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來,美國國會大廈只在1812年英美戰爭中遭到過破壞。這是歷史上第二次國會大廈被佔領和破壞。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華盛頓發生騷亂,致一人死亡。
死亡者是川普支持者
多家媒體報導,一段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現場視頻顯示,這名女子身上披著支持川普的橫幅。
在聽到一聲巨響前,她正在爬上國會大樓一扇門旁的小窗戶。畫面顯示,響聲過後這名婦女摔倒在地,口中湧出鮮血。
隨後,一名戴著頭盔、手持軍用步槍的男子站到了她身邊,而當一名身穿西裝的男子走近這名女子並蹲在她身邊時,可以聽到有人在呼喊警察。
華盛頓特區警方1月6日確認,這名女性平民受傷後在當地一家醫院宣布死亡,目前尚未得知死者及兇手身份。警方已就此事展開調查。
美民主黨議員描述驚魂一刻
「我認為我們必須殺出一條血路(逃生)。」科羅拉多州民主黨眾議員、曾在伊拉克服役的前陸軍突擊隊員傑森 · 克羅(Jason Crow)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描述了他和同事們被困在裡面的經歷 。
他說,他和其他人從門附近移開,幫助他們戴上防毒面具,並告訴他們取下分配給所有眾議員的翻領別針。他拿出了唯一可能的武器: 一支鋼筆。
得州共和黨眾議員派屈克 · 法倫(Patrick Fallon)在 Facebook 上寫道: 「我們拆了桌椅,製作武器,以保衛美國眾議院。」
在眾議院地板上尋找掩護的議員
多名議員稱,國會警方已指示他們在眾議院地板上找掩護,並在警方釋放催淚瓦斯後使用防毒面具。
克羅說,15分鐘後,國會警察和特警隊成員清理出畫廊外的一條小路,這條小路位於眾議院樓層之上,他們催促議員們從這條小路撤離,以配合他們的營救任務。
在持槍警察的帶領下,議員們進入了門外一片混亂的場景。一些警察衝向門口,以阻擋川普的支持者。一些警員把川普的一些支持者按在地上,讓議員們通過。川普的支持者們聚集在走廊裡,離議員們開會的地方只有幾步之遙,他們身穿並攜帶著支持川普的物品。
國會警察拔槍守門
「我們聽到大廳裡傳來喊叫聲。」克羅說。他坦言,為了確保所有成員都能安全到達,他最後一個撤離。克羅說,當警察帶著議員們走下樓梯井,進入地下隧道迷宮,來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後,他給科羅拉多州的妻子打了電話,她一直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可怕的場景。
「這太瘋狂了。」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眾議員迪安 · 菲利普斯(Dean Phillips)在推特上寫道。
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南希 · 梅斯(Nancy Mace)在推特上描述說,看到有人「襲擊國會警察」。梅斯上傳了一段混亂的視頻,並寫道:「這是錯誤的。我們不是這樣的人。今天,我為我們的國家感到心碎。」
國會大廈上次被佔領是200多年前
自1800年投入使用以來,國會大廈就一直是美國政治的象徵。
美國是個三權分立國家,嚴格說起來,在其政治架構中,國會才是政治權力中心,更能直接代表民意,對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也超過總統。
民選的議員聚集在國會大廈制定法律,總統要在此宣誓就職,總統每年也要到此宣講國情諮文,即總統的「政府工作報告」。
兩百多年來,美國國會大廈只在1812年英美戰爭中遭到過破壞。這是歷史上第二次國會大廈被佔領和破壞。
回到這次暴力行動,其根源還在於,川普不承認2020年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而國會內場景更是混亂不堪,大量示威者衝進大廈,肆意破壞,並出現了以下「0元購」的畫面。
儘管負責選舉事務的地方政府、各級聯邦法院、聯邦政府的司法部長都認為,選舉中沒有大規模舞弊現象,拜登是合法的當選總統,但川普仍堅稱有選舉舞弊,並呼籲自己的鐵桿支持者站出來,為他的總統寶座「鬥爭」。
兩個月來,川普和少部分共和黨議員,不斷煽動其支持者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試圖推翻選舉結果。
川普發表講話
川普還在鼓譟,只是在「勤王軍」攻入國會後,他的說辭和之前略有不同了。在一段視頻中,他向「勤王軍」喊話:「這次大選的結果被竊取了,人們不會讓步,但是,要和平,要法律和秩序。」呵呵,這時候,面對暴徒,他能喊得住嗎?這幫闖入國會的人,即便如今退回去,難道硬闖國會不是違法行為?不用被追究?川普接下來說:「我不願示威者受到傷害。」
當地時間1月6日中午,川普面向「勤王軍」講話
華盛頓實施宵禁
鮑澤籤署宵禁令
鮑澤
受此影響,當天下午3點左右,國會警察開始組織議員們進行緊急撤離。華盛頓市長鮑澤下令從當天晚上6點直至7日早上6點實施宵禁,並要求除市長同意或從事必要工作的人員外,任何人不得外出。目前,華盛頓市長鮑澤已經宣布延長公共緊急狀態15天,將持續到拜登的就職典禮之後。
暴亂已造成4人死亡
據美國彭博社6日報導,華盛頓警察局長表示,在當日的國會暴亂過程中,有3人因出現病症死亡。彭博社記者艾瑪·金娜瑞在推特上稱,他們有可能在抗議中突發心臟病,或是因為煙霧彈出現哮喘症狀。此前,有一名川普女支持者在國會內遭到槍擊死亡。
CNN的一名記者說,除了美國盟友極力譴責這起事件,值得關注的是土耳其政府的態度。土耳其政府發布聲明稱,鑑於華盛頓地區的混亂和暴力,在該地區的土耳其公民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到衝突地區。
這名記者說,過去都是美國向身在動蕩的中東國家的美國公民發布這種聲明,如今是一個中東國家向其在美國的公民發布此類聲明。
來源:全廣網綜合新京報評論、海上客、南方日報、AMZ123跨境電商等
在看點一下,擴散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