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英文標識半生不熟 說法粗俗不免貽笑大方(圖)

2021-01-07 搜狐網


  昨日,一位參觀農博會的外國友人路丁指出,長沙市公共場所衛生間使用「W·C」不雅。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長沙街頭的英文標識存在的問題還不少。

  夾生英文讓人質疑

  來長參觀農博會的英國人路丁發現,在長沙很多公共場所都懸掛了英文「W·C」字樣的標牌,表示是洗手間。他認為這樣的標識用在公共場合非常不雅。因為在英國英語中,「W·C」類似中文所說「茅廁」,是比較粗俗的說法,而在外國表示廁所時多用「Restroom」,義為「洗手間」。此外路丁也很不理解怎麼長沙這麼多「Hotel」,一家普通的餐館也冠上此詞。在他看來「Hotel」應該是上一定檔次的,可以住宿、提供飲食的地方。這種普通的餐館應該叫做「Restaurant」。

  雜交英文圖方便

  中南大學英語系楊建麗副教授也搜集了不少長沙市內街頭英文的材料。她指出現在街頭英文開始與本地文化雜交,街頭英文往往利用中英文的諧音,而在構詞上也注重視覺效果。她舉例,全球通的廣告使用了「Gotone」 這個單詞英文詞,實際上在現有的英文字典上還找不到此詞。。楊教授個人理解實際上在現有的英文字典上還找不到此詞。「Go」意味著「去」,應該意指能走遍全球,而「Tone」這個單詞本義為「音調」,在此卻是為了切合中文「通」的諧音。如此改造,一般對英文略有知識的觀者就都能馬上記住,從廣告效果來看這是非常成功的。

  有關人士認為,在街頭使用的英文為了引起路人的注意,想盡所能以大家能接受的方式出現。實際也是利用大家粗淺的英文知識,把簡單的單詞詞組合,賦予其新的中國人能認可的含義。其中的規範使用的問題也顯得不再重要了。

  地名翻譯不中不洋

  市民馬先生指出,長沙街頭一些交通指示牌、路牌等中文地名之下的英文很「奇怪」,有的用漢語拼音,有的又是英文。比如有的交通指示牌上,「氵榮灣鎮」用漢語拼音寫著「Yingwanzhen」,而「韶山路」則是用英文寫著「Shaoshan Road」。馬先生認為可以統一。

  對此,長沙市地名委員會解釋:國務院早在1978年就頒發了《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實施說明》,其中規定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的中國人名地名,適用於羅馬字母書寫的各種語文,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也就是說地名應該按照漢語拼音直譯。地名委負責人認為這種譯法對來中國的外國人會更方便。本報記者 尹 丹


相關焦點

  • 中國公共標識規範滿意率不足5成 英文廁所知WC
    道路交通標識最應改善  在此次調查中,認為公共設施標識非常規範和比較規範的被訪者佔總體比例不足5成(47.7%),且鄉鎮地區的標識規範化問題更為嚴重。  認為公共標識符合規範的受訪者比例從城市到鄉鎮逐級遞減,城市是62.3%,城鎮為47.2%,到農村只有41.1%。
  • 別再讓奇葩翻譯貽笑大方
    我們並不缺少能夠準確翻譯標識的人,而是缺少一顆認真認真負責的心以及對待「翻譯」二字應有的嚴肅態度。五一小長假來了,出行遊玩成為不少人的假期選擇。當遊客們欣賞美景的時候,一些景區的「奇葩翻譯」也引發了網友的圍觀,成為旅遊新聞中的花絮。
  • 北京公廁禁用WC 看不懂的英文標識將規範(圖)
    北京公廁禁用WC 看不懂的英文標識將規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6日 11:25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等 田麥久站在長安街的路牌下說:「漢語拼音標識外國人看不懂,一些中國人也看不明白。有的地圖上用英文,實際道路用漢語拼音標註,容易讓初到中國的外國人混淆為兩個地方。」     八大領域啟動規範標識     據了解,旅遊景區、商業、文博、文化設施、地鐵公交、醫療衛生、體育場館、環衛設施等八大領域的相關單位已經啟動了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工作。
  • 深圳英文公共標識錯漏多 蹩腳譯法不知所云(圖)
    深圳商報記者 劉金玉  作為一座日益國際化的城市,深圳在很多公共場所都啟用了雙語標識。但經常有市民反映,我市公共場所不少英文標識錯誤百出,有損城市形象。連日來,記者在深圳街頭實地調查證實,公共標識英文翻譯錯漏多的現象在一些地方的確存在。
  • 「我服了你」的英文說法
    「我服了你」的英文說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特別流行「服你」系列。原來喝多了扶牆的人、過馬路扶老太太的人,突然都不扶了,開始服你。今日來個大集合,一起看看「我服了你」的英文說法吧~有人可能會說,「我服了你」的英語是「I服了U」。相信看過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的人都不陌生,這句中式英語在當年甚是火爆,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不過現在再用不免有些過時。
  • 長沙一家三口義務為星城道路交通牌英文翻譯查正糾偏
    原標題:長沙一家三口義務為星城道路交通牌英文翻譯查正糾偏   圖為劉和林一家在實地調查。圖中解放東路、城南東路的翻譯出現了張冠李戴的錯誤,「東」應是「E(ast)」,翻譯成了「西」——「W(est)」。
  • 上海清理公共場所不規範英文標識
    不過,上海街道上不時出現的不規範英文標識,卻「弄暈」過很多到過上海或者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在一家外企工作的艾米麗·利貝爾森女士就是其中一個。她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的確有時候會看到一些錯誤翻譯的指示牌,比如正確的英文翻譯應該是'Caution!The Ceiling is Low(小心碰頭)',而被錯誤地翻譯成了'Beware of the Ceiling(提防房頂)'等,讓人覺得很滑稽。」
  • 長沙磁浮已可使用交通聯合卡,並張貼相關標識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2018年,長沙實現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城區所有公交車及地鐵線路都可以使用交通聯合卡刷卡乘車。今年5月,一位江蘇遊客建議,長沙應該按照交通運輸部要求,在公交車、地鐵站等設備上張貼「交通聯合」標識,以方便外地持卡人識別,本報對此進行了報導。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完善相應的軟硬體設施,讓市民及外地遊客更方便地使用交通聯合一卡通。
  • 鄭州:一個地鐵站名多種標識方法 拼音英文混搭
    「二七廣場」地鐵站的名稱存在多種標識方法,甚至一個標識中拼音、英文混搭。  記者李一川實習生馬紅梅牛林林文圖  閱讀提示 Erqiguangchang?ErqiSquare?Twosevensquare?二七廣場是河南省會鄭州的標誌性地點,可鄭州地鐵1號線的英文譯註卻有3種。「如果外國友人到此,絕對讓他迷失在我大鄭州的地鐵裡。」有網友吐槽說。
  • 英語外教發帖修正蹩腳鐵路「中式英文」標識
    馮琰在其微博「DavidFeng馮琰」上,以每天一條的方式,關注鐵路部門的標識。他會按照正確的英文口語傳統,對現有標識進行重新翻譯,如「自動檢票口auto ticket gates,人工檢票口manned ticket gates」的英文翻譯中,他提出「ticket」一詞可以省略。
  • 惠贈 笑納 不敢當 錯用敬辭謙辭貽笑大方
    錯用敬辭謙辭貽笑大方用詞得體是一個人具有文化修養的標誌。遺憾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得體的用詞隨處可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敬辭謙辭的錯用造成的。我的一位朋友在大學執教,去年教師節,她收到一個學生送的賀卡,上書「師恩永難忘!惠贈王老師。」街邊一家商店的廣告牌上寫著「凡在本店購貨200元者,本店將惠贈一份精美禮品。」
  • 英文分類詞彙:常見的水果英文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文分類詞彙:常見的水果英文說法 2017-08-23 16: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糾錯活動引來大波「啄木鳥」,萬綠園、白沙門這些英文標識都錯啦!
    網友供圖  Parking變Carking west成weat  公共場所英文拼寫錯誤真不少  「白沙門公園停車場標牌上的英文翻譯拼寫錯了,Parking寫成了Carking,希望儘快改正。」  記者獲悉,活動組委會收到的有效糾錯信息中,有不少關於英文拼寫錯誤方面的內容。「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覆蓋面廣,市民遊客能夠發現這些細微之處的差異,是處處留心生活的表現。」評審專家表示,拼寫錯誤、用詞不當、中英文不符是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中常見的不規範現象。
  • 貴陽客運英文翻譯太「離譜」 網友嘆為觀止(圖)
    更多翻譯趣事,請看搜狐新聞社區民間紀事:網友齊曬最囧英文標牌  下一站 The expensive sun 到過貴陽 沒到過昂貴的太陽  成都鐵路局貴陽客運段中英文對照標牌錯誤百出就拿其中最不可思議的翻譯貴陽-the expensive sun來說,中國地名就該使用拼音,這樣畫蛇添足的翻譯只會貽笑大方。葉先生推測這些都是最原始的中翻英軟體直譯出來的,有初中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也不會犯如此荒謬的錯誤。
  • 舟山:告別「蹩腳」英文標識 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
    我市首個規範化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地方標準出臺  告別「蹩腳」英文標識 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  如何規範中文標識的英譯管理,避免由於中外文化偏差而引起誤解? 5月28日,由市外僑辦編寫的《舟山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2018年版)正式出版。
  • 武漢地鐵英文標識現奇葩翻譯 網友被雷翻
    前幾天,英國留學歸來的「wise」同學來電:武漢的英語標識蠻多都是錯誤的,看著彆扭。那些英文錯誤,讓人「羞紅了臉」。記者在武漢街頭探訪,確實可見不少中英文標識「風馬牛不相及」,「洋相」頻出。
  • 淺談:為什麼國產汽車中控按鍵標識都用英文?
    【前言】隨著車輛越來越多的進入普通家庭之中,有一個問題總會出現在新司機腦海裡:車內的按鍵標識怎麼都是英文?這些英文又是什麼意思?合資車、進口車使用英文無可厚非,為什麼自家產的車也是英文呢?1、歷史淵源車內按鍵使用英文,有其自身的歷史原因:汽車,自國外發展而來。最開始在歐洲大陸流行起來,隨著全球貿易的開展,英文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便自然而然的應用在汽車標識之上。
  • 水落石出:"Legend"被註冊 聯想英文標識變"Lenovo"
    「我們不是更換聯想品牌,更換的只是聯想品牌的標識,就像是換了件『衣服』。」4月28日上午,隨著國內IT巨頭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對聯想更換標識言簡意賅的解釋,此前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的「聯想換標」終於水落石出———聯想公司正式宣布,聯想現有的英文標識「Legend」將更換成「Lenovo」,整個公司標識也將更換成「Lenovo聯想」。
  • 美國中餐館雙語標識差別大 高校開課研究(圖)
    美國中餐館雙語標識差別大 高校開課研究(圖) 中英文意思相差很大的因為按照字面,「新」對應的英文單詞應該是「New」,而「Sun」在英文中是指「太陽」。學生們在調查後發現,原來這個翻譯的誤會是由漢語發音引起的。在廣東話發音中,「新」就是發「sun」的音,這個誤會純屬巧合。  同樣因為發音而讓人不太懂的還有沙特克大道中心的「一番日本餐廳」(Ichiban Japanese Cuisine),「一番」在日語中是「第一」或「最好」的意思。
  • 湖邊行走=lake walk 烈士公園中式英文太雷人
    烈士公園內的一塊標牌,英文翻譯很不地道。近日長沙網友傑森以「長沙雙語提示牌翻譯被指中式英語」為話題在「路邊社」播報了一條他的發現:「長沙烈士公園的雙語提示牌,估計是哪個工作人員用詞霸翻譯的!」  雷人翻譯遭吐槽  「下湖遊泳」翻成「under the lake swimming」,「湖邊行走」翻成「lake walk」,網友傑森求教各位專家,這科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