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總裁專訪:三盛蘇滬如何神速擴張?

2020-10-16 地產操盤手

在起步是0的時候,定下目標:3年做到200億元;

集團最年輕的區域公司,做到2年,10城,13盤;

同等條件下,品質與顏值做到比TOP20房企更好;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在福州TOP級豪宅百督府會所,手哥專訪了三盛蘇滬區域總裁張榮華,解讀其所在的區域公司神速擴張背後的驅動力。



張榮華,從業30年,三盛12年,資深地產高管,曾任三盛集團設計及工程中心總經理,現為三盛蘇滬區域總裁。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兩年前,在三盛任職10年的張榮華主動請纓,從集團工程設計中心奔赴一線,開啟了三盛蘇滬區域前傳。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一年後,基於蘇滬區域的開拓和業務的開枝散葉,三盛集團堅定了總部移師上海的決策,之後三盛開啟全國戰略,蘇滬區域成為全國化布局的排頭兵。

兩件事情,沒有必然的因果,有內在的互力。


三盛蘇滬的開拓,讓集團看到了長三角的潛力,看到了總部輻射全國的迫切需要,堅定了總部移師上海的信心。

集團總部的遷移,讓三盛有了更高的站位,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縱深的資源。同時,反哺蘇滬區域,使其更快更好發展。



一、戰略驅動,模式先行,文化主導

1)三盛蘇滬區域的快速發展,重要驅動力是集團戰略決定的。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走得更久。在三盛千億戰略目標下,總部遷移到上海,三盛有了更好的人才吸引,有了更好的資金支持,有了更多的資源連接,高管視野也有了新的躍升。

全國擴張,重點進入,持續深耕,三盛蘇滬區域是集團戰略升級發展的典型代表。

2)「事業大平臺,財富共同體」,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讓更多企業主動合作,讓更多人才得以靠攏。

三盛內部的財富共同體模式,內部跟投機制是體現之一,高管按照1:5槓桿配資,公司可無息借款,更多讓利給內部員工。陽光之下,共贏模式,讓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有豐厚的回報。

開放的心態,共贏的模式,良好的信譽,給三盛外部合作帶來許多機會。在蘇滬區域,上半年7個新增項目均為合作開發,有財務投資,有聯合操盤,有戰略合作,均是基於三盛的信任和口碑。三盛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對內凝聚人心,對外匯聚資源。

3)同甘共苦的企業文化,老闆衝鋒在前,高管概不例外,一群人才走得更遠。

三盛每年一次的高管徒步騎行,由老闆親自帶隊,一起吃,一起住,一起流汗,一起攻堅克難。無論是尼泊爾的高山徒步,還是新疆高原的160公裡騎行,三盛董事長林榮濱總是走在前面,一起衝鋒。在張榮華看來,這不止是一次團隊建設,更是老闆有擔當,能與團隊一起分享,一起擔當的體現,這也是三盛企業文化的外顯。

三盛春晚是三盛文化的重要IP。每逢春晚,三盛人都要提前兩個月開始排練,現場盛況堪比地產界春晚。三盛春晚,就如同一家人的過年,什麼事情都不能阻擋家人的歡聚。


手哥受邀參加過多屆三盛春晚,記得有一屆春晚,三盛集團總裁程璇因為腿腳受傷,坐著輪椅在舞臺上表演,「一個都不能少」,那場景感人至深。

企業文化看不見,卻有無形的力量,催人奮進,給予鼓舞。三盛是一家高度職業化的上市企業,雖然不提倡家文化,卻有家的溫情。

三盛的企業文化內核極其堅固,有足夠的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在蘇滬區域,每一兩個月張榮華就會親自為團隊進行一次企業文化培訓。

二、更快、更好、更強的發展三角

集團戰略,共贏模式,企業文化是三盛集團賦能區域快速發展的基因和底色。

要真正做到神速發展,良性增長,穩定前行,還需要區域管理者的經營能力,組織能力,大運營能力,產品及營銷力,這是個系統性工程。

作為區域總裁,可以長板更長,但是不能有短板。正如木桶原理,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區域公司要做到更快、更好、更強發展,考驗區域總裁的總體操盤能力,即大運營能力。

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個區域公司的管理運營,說大了如同治理大國,說小了如同做一道美味佳餚,做到色香味俱全,拿捏火候,掌握平衡,格外需要功力。

專業能力,組織能力,統籌能力,經營能力……一個都能少。

跑得快了,要有風險和穩定性考量。太穩定了,要加快布局,調整速度和步伐,增強目標意識。快餐可以有,久了容易營養不良,也會影響組織的健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中式大餐,需要在速度、效率、利潤之間的拿捏權衡,有關乎指標的技術,也隱藏著管理的智慧。

1)城市開拓與區域深耕的平衡

在城市布局上,橫向要投資拓展,做好潛力城市的進入,發現新機會,做到平衡布局。目前,在三盛蘇滬區域,已經重點進入南通、蘇州、無錫、常州等地。

張榮華表示,三盛持續看好長三角,「全國沒有比長三角更好的區域和城市」。從人口、教育、交通、經濟實力、發展潛力等多項指標看,「長三角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未來資源吸附能力,人才集聚效應會越來越強,它還在持續生長。

三盛蘇滬戰略性紮根於此,與其共同發展,自身的高速成長疊加區域的發展紅利,也具備做大做強的潛質。

橫向布局之後,縱向要做城市深耕。按照蘇滬區域發展規劃,未來要做出1-2個百億級城市,1-2個50億級城市,支持一線做強做大,內部設置競爭機制,鼓勵城市之間的競賽。

2)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的把握

在人才組織上,要有內部培養的梯度建設,保證團隊生長的延續性和穩定性,要有外部的持續引進,保證組織的動力和新鮮活力。

著眼當下,以開放的心態,廣泛吸納外部精英;放眼未來,以長遠的定力,做好內部人才培養。區域要快速發展,在團隊建設上要提供人才池,長短結合,新老搭配,才能更有活力。

三盛蘇滬區域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已經布局蘇中、蘇南10座城市,設立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南通、合肥6大事業部,已經開發10餘個精品樓盤,累計約230萬平米,團隊由最初的39人,擴充到350人,不乏來自TOP30強房企的行業精英。

張榮華表示,三盛是一家高度職業化的企業,蘇滬區域正是快速發展期,歡迎各界精英的加盟,三盛也願意給出機會,引進更大量級的人才,與三盛共享財富,共贏未來。

3)產品、營銷、研發的三力互動

作為工程管理中心總經理,產品的質量是裡子。

作為設計研發中心總經理,產品的顏值是面子。


張榮華曾身兼集團產品和工程兩大中心總經理,設計研發功力深厚,產品品質要求嚴格,現在,高顏值、高品質也成為了蘇滬區域的長板。

轉換角色之後,作為區域總裁,在產品、研發之外,張榮華為自己增加了營銷和品牌的新課題。在產品研發中,營銷要做到前置。

三盛低調務實,在集團層面,做得多說得少。在區域層面,三盛蘇滬意識到品牌要為營銷賦能,要用產品帶動品牌,用品牌引領營銷和市場。

三盛蘇滬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快速執行能力。對於同行優秀的案例,三盛蘇滬經常組織管理團隊學習,在考察過程中,邊看邊拍照,發到群裡,迅速轉化應用。


「看到好的東西,馬上拍,馬上學,馬上用。」

管理層不能有老大心態,要深入一線,感知最新,只有不斷學習創新,才不會被淘汰。

手哥問了張總一個問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如何保證高品質、高顏值,又能具備營銷優勢?


他透露了三盛的秘訣,這應該也是蘇滬區域每逢開盤必火爆的秘訣。


高品質高顏值考驗專業能力,設計研發是張總的優勢,自然不在話下。成本可控並不影響品質,因為地產的成本90%是在研發階段決定的,使用什麼材料,採用什麼工藝,呈現什麼效果,展現什麼品質,通過前期設計研發可以把握。


比如同樣條件下,三盛的地下車庫單個車位面積可以實現28.8㎡,而行業均值是32-34㎡。

通過設計優化,做到成本可控,保證品質和顏值,從而提升營銷優勢。在蘇滬區域,張榮華已經拿捏住了品質、顏值、成本三者的平衡點。

基於產品的高品質高顏值,三盛蘇滬不少項目一推出即爆紅,成為城市現象級樓盤。在行業品牌端,在用戶口碑端,三盛蘇滬區域在今年也登上新臺階,煥然一新,被同行頻頻提及和推薦。

三盛蘇滬營銷在遭遇疫情的2020年,沒有太多影響三盛的開發節奏,上半年依然做到了新進入城市6個月開盤,新推樓盤首期開盤去化60%以上,回款率90%以上。其中海門項目首開100%去化率,開盤後2周內回款80%,一個月內全部回款。在嚴峻的市場行情下,三盛蘇滬做出了營銷鐵軍的榜樣。

這些看似是簡單的業績指標,背後是系統的組織統籌能力,強大的內部協作能力。前期投資拓展,財務風控,中期產品研發,營銷組織,回款速率,後期品質把控,成品交付……一系列過程,每一步都重要,必須做到均好。張榮華表示,蘇滬要做讓集團最放心最省心的區域公司。


三、目標,榮譽與使命

1、有了高目標,走得會更快


在蘇滬區域還是從0起步的時候,張榮華就定下區域發展目標,三年做到200億元。


「我相信了,團隊就相信了,就能做到。」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這是一種必勝的驅動力。

走過兩年再回看,三盛蘇滬區域因為有了高目標,所以走得更快,步伐更有力。

站在現在看未來,說到未來目標規劃,張榮華表示,蘇滬區域在現有布局情況下:

2021年期初做到儲備貨值200億元,年度業績目標做到150-200億元;

2022年期初做到儲備貨值350億元,年度業績目標做到300-350億元。


這一系列目標,都將在高質量運營的前提下實現。無論是新進入城市還是深耕城市,都要統籌設置,要有現金流考量,也要有利潤率規劃,如田忌賽馬,總體把握,贏在布局。

作為蘇滬區域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項目,無錫鬱巷項目首當其衝,絕佳的自然資源和自身條件,榮氏家族的發源地,讓它成為三盛督府系走出福州之後的首個作品。

「集團雙千億,蘇滬300億元。」蘇滬區域不僅有指標擔當,也逐漸成為三盛集團品牌標杆首選的探索領地,品質著作塑造的承載大區。

2、為了心中的榮譽

康德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震撼人心: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在三盛看來,業主口碑與企業品牌,也是值得頂禮膜拜的準則。


讓張榮華記憶猶新是,董事長在說到三盛要做什麼樣的社區時,表示:「當我老去80歲時,拄著拐杖再次來到三盛的社區,那裡依然功能完好,生機盎然,毫不過時。」

作為「產品經理」,張榮華表達的更直接,在量產化、標準化盛行的行業裡,三盛不做垃圾產品,不能讓購房者可能花費一生積蓄而失望,不能辜負三盛業主們的信任。

照耀三盛人的,除了太陽,還有心中的榮譽感。

3、有一種使命感在召喚


這個行業裡,大多數企業將高周轉奉為圭臬,崇拜規模、崇拜速度、崇拜周轉率。


講價值觀的企業,有情懷的企業反而變得稀缺,也依然有一些企業信守著以用戶為中心的準則,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從而贏得市場和美譽,如阿那亞、麓湖等,被奉為中國神盤。

在品牌房企裡,張榮華表示三盛這家講究情懷,有點理想的企業,希望從蘇滬區域做起,為行業創造出值得推廣的案例,健康良性發展的模式,讓這個行業越來越好。

「產品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用戶是我們的核心財富,對開發的每個環節盡力做到精細管控,我們都堅持做到極致。」

有一種使命感在召喚,有一種責任感在驅動。跟張總暢聊的兩個小時裡,說到三盛和管理,談到行業和趨勢,關照當下和未來,感覺到這一輩地產人心有,有一種厚重的東西在流動。

平衡管理與高速擴張,是三盛蘇滬區域外在的表象,是結果的呈現。在背後,是企業文化的展現,是對行業品質的追索,是內心榮譽準則的堅守,是價值觀的勝利。


手哥與張總在百督府。

相關焦點

  • 煥然壹新|三盛集團全新品牌形象正式發布
    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三盛資本總裁王建輝、三盛地產集團助理總裁梁小禾等領導出席發布會,並為全新品牌LOGO揭幕。三盛員工、客戶、合作夥伴等線上線下共同參與,見證三盛全新品牌形象煥新首發。
  • 現代築美家居公司總經理鍾耀燦一行蒞臨滬蘇區域溝通交流
    2019年10月17日,現代築美家居公司總經理鍾耀燦,常務副總經理鞠昶,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吳至鵬等領導蒞臨滬蘇區域溝通交流。下午,在滬蘇區域總部召開了工作座談會。碧桂園集團副總裁、滬蘇區域總裁謝金雄,區域成本管理部總經理張化宇,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朱夢婷,內控管理部總經理王增瑞,區域辦公室副總經理葉津鋮,營銷六區前策產品總監蘇紅等領導出席會議。
  • 馮勁義:入滬一周年,三盛體系化變革之路
    所以說現在我們考核每個項目可能主要是看自有資金回報率,它和ROIC有點不一樣,我們的自有資金回報率是拿來考核區域總裁和各個項目總經理的,那我們現在是究竟如何定義的呢?三盛在房地產精細化管理的進程中的有沒有自己的發展方向?房地產的未來可能就是精細化管理。第一,原來做地產太粗放了,看數字,總裁都是看億以上,到區域總看千萬,到項目總看百萬。
  •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發自肺腑地說。多年來她積極支持三盛成立黨組織深切關懷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的建設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程璇說,「三盛堅持黨員優先培養機制,近年來已有多位『盛創生』黨員成長為集團及各區域公司的骨幹、高層領導。」三盛集團2012年7月,三盛集團黨支部成立,2018年就正式升格為黨委。三盛現已擁有正式黨員180餘人,中高層的黨員就有36名。
  • 馮勁義:三盛「健身」
    本期【見地】對話嘉賓: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先生。撰文 | 房慧出品 | 樂居財經「如果三盛總部在福州,馮勁義也不會來吧。」這是前不久,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在公司內部的一句玩笑話。總部落「滬」一年,三盛地產的變化由內而外,有目共睹。
  • 地產女總裁直播,圍觀量超218萬!看三盛如何創領新營銷
    在眾人開始懷疑地產直播是否具有長效且良性的發展可能時,三盛集團以兩場領先業內的【跨界資源整合型】總裁直播,給了我們諸多啟發。總裁直播,打破信任壁壘首先誰來直播是直播收效的核心要素。在直播經濟中,信任壁壘是影響直播轉化的重要因素,在房產此類大宗金額商品中更甚。
  • 地產女總裁直播,圍觀量超218萬!看三盛如何創領新營銷
    在眾人開始懷疑地產直播是否具有長效且良性的發展可能時,三盛集團以兩場領先業內的【跨界資源整合型】總裁直播,給了我們諸多啟發。總裁直播,打破信任壁壘首先誰來直播是直播收效的核心要素。在直播經濟中,信任壁壘是影響直播轉化的重要因素,在房產此類大宗金額商品中更甚。
  • 女總裁公益直播,看三盛以跨圈直播實踐整合營銷
    上至大牌明星、總裁站臺,下到置業顧問,紛紛涉足直播新賽道。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近200餘家房企開啟直播營銷,但不管是邀請明星動輒百萬的合作費用,還是高頻低成本的員工直播,銷售助力往往都收效甚微。
  • 碧桂園原貴州區域總裁黃士馮空降華鴻嘉信任總裁
    區域房企依舊寄望職業經理人助推規模擴張。日前,浙系房企華鴻嘉信迎來了新總裁:碧桂園原貴州區域總裁黃士馮。在名將雲集的碧桂園,黃士馮知名度並不高。而華鴻嘉信總裁之位已缺席半年,此前正榮原副總裁王本龍加盟該公司就差臨門一腳,最後轉投安徽三巽。公開資料顯示,黃士馮在碧桂園工作15年,從校招生一路晉升至碧桂園貴州區域總裁,並在區域總裁位置一待7年之久。
  • 總裁近距離|三盛地產馮勁義:不拿「地王」,穩健發展不盲從規模
    本報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導近期,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再次表明了三盛2022年衝擊「雙千億」的決心。其強調,未來達到千億規模之後,在以現金流安全為前提的情況下,三盛還是會合理地控制增長規模:「不盲從規模,要穩健發展,這是我偏好的風格,也是三盛的風格。」 馮勁義說。
  • 一場直播帶來3億銷售 三盛集團總裁教你如何從「叫好」到 「叫座」
    金九銀十帶來了房地產市場的活躍,三盛集團也在福建大本營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以撬動金九銀十的賣房市場。9月30日國慶節前夜,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現身直播間,以跨界資源整合+精準受眾定位+總裁信任背書三重保障,創下圍觀人數超218萬、帶貨3億的佳績,引起行業內關注和熱議的同時賺足了眼球。
  • 東鵬與碧桂園籤滬蘇項目意向書,獲「拎包入住戰略合作夥伴」稱號
    近日,碧桂園服務在江蘇泰州舉行「2020年第三屆戰盟商大會暨滬蘇區域第一屆核心商家溝通會」,東鵬等28家全國一線品牌榮獲碧桂園服務授予的「拎包入住戰略合作夥伴」稱號,同時,東鵬還與碧桂園服務籤訂滬蘇區域項目意向書。
  • 三盛女總裁直播成果顯著 彰顯地產直播線上優勢
    9月30日國慶節前夜,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現身直播間,以跨界資源整合、精準受眾定位和總裁信任背書三重保障,創下圍觀人數超218萬、帶貨3億的佳績,引起行業內關注和熱議。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下場直播賣房,兩場直播累計圍觀量超 270 萬,引發了全行業對地產直播的新思考。地產直播賦能經濟增長 總裁背書打破信任壁壘直播經濟,是今年以來最熱的經濟名詞,疫情之下,線下消費走弱,而線上消費蓬勃發展。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年底中國的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達 5.24 億人,而直播帶貨的市場規模將突破 9000 億元,前景廣闊。
  • 三盛品牌煥新為「Sam-Sum三盛」
    圖為三盛集團電腦端新官網同時由於採用開放式菜單欄,三盛新官網中主要信息板塊均能夠呈現在當前頁面中,而舊版的部分信息是在滾動頁面中呈現。新官網的信息呈現方式更加集大成化,直觀地向外界展示了公司資本平臺動態、集團新聞、區域動態等方面。
  • 總裁背書打破信任壁壘 三盛集團地產直播激發業績潛能
    9月30日國慶節前夜,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現身直播間,以跨界資源整合、精準受眾定位和總裁信任背書三重保障8月28日,由三盛攜手福建女企協舉辦的公益築家直播中,程璇就已取得帶貨金額1.2億,並為公司沉澱了60多萬的粉絲流量。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下場直播賣房,兩場直播累計圍觀量超 270 萬,引發了全行業對地產直播的新思考。
  • 總裁背書打破信任壁壘,三盛集團地產直播激發業績潛能
    9月30日國慶節前夜,三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親自現身直播間,以跨界資源整合、精準受眾定位和總裁信任背書三重保障,創下圍觀人數超218萬、帶貨3億的佳績,引起行業內關注和熱議。 8月28日,由三盛攜手福建女企協舉辦的公益築家直播中,程璇就已取得帶貨金額1.2億,並為公司沉澱了60多萬的粉絲流量。
  • 三盛的出新、蟄伏與蓄力 非典型閩系的千億之路
    對於三盛集團而言,這是它成為更強更穩健房企的開拓路線。 就在9月16日,三盛入滬一周年的節點,其對外發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對比其他多數閩系房企,三盛是特立獨行的存在。這指的是公司本就不押注於高槓桿高周轉強擴張的模式。這個模式,放諸在當下地產市場語境裡,正在被修正乃至淘汰。 地產商們正在向過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告別,轉而對標製造業「向管理要紅利,向經營要效益」的時代。
  • 碧桂園貴州區域總裁專訪:客戶至上,品質為先
    此次我們有幸對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貴州區域總裁歐陽騰平先生進行獨家專訪。歐陽騰平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貴州區域總裁歐陽騰平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貴州區域總裁>今年房地產市場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房企會如何保持競爭力?
  • 三盛地產總裁馮勁義榮獲「2020中國地產年度CEO30強」,成功蟬聯!
    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憑藉在內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成績,榮獲「2020中國房地產年度CEO TOP30」獎。去年5月,馮勁義正式加入三盛,憑藉自身豐富管理經驗和市場洞見,驅動三盛管理框架的全面升級。經過一年多的梳理與調整,三盛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系統、管理體系、運營管理體系、產品成本等體系化層面的制度,有效控制風險、提高效益,夯實了三盛業績穩步增長的基礎。
  • 三盛集團地產上市平臺三盛控股(2183.HK)榮獲「2020年度投資價值...
    近年來,三盛控股圍繞戰略打法和組織架構,開啟了體系化變革之路。此次公司成功斬獲金瓴獎,體現了行業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自開啟全國化步伐以來,三盛集團旗下三盛控股不斷調整升級土拓策略。在區域布局方面,三盛控股提出了「跟著人走」和「跟著人流走」兩個投資邏輯,即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以高潛力地區驅動未來業績增長;在拿地策略方面,三盛控股實施「4-3-3」策略,利用產業合作、招拍掛和收併購等方式吸納優質土儲,抓住土地市場窗口期吸納優質土儲。圍繞城市化的方向,三盛控股找準投資範圍,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