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能不能玩會兒,再寫作業啊?」
「不行,完不成作業就考不了一百分,考不了一百分就不帶你去玩……」
…………
「媽媽,我能不能休息一會再練鋼琴啊?」
「不行,你看電視上面那些小朋友多聰明,你一定要更加努力,爭取超過他們……」
…………
「爸媽,我長大以後想去學攝影。」
「那有個什麼前途啊,隔壁老張的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你要是考不上當心我揍你……」
…………
「嗚嗚嗚,我有一個虎媽媽,還有一個狼爸爸,我好害怕,好害怕……」
沒錯,就是那些充滿笑容和看似頑皮的孩子們,他們作為社會最弱小的群體——祖國的花朵,卻正承擔著整個社會的重壓。父母們正在用自己認為「這不準」「那不準」的信條,要求孩子們禁錮自己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這也就是這部由熊初保先生作詞作曲,來自四川綿陽的王琳瑜小朋友演唱,同時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拍攝而成的MV昭示給我們的主題。
當我們聽到這個叫《虎媽媽狼爸爸》MV裡孩子稚嫩的聲音喊出「要是沒寫完作業,虎媽媽就會將我罵;考試成績不理想,狼爸爸就會將我打;我的童年充滿了太多的害怕;我的書包裝不住太多的光華;我們需要多彩的童年」這些語言的時候,當他們叫我們虎媽媽狼爸爸的時候,是不是會有那麼一絲的觸動呢?在我們標榜「精英式教育」,憂慮「富不過三代」的怪現象之後,洋洋得意拉著滿是委屈的女兒去參加鋼琴比賽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從他們的那一聲聲哀傷的旋律中聽出他們對不公的控訴呢?聽著這曲調中因害怕難過而發出的顫抖聲,回味這些讓我們振聾發聵的詞句,我們是不是會感到汗顏呢?
但是,這就是現在兒童教育的現狀,很多父母在打著愛孩子、為孩子好的旗幟,卻從來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反而變本加厲地加重孩子的負擔,動輒就是其所謂的「棍棒教育」。就如現下人們熱議的「虎媽媽」蔡美兒,這件事情已經引起了美國人對教育的集體反思,但是在中國我們卻仍然對孩子的呼聲置若罔聞。很多媽媽都會像蔡美兒那樣讓自己的女兒選擇小提琴而不是女兒喜歡的網球,在狼爸虎媽們的眼裡,孩子的路是由自己掌握,成績是決定孩子前途的唯一標準,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子女的將來好。但是實際上呢?無一例外都是遭到了孩子們的強烈抵制,就如同蔡美兒一樣大多以失敗告終。其實我們始終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替孩子考慮,有沒有試著站在他們立場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來教育呢?如果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需要的很簡單,就只是一個多彩的童年。
我想這首叫《虎媽媽狼爸爸》的真正心曲比強迫孩子們在臺上演奏鋼琴曲,唱著京劇,拉著小提琴要好聽得多。就像那首現在還讓人聽著不住流淚的《七子之歌》一樣,發自他們的內心。
孩子不僅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也是我們的開心果,不開心的時候,他們的笑容就是最好的撫慰劑。我們已經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太多太多,何必再苛求。我們大部分人都看過《家有兒女》這部紅遍每個中國家庭的情景劇,羨慕他們父母與兒女關係是如此和諧平等,但是現實中我們仍然用蔡美兒的貴族式、標準化的教育來抵禦「富二代」「富三代」的怪現象,難道我們也要自己的兒女像蔡美兒那樣只要演講過快就會遭到母親的詰難,成為一個「功課超人」「父母的應聲蟲」麼?有沒有考慮過在孩子將來真正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又在哪裡呢?如果有感想的父母聽一聽這個MV吧,從王琳瑜憂傷的歌聲中,筆者相信你會更能理解孩子們內心的真實吶喊:爸爸媽媽,請給我一個多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