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淪陷與憲政末日危機

2021-01-10 青瞳視角

華盛頓時間1月7日凌晨,美國總統大選揭開最後一個法律和程序謎底:經過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宣布,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及其搭檔哈裡斯當選總統和副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現總統川普首次明確宣布1月20日如期交權。儘管如此,川普鐵粉暴力佔領國會及流血衝突仍震驚世界,將美國的選舉亂象演變為憲政末日危機。

3日,川普的狂熱粉絲決定5日晚間和6日白天在華盛頓舉行集會。川普欣然肯定併力挺,他當天轉發集會動員推文並承諾,「我將到場。歷史性一天。」集會申請信息顯示,約1.5萬名抗議者將到場。這一態勢使華盛頓市政當局十分緊張,不僅部署大批警力,還調動國民警衛隊300多人,甚至驚動國會警察和特工處等聯邦部門。

5日,川普又發推稱,「明天東部時間上午11點,我將在橢圓形草坪『拯救美國集會』發表演講。」當天,白宮附近聚集大批川普鐵粉,他們堅信川普反覆宣稱的「勝利果實被竊取」,在其團隊多個法律指控被法院駁回後,寄望於在最後關口——國會清點選舉人票並確認最終結果環節施壓「改判」,擁戴川普繼續執政。

6日,國會參眾兩院依照聯邦相關選舉法律和程序召開聯席會議,在彭斯主持下統計並認證大選結果。由於共和黨議員對亞利桑那州計票結果表示反對,兩院分別進入辯論環節。如約現身白宮附近示威地點的川普火上澆油,重申總統選舉充斥著違規和欺詐,聲稱「不放棄」「不退讓」。國會現場的僵持和外面川普的鼓動,刺激部分狂怒示威者翻牆闖進國會大廈並引發暴力衝突,國會被迫休會,議員被迫疏散。當天國會大廈內外的暴力衝突導致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持續四小時的「全武行」和秩序大亂,釀成國會大廈自1814年遭英軍縱火以來的最嚴重危機,也刷新美國憲政史的黑暗與血腥紀錄,將今年的憲政危機推至最危險的末日恐慌。迫於輿論壓力,川普改口呼籲支持者和平示威並撤離。多方安保力量成功清場後,國會連夜復會並由彭斯親口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隨後,川普十分不情願地發布迄今最明確的敗選聲明並承諾如期交權。他聲稱,「儘管我完全不同意選舉結果,但是,我們將在1月20日進行有序過渡。我一直說我們將繼續為確保只計算合法投票而鬥爭。雖然選舉結果意味著總統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任結束,但是,這只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鬥爭的開始。」

儘管川普窮盡各種內政外交折騰,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他不僅無法改變既定事實並挽救失敗命運,還將以最不體面的方式告別白宮。且不說推特、臉書等多家主流自媒體平臺因他煽動暴力而對他禁言甚至警告永久關閉帳戶,僅僅支持民眾對立、鼓動社會分裂並對國會山暴力活動推波助瀾,就足以讓他以「最輸不起」的總統而留名美國史冊。

所有程序性機會均已結束,所有和平與合法翻盤的籌碼均已出清。川普不僅親手分裂整個美國,還再次分裂共和黨和他親手打造的執政團隊。5日,他指責並肩戰鬥四年的彭斯「沒有勇氣」抗爭到底,致使國會山騷亂者公然高呼「揪出彭斯」。因為不滿川普鼓動示威,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格宣布辭職,據說幕僚長也將掛靴而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面臨被團隊拋棄的風險,共和黨和部分閣員在私下討論援引《憲法》第25條修正案迫使他提前下臺的可能性。

美國大選在全球圍觀下上演了最不可思議的暴力血腥活報劇,輿論譁然。黎巴嫩某NGO駐聯合國代表調侃美國警察彈壓示威者的繞口令瞬間走紅:「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入侵美國,從美國的暴政中解放美國。」某巴西媒體揶揄說,「這是美洲大陸第一次沒有美國大使館參與的政變企圖。」幾乎所有美國政要都在譴責國會暴力衝突,將示威者斥為「暴徒」「惡棍」,轉眼忘記他們曾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行為的歌頌和讚美,不復視之為「最美風景線」,再次暴露美國政治家內外有別的習慣性雙重標準。

國會山再度淪陷無疑是讓很多美國人傷心的「國家之恥」,也是周期性社會不滿情緒的極端發洩,但由此認為「美國制度已病入膏肓」顯然過於隨意。

拜登就任總統後,能否彌合分裂重塑團結、戰勝疫情、重建經濟和恢復軟硬實力,才是考驗「美國還美不美」的關鍵所在。

文/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圖源/新華社

內容來自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美國革命與憲政民主傳統的形成
    一方面,為了減輕防務負擔,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稅收,希望藉此轉稼財政危機;而另一方面,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識逐漸成長,反抗運動也日甚一日。早期的印花稅危機、波士頓慘案、波士頓傾茶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均是這一危機的外在表現,又進一步使本已存在的衝突不斷加劇。矛盾與分歧不斷深入並以殖民地為一方,英國為另一方展開。就英國議會主權以及英帝國性質等問題上殖民地人民同英國殖民者展開了廣泛的辯論。
  • 美國政府與國會對峙升級
    美國政府與國會對峙升級田野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8日晚向司法部發傳票,索要聯邦特別檢查官羅伯特·米勒團隊所寫「通俄」報告全本以及關鍵證據,最後期限為5月15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同一天以表決方式認定司法部長威廉·巴爾「藐視」國會。司法委員會4月向司法部發傳票,索要「通俄」報告全本。司法部沒有執行。表決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動用總統行政特權,阻止政府部門向國會遞交「通俄」報告全本。
  • 川普的牆遇到了美國憲政制度的「南牆」
    在西方人過情人節的時候,美國政治並沒有甜蜜,而是陷入了一場新的「分手」危機之中。川普總統雖然對國會兩黨達成的預算方案非常不開心,但還是籤署了。如果不籤署,16號美國政府將再次陷入關門危機之中。緊急狀態,從理論上說是修建邊境牆的有效方法,但是這一舉動無疑是牽一髮動全身,會引發一場比政府關門危機更嚴重的政治角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聲明中說,川普總統將籤署政府預算法案,但如他之前所說的,將採取包括國家緊急狀態在內的行政法令去防止在邊境上發生國家安全和人道主義危機。總統一再強調他作出的修建邊境牆以保護邊境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承諾。
  • 川普對關鍵州發起法律挑戰,美國或出現憲政危機?
    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美國或將陷入騷亂,甚至引發一場憲政危機。 多個關鍵州「紅轉藍」,川普將發起法律挑戰 根據福克斯新聞統計數據,拜登已拿下亞利桑那州,目前累計獲得264張選舉人票。接下來只要贏下內華達州的6張選舉人票,拜登就可以贏得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
  • 把「憲政」危機變成民主轉機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0日發表評論文章,內容摘編如下:有關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以及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關說案,現在已經演變成「憲政」危機。
  • 許成鋼:從憲政看美國大選
    文中表達的,對美國憲政危機的擔憂,在1月6日晚爆發的衝擊佔領國會山的暴動,把擔憂變成了現實。挑戰變得更加嚴峻,而且不會短期得到解決。但是共和黨的大多數議員和領袖們,包括副總統和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都與民主黨議員們一起,明確站在維護憲政的立場上,使華盛頓得以渡過這次憲政危機。我確信,在穩固的憲政制度下,任何人挑戰憲政,都不會成功。沒有任何人能在憲政之上。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78集:美國「憲政危機」
    「美國2020年的總統大選真是讓世界人民開了眼,今年的大選可能會陷入一場『憲政危機』。」 「不管誰當選,其實都改變不了美國今天的困境。」 「它會不會有一個連鎖反應,讓其它的西方國家也出現政治體制的危機呢?」
  • 周淑真: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關係分析
    由此可見, 由於英國政黨內部的組織特性, 才使得英國內閣制行政與立法結合的憲政體製得以順利運行。可以說, 政黨內部的組織結構、領導方式和憲政體制的運作互相影響, 互為因果。 (二) 美國憲政體制與總統制兩黨制 首先, 從美國的憲政體制來看, 美國所實行的是總統制, 所有行政部門的政務官都是由總統任命而不是由國會議員兼任, 所以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分立比較清楚。
  • 拯救末日危機 末日雄師安卓刪檔測試開啟
    末日、喪屍、策略、對戰......黑暗即將降臨,榮耀再度崛起!末世之中,有誰能抵擋前方喪屍的腳步,來誓死捍衛自己的家園?掛機放置類末日手遊《末日雄師》刪檔封測8月21日(今日)激燃開啟!
  • 《生化危機4》新MOD 讓你在PC上玩《美國末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生化危機》與《美國末日》重合起來是個什麼樣子,現在有機會了,近日,一個名為「LegalSoul」的用戶製作了一個《生化危機4》的MOD,名字就叫「美國末日MOD」,通過這個MOD,玩家可以用《美國末日》主角的身份去遊玩《生化危機4》。
  • 「處於憲政危機中」 賓州議員促延遲議會休會
    「處於憲政危機中」 賓州議員促延遲議會休會賓州參議員馬斯特裡亞諾表示,賓州目前處於憲政危機中,議會可能需要延遲休會。州參議員:賓州處於憲政危機之中 賓州共和黨參議員馬斯特裡亞諾(Doug Mastriano)表示,賓州有20張選舉人團票,由於目前賓州的選舉人團成員都是由賓州州務民主黨卿博克瓦爾推選的,而2020年賓州大選嚴重的作弊現象也是由博克瓦爾和州長造成的,因此賓州議會需要根據憲法,收回議會指定選舉人團成員的權力
  • 美國國會大廈「淪陷」的背後:由奴隸建造,由平民攻破,安保差?
    1 月 6 日,美國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大廈完遭「淪陷」,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估計美國人都沒預料到。川普的「粉絲」們直衝進議事廳,議員們慌亂無比,躲在桌椅之下,匍匐躲閃,倉皇躲避。衝擊者甚至衝進了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辦公室,坐在她的辦公椅上,擱起了腿拍照示威。國會「淪陷」,美國國會議員們匍匐在座椅下倉皇躲避。
  • 反擊小布希國會暴亂言論,蓬佩奧:美國不是香蕉共和國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昨天闖入國會大廈,打斷國會確認拜登勝選的程序,引發外國人士甚至前總統小布希批評這樣的美國是「香蕉共和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駁斥這番言論。法新社報導,小布希(George W.身為美國外交首長的蓬佩奧(Mike Pompeo)隨後在推特發文說:「這番誹謗言論,透露出對香蕉共和國和美國民主制度的理解錯誤。」他表示:「在香蕉共和國,是暴民來決定如何行使權力。但在美國,執法人員會鎮壓暴民,好讓民代能夠依循法治和憲政來行使職權。」昨天的國會事件後,已有2名川普內閣成員請辭,但蓬佩奧仍堅定對川普效忠。
  • 美國國會陷落比大片精彩,槍聲響起議員避難,一位老兵成為犧牲者
    從奧林匹斯陷落到倫敦陷落,一直以來美國人都在電影中扮演了救世的角色。而最近開年美國的真實場景卻比大片的風景更美麗,表演了大家都很難想到的美國國會陷落。這次事情的起因毫無疑問來自川普,他要求大量川粉聚集到華盛頓對國會確認總統選舉的事情進行抗議。而顯然事情在隨後已經失控了。
  • 權力憲政與權利憲政:理解美國憲法史的新視角
    【原編者按】《原則與妥協》的學術影響力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在於對美國憲法史的全景式描述,對美國憲法當代發展的持續關注,以及對美國憲法的發展動力所進行的深入的理論思考。在該書第三版序言中,王希教授提出了「權力憲政」(constitutionalism of power)與「權利憲政」(constitutionalism of rights)博弈的理論作為重構美國憲法史的理論分析框架。
  • 四、從洛克到美國立憲建國的政治憲政主義道路
    下面我們來考察一下從洛克到美國立憲建國的政治憲政主義道路。說到英美,我們不由得會生發一種由衷的欽佩感,英美政治雖然也有革命,但它們的革命總是與憲法和憲政聯繫在一起,或者說,它們的憲法是由革命催生出來的。
  • 美國的真相:示威者攻陷國會山,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衝突
    如今,白宮、國會大權更替,矛盾難以調和,鬥爭已然白熱化。如何理解這場社會危機?在美國,一旦威脅到憲政民主,很可能引發憲政危機,這在美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我在下一部分會分析。 四是全球危機:貨幣擴張和福利主義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社會階級固化。
  • 白宮封鎖、國會山淪陷,示威衝突讓美國「無法呼吸」……
    這是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蓋鎖喉」致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如今,這句話成為全美國數十城市的泱泱抗議示威者口中,疾呼吶喊的標誌性口號。在憤怒抗議者的圍堵下,白宮、國會山相繼「淪陷」,CNN非裔新聞記者在報導示威過程中被當作示威者逮捕,多地出現打砸搶燒……事件持續發酵,疫情一路走高,暴力事件卻讓美國燃起新的「高潮」。
  • 黨刊:憲政理念屬於資本主義而非社會主義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張雁琛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54頁)美國在憲法中明確規定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國會、總統、法院行使。國會的立法要由總統批准才能生效,總統提名的大法官要由國會批准才能上任,國會和大法官有權彈劾總統,最高法院可以對國會的立法和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進行違憲審查,以達到「三權」互相制衡。
  • 美國最嚴重的一場危機依然沒有翻篇
    1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彈劾總統川普的條款,川普成為首個兩次遭到彈劾的美國總統。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眾議院通過的彈劾案還需參議院以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認可才能奏效。儘管如此,對川普的系統清算正在加劇美國社會的撕裂。1月5日至6日,400多萬川普忠粉從各地湧入首都華盛頓。6日,數萬不滿川普敗選的抗議者聚集白宮和國會山一帶,對正在清點和確認選舉人票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施壓,部分暴力示威者強闖國會大廈迫使會議中斷,議員被迫撤離,衝突導致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此事將美國憲政危機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