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可以說,這是關於不約而同的一個註解故事。
3月5日,廣州駐馬店的樓市寬鬆措施先後撤銷。這釋放什麼信號?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調控仍然不放鬆,同時也代表著行政監管部門對目前市場形勢的判斷,樓市平穩向上的預期是不會改變的,也不會因為疫情發生大的轉變,隨著疫情結束,樓市就將逐步恢復常態。
考慮到疫情因素是短變量,目前是穩樓市,而不是救樓市,現在樓市也沒到救的地步,對於疫情後市場形勢,社科院大數據項目組預計:短期內一二線城市房價相對穩定或略有回升,三四線城市總體穩中趨降,少部分城市可能較快下降。
穩樓市而不是救樓市,一字不同,卻大不相同。
穩樓市是要穩房企,對企業的扶持而非對購房需求端的刺激。無疑,這是政策的邊界與紅線,針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這就好比房間有些悶熱,目前需要的是開窗通風,而不是開空調。
02
2月21日,河南駐馬店出臺樓市新政17條,被媒體解讀為「駐馬店式調控」,而其中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從三成下調為兩成,是全國首個把「降首付」調控放鬆的城市,引發關注。
緊接著,一周後,河南省政府約談駐馬店主要負責人,明確指出: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隨後,3月5日,駐馬店把「救市17條」從官網撤下。
全面落實因城施策,但有個總前提:房住不炒和保持調整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規定的跑道上允許你有自選動作。
具體到駐馬店樓市,2019年樓盤銷售下滑,與2018年相比下滑兩成左右,再加上疫情影響。此時出臺穩樓市措施自然無可厚非,只是降首付觸發了邊界與紅線,從而被約談。也可以看出調控政策之嚴格,既然關一扇門,就要不留縫隙,更讓躍躍入市的城市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降首付政策,容易刺激需求端,並引起市場預期的變化,造成房價大起大落。而目前樓市總體是平穩的,如果駐馬店的一小步,而引發其他城市的效仿跟進,成為一大步,這是不得不考慮的。全國一盤棋,河南省政府要求駐馬店提高政治站位,也是這個道理。
03
3月3日,廣州市政府出臺了「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若干措施」的通知,具體分解為九大類48項措施,其中,第三十一條內容是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對於商服類項目規定:
未完成規劃報建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同時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在之前,廣州對於商服類項目的規定是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於300平米,銷售對象只能是法人單位。
按照3月3日的規定是解除了這一限制,個人也可以購買,面積也不再限定。
商服類項目,是指商業、辦公項目,在住宅限購的大環境下,部分商服類項目被設計成酒店式公寓、公寓式辦公等「類住宅」銷售,由於面積小、不限購,總價低成為部分剛需客、無房戶和投資客的選擇。
媒體解讀為廣州公寓鬆綁,誰知一日之後,此《通知》便被廣州市政府官網突然撤下。
到了3月5日,「消失」的《通知》再次出現,只不過,原本關於鬆綁商服類項目的政策條文已被刪除。
廣州的公寓又回到了原地。
正好,和駐馬店同一天。或許,播放鍵按得太快,再等等。至少,在這個時候不適合。
04
疫情之下,樓市銷售幾乎停擺。全國至少有50個城市發布了穩樓市政策。政策指向是救房企,主要針對房地產企業、建築施工企業,積極應對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困難,緩解房企疫情之下的資金鍊,而不是針對樓市。
駐馬店廣州的遭遇說明,救房企是政策範圍內允許的,救樓市則是紅燈禁行。近期央行針對房地產領域接連發聲,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疫情是變量因素,會讓需求延遲,但不會讓需求消失,不會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對房地產行業放水,「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基調,不會因為疫情改變,有專家預測,類似認房又認貸、部分城市過於嚴格的非普住宅標準、針對2017年3月調控之前的商住房的流動等政策,近期應該會有所調整。
春暖花開山河無恙,疫情終會結束,我們等待樓市的重新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