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駐馬店當地人不怎麼喜歡駐馬店這個名字,也曾經申請更改名字,但沒有通過。顧名思義,古時駐馬店是朝廷驛站,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而得名。
信息傳遞是駐馬店的歷史特色,有時,落位於政策層面,就具有信號槍的意義。2月21日,駐馬店率先下調房貸首付比例,七天之後,2月28日,河南省政府約談駐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求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七天的時間,風向逆轉,猶如古時的官員信使,歇好腳收拾停當,便奔向下一站,有時,就是過過路。
2月21日,駐馬店市政府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稱為樓市新政17條,具體內容分為四個重點:
1、住房公積金調整貸款額度由45萬元升為50萬元
首套房首付款最低比例由30%下調為20%
2、降低預售門檻在投入開發建設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25%以上的前提下,將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條件中「施工形象進度」調整為:中高層以下(9層以下含9層)建築主體施工形象進度達到基礎結構部分完成至正負零;高層(10層及以上)建築主體施工形象進度達到地面兩層(含地下室)結構封頂。
3、調整土地競買保證金繳納比例經市政府批准的群眾安置用地(如與商品房混合開發,按安置房佔總建築面積比例折算享受政策土地面積)、純商業用地,土地競買保證金按評估價款的30%繳納;其它用地,土地競買保證金由原來按評估價款的50%繳納調整為按評估價款的40%繳納
4、農民工、大中專以上畢業生、各類人才實行購房補助各類人才補助標準200元/㎡,大中專以上畢業生補助標準150元/㎡,農民工補助標準100元/㎡。
我們再看看駐馬店樓市:
2019年駐馬店商品房網籤面積286萬平方米,網籤金額170億元。與2018年相比,分別下降了23.2%和16%。樓市銷量下降,庫存則大幅上升。截至2019年12月末,駐馬店商品房待售面積2529.37萬平方米,比11月末增加47.74萬平方米。
再加上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成交量同比肯定下跌。此時,駐馬店出臺樓市新政自然是為了穩樓市。與駐馬店一樣,2月份以來,全國至少有50個城市發布了穩樓市政策。
我們參考無錫市樓市新政17條,主要包括繳稅延期、資金補助、貸款支持、降低預售門檻、延遲繳納土地金、順延開竣工時間等方面,政策指向是救房企,主要針對房地產企業、建築施工企業積極應對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困難。
駐馬店樓市政策,與之相比,有兩點引起了媒體的解讀,被稱為駐馬店式調控。
一是付款首付比例從三成下調為兩成!
二是100-200元/㎡不等的購房補貼!
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率先下調房貸首付比例,引起了社會媒體「放鬆調控」的解讀。就政策本身來說,效果也是有限的,公積金貸款購房比例是比較少的,商業貸款才是主流。受疫情影響,各地出臺尺度不一的樓市政策,總體上政策指向於救房企,強調對企業的扶持而非對購房需求端的刺激。無疑,這是政策的邊界與紅線。
2月28日,河南省政府約談了駐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求駐馬店市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同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要落實中央有關部署,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救房企是政策範圍內允許的,救樓市則是紅燈禁行,駐馬店被約談,無疑給那些醞釀在路上、不符合房住不炒定位的救市措施敲響了警鐘。
目前樓市不好是共識,這主要是疫情外在因素導致的,而樓市內在因素是穩定的,駐馬店被約談也表明了這一點。社科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指出,房價長期預期不會因疫情發生大的轉變,大城市市場和中長期市場不會因此而發生重大波動。預計短期內一二線城市房價相對穩定或略有回升,三四線城市總體穩中趨降,少部分城市可能較快下降。
住房需求端的刺激政策,容易引發未來房價大起大落,近期央行針對房地產領域接連發聲,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不會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對房地產行業放水,「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基調,不會因為疫情改變,但是,地方政府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作政策調整,政策紅線不能碰。疫情是變量因素,會讓需求延遲,但不會讓需求消失,關鍵是房企能不能扛得住?如果房企扛不住,選擇降價促銷,只要在個別城市,不是大面積的範圍,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樓市短期看政策,降房貸利率,放開限購,降低首付,這些緊一緊松一松的慣用套路,大概率是不會用的。
春暖花開山河無恙,疫情終會結束,不要因為一場疫情對樓市失去信心,我們等待樓市的重新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