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描寫七夕乞巧的詩詞,短小精悍,殷勤乞方便,靈鵲度人飛

2020-12-18 小馬讀詩詞

楊維楨,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浙江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楊維楨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格律優美,又雄邁自然、壯闊雄奇,被稱為「鐵崖體」,流傳很廣,備受歷代文人所推崇和讚賞。其一生著述頗豐,筆耕不輟,特别致力於詩詞的創作和更新,發揚和傳承了唐詩宋詞的體例和風格,著作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流傳後世。

楊維楨多才多藝,與宋代姜夔有得一比,他在詩、文、戲曲方面均有不凡的建樹,後世對他評價很高。楊維楨為元代詩壇領袖,因「詩名擅一時,號鐵崖(圖體」, 在元文壇獨領風騷40餘年。其詩文清秀雋逸,別具一格,長於樂府詩,多以史事與神話為題材,詭異譎怪,曾被人譏為「文妖」。其詩好比興迭出,奇想聯翩,所創《西湖竹枝詞》通俗清新。

楊維楨且其個性倔強,不隨波逐流,醉心於文學創作,自倚浪於形骸之外,遊藝於筆墨之間,使其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在七夕之夜詩人旅途中看女孩乞巧,觸景生情有感而作。

《乞巧詞》

元: 楊維楨

天上星重會,徵西客未歸。

殷勤乞方便,靈鵲度人飛。

「天上星重會,徵西客未歸。」由寫景轉到寫人,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相會於鵲橋之上,天上牛郎織女星光熠熠,閃亮耀眼,在星光燦爛的銀河上一年一度的牛郎織女相聚,以慰相思之苦。而前往西部地區的心上人還在途中,事情還沒有結束,遲遲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異地過節,流露出濃濃的遺憾和失落。

「殷勤乞方便,靈鵲度人飛。」由情景轉到內心,描寫出女孩內心的希望。七夕之夜,女孩都乞求心靈手巧,蘭質蕙心,而自己不停祈求,乞求心上人能夠順利歸來,機敏聰慧的喜鵲能夠懂得我思念的情意,能為我搭建一座鵲橋,好讓我跨越空間飛回到他的身邊,和相愛的在一起團聚。

楊維楨的這首描寫七夕乞巧的詩,短小精悍,飄逸灑脫,不落窠臼,不同於女孩乞巧,而是以旅途中的角度來看待七夕,借鵲橋飛回家鄉,新意獨特,不入俗套。在詩詞陷於微末之際,繼承創新七夕詩的新寫法,不流於大眾七夕乞巧,以思念的人在旅途中的人為特定目標,寫景抒情,在滿是愛意的環境中透露出一絲絲失落、沮喪和遺憾,情感交織混雜,出人意外中顯示出其高超的詩詞創作和組織能力,情感真摯,畫面感人,為不可多得的描寫七夕佳作。

相關焦點

  • 讀一首詩楊樸《七夕》,人間機巧已太多,猶年年乞巧,真過分
    ——宋代:楊樸《七夕》七夕,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天上人的相會,本也與下屆人間無關,地上的人偏要湊熱鬧去慶祝。慶祝也就罷了,還夾帶些私心,倒趕在這一天要向織女乞巧。地上的人未免太不通情達理,牛郎織女相會的時間一年中本就一夕,一年三百六十餘日,人們偏是選擇這一天,去攪擾他們。有感於此,唐代詩人羅隱曾寫了一首《七夕》詩:"月帳星房次第開,兩情惟恐曙光催。
  • 十首著名的七夕詩詞,哪一首最能撥動您的心弦
    牽牛織女的愛情故事源遠流長,關於七夕的詩詞也有很多,今天我和朋友們分享十首關於七夕的詩詞,不知這裡的哪一首最能撥動您的心弦。1. 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七夕 (唐 白居易)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3.乞巧 (唐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七夕節,分享幾首節日詩詞,拿去浪漫吧!
    自古以來,作為一個多情的節日,七夕都是那些心懷浪漫主義的詩人們吟詠的對象。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特意找出幾首來,和大家一起品鑑,共度浪漫七夕。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成書於南朝、取材於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中納入的《迢迢牽牛星》幾乎可以說是最早的吟詠七夕的作品。
  • 七夕古詩詞幾千首,您最喜歡哪一首?
    七夕浪漫情人節,古詩詞中哪一首您感覺最美?文:枯木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雙七、巧夕等,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最早源自古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來逐漸演變成牽牛和織女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
  • 「七夕」是古代情人節嗎?不好意思,這是女孩乞巧「購物節」
    牛郎依計行事,挑著扁擔把兒女裝進筐裡,緩緩飛到了天上。眼看牛郎就要和織女相會,王母立刻拔簪劃出一道銀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最後兩人真摯的感情感動了上天,準許兩人每年七夕這一天,由喜鵲搭橋相會。從而留下了這麼一段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
  • 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今天是2019年的七夕節(8月7日),你可知道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七夕叫乞巧節。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 七夕情人節圖片《七夕》古詩詞大全 七夕經典詩詞名篇匯總
    最憐天上七夕月,又逢人間情人節。  8月7日,己亥年農曆七月初七,又是一年七夕。  因為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七夕節逐漸演變為「中國情人節」。  小編整理了一些絕美的古詩詞,借吟詩以寄情,去品讀古代文豪眼中的七夕氣象。
  • 七夕:金風逢玉露,勝卻人間無數
    西漢 星象圖壁畫牛郎織女(局部)丟巧針宋金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故事鏡古時七夕風俗圖,蛛網乞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而七夕乞巧之俗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唐宋時烏鵲架橋流行南北朝,牛郎織女的故事裡又增添了烏鵲填河架橋的情節。庾肩吾《七夕詩》云:「玉匣卷懸衣,針縷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離前看促夜,別後對空機。寄語雕凌鵲,填河未可飛。」唐宋時烏鵲填河架橋之說風行。
  • 有情人序天倫,有緣人看星河——七夕節與你共同吟誦美妙的詩詞
    唐代林傑的《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代孟浩然《他鄉七夕》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宋代陳師道《菩薩蠻·七夕》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裡山。宋代吳文英《惜秋華·七夕》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
  • 穿針乞巧拜織女……七夕節的傳統習俗還有哪些?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 《中國詩詞大會》經典七夕節詩詞,內含完整譯文,完整版值得品讀
    01七夕節(別稱: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道德臘,英文名: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七夕節民間有拜月祈福、拜織女、吃巧果、祈求姻緣等習俗。也是中國的情人節!02《中國詩詞大會.七夕特別節目》題庫加點評,選手專訪,那一期真的堪稱精彩絕倫。
  • 七夕,這些有趣的文化常識,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今天農曆七月初七, 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的來歷到底是什麼?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快把這些有關「七夕」的知識 告訴孩子吧!
  • 七夕經典詩詞名篇 那些古詩詞裡的唯美愛情了解一下
    七夕經典詩詞名篇 那些古詩詞裡的唯美愛情了解一下時間:2018-08-05 17: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經典詩詞名篇 那些古詩詞裡的唯美愛情了解一下 關於七夕的詩歌有哪些?
  • 七夕又叫乞巧節,姑娘們過節的時候,男人們在幹什麼?5首古詩
    唐代的詩人林傑就寫過這樣的一首詩:《乞巧》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的晚上,大家都在外面仰望蒼穹,因為今晚,牛郎和織女要通過鵲橋,相見啦!每家每戶都在七夕的晚上看著那明亮的月亮,對月穿針,那紅色的絲線已經穿過了幾萬條了。
  • 詩詞欣賞:七夕節,100首最美的古詩詞送給你!(值得收藏)
    碧空露重彩盤溼,花上乞得蜘蛛絲。030.七夕(唐)李商隱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053.乞巧(唐)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關於七夕的那些優美詩詞,每一首都足夠驚豔
    也要站成一棵筆直的樹守望/放飛嶄新的夢想/在春的枝頭拔節生長/柳綠桃紅溪水淌/大雁雙飛藍天上/寂靜欣賞美麗的風光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也要載歌載舞/把歡樂永駐/撐一把油紙傘/沐浴唐風宋雨的韻律/品一卷詩書/染一副人間美麗的畫卷/蹁躚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也要擁有明媚的陽光/徜徉於江南的風光/賞朦朧煙雨醉迷茫/聆聽一首小提琴的悠揚
  • 七夕,不僅有美好愛情,更有唯美的文字,10首優美的七夕詩詞送您
    今天一天大家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七夕」,一個屬於中國人的情人節,屬於所有女性的節日,象徵著美好和愛情。不單單是現在,七夕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式節日,在古代,就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很多名人也為其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詩詞。
  • 「相遇·古韻」2020萬達中心寫字樓七夕主題活動
    它自古以來傳承的文化內涵裡始終有浪漫的因素貫穿再美的情話都比不過古人的詩詞七夕美甲七夕代表了浪漫和愛情。從書信寄託到現在的七夕約會,代表了時代的變化,人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也有了變化。那麼約會的時候,必不可少的除了服飾以外,當然還有搭配。做一款七夕的美甲,就可以美美的去約會了。
  • 變味七夕節,鮮花和巧克力讓「乞巧節」變成「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刨除牛郎織女的神人愛情故事之外,它更應該是一個女孩的節日,也更像一個單身女子的節日。說到七夕節的風俗活動,「乞巧」絕對是避不開的一個主題,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浮針取巧、喜蛛應巧等等。「」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
  • 「七夕為神節,神來自乞巧;中秋為人節,人聚自團圓」是啥意思?
    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了,於是,在與老農的聊天中自然會多了一些關於七夕的內容。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過程中突然聽到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七夕為神節,神來自乞巧;中秋為人節,人聚自團圓。但我不解其意,於是,便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