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哪種水果最火,那就得數蔓越莓。今年以來,這種來自美洲的小漿果突然以「貴族」的身份出現在各健康網站、保健食品專櫃以及很多食譜中。很多商家宣稱,蔓越莓是「超級食物」,有呵護心血管、降血糖、預防癌症等功效,還能預防和治療泌尿道感染。它真的這麼神奇嗎?
防泌尿系統感染不靠譜
記者注意到,在蔓越莓的各種「健康功效」中,預防和治療泌尿系統感染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個,相關的保健產品也應運而生。記者發現市面上不少蔓越莓膠囊號稱可治療泌尿系統疾病、改善女性婦科炎症,糖尿病人吃了可降低血糖,還能抗癌等。不過,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指出,這種小漿果對泌尿系健康的作用,其實並不值得期待。
阮光鋒表示,蔓越莓作為一種水果,人們首先會想到的營養素一般是維生素C。很多相關宣傳也聲稱,蔓越莓「富含維生素C、抗氧化物質等多種營養素」。但事實上,蔓越莓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約是13.3mg/100g,還不如橘子、紅棗、菠蘿、荔枝、芒果、木瓜多。
蔓越莓中被研究得最多的物質是後來發現的原花色素,它的結構和花青素非常相似,也像花青素一樣具有「抗氧化」的性質。阮光鋒指出,蔓越莓確實含有不少原花色素,不過原花色素也不神奇,它在紫薯、葡萄、藍莓、甘藍等蔬果中含量也很豐富。
圍繞著原花色素,科學家們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在這其中,確實有些研究發現了它的一些「功效」,但也有不少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果。羅格斯大學的艾米·豪威爾在1988年時從蔓越莓中分離出了原花色素,並發現它有抑制大腸桿菌的作用,隨後她的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蔓越莓與泌尿系感染的研究。然而,在20多年後的2012年,她結合自己和同行的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卻發現,蔓越莓產品對於防治泌尿系統感染並沒有起到顯著的作用。
阮光鋒指出,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蔓越莓預防泌尿系感染的證據還不充分,而如果已經發生了感染,更是不能依靠它來治療。除此之外,蔓越莓的其他「健康功效」,如降血糖、抗癌等,也都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支持。
高價蔓越莓需警惕多糖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蔓越莓產品非常多,除了蔓越莓膠囊外,還有蔓越莓餅乾、蔓越莓果乾、蔓越莓粉等。而這些產品,打著各種健康功效的旗號,售價相比同類產品要高出不少,產品覆蓋了從幾十元的餅乾到幾千元的膠囊,不少人更是不惜成本海外代購蔓越莓產品。
阮光鋒指出,蔓越莓其實並不值得如此刻意追求。他指出,蔓越莓的「健康功效」並沒有充分證據支持,原花色素等成分其實也不是蔓越莓獨有。
此外,蔓越莓作為水果還有一個突出的缺點——太酸。鮮蔓越莓味道很酸,一般都得加糖做成飲料、果醬才會好吃,而這就會帶來額外的糖分攝入。在相關研究中,受試者往往要每天喝上兩三杯蔓越莓汁,並持續好幾個月,這其實並不容易做到。而且,由於蔓越莓在中國幾乎無法種植,絕大部分產品來自進口,平時也不容易買到,價格自然比其他水果更高。
他提醒,其實蔓越莓跟草莓、藍莓一樣,就是一種水果而已。如果喜歡蔓越莓的味道,完全可以把它變成健康食譜的一部分,但單靠吃它獲得「保健功效」卻不怎麼靠譜。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