規定,方案明確,學區房將「消失」?2類人開始擔心
    而在房產中,也分三六九等,而其中稱得上「王者」的非學區房莫屬。同等地段的房子,學區房和非學區房的價格差距可能差一倍都不止。而且學區房還無視房子質量和居住環境,換句話說就是能不能住人無所謂,只要是學區房可以讓孩子入學就可以了。可以說,天價學區房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人們對房價的認知。
  • 國家終於對學區房「出手」了?在新規下,這兩類人要哭了
    近年來,國家對於樓市的調控力度逐年加強,並且明確指出「房住不炒」的觀念,所以房價也漸漸趨於穩定,即使是有小幅度的上漲,那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不過有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房子漲勢依然驚人,那就是「學區房」。
  • 學區房真的要「涼」?教育部發布新規,這2類人「坐立不安」
    房子因為學區的加持而價格不斷飆漲的時代該徹底終結了。國家倡導「房住不炒」,歸根結底是要回歸所有住房的居住屬性,徹底擺脫投資屬性過度放大的局面,自然學區房也不例外。事實上,數以萬計的國人,也對「就近入學」分配學區的制度有所詬病,教育是民生之本,強國之基,不應該成為有錢人的「特權」。
  • 瀋陽學區房要消失了?新政出臺,學區房的地位或許不保
    瀋陽學區房要消失了?新政出臺,學區房的地位或許不保房地產市場發展至今,我國的房價始終以不斷上漲的態勢攀升。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瀋陽房價上漲了八倍不止,可能在過去花十幾萬就能買一套房子,可是到了現在要想買一套房子,花幾十萬可能連個首付都付不起。
  • 學區房「全面消失」?教育部新規,方向明確,2類人開始擔心了
    這被稱之為房地產行業裡的常青樹,不管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學區房總是一枝獨秀,每年都能增值3000元-5000元(大城市可能每年增值更多),學區房始終位於整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價位頂端(城市均價2萬元,學區房一般在4萬元)。
  • 學區房要「跌」?新規之下,2類人將「坐立不安」
    比如南京,僅僅四年時間,就有學區房樓盤漲幅近200%。在全市平均房價28000元/平時,有些學區房價格已經飆升到104000元/平。最令人無語的是,這些學區房的設施基礎條件都很差,住人都成問題,僅僅是因為佔有較好的教育資源。
  • 上海學區房「全面消失」?教育部新規,2類人開始擔心了
    比一般的商品房都要低得多。所以說,僅僅從房子升值排序就可以看出,買房人最熱愛的依然是學區房,自始至終都沒有變過。學區房的溢價率也是較高的,有的城市高達130%,有的城市則高達500%。筆者身邊就有一位朋友,誤打誤撞買到了一套學區房。
  • 教育部釋放信號,樓市迎來大改革,學區房要「涼涼」?
    這種想法現在應該有所改變,畢竟在國家房主不炒的政策之下,房地產將回到合理的預期。大家更應該理性看待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房價的變化。但回顧十幾年來,房地產市場哪些房子的升值速度最快,哪些房子最具升值潛力?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 第1名是學區房。學區房一般與優質的教育資源相掛鈎,在房地產發展的十幾年裡,不管房價的波動如何,似乎學區房都在穩定的上漲。
  • 學區房真的要涼涼?新規下,學區房將被取消,囤房客或將高位站崗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和「有了房子才有家」這兩個觀念完美融合,造就了「學區房」,不關注也不行啊,在中國,不買學區房,沒戶口不讓你上學。也正因如此,讓學區房成了開發商和炒房客們眼裡的香餑餑,在部分地區,一套學區房甚至可以賣出上千萬的天價,讓人瞠目結舌。
  • 國家終於對學區房「出手」了?在新規下,這兩類人「欲哭無淚」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話語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針對學區房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國家聯合教育部門終於「出手」,出臺了新規定:一些教育不均衡的地區,要採取隨機派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這一規定的出臺,可以說學區房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學生上學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1·學區房的認定標準在新規下,依舊實行以房擇校,但標準會做出一定改變,有關部門會針對學區房做出一定的篩選。在以往管制比較鬆散的時候,同一小區裡的地下室、車庫甚至過道房,只要存在於這個小區都能成為學區房。
  • 學區房「全面消失」?教育部發話,炒學區房的人應該早打算了
    筆者做了一個排序(如有不正確,還請留言糾正):1、學區房,升值最快。隨著時間的沉澱,每個城市總能出現幾個優質的小學、初中學校,可以到這些學校就近入學的小區房子自然成為了優質學區房。不管房價如何漲跌,一般學區房每年總能上漲1000元-5000元。2、地鐵房,升值較快。
  • 學區房要沒了?教育部發新規:三點要求規範整治"學區房"
    有這樣一類房子,它不僅有居住屬性、金融屬性,還存在一定的&34;,這類房子就是大家經常說起的學區房。學區房的價格一般來說會更貴一些,儘管這樣,很多家庭依舊是求之不得的。而這些年來關於學區房存在的一些問題,學區房對於孩子上學以及樓市發展的一些影響,教育部也給出了這樣的回應。
  • 房住不炒再重申,先對炒學區房出手,新華社痛批,讓炒作徹底下架
    5月22日,國家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簡單來說,學區房依然是學區房,但無法再確保孩子就讀最好的學校。這種隨機性將大大減輕炒作的可能。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近期二手「學區房」的價格出現炒作,中介違規操作的現象增加。
  • 教育部重要信號,學區房要「涼涼」,這兩類人更是迎來壞消息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近些年房地產發展非常旺盛,很多人買房也具有目的性,基本上都是「婚房」和「學區房」為主,前者作為改變生活的剛需可以理解,這也是為了討好丈母娘,不過對於後者而言,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的上學,可以說掏空家裡積蓄上學,只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
  • 「學區房」新規滿月後 這些事關孩子未來的大事值得關注
    不過,既然說到了狀元,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幾個月前令所有對狀元翹首期盼的家長們坐立難安的關於北京學區房新規定的政策了。一轉眼距離政策出臺已四個多月,北京的學區房這回真的「涼」了嗎?而且,在北京的示範帶頭作用下,未來全國範圍內學區房的命運又將發生何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