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鮮嫩,冬筍爽口,如果秋天也有鮮筍供應,會不會讓喜愛品嘗油燜筍、醃篤鮮的上海吃貨們大呼過癮?近日,來自遵義桐梓、習水、正安等地的特色山貨——方竹筍趕在國慶節前大批入滬,既為上海市民的節日餐桌增添一道美味,也是滬遵合作,精準扶貧工作的又一突破。國慶期間,遵義方竹筍將在全市約40個渠道開展線上線下促銷,預計日均銷售量超過10噸。
遵義方竹筍生長在海拔1200-2500米的貴州大婁山深處,當地獨有的方竹筍,屬稀缺物產,外形略方,筍肉豐腴,肉質脆嫩,質佳味美。滬遵消費扶貧聯盟理事長王華表示,經過多次調研,他們發現遵義方竹筍具備品質和時間茬口等優勢。「我們一直在尋找具有一定產業潛力、上海老百姓喜愛、貴州遵義主推、有明顯差異化、同時也能充分體現貴州農產品生態口碑的農產品,最終選中了方竹筍。一方面是原生態產品品質好,另一方面,上海市民對鮮筍有著發自骨子裡的偏愛,無論是鮮味濃厚的醃篤鮮,還是鹹鮮香甜的油燜筍,方竹筍都能保留來自高山深處的自然鮮味。」
為了把方竹筍引入上海的消費市場,滬遵兩地都費了不少心思,從基地端到銷售端,給予了全產業鏈業務幫扶。中秋節前,首批遵義方竹筍長途入滬,它既是對上海市場開展「投石問路」,也是測試方竹筍從採摘、預分揀、預冷到冷鏈物流的整個流程能否走通。「遵義方竹筍的保鮮難度很大,在冷藏狀態下也只能保鮮5天。而當地的冷藏、分級、物流運輸等商品化設施基礎很弱,也沒有規模化供應的標準和流程,聯盟派駐團隊,在當地手把手輔導商品化工作,也是藉助方竹筍這一產品,幫助當地主體進行產業能力升級。」
令產銷兩端都沒想到的是,首批遵義方竹筍入滬後,因為品質上佳,更彌補了上海市民秋季無筍可吃的空白,在多個平臺上一銷而空。智慧微菜場食行生鮮負責人高海峰說:「我們第一次上線了2噸遵義方竹筍,下午3點多就全部賣完了。」
對遠距離運輸過程中的保鮮技術進行進一步地優化之後,本次遵義方竹筍新鮮入滬的腳步邁得更大。記者獲悉,即日起淘菜貓、大潤發、歐尚超市、上蔬永輝、農工商超市、卜蜂蓮花、清美鮮食、康品匯、叮咚買菜、食行生鮮、本來生活、長寧美天和楊浦菜市場等將線上線下聯動,全線銷售遵義方竹筍。
「希望利用上海節日市場的消費優勢,讓市民吃上原生態的好筍,也讓遵義老百姓能夠創收。」上海援黔幹部、遵義市商務局副局長徐劍鋒說道。據他透露,未來三年,貴州遵義將建成10個與上海各渠道穩定對接的新鮮方竹筍基地,完成上海市場銷售額1億元的目標,同時他們將出臺生鮮方竹筍流通標準指南,推動成立遵義市方竹筍流通行業協會。另外,他還詳細介紹了方竹筍的食用方法,「由於方竹筍草酸含量高,可能帶澀味(同菠菜的草酸),去除方法也很簡單,切開後用沸水煮5-10分鐘,由青色變為黃白色,瀝水後再烹飪。」
另據記者獲悉,在市商務委的指導下,目前滬遵消費扶貧聯盟打算為上海消費者喜愛、貴州遵義主推、有明顯差異化、同時也能充分體現貴州農產品生態口碑的農產品建立一個統一的農產品品牌「HGA優選」(「Hu Good Agriculture」的簡稱,上海優選農品的意思),將來,上海消費者購買原生態、優質、特色的遵義農產品就有了方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