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輸了,傳統武術卻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生死在此一舉

2020-12-16 文化頻道

2020年5月山東淄博,69歲馬保國與50歲王慶民,進行了一場「傳武VS搏擊」的大賽,結果「傳武大師」馬保國被三次KO,直至倒地不起,這場比賽讓本就對傳武憂心忡忡的觀眾,徹底失去了對傳武希望。自此,從國產電影《少林寺》開始到金庸武俠小說興盛所備受推崇的傳統武術,徹底淪入了「舞術」和「騙術」的結論。

不過也不能一味地否定傳統武術,馬保國這個結局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李連杰恩師吳彬接受採訪表示:馬保國完全不會武術。

馬保國被KO倒地不起

並非傳統武術沒有對抗技能。相反,傳統武術通過這次事件總結後撥亂反正,更應該大力發展,最終形成像京劇一樣的中國國粹。

傳統武術的發展歷程

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裡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而傳統武術作為我中華文化寶庫裡一隻璀璨的明珠,比全球其它地區發展的更枝繁葉茂、百花齊放。

在冷兵器時代,徒手搏鬥和冷兵器對抗是事關生死的大事,軍隊裡千方百計地研究各種搏鬥和殺人技巧,這個過程中有不少聰明人研究出了一些門道,在戰場上生存率明顯提升,武術應育而生。

古代沒有格鬥技巧是很難生存的

而那些在戰場上活下來的人退伍後,就開始傳授自己的競技技巧,為了讓大家練到熟能生巧,編加進了一些成套的動作,武術裡的「套路」由此誕生。但此時的武術事關生死和家族興盛,一般外人不傳,所以並沒有取得很大的發展。明清時期,伴隨著熱武器的發展,武術的軍事實戰作用弱化,逐漸走入民間。出現了精彩紛呈的武術門派,少林、武當的江湖地位,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民國時期武術家地位空前提升,由於軍閥混戰導致的權利真空,武術家結成組織、社團、學校進行自保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職能,那時候能加入一個拳館基本等於在戰亂中買了一份人生保險,武術開始百花齊放、大放異彩。

軍隊的生死搏殺成了武術的起源

但也是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大量的通俗武俠小說,傳統武術被加以神話,影響了國人對於武術的認知。

PS:民國武術大師李堯臣創編的無極刀法,讓二十九軍在喜峰口戰役大量殺傷日軍,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各國的競技術其實都來自於傳統文化

現代搏擊雖然種類繁多,但究其根源還是來自於各國發展的傳統文化。只是競技對抗講究:「簡單、直接、快」這三個要素,所以不利於對抗的很多花動作都被剝離了,但並非是亂打,其根源還是各國的傳統競技術,類似中國的武術一樣。

柔道:創建於公元前29年左右的垂仁天皇時期,跟中國傳統武術一樣也發展出很多的門類,相撲就是其中一種。

拳擊:大約在公元前十七世紀,拳擊運動經過地中海的克裡克島傳播到了古希臘。

泰拳:古代泰拳的技法與招式大約形成於十四世紀或更早一些時期,為古暹邏的大城皇朝時代。

散打:散打起源於三國時期吳國大將甘寧,甘寧以背掛和摔法見長,所以至今散打跟其它各國不同競技門類的比賽大家都要求散打不許用摔法,不公平。

三國大將甘寧創建了散打,以摔法見長

MMA:綜合格鬥裡大家熟知的地面技其實來自於巴西柔術,跟中國太極一樣也是屬於四兩撥千斤的競技技術。

中國的傳統武術比上述競技術種類更加繁多,其中大部分也都可以演化出屬於自己門類的簡化版對抗術,只是因為時代的關係,很多都被誤導了。

中國傳統武術門派眾多,百花齊放

現代傳統武術被誤導的幾個癥結

1.時代的發展,熱兵器取代了冷兵器和徒手搏擊,從而導致傳統武術再也不重視對抗訓練。

2.1955年國家取消了傳統武術對抗比賽的環節,武術向體操環節發展,從此套路幾乎成了傳武的正統。

1955年我國取消了武術的對抗比賽環節

3.小說和影視作品的誤導,誇大和誇張武術的作用,讓很多人為止痴迷,也讓傳武走上了「術高莫用」的歪門邪道。

4.國民對傳武的需求改變,時代不允許打架鬥毆,傳武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從而演變出強體健身的需求。

傳統武術的發展方向

從徐某某開始打假傳武,直到現在馬保國的陷落,可以說徹底撕下了傳武的神秘面紗和華麗外表,為傳武敲響了警鐘。

這是好事,可以讓傳武靜下來好好反思,到底問題出在哪。經過這幾次「打假」事件國民的眼睛也擦亮了,要再想像以前那樣以「術高莫用」來搪塞是說不過去了,再不改革、再不恢復傳統武術的本質,就要滅亡。

這樣一來,傳統武術根據不同的門派和特性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1.用於國家套路比賽的武術。

這類武術技巧性和觀賞性很強,完全可以繼續保留,作為比賽項目繼續留存,觀眾也愛看。

2.用於競技搏擊的武術。

把易於致命的部分去掉、花哨的動作去掉,提煉出可以用於正規競技比賽的對抗技術,加大與人的對抗訓練環節,而不是整天對著樹和石頭撒氣,每年開展對抗比賽,用不了多久這些門派的武術就會像散打一樣,可以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3.用於強體健身的武術。

這類武術分老中青三代不同,有不同的節奏和快慢,可以發展用於少年的廣播體操、中年的體質調節、老年的健身預防等不同健身套路,並可以向全世界推廣。就像當年華佗創建的「五禽戲」,並非用於作戰,而是用於健身。

武術用於廣播體操,更有利於青少年體質

其實中華傳統武術經過正經的歸類和升華,完全可以漂亮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而不是像現在被武俠小說誤導的武術。作為全球武術門類最多、最廣的國家,對抗競技裡我們眾多的武術門類肯定有比巴西柔術更適合登上無差別格鬥舞臺的競技術;健身武術會遠遠超過印度的瑜伽;而套路會作為類似技巧性和觀賞性的項目,進入國際舞臺。

改革或滅亡,就看這些傳武門派怎麼選了,在此預祝我國的國粹更加璀璨。

相關焦點

  • 馬保國被KO就質疑傳統武術的武力值了麼?
    《武經總要》中有關於軍隊訓練的制度傳統武術脫胎於,軍事訓練裡邊的操演,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傳統武術有實戰作用,但更多的是體能的提高以及身體協調性反應力的訓練。很多人開始質疑傳統武術的實戰價值,這種質疑並非毫無道理,相比與西方拳擊以及自由搏擊等實戰對抗,現在的傳統武術已經偏離了技擊這個範疇,更更偏向於表演舞蹈和身體機能訓練的體操。只是武俠小說的影響根深蒂固,讓很多人忘了,對抗技擊逃不開身體優勢的碾壓。
  • 中國武術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從民眾自發到政府主導,再到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中國武術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第十三屆全運會舉辦地天津是武術名家霍元甲的故鄉,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亮眼標籤,在全運會賽場上武術項目應有一席之地。圍繞著中國武術的推廣和提高,至少有三個時間節點值得關注。
  • 釋永信眼中的「傳統武術」,打臉馬保國之流偽傳武大師
    馬保國之所以醜態倍出,除了一些不負責任的網際網路平臺的炒作之外,馬保國自詡為傳武大師,借傳統武術之名,謀一己私利之實,也為網友們所反感。他的行為給傳統武術抹黑,民間最大的聲音就是「傳統武術」不行了,不禁打。其實,關於傳統武術,很難和馬保國劃等號的,馬保國無法代表傳統武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什麼是傳統武術呢?
  • 馬保國到底是什麼人,中華武術到底行不行?
    人民日報曾評論馬保國的行為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是對中華傳統武術的傷害,勸他點到為止,耗子尾汁。難道網友們真不知道馬保國是在招搖撞騙?並不是,大眾的目光更關注的是他言行的樂趣所在,只是把他當成笑料而已,並沒有當真。所以馬保國就只是騙子,並不懂功夫嗎?真不是。
  • 太極拳:傳統武術是否真的不堪一擊?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太極拳?
    此視頻發布之後,網友們紛紛吃瓜關注,大家的諷刺手段也是層出不窮。網上開始有人自稱馬保國關門弟子,誓要為師傅挽回尊嚴,一套接、化、發的功夫打完,才看出原來是網友的調侃段子,意在諷刺馬保國為傳統武術抹黑。自馬保國戰敗之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聲,大多數的人都在嘲諷馬保國為中國的傳統武術抹黑,也有不少人開始懷疑,中國傳統武術,是否真的這麼不堪一擊?太極拳記憶太極是中國道家文化的重要概念,太極拳是道家武術的核心組成。
  • 馬保國:閃電五連鞭只是表演 傳統武術是「殺人技」不能亂用
    「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馬保國先前曾說要淡出武林,但最近卻頻繁接受採訪,在談及成名絕技」閃電五連鞭」被大量網友嘲笑,甚至做成搞笑影片時,他鄭重表示,」閃電五連鞭」只是一個表演,實戰打法不同,」傳統武術並非不能打,而是因為屬於殺人技,輕易不能用!」
  • 馬保國成中國最火「武術人」,超100家外媒報導了他
    因為,對馬保國來說,他的「面子」,的確太大了一些。當然,這樣的面子,不是馬保國真正的面子,而是很多人對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攻擊。所以,群情激昂。而根據《環球時報》英文版的消息,他們採訪了北京大學體育學院教授zhaojisheng。對於這樣的事情,趙教授,還是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的。
  • 武術打假:馬保國類的人該退場了!
    馬保國,年屆70的一個小人物,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被標榜為「宗師」,日前,官媒已發出聲音,一是胡鬧,二是丟臉,三是全面叫停。不出所料,此人已被百科收錄,也算不易,百科有自己的一套算法,馬保國最起碼算是在網上留下痕跡。
  • 青城派掌門定義馬保國事件 直言他們不能代表武術搏擊
    近些日子,傳統武術大師頻頻登上熱搜成為焦點。關鍵事件就是68歲的所謂渾元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他30秒內被3次打倒在地KO,卻依然嘴硬狡辯引發輿論非議,如今青城派掌門人劉綏濱站出來發聲,他定義馬保國事件就是「打架」。江湖,或許只是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令人神往。只是如今現實的江湖,太多的傳統武術人士招搖撞騙,已經成為令人哭笑不得之事。
  • 王慶民KO馬保國後首發聲:我練的是形意拳,看視頻以為馬保國很強
    王慶民KO馬保國後首發聲:我練的是形意拳,看視頻以為馬保國很強近日,30秒內將68歲「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馬保國KO的王慶民,在比武結束後首次接受媒體的採訪。「這個我要澄清一下,因為西方的一些搏擊術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我練的就是純正的中國傳統武術。
  • 馬保國「閃電五連鞭」褻瀆武術 人民日報點名:鬧劇立刻收場!
    自詡」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的68歲男子馬保國,因30秒內遭業餘拳手KO三次、大秀」閃電五連鞭」等搞笑表演爆紅,但也被專業人士認為是中華武術界的」崩壞」危機。對此,《人民日報》28日專文點名,稱」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這種行為已經背離武術精神,淪為拙劣的商業遊戲。
  • 馬保國被KO:為老不尊!欺名盜世!沽名釣譽!現實中行走的彪哥!
    對此青城派掌門劉綏濱出面回應了此事。「他在官方的正式比賽裡沒有真正地拿過冠亞軍。這個對抗只能說是69歲的人和50歲的人打架而已。」「我是中國第一批接受散打訓練的運動員,現在讓我打,其實也打不過。」「老不以筋骨為能,你比我年齡還大,其實不該上。」青城派掌門人說。
  • 張偉麗被央視點名後,馬保國卻批評她不懂武術!網友:去找一龍吧
    而就在這個時候,許久未露面的「渾圓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又站出來說話了,他直言張偉麗其實不懂武術,還有要跟她約戰,並稱自己跟她打,三分鐘不帶喘氣的。就算站在硬地板打張偉麗也毫不費力,他「承諾」不會使用自己的絕招:連環崩拳。最後,馬大師還說自己可以幫張偉麗炒得更紅。
  • 馬保國被「紅牌」罰下場,不能讓「獻醜」偽大師黑傳統文化
    11月2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評論《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毫不留情地批評「馬保國現象」,把罩在馬保國身上的神秘外衣扒了個乾乾淨淨;11月28日晚,嗶哩嗶哩彈幕網發布公告:為糾正有些商業機構想利用馬保國現象的熱度,炒作並收割流量進行謀利。
  • 當下傳統武術,需要摘掉「表演體操」的帽子嗎?
    去年5月18日,「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被民間格鬥愛好者一擊倒地然而,許多人仍然對傳統武術很有信心,不論在知乎上還是在微博上,圍繞著「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這個問題,屢屢見人們從新的角度給予解釋。
  • 馬保國是個什麼梗?
    在此期間,他時常跑省會出差。一次在鄭州火車站,一張寫有「歡迎天下武林朋友當面切磋」的小廣告吸引了馬保國的注意。按著小廣告的地址,他於一間小賓館內找到了「郭大俠」。見面後,馬保國二話不說,就朝著郭大俠發起攻擊。當時,郭大俠已年近70。只見他坐著不動,待到馬保國雙拳出到半路時,兩腿擺動,輕易化解了攻勢。
  • 傳統武術根本不能打?通背拳傳人一語揭開內情,說法太實在了
    文/籃郭先生最近,馬保國被KO的事情,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於這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多數人來說,對馬保國開啟的,是群嘲的模式,此外,對馬保國來說,此前的很多黑料,也是紛紛地被曝光了。因為,此前的馬保國,資料顯示,還是很厲害的,未曾想到的是,到了實戰,基本上不堪一擊,被一名業餘的拳擊手,就打得完全找不到北了。於是乎,一個現實的話題,也是因此被引出來了。那就是,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對此,不同的人,同樣是有不同的答案的。有人覺得,傳統武術的評價標準,是有很多種的。
  • 搏擊選手接連挑戰馬保國、雷雷,卻為何不敢挑戰閆芳大師?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些人的動作好像有點太誇張了,如果中間那位高手真這麼厲害,那麼傳統武術並不是人們眼中的花拳繡腿,而是存在真功夫。畫面中的高手就是經梧太極掌門人閆芳,她最擅長的招數就是"隔山打牛",也就是隔著老遠把人彈開。
  • 馬保國被KO讓傳統武術爛大街?澳洲拳王練習詠春打進世界前五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如何?與此有關的論戰一直爭論不休,近期國內某傳武大師被格鬥愛好者30秒KO的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在大家紛紛向所謂的傳武大師口誅筆伐之時,來自澳大利亞的「惡龍」埃裡奧特·康普頓(Elliot Compton)默默拿出家中的訓練神器——詠春木人樁,一招一式地練起了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
  • 馬保國: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
    這種情感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而當套路化了的武俠小說和電影已經無法滿足國人的這種情感需求時,人們迫切需要一場真正的比武來刺激我們的神經,而馬保國正應運而生。應該說,我們對於傳統武術的情感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