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泰州市城西街道居民汪女士,打開灶具準備燒飯時,火苗從灶臺竄出,將其雙手雙腿燒傷。迅速趕到現場的城西派出所民警發現,連接液化氣鋼瓶和灶具的軟管破裂造成燃氣洩漏,引發這起意外。記者了解到,我省有1144萬城市人口使用液化石油氣,但用戶安全意識不夠,忽視檢查、幾年不更換軟管的情況較為普遍。此類安全隱患,不可小覷。
我省燃氣安全專家周以良告訴記者,液化石油氣的鋼瓶要經常拆、裝,存在安全隱患,而軟管也是用戶比較容易忽視的,有的用戶好幾年都不更換軟管。老化的軟管堅持「上崗」,極易引發事故。他說,《江蘇省城鎮燃氣安全檢查標準》要求管道天然氣軟管18個月更換,而液化石油氣軟管更換時限並無強制規定。他建議,液化石油氣鋼瓶專用橡膠軟管的更換周期也應該是18個月。更換後,軟管兩端須用卡箍固定。用戶如發現洩漏,應立即關閥停氣、開窗通風,嚴禁在室內開關電器、撥打電話、使用明火等。
記者從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我省城市、縣城中,天然氣用氣人口持續增長,液化石油氣用氣人口逐年下降,但2014年液化石油氣用氣人口依然有1144萬之多,佔所有用氣人口的32.7%。液化石油氣基本採用瓶裝供應方式,供應對象包括居民和部分商業用戶。2014年,全省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為113.5萬噸。
據悉,2010年試行的《江蘇省城鎮燃氣安全檢查標準》即將修訂,2007年出臺的《江蘇省城鎮燃氣服務質量標準》已修訂完成,增加了瓶裝液化石油氣的經營、安全服務等方面的內容。企業送氣上門,要告知用戶正確的安裝、調試方法。若用戶要求幫助安裝,送氣人員應為居民安裝好燃氣氣瓶,並對安裝部位進行洩漏檢查和點火調試,直到使用正常。企業接到用戶鋼瓶、角閥洩漏報告後,須在1小時內上門處置。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