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烏魯木齊和呼和浩特的漢語意思分別是什麼

2020-12-18 教育和文化是親兄弟

我國有5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它們是少數民族的主要居住地與傳統領域,其地方政府在內部事務方面,擁有比其他省級行政區更高的自主空間。

民族自治地區的行政中心被稱作「首府」。由於歷史和民族的原因,自治區的首府所在城市一般都由民族語言音譯而來,比如:拉薩、烏魯木齊和呼和浩特。但是,對於它們的具體意思,我們很多人並不知道。

一、拉薩

「拉薩」,藏語翻譯為口頭語言「是」,做事只需敬順佛聖旨意,不容置疑與改變。通「寺」與「侍」。

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藏傳佛教聖地,也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素有「日光城」的美譽。

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出現在公元1世紀前後,拉薩所在地被稱為「吉雪沃塘」,意思是「吉曲河下遊的肥沃壩子」。

松贊幹布於公元633年在拉薩建立了吐蕃王朝,並開始建造大昭寺。傳說建寺期間有山羊負土填湖。藏語中羊叫「惹」,土為「薩」,大昭寺建成後就叫做「惹薩」。漢文史籍把『惹薩」一般譯為「邏婆」、「邏些」。

隨著佛教的興盛,人們把這個城市視作聖地、「惹薩」又改名為「拉薩」,意為「神佛之地」。

二、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準噶爾蒙古語為「優美的牧場」的意思。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以來有「亞心之都」的稱呼。

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三國時期,車師後國在現烏拉泊水庫一帶建淤賴城,為烏魯木齊第一城。唐朝為當時設輪臺縣。1757年清政府徹底平定準噶爾叛亂,將此地定名為「烏魯木齊」。

1763年清政府將舊城向北擴展,因為之前清政府並未實際控制該地,乾隆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意思是「開導教化」。寓意是要「給維吾爾族人開導文明的風尚」,藉此期望此地的人們從此有尊王服從之心,不再「反叛」。

1884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1953年,根據政務院關於更改具有歧視少數民族含義的地名的決定,恢復舊名,改為烏魯木齊市。

三、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城」,其中「呼和」為青色的意思,「浩特」為城市、城郭的意思。呼和浩特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的《俺答汗傳》中。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被譽為「中國乳都」。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豐州。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1581年俺答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

1694年清政府在舊城東北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併,稱歸綏。

1954年中央政府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可見,這些城市的名字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經常坐火車飛機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如果要去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火車票和機場顯示屏上的地名拼音往往並不會是Wulumuqi、Lasa、Huhehaote,而是Urumqi、Lhasa、Hohhot。眾所周知,中國的地名拉丁轉寫以漢語拼音為規範,但是這些地名長得卻和漢字對應的拼音不太相似。
  • 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的漢語意思是什麼
    說到清朝,令人震耳發聵的兩個姓氏莫過於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了。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的皇室姓氏,按今天的話來說,屬於國姓。葉赫那拉氏卻因為出了個老佛爺而名聲大噪。那麼,這兩個滿族姓氏它們的漢語意思是什麼呢?一、葉赫那拉氏葉赫是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於葉赫河得名。葉赫河位於今天吉林省四平市西南,葉赫滿語本意為:野鴨子。葉赫河滿語意為 :野鴨河。
  • 烏魯木齊航空將開通合肥至烏魯木齊新航線 特價機票550元起售
    烏魯木齊航空將於10月31日開通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合肥航線,該條航線由波音B737-800型客機執飛,186座全經濟艙布局。新航線開通之際,烏魯木齊航空特推出超低價機票,烏魯木齊-合肥550元起售。屆時,合肥市民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新疆一睹西域風光。
  • 呼和浩特站全力以赴做好「7.1」列車調圖和暑運工作
    (4)取消錫林浩特~包頭K7915次呼和浩特停站。 2.呼和浩特東站車次變化情況:(增加5對,取消一對) (1)新增長春~烏魯木齊T302/3、T304/1次直通特快列車1對。 (2)蘭州(嘉峪關)~北京K43/4次增加呼和浩特東停站。 (3)東勝西~北京西K573/4次增加呼和浩特東停站。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我國現有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3個省,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是地理常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於全部記憶,往往只能記住其中的大部份。第一步 先觀察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