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主冬天不敢開空調?這3款配件保證續航|基本款

2021-01-20 杜紹斐 DUSHAOFEI
這兩年有句話,買了新能源電動車,就等於買了個「爹」回家。平常的毛病就不提了,到了萬惡的冬天,秦嶺淮河以北的新能源車主們還要面臨物理挑戰:


再冷都不敢開空調,生怕開一半沒電了被擱路上。為了保暖,他們只能花比車貸還貴好幾倍的錢買件羽絨服,來彌補電動爹給自己帶來的痛。


但就算羽絨服再保暖,把全世界所有鴨子的絨都塞到衣服裡面,像雙手、脖子和耳朵這種地方也還是會露在外面。


所以今天就為那些天冷不捨得開暖氣的新能源車主,推薦三類冬季保暖配件,讓你不用再坐在自己的電動「爹」裡哆哆嗦嗦。


就算不開車的時候,這些保暖基本款也能陪你度過這個冬天。


接下來先說說在寒冷的冬天手部如何保暖,防止你的小手不被凍成豬蹄。

由於手部保暖最為關鍵,尤其是開車的時候,雙手被凍得冰冰涼,手指頭回彎都有延遲,一旦遇見緊急狀況,多少存在點安全隱患。


冬天開車或者外出最適合帶什麼手套,必然是「Driving Gloves - 駕駛員手套」,既保暖又帥。



最傳統的駕駛員手套很好認,以皮質為主,夏季手套也有棉線編織款式,但是如果論舒適程度,皮質肯定優於任何材料。


其中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手腕處會有一個皮帶扣。



手背的關節帶有缺口,手掌上排成一排粗孔縫線,冬季版駕駛員手套在裡襯還會加入羊毛或者毛皮夾層。


這款手套,自打誕生之初,就是為了保護司機的雙手不被凍傷的同時,還能安全駕駛,正好還能少玩點手機。



開車戴手套,除了保暖以外,也能有效的防止冬天手上出汗導致的乾裂。


這兩點,駕駛員手套都已經幫你考慮到位了。


1890,汽車剛被設計出來那個年代,專業的駕駛員是一個非常需要抗凍的職業,因為直到1930年代,汽車都沒有內部供暖系統,且當時許多汽車連天棚蓋都沒有,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出去送一趟貨,基本等於沒了半條命。


為此,皮質廠商設計出了帶有粗孔縫線、外部為皮質,裡襯為毛皮的駕駛員專用手套。



粗孔縫線是為了增大摩擦力,降低操控方向的難度。毛皮內襯除了保暖,還能防止司機長時間駕駛後,出現脫皮乾裂的現象。


皮質材料本身較為柔軟,增強舒適度的同時還能起到保暖效果。



其中最最優質的就是鹿皮手套,隔熱性和耐低溫性要高於其他皮質。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高危化工作業的人群,為保手部安全,會選擇粗革鹿皮手套的原因。


並且鹿皮是一種食物,本身能夠入藥,萬一有天汽車開一半不動了,靠著嚼鹿皮在冰天雪地裡應該能撐到救援部隊的到達,關鍵時刻還能續命。


所以說,選擇駕駛員手套,最好的材料就是鹿皮皮革加上毛皮裡襯。



不過最傳統的駕駛員手套放到現在屬實有點老土,除了專業的賽車手以外,基本很少有人戴了。


隨著版本的更迭,許多品牌去掉了手背和關節處的缺口,保留了皮帶扣設計、粗孔縫線和最基本的皮質工藝,讓手套變成了日常也能夠佩戴的通勤手套。

在所有手套材料當中,最好的肯定是鹿皮,當然不是說鹿皮沒有缺點,缺點是太貴。


除此,還能選擇山羊皮或綿羊皮。


山羊皮結實耐磨,而綿羊皮柔軟度更好,且皮質表面毛孔更加細小,著色能力比山羊皮更強。


所以如果你傾向於實用性,推薦山羊皮;如果追求美觀和舒適,推薦綿羊皮。

手套的搭配相對簡單,皮質手套的傳統顏色比較少,只有黑色、棕色和綠色三種顏色。


且由於在19世紀中期時,染色工藝非常不發達,綠色染料的原料中帶有天然的有害物,導致綠色手套越來越少,漸漸只剩下黑棕雙色。


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選擇棕色或棕紅色的駕駛員手套,衣服上一定要有能夠呼應的細節,不然手套容易太跳戲。


比如衣服某處細節、領帶或者圍巾,有紅色點綴。


手套長度保證蓋過外衣袖子長度2-3釐米即可,別讓手掌和袖子中間存在縫隙,看起來好像是因為太窮,自打長身體之後就沒換過衣服。



說完手套,接下來說說帽子,防止自己一下車,耳朵凍的比馬路上的路人還紅。

說到冬天戴的帽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Knit Cap - 針織帽」,但根據不同國家的地理、歷史和社會因素導致,具體名稱和款式會略有不同。


比如在加拿大,針織帽就存在傳統名稱「Toque」和通俗名稱「Winter Hat」這兩種叫法。



而今天給大家主推的這款帽子,是從海軍傳統服飾中演變過來的「Watch Cap - 海軍冷帽」。相比一般的針織帽,冷帽不論是長相還是實用性,都要高上一截。


海軍冷帽四周沒有帽簷,通體為毛線針織製成,帽子的下沿可以向上卷,兩側正好能夠蓋住耳朵的一半。頂部空間很小,帽尖能夠剛好貼住頭頂,類似針織版瓜皮帽。



這款帽子除了保暖以外,還能把男性的面部特徵展現出來。



男性戴針織帽,會顯得太乖或者有點娘。因為大多針織帽,為了追求蓬鬆質感和保暖性把帽尖做的很大,導致額頭、眉毛,耳朵甚至是下顎線都被包裹在帽子裡,整個面部變成一個圓潤的包子,毫無稜角可言。


從側面看時,後腦勺也會多出來一個圓鼓鼓的後綴,沒有線條感。



而海軍冷帽因為本身的設計比較緊湊,相比帽子體積較大的錐形針織帽,海軍冷帽在蓋住頭頂的同時,還能把耳朵和面部兩側的下顎線露出來。


質地柔軟,形狀貼合頭型的海軍冷帽,不存在繁複的設計,會顯得更加幹練。


帽子貼近額頭的部分需要對摺,從側面看給人一種眉弓很高,眼窩很深的錯覺,變相使臉部更有立體感。



不過這種帽子並不適合所有人,圓臉和留著大鬍子的人,基本與這種帽子無緣了。



很多人無論怎麼買帽子都很醜,原因是帽型沒選對。帽子作為緊貼腦袋的配飾,會打亂臉部比例。一旦戴上,自動被劃分至整個頭部比例當中。


所以選帽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和自己臉型相反的帽型,說白了就和數學公式負負得正是一個道理。



圓臉的男生臉部本身就沒有稜角,眉骨到鼻底和兩眼之間的距離都過短,導致五官過於集中,太過緊湊。


如果這時候還選擇和自己臉型相同的海軍冷帽,容易讓臉看起來更圓,基本沒有後腦勺。



相反,由於瓜子臉和國字臉的人面部輪廓稜角分明,且眉弓往上的臉部比重較大,所以貼著頭皮的圓形海軍冷帽反而可以柔化臉部,增強臉部曲線感。


順便說一句,如果你是留著長度超過3公分的絡腮鬍子,也儘量別選這款帽子,很容易讓人把你誤以為吃不上飯的流浪漢。


說完如何挑選,最後簡單說說搭配。



海軍冷帽非常百搭,可以與包括正裝、工裝或街頭在內的所有服裝搭配在一起。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海軍冷帽沒辦法出席正式場合。


因為海軍冷帽最早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7世紀在船上的工作人員,名字「Watch Cap」正是來自「Watch Standing - 瞭望員」,指在船上負責偵查外界狀況的水手。



這種帽子最普遍出現的場景就是二戰期間,幾乎所有海軍都隨身佩戴了這種帽子用來保暖。


隨後在戰爭結束之後,被代入至普通民眾當中,如果想要給海軍冷帽做一個劃分,它應屬於工裝或軍裝範疇,和正式場合完全不搭。



最簡單的搭配方式就是外面套一個如派克大衣或重量較厚的毛呢大衣,下半身搭配直筒牛仔褲或工裝褲。


內搭選擇高領毛衣或牛仔襯衫,這一套是最簡單,也是最符合海軍冷帽氣質的搭配。



佩戴海軍冷帽的時候,內搭不要選擇正裝襯衫,防止不倫不類。


除此,帽子的顏色也非常重要,儘量保證和上半身為同一個色系。


比如淺灰色帽子搭配同色號雙排扣大衣,裡面搭配一件白色衛衣,最後來一條棕色直筒褲,防止頭重腳輕。



說完帽子,接下來說說圍巾的選擇,防止把嘴凍歪的同時,還能保證胸口和脖子不被凍壞。

除了開車以外,平日裡穿大衣或者正裝的時候,胸口總會空出來一塊,冷風一吹,不管你胸毛多厚都白扯。選擇一條合適的圍巾,不僅開車的時候用得上,日常通勤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想要屬於自己的圍巾,花紋什麼的都是次要的,關鍵在於面料和長度的選擇,以及配搭方法。




圍巾的長度規格目前有三種:


130-150裡面之間的為短款圍巾;170釐米為標準長度;200釐米以上為超長圍巾。


這裡主推長度在170釐米的標準圍巾。


只是簡單的掛在脖子上,長度也差不多正好在腰部和往下5-10釐米左右,讓圍巾完美包裹在大衣外套裡面。



寬度方面,能選窄的就選窄的,防止對摺纏在脖子上出現窩囊的情況。雖然保暖,但容易呼吸不暢。


最合適的寬度是一次對摺之後別超過20釐米,既保證了圍巾的厚度,也讓脖子更加靈活。



說完長度,接下來說說面料。


在冬天,圍巾面料首選肯定是羊絨。


是因為羊絨保暖性比一般面料要強,它可以在冷空氣和熱空氣中間形成一層不易對流的空氣屏障,使外部的冷空氣吹不進來。


並且優質的羊絨纖維直徑要低於14.5微米,也就導致在同樣的重量下,羊絨的保暖性是羊毛材料的2-3倍。



除此羊絨纖維的「吸溼性」極強。


吸溼性是指纖維材料從氣態環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就是說吸溼性越強,控溫和透氣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貼身穿著時,透氣性和控溫性要大於其他纖維面料,不至於捂的太嚴實出一脖梗兒的汗。


同時羊絨纖維的鱗片比其它材料細密許多,導致其更加光滑、柔軟,戴在脖子上,也不會出現毛線所帶來的刺痛感。



所以無論是從貼身的舒適度、保暖性還是輕便角度來說,羊絨都是圍巾面料的最優選擇。尤其在開車的時候,過於厚重的圍巾別說穿戴是否便捷,舒適度都達不到最基本的要求。


總結一下,冬天選擇圍巾,就選擇長度在170釐米,寬度在13裡面左右的羊絨圍巾最佳。既不窩囊,還能起到最基本的保暖用途。


說完如何選擇圍巾,接下來聊一下圍巾的基本系法。



圍巾最無腦的佩戴方式,就是外面套一件長度在膝蓋左右的黑色大衣,不用任何特殊的方式,直接掛在脖子上,繫緊大衣扣子,保證胸前沒有冷風灌進即可。


這種系法除了簡單無腦以外,還特別百搭。



第二種系法,是將圍巾的在脖子處簡單繞上一圈,讓圍巾的一端自然在後背處下垂即可。


要注意的是前端圍巾長度不能太長,佔後端的三分之一即可。


這種搭系法不適合用於正式場合,因為會把西裝和領帶完全遮蓋住,少了正裝的許多細節。


選擇一條不帶花紋的純色圍巾,搭配短款工裝夾克或棉服。


最後一種系法專屬於正裝搭配。


先將圍巾橫向對摺,掛在胸前之後交叉佩戴,最後套上西裝或外套後,只露出兩條細邊,讓人一眼看過去之後呈現為一個三角形。


之所以說這種系法專屬於正裝場合,是因為它的實用性最弱,因為它其實沒辦法保證冬季保暖問題,頂多算是一種提升自己正裝穿著的搭配方式。



以上就是所有冬季保暖的基本款推薦,家裡有電動「爹」或者覺得今年寒冬實在難挺的,請自行配備。



雖然江湖有人說真男人不分四季,無論多冷的天,在外面都一定要保持風度。但每當私下無人,尤其是自己一個人在車裡的時候,還是儘量做個「暖」男吧。


畢竟想要一直保持風度,前提是你得「長壽」,把自己凍壞了實在得不償失。


如果上面說到的這些這些建議你覺得都不行,那我建議你找個愛你疼你還多金的女朋友,幫你換輛車吧。 


策劃 Editor|王之嘯

排版 Layout|於明煥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主:寧願蓋被子開車也不敢開空調?我買的是「電動爸爸」
    去年,我不敢在冬天開空調。 穿著羽絨服開車的將來車主在網上爆炸,官方發售鴨子圍巾和保溫內衣等一系列周邊產品。 這波從黑色也沒有人。今年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很多電動汽車車主已經受不了了。 在各種車友團體中,正在討論各種冬天的防寒保溫方案。
  • 北方冬天怎麼開電動車?車主表示很失望,為保續航不敢開空調
    現如今新能源車型的發展越來越快,車型市場上純電車型也越來越多,但很多人在購車前對於新能源車都會有不同的擔憂,一方面是對於電池衰減的憂慮,另一方面續航裡程的影響,畢竟誰都不想走在半路上車輛趴窩了。其實買純電車型的消費者,很多都是家裡已經有了一臺燃油車,純電車僅僅應付在市內的短途通勤,對於續航的要求並沒有特別高。
  • 續航打5折,空調不敢開,電動汽車車主哭訴:這明明是「電動爹」
    長途也不敢跑了,生怕電動汽車半路沒電,即使跑長途,暖風也不敢開,因為一開暖風嗖嗖的掉電,特別是很多跑營運的車主,對於他們來說,續航縮水的影響太大了。如果突然有個急事去稍遠一點的地方,電量又不是很充足,那麼裡程焦慮非常嚴重。很多車主都哭訴,這哪是新能源啊,這分明是「電動爹」啊。
  • 為什麼電動車主蓋被子開車也不敢開空調?
    開車要捧熱水袋,穿羽絨服,只因為不敢開暖氣,因為電動汽車一開暖氣,續航沒準能打五折。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縮水問題,難道就沒治了?冬天是電動汽車跨不過去的坎杭州一位車主,今年10月剛買了一輛蔚來ES8,天剛轉冷,他就發現續航裡程少了,於是進行了一次實測。
  • 夏天不敢開冷氣,冬天不敢開暖氣?能消除你續航焦慮的行車指南
    這段時間,關於電動車續航裡程問題的新聞不斷...隨著寒冬來臨,電動汽車也到了最難熬的問題高發季節,天寒地凍是動力電池繞不過去的坎兒!電動汽車為什麼冬天續航裡程會下降很多?所以電動車在冬季續航裡程下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主要有三個原因:1、在低溫的情況下,可用電池能量也會少量降低。
  • 寧願蓋被子開車也不敢開空調?車主:我買的不是車,是電動爹!
    去年,一位冬季不敢開空調,穿著羽絨服開車的蔚來車主火爆網絡,蔚來官方還推出了鴨絨圍巾、保暖內衣等一系列周邊產品,這波自黑也是沒誰了。今年還沒到最寒冷的時節,很多電動汽車車主已經撐不住了。各種車友群裡,都在討論各種冬季禦寒保暖方案,穿羽絨服、加裝電加熱坐墊、用暖寶寶甚至蓋被子,電動汽車車主為了增加冬季的續航,真是操碎了心。很多車主甚至笑稱,自己買的哪裡是車是,分明是「電動爹」。這些車主冬季為什麼不敢開暖風,因為電動汽車的冬天續航縮水實在是太厲害了,平時上下班代步還好,如果稍微遠一點的路程,或者電量不是特別充足的時候,裡程焦慮非常嚴重。
  • 新能源車主注意了冬季開暖風10分鐘耗電1公裡
    電駒專門為新能源車主解決疑難雜症,登陸電駒網www.autodianju.com獲取更多信息 本文來源「第一輛車」 馬上就要冬天了,各位開著純電動汽車的車主們,估計已經開始瑟瑟發抖了吧。天寒地凍的北方冬天裡,電動汽車的續航馬上就要進入打5折的季節了。
  • 如何解決電動車冬天不敢開空調?這家車企竟然是這麼幹的
    對於不少電動車車主來說,冬天(特別是北方的冬天)開電動車真是個麻煩事,不少車主為了省電保證續航不開空調,但是又太冷,開空調但是又耗電,影響續航裡程,少跑幾十甚至上百公裡,且充電時間還長,總之都得怪電池碰到氣溫低不給力。
  • 電動車冬季不敢開空調?PTC是罪魁禍首,而熱泵將改變這一現狀
    在目前市面在售電動車基本以PTC加熱為主,極少部分車型使用PTC+熱泵的情況下,開啟空調製熱、大功率PTC瘋狂消耗電能也就等於是續航裡程的大幅度降低。換言之,如今NEDC超500-600公裡的具有替代燃油車意義的這些純電動車們,到了今年冬季之後必然又會陷入「天冷實際續航減半的怪圈」之中,且這一次車主數量更多,輿論壓力將更大。破局之道,其實還是需要解決電動車空調製熱的功耗過大的問題,而解決方案,其實就是採用熱泵代替目前最廣泛的PTC,或者在目前既有熱泵基礎上再次提升。
  • 充不進電,裡程狂掉……寒潮下你的新能源車還好嗎
    這幾天的新能源車主們,頗有一種「欲雪車先知」的無奈——隨著氣溫下降,愛車續航縮水。一啟動,表現裡程就要掉一大截,空調加熱更是耗電大戶,放不開手腳。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數開新能源車的網約車司機了,有幾位網約車司機租來的車,乾脆直接「罷工」了!
  • 誰說合資新能源車型沒有長續航? 這四款車完全不輸特斯拉!
    近幾年來,國內的自主品牌都在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國車企近水樓臺先得月,在短時間內佔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半江山,合資品牌在觀望了一段時間後,也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市場,並且也推出了許多品質和續航都不錯的車型。今天我們總結了幾款不錯的20萬左右合資緊湊新能源車型,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一輛新能源車開進冬天裡
    購買新車後的第一個冬天,這些司機就發現,這款官方公布續航裡程為270公裡的純電動車,只能開120公裡左右。在日均最低氣溫為零下7.4攝氏度的冬天,他們也不敢一直開著暖風,但即使如此,車子最多跑170公裡。
  • 電動車冬天怎麼開空調,才不費電?
    冬天一到,電動車續航驟減,車主也都是各顯神通,軍大衣、羽絨服、棉手套是常規操作,有些車主甚至直接裹上一床棉被上路。那麼在冬天,電動車到底開不開空調?據此前美國汽車工程協會(IAA)對5款熱銷電動汽車的測試顯示,冬季續航裡程平均減弱比例可達到41%。
  • 真實續航成謎,真的只是電池問題?
    換成了新能源車主,如果在冬天裡聽到這首歌,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大概就是,你在南方的車裡暖風習習,我在北方的充電站旁瑟瑟發抖。 每逢寒冷的季節,特別是在北方,新能源車主的苦日子就來了,續航驟減,在車裡不敢開空調,在充電站旁排隊充電,只能裹緊羽絨服。尤其最近寒潮席捲了整個中國,甚至出現了新能源車在路上趴窩的情況。
  • 電動車為什麼冬天就變「電動爹」?冬季如何最大限度保護續航?
    一位開比亞迪電動計程車的師傅,為了省電保續航,不給乘客開空調,放了一床厚厚的毛絨被子在後座,讓乘客披著禦寒。   畫面搞笑又心酸,引發了一眾北方電動車主的「悲鳴之聲」。   一直以來,冬季「掉電」是電動車繞不開的話題。
  • 空調不敢用了 寒潮下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大幅減少
    近日氣溫下降,新能源汽車續航性受到較大影響。北京一位電動車車主張明(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北京氣溫驟降至零下10度左右,其汽車續航裡程明顯下降。如果打開空調,續航裡程會瞬間減少40公裡。  業內人士指出,電動汽車冬季續航裡程減少是整個行業面臨的難題,主要在於電池容量下降和開暖風耗電過多所致,且磷酸鐵鋰電池受影響更大。
  • 新能源車冬季續航縮水怎麼辦?專家這樣說|新能源汽車|電池|續航|...
    很多新能源車主都有這樣的體驗,每到冬天,自己的愛車續航裡程就大幅縮水,特別是有時早上起來車剛一啟動,裡程平白就掉下去三四十公裡。冬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去哪兒了?12月23日下午,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在媒體分享會上進行了講解。問題一:冬季電動車續航去哪兒了?
  • 新能源車冬季續航縮水怎麼辦?專家這樣說
    很多新能源車主都有這樣的體驗,每到冬天,自己的愛車續航裡程就大幅縮水,特別是有時早上起來車剛一啟動,裡程平白就掉下去三四十公裡。冬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去哪兒了?12月23日下午,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在媒體分享會上進行了講解。
  • 「利刃」出鞘也難抵寒冬,或許冬天要蓋著被子開這輛車了…
    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最近又因為續航縮水再次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以為是「冰雪女王」,結果…近日有消息稱,有位山西晉城的車主將自己用了一個半月的超長續航版比亞迪漢EV進行試驗。巧的是,我剛在這周一去了一家比亞迪的4S店,了解了一下這款漢EV,銷售跟我說:「我們這款車設計的時候,是在內蒙古牙克石零下二十攝氏度以下做過一個冰封的測試,潑一盆涼水,冰凍住,我們解封的時候也是輕鬆的就出來的。我們這款車啊您開在路上,可以秒殺百萬級的豪華性能車。」
  • 新能源車開不進大東北:續航裡程不準、充不進去電、充電樁難找
    來源:首席人物觀就像重慶不適合自行車一樣,東北也不適合新能源車——至少在現階段是如此。作者 | 倪文01抗爭哈爾濱車主李好和他的北汽新能源,扛過了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最低零下30℃,即使在我國最北部的這座省會城市,這樣的低溫也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