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終於對學區房「出手」了?在新規下,這兩類人「欲哭無淚」

2020-10-03 淺韻緣

房子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有的人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就是為了買一套房子,更嚴重點的說一個男人如果沒有一套房子連娶老婆都很困難,由此可見房子在中國的重要性。因此中國人「有房才有家」的思想就給了一些賣房人和炒房人可乘之機,相比20年前來說,我們的房價已經翻了好幾倍,人人都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十分困難的。

經過國家調控,近兩年中國各個地區的房價漲幅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有一些具有一定「特殊意義」的房子,想要控制它的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其中一個就是——學區房。古時有孟母為了能夠讓孟子更好地學習三次搬家,今天則有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上他們眼中的好學校,擠破了頭的去買學區房。其實學區房的出現是不利於我國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順利展開的,但這種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也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均,才導致了一批人即使學區房的價格高的離譜,還是會有人去買。

學區房的價格遠高於普通房子的價格,甚至一些名校旁邊的學區房價格比市中心的房價還要高。有的人買學區房僅僅是為了孩子上學,並不是為了自己能擁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很多開發商就抓住購房人的這一心理,把學區房建設的面積小,房屋多,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買房子。雖說居住環境不怎麼好,但對於購房人來說只要有就行。等到孩子要結束在這所學校的學業,家長馬上又會目光放到另一所學校的學區房,把現在的這所房子給賣掉。這樣的做法其實擾亂了國家正常的購房秩序,但對於家長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想要孩子上所謂的「好」學校,資金又不是很充足,只能這樣做。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話語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針對學區房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國家聯合教育部門終於「出手」,出臺了新規定:一些教育不均衡的地區,要採取隨機派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這一規定的出臺,可以說學區房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學生上學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1·學區房的認定標準

在新規下,依舊實行以房擇校,但標準會做出一定改變,有關部門會針對學區房做出一定的篩選。在以往管制比較鬆散的時候,同一小區裡的地下室、車庫甚至過道房,只要存在於這個小區都能成為學區房。在整改後只有能夠居住,並且真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才可以稱之為學區房,並由相關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查,如果有人單純購買不去居住,那麼將取消孩子的入學資格。

2·多校劃片入學

以往學區房的劃分都是就近的小區裡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個學校,但根據我國學校分布不均勻這一現象,新規下實行多校劃片入學,也就是一個小區裡的學生不再固定一個學校,有時會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校在同一小區進行挑選學生。這就意味著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固定的學校而購買的學區房,結果也有可能是被其他學校選走。

3·一屋對一位

新規下,一個房屋和一個入學名額是綁定的,6年內除二胎外只有一個入學名額。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我在2020年購買了一套市一中的學區房,那在2014年—2020年期間,這所房子不能有去市一中上學的記錄,如果有記錄,我的孩子就去不了市一中。如果很幸運我的孩子是第一個進入市一中的學生,則在2020—2026年期間,除了我的第二個孩子,其他人購買這套房子就不能再去市一中上學。這樣6年一循環,關於買賣房屋的時間段問題就得到了相應的解決。

在新規下,學區房價格虛高的問題也會有所改善。教育部發布的一系列規定,都是為了讓教育資源分布更平均,讓孩子能擁有更加公平的上學環境,讓房價趨於平穩。但在新規下,這兩類人可就傷腦筋,「欲哭無淚」了。一個就是購買了以前屬於學區房的地下室、車庫、過道房的人,現在它們可以說是既花了錢又沒取得入學資格;第二個就是房產中介,有些房產中介就是專門售賣學區房而賺取大量的中介費,有些房產中介甚至欺騙那些急需購買學區房的人,賣給他們假的學區房。新規一出,學區房在人們心中不會那麼火爆,這些房產中介自然會受影響。

學區房之所以能夠被炒到那麼高,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相信只要我國的教育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關於學區房的一系列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國家終於對學區房「出手」了?在新規下,這兩類人要哭了
    」身上的一系列問題,國家聯手教育部已經「出手」整頓了,根據出臺的新的規定中所述:對於一些教育不均衡的地區,要採取隨機派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方式。以前對於學區房的管制可以說是比較寬鬆的,有的學區房其實並不是商品房,而僅僅是一些地下室,甚至是車庫或者過道房,可以說以前只要存在於小區中的都可以成為學區房,而在新規之下,只有那些能夠居住,有人居住的房子才能被稱之為學區房,而且還會有相關檢測人員不定期的進行抽查檢驗,一旦發現有的人是只買了房子而無人居住,或者說不符合新規下的學區房標準,那將會取消其子女的入學資格。
  • 教育部出新規,學區房要取消了?學生猝不及防,這兩類人慾哭無淚
    ,不吃不喝很多年才可以全款買一套房,因此不少人都會選擇背負房貸,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還會專門買學區房,可是比如廣州有實驗小區的某學區房,價格在十萬元左右每平米。,這個新規出來後他們的上學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保障,學區房價格虛高的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
  • 新規下,學區房「發生變化」,打破「原有常規」,2類人受影響
    ,在新規下,學區房「打破常規」迎來了新的「變化」。二:限制入學學位以前的制度是,只要這套房子屬於該學區,那麼該房子的子女,隨時可以去該學區上學,這就導致,孩子入學以後,這套房子就會被流入市場,被下一個父母所購買,然後讓新購買房子的子女再上學,而新規下,要求:除二胎以外,每6年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內一套房子只有一個入學資格。
  • 學區房要「跌」?新規之下,2類人將「坐立不安」
    比如南京,僅僅四年時間,就有學區房樓盤漲幅近200%。在全市平均房價28000元/平時,有些學區房價格已經飆升到104000元/平。最令人無語的是,這些學區房的設施基礎條件都很差,住人都成問題,僅僅是因為佔有較好的教育資源。
  • 教育部重要信號,學區房要「涼涼」,這兩類人更是迎來壞消息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近些年房地產發展非常旺盛,很多人買房也具有目的性,基本上都是「婚房」和「學區房」為主,前者作為改變生活的剛需可以理解,這也是為了討好丈母娘,不過對於後者而言,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的上學,可以說掏空家裡積蓄上學,只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
  • 教育部發布新規,學區房迎來大改革,這兩類人好日子到頭了
    ,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買房,相比較西方國家,很多人都選擇租房,他們認為這才是最划算的,但是我們中國人思想觀念比較保守,認為買了房才是自己的,而且現在很多人都是為了結婚或者上學買房,如今房子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負擔。
  • 學區房真的要「涼」?教育部發布新規,這2類人「坐立不安」
    最關鍵的是這類房子基礎條件都非常差,有些甚至連住人都難,比如下圖這個學區房,單價已經10萬+,但是它的長相確實讓人難以和如此高的單價聯想到一起。為此,教育部發布新規首次明確提到: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多校劃片」和「隨機派位」的新政策下,教育資源的分配重新洗牌。這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城市學區實施「新規定」,有些學區房的優勢將大大降低,對應的學區房也將要「涼」了。
  • 今年起,老舊房子統統按照新規處理,兩類人或將欲哭無淚!
    以深圳白石洲的拆遷為例,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千萬富翁甚至是億萬富翁。除此之外,村民在拆遷之後還會得到大量的回遷房,這又是一大筆財富。 國家一錘定音,老房子統統按照新規處理 不過,從今年起,大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 國家出臺「學區房」新規,學區房告別「天價」炒房客業績受影響
    正文:落葉歸根,這一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尋根,尋的就是家。而房子,一直以來,就是"家"的形象代言,它不僅可以給我們遮風擋雨,更可以給人以心靈的慰藉。現在,這個"家",不單再是保護我們的一條臂膀,它更是一種負擔,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 學區房真的要涼涼?新規下,學區房將被取消,囤房客或將高位站崗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和「有了房子才有家」這兩個觀念完美融合,造就了「學區房」,不關注也不行啊,在中國,不買學區房,沒戶口不讓你上學。也正因如此,讓學區房成了開發商和炒房客們眼裡的香餑餑,在部分地區,一套學區房甚至可以賣出上千萬的天價,讓人瞠目結舌。
  • 國家發布新規,兩類人恭喜,兩類人麻煩了
    好在,今年國家出手了。 11月10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 這也就意味著,那些想依靠大數據和燒錢補貼來搶佔市場的行為,不再可持續了。 看了以上三大新政,你會如何解讀呢?在我看來,以上新規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兩類人恭喜,兩類人麻煩了。
  • 學區房要整改?新規出臺,高價學區房要"涼涼"?
    近些年,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加緊,樓市發展也有了明顯的降溫跡象。在樓市也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做"買漲不買跌",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觀望樓市的未來:到底這幾年的房子值不值得購買?說到值不值得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看大家對買房這件事的期待究竟是怎樣的。
  • 遏制學區房,蘇州出手了
    在學區房愈演愈烈的今天,在有「學區房」光環加持便房價飛升的今天,在大家對「學區房」趨之若鶩的今天,蘇州出手了!這個「出手」,雖然不是大刀闊斧,卻也頗有力度。但是,由於看上去比較「委婉」,有點不顯山不露水,所以許多人都沒有看透其重大意義。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這簡直可以說是對學區房最有力的狙擊!!出手的,是教育部門!讓我們先看一則新聞!
  • 教育部再次強調,學區房添新規,部分家長的學區房估計不行了
    作者:網慧驗房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的高猛勢頭大幅回落,房價明顯有所回落。但很多購房者卻發現,學區房依舊高價且搶手,榮登金字塔的頂端。有句話說得好「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為了孩子的教育規劃,家長也是不惜代價,擠破腦袋搶套學區房。甚至還有一部分炒房者借著學區房的炒作空間,死灰復燃。
  • 「學區房」新規滿月後 這些事關孩子未來的大事值得關注
    不過,既然說到了狀元,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幾個月前令所有對狀元翹首期盼的家長們坐立難安的關於北京學區房新規定的政策了。一轉眼距離政策出臺已四個多月,北京的學區房這回真的「涼」了嗎?而且,在北京的示範帶頭作用下,未來全國範圍內學區房的命運又將發生何種轉變?
  • 學區房「新規」來襲,有3個「標準」發生改變,購房者提前注意
    雖然國家現在全面調控房價,但是房子的附加價值非常高,在短期內想要改變房子的價值還是殊為不易的,特別是一些靠近地鐵、醫院、學校的房子,未來的價值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也成了很多想要「發財」的人關注的重點。李嘉誠曾經針對房子的價值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房子就是看地段,事實證明他的說法一針見血。
  • 學區房「全面消失」?教育部新規,方向明確,2類人開始擔心了
    這被稱之為房地產行業裡的常青樹,不管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學區房總是一枝獨秀,每年都能增值3000元-5000元(大城市可能每年增值更多),學區房始終位於整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價位頂端(城市均價2萬元,學區房一般在4萬元)。
  • 國家新規出臺,明年起,老房統統按新規處理。
    早幾年的時候,一些老舊城區、棚戶區因為建築比較落後,所以國家出手對其進行整改,今年是棚改的最後一年。根據規定,今年年底將基本完成所有的棚改任務。也就是說,從明年起「拆遷戶」將全面「消失」。說到這裡,很多人都很好奇,雖然棚改結束了,但是很多老舊城區還是存在的,這些老城區不用被改造嗎?
  • 2021年起,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新規下,兩類人有福了
    據官方統計,到2019年底,中國大陸城市常住人口達到8.48億,佔比超過60%;當今的高房價已經造成了更大的問題,許多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有些有能力的年輕人不願買房。2021年起,老房子統統「這樣」處理,新規下,兩類人有福了!
  • 上海學區房「全面消失」?教育部新規,2類人開始擔心了
    按照房子的升值潛力計算,大致排名如下(如果不合理,還請留言指導):1、學區房。這被稱之為房地產行業裡的常青樹,不管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學區房總是一枝獨秀,每年都能增值,其價格始終位於整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