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阿里山」種出臺灣味高山茶

2021-01-18 中國網財經

  員工在「『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進行「豆漿」噴灌作業。

  「海堤·回歸一號」發布會上,海堤小姐表演茶藝。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2009年從臺灣考察歸來後,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用了整整四年時間,在全國各地層層疊疊的碧綠茶園中,尋找著這代表廈茶戰略新方向的一點「紅」——

  王貴卿想要的這點「紅」,不僅要將當地的好山好水變成俏銷的茶葉,還要能吸引臺灣茶農茶商帶著那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來大陸創業,讓臺灣高山茶的茶種,在祖國的土地上孕育出別樣風情,開出一朵兩地茶產業互惠互利的並蒂花。

  這天,王貴卿與幾十名與廈茶風雨同舟的「戰友」一起,坐在從廈門開往漳平的大巴上,他一言不發地看著窗外——名貴的紅豆杉兀自成林,櫻花花團錦簇地開放在盤山小徑邊,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雲霧繚繞中,古厝、山林、茶園恰到好處地嵌入了花草與採茶人……正和當年在王貴卿腦中一閃而過的畫面如出一轍。

  他尋覓了四年的「紅」,近在咫尺——他前所未有地期盼登上這片山巒的最高處:那裡就是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

  王貴卿將親手把「『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的招牌帶上這片土地——從此,這片孕育著天下玉樹奇葩的神奇土地將結出兩岸茶產業交流合作的碩果。這一基地將載入兩岸茶產業合作的歷史,成為首個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

  嘗試篇

  跨海到臺灣建設高山茶園基地

  2009年8月,「海堤茶葉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幾個大字在臺灣杉林溪豬高灣培土奠基

  2009年8月,「海堤茶葉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幾個大字在臺灣杉林溪豬高灣培土奠基,在海拔1760米的臺灣高山上,480多畝「海堤茶葉」高山茶園基地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王貴卿在臺灣豬高灣建立的首個基地所產的臺灣高山茶几乎是擺上「海堤」專賣店就被市民搶購一空。

  項目獲得成功之時, 王貴卿並不是在給自己開慶功宴,而是更加樹立了他推動兩岸茶產業融合發展的夢——好山好水出好茶。臺灣與大陸的茶葉、茶商、茶事、茶緣、茶文化有如臺灣海峽之水,相互交融。臺灣高山茶與福建烏龍茶同根同源,臺茶商有獨特的科學種植技術,兩岸茶產業可以走產業化與傳統技術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第二天,王貴卿就召開了一個會議:研究臺灣凍頂烏龍茶的特點和賣點——廈茶所有茶專家都接到了這麼一個「課題」:

  1830年,臺茶開始輸往廈門,1866年,英國人在廈門人李春生的協助下收購臺茶及推廣種植。臺茶的制茶始祖來自廈門。1868年,臺灣茶設立了萬華精製廠,並從廈門僱請經驗豐富的制茶師精緻臺茶,1869年開始,臺灣茶首次直銷美國,從此聲名遠播,享譽國際……

  臺灣茶原產地在臺灣,其製作方法源於福建烏龍茶,但為什麼臺灣凍頂烏龍茶能給茶客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其口感為什麼細膩甘醇,香氣獨特濃鬱,而且耐衝泡,易貯存?

  最後,王貴卿的團隊得出了結論:臺灣凍頂烏龍精於傳承發揚,無論是種植、加工都有獨特的「一套」功夫。

  探索篇

  破解烏龍茶「臺灣味」的秘密

  臺灣凍頂烏龍的口感為什麼細膩甘醇,香氣獨特濃鬱?原來,除了「養得好」,初加工的「秘密」,也直接提升了茶的品質

  現代化的噴灌工具均勻地噴灌著茶樹,茶樹在陽光下喝著「豆漿」——為什麼要讓茶樹喝「豆漿」?原來,「豆漿」裡的益生菌讓茶葉更有營養,片片飽滿亮澤,口感好,耐衝泡,同時,有益菌還具有普通地下水難以比擬的天然的防害蟲功效。事實上,在臺灣茶葉採摘前半個月,茶農和企業會對茶樹噴灑了含有牛奶、蔗糖、生物菌等物質配比的生物有機肥,這真實有效地改善了烏龍茶品質。

  臺灣凍頂烏龍的口感為什麼細膩甘醇,香氣獨特濃鬱?原來,除了「養得好」,初加工的「秘密」,也直接提升了茶的品質——王貴卿指引著記者來到工廠,現在正好是採茶最寶貴的時節,外面下著雨,可茶葉的採摘和加工並沒有受到影響。遠紅外微調機在加工廠中有節奏地運行著,電腦自動控制車間的溫度和溼度,二樓還有一個四面透光卻不透雨的「陽光房」,制茶過程幾乎不受天氣影響,遠離潮溼對茶加工品質的影響。

  此外,在茶包裝內衝入氮氣,延長茶葉的保存時間;開設茶文化夏令營,從小培訓「茶博士」延續推廣茶文化,傳承制茶工藝……這裡別樣的「臺灣味」決定了臺灣凍頂烏龍茶特別的「臺灣味」。

  「破解臺茶秘密」這一課題的完結讓王貴卿深受啟發,那時候,一個想法在這位茶業巨人的腦海裡悄悄成型——

  閩臺茶葉同根同源,今後也應該互利共贏。廈茶把基地開進臺灣,有利於臺灣地區進一步在茶葉的種植技術、傳統加工技術方面獲得新的活力。而臺灣在制茶技術及茶文化推廣方面也有許多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如果在大陸找到另一個「阿里山」,何不引進臺灣優秀的茶葉品種,在「大陸的阿里山」上,讓臺灣人種臺灣茶、管理茶基地?

  實踐篇

  看中「大陸的阿里山」,與臺灣茶商一拍即合

  臺商李志鴻提出了建立「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的構想,與王貴卿不謀而合

  王貴卿立刻拿出了地圖,在臺灣阿里山的經緯度畫上延長線:遍尋與臺灣高山茶產區阿里山緯度、海拔相似的地方,走訪完延長線上所有的產茶地後,王貴卿在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之間畫了一個圈——這裡是福建漳平永福鎮。

  他的想法很快產生了巨大的現實影響。如今,入駐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資企業已達60家,其中高山茶企業49家,種植面積5.5萬畝,實現產值6億元人民幣,常駐臺商500多人。永福鎮更是成為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鄉鎮。

  臺商李志鴻也來了。在永福鎮,李志鴻斥巨資開發了鴻鼎農場,創新茶園管理技術。「臺灣烏龍茶的當家品種乃是源於福建建甌的『北苑貢茶』。」在李志鴻的茶文化交流中心,二十餘幅畫記載著「中國名茶之鄉」福建漳平與臺灣的茶文化交流之路。李志鴻不滿足於現狀,如何讓「兩岸合作」更好地推動整個茶產業的優化升級,也成為他長時間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李志鴻說,一直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乃至整個創業園的特色和成果進行推廣,因此,他提出了建立「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的構想。這個構想與王貴卿不謀而合。

  成果篇

  首個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誕生

  示範基地開創的是一種模式,為以後兩岸茶企業的合作之路提供一份地圖

  共同的想法,成了一條姻緣線,這頭牽著廈茶,那頭牽著鴻鼎,讓兩位茶人的夢想進一步照進了現實——

  「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於4月26日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鴻鼎農場掛牌——

  這一基地成為首個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將載入兩岸茶產業合作的歷史!王貴卿四年前那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終於在這一刻真真實實地被歷史所記錄。

  「這個示範基地開創的是一種模式,為以後兩岸茶企業的合作之路提供一份地圖。」王貴卿說,臺灣的優勢在於經營理念、茶園管理、生產技術和加工設備,但也存在瓶頸,即土地資源稀少、勞動力成本偏高、市場太小。而大陸則正好相反。兩岸優勢一整合,產業就升級了。

  「喝茶論道,沒有道義的茶只是商品,也便沒有禪茶一爐的意境,也便沒有了喝茶、愛茶之人的根基。」王貴卿說,通過示範基地的成功運營推廣,讓更多臺灣人看到,臺灣高優精緻農業的龍頭產業——茶,可以在大陸找到第二春。

  在李志鴻看來,因為擁有相近的血緣跟文緣,臺灣高優精緻農業的發展經驗和成功技術轉移到大陸,很容易成功對接,這是一項事業,而非生意,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人生大事——它將書寫歷史,惠及兩岸,造福更多愛茶之人。

  共同的想法,成了一條姻緣線,這頭牽著廈茶,那頭牽著鴻鼎,讓兩位茶人的夢想進一步照進了現實——

  「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於4月26日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鴻鼎農場掛牌——

  這一基地成為首個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將載入兩岸茶產業合作的歷史!王貴卿四年前那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終於在這一刻真真實實地被歷史所記錄。

  「這個示範基地開創的是一種模式,為以後兩岸茶企業的合作之路提供一份地圖。」王貴卿說,臺灣的優勢在於經營理念、茶園管理、生產技術和加工設備,但也存在瓶頸,即土地資源稀少、勞動力成本偏高、市場太小。而大陸則正好相反。兩岸優勢一整合,產業就升級了。

  「喝茶論道,沒有道義的茶只是商品,也便沒有禪茶一爐的意境,也便沒有了喝茶、愛茶之人的根基。」王貴卿說,通過示範基地的成功運營推廣,讓更多臺灣人看到,臺灣高優精緻農業的龍頭產業——茶,可以在大陸找到第二春。

  在李志鴻看來,因為擁有相近的血緣跟文緣,臺灣高優精緻農業的發展經驗和成功技術轉移到大陸,很容易成功對接,這是一項事業,而非生意,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人生大事——它將書寫歷史,惠及兩岸,造福更多愛茶之人。

  連結

  「海堤·回歸一號」五大亮點

  ●品種回歸

  從建甌引種到臺灣,再經臺灣改良後帶回大陸。

  ●生態管理的回歸

  喝「豆漿」長大的茶(有機液態肥)噴施「豆漿」和施用豆粕。

  ●傳統工藝的回歸

  臺灣與大陸茶師攜手精心打造,融合兩岸頂級制茶工藝技術,傳統烘焙工藝。

  ●特殊寓意

  一片茶葉,破繭成蝶,華麗蛻變,象徵一份鄉愁寄託兩岸,茶人,期望臺灣寶島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特殊品質

  香氣馥幽、顯蜜香,滋味甘醇厚實,喉韻足、回甘顯,是高山茶中的極品茶與特色茶。

  新品登場

  廈茶新主角

  「海堤·回歸一號」

  即日上市

  「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掛牌的同時,今年廈茶的「新主角」也正式發布——生於斯長於斯的矮腳烏龍茶「海堤·回歸一號」即日就可以在海堤專賣店買到。

  矮腳烏龍茶原產於福建建甌市東風鎮,清鹹豐乙卯年(1855年)引種於臺灣凍頂山,後經優選擴種定名青心烏龍,是臺灣烏龍茶當家品種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以來,兩岸茶業深度合作發展,在漳平永福建立了「茶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引進青心烏龍品種,以酵化豆漿作有機肥料結合自動噴灌技術培植,採用臺灣傳統初制工藝加工。

  「回歸一號之矮腳烏龍」 就是以產自「中糧·海堤」海峽兩岸茶產業優勢整合示範基地的青心烏龍為原料,經兩地茶師嚴格優選後,結合海堤獨特精製工藝加工而成。據悉,「海堤·回歸一號」價格定位為中端產品,每盒240克,售價580元。

  「它源自大陸、成名於臺灣、壯大於永福,是兩岸技術融合的產品,所以我們將此茶取名為『回歸一號』。」王貴卿說,它的商標也有特別的「深意」。「回歸一號」由海峽兩岸制茶專家共同研製,商標是一隻破繭而出的蝶,華麗蛻變,象徵一份「故鄉情結」寄託兩岸茶人的夢。

  本版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胡軍彬

  本版圖/ 楊大楠

相關焦點

  • 探秘「大陸阿里山」:大陸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大陸的阿里山在哪?福建漳平永福鎮。這座阿里山不是山,是因為這裡有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因此得名。福建本是臺灣茶的故鄉,臺灣的茶商自然到福建尋求新的發展。南投的謝東慶先生就發現永福四周高山環抱,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之間,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均與臺灣阿里山相似,於是1996年投資成立臺品茶業(臺灣高山茶)有限公司,開闢了千畝茶園,做出了優質高山茶。
  • 阿里山高山茶一斤近萬元 臺檢查部門要求改善
    阿里山高山茶一斤近萬元 臺檢查部門要求改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19:36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阿里山高山茶是臺灣特產
  • 臺灣高山茶,美妙的香氣,足以慰風塵
    至於臺灣現有種植茶樹的髙度是以海拔2600米為上限。      不過「高山茶」一詞也經常套用於產制於高山,但產地名氣不大,或少數產區不足海拔1000米,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氣的優質茶葉。所以「高山茶」並非專指某地生產的茶葉,而僅是與「平地茶」相對的一個概念名詞,但是高山出好茶卻是不爭的事實。
  • 魚龍混雜 假「臺灣高山茶」坑苦大陸客(圖)
    友人臺灣遊玩歸來,贈一盒臺灣高山茶。剛好有臺灣朋友來做客,衝泡,請她鑑賞。不料臺灣朋友一嘗便知:「大陸遊客買回來的吧!」我是好生驚訝加嘆服,料事如神的功力如何修得?朋友輕輕鬆鬆一語點破這不是真的臺灣高山茶!  臺灣高山茶有名。
  • 臺灣高山茶真假難辨 大陸遊客常吃虧被宰
    友人臺灣遊玩歸來,贈一盒臺灣高山茶。剛好有臺灣朋友來做客,衝泡,請她鑑賞。不料臺灣朋友一嘗便知:「大陸遊客買回來的吧!」我是好生驚訝加嘆服,料事如神的功力如何修得?朋友輕輕鬆鬆一語點破――這不是真的臺灣高山茶!  臺灣高山茶有名。
  • 臺灣創業者在閩西永福鎮打造臺灣高山茶基地
    新華網福州11月19日電(記者 許雪毅)記者19日在漳平市永福鎮採訪時看到,一群來自臺灣的創業者正在把永福鎮打造成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基地。該基地正受到新興的臺灣高山茶產業越來越多的關注。     來自臺北的李志鴻2004年底承包了3000畝高山茶園,將於2008年大量生產。現在種植的部分茶樹已經高達六七十釐米。
  • 受益兩岸鬥茶活動 阿里山高山茶買氣熱絡
    受益兩岸鬥茶活動 阿里山高山茶買氣熱絡 2011-12-26 07: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由阿里山茶葉協會舉辦的2011年冬茶大賽頒獎暨展售會,25日在嘉義縣竹崎鄉舉行,嘉義縣阿里山茶業協會理事長薛文鎰表示
  • 臺灣高山茶哪個品牌好?
    對臺灣茶略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臺灣的茶是以茶葉的產地以及品種來區分的,而且臺灣茶葉通常都是公家的茶,以農會、農場的形式出現,或者換種說法,高山茶的產地就可以算作是其品牌,品牌方面比較正宗的有:臺灣鼎鼎有茗,天仁茗茶,等等一、梨山高山茶梨山茶區位於海拔1400-2000米的地段,天氣環境特殊,晝夜的溫差較大,在培育高山茶的自然條件上有著先天的優勢
  • 臺業者:受益兩岸鬥茶活動 阿里山高山茶買氣熱絡
    臺業者:受益兩岸鬥茶活動 阿里山高山茶買氣熱絡 2011年12月25日 23:1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高山茶紮根「大陸阿里山」 兩岸合作顯成效
    從臺灣移居福建西部山區有「大陸阿里山」之譽的的漳平市永福鎮,臺灣高山茶如今已紮根在這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彰顯了兩岸茶業合作的顯著成效。  記者十七日從福建龍巖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漳平市永福鎮已成為臺商在島外投資茶業最集中的區域,是臺灣島外最大的臺式烏龍茶生產基地,擁有臺資茶葉企業四十多家,茶葉面積四點五萬畝。
  • 臺灣稽查阿里山高山茶價 保護陸客權益
    23日,針對大陸遊客詬病的高山茶價格不一,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將要求商店業者加入品保協會,改善阿里山高山茶價格不等值的問題。據介紹,「交通部觀光局」會同嘉義相關單位稽查後表示,阿里山是大陸遊客的必遊景點,去年進入阿里山的遊客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希望販賣高山茶的店都能加入臺灣品保協會,管制居高不下的價格,一斤高山茶最高設定在新臺幣3600元,若超出此價,則需有得獎或其他的證明文件。張錫聰說,一旦商店成為品保協會的會員,旅行業者會安排陸客前往消費。
  • 大陸茶商砸八億買臺灣高山茶,島內缺貨
    大陸茶商砸八億買臺灣高山茶,島內缺貨 2009-07-23 09:50     來源:華夏經緯     編輯:張蕾  今年端午節剛過,烏龍茶集散市場的臺北市迪化街,就傳出高山烏龍茶今年的春茶賣完了。南投當地茶農說,一般泛稱的「梨山茶」,至少要種在海拔兩千公尺以上,一年只有兩收,翠巒、翠峰、華崗、福壽山、天池、大禹嶺一帶,約有一百公頃茶區都叫梨山茶,若以一公頃可收六百斤茶幹推估,年產量約十二萬斤。不過,泉芳茶莊老闆杜昌林則認為,梨山茶嚴格講要種在海拔二千二百公尺以上,這種海拔高度的茶區,年產量更少,只有兩萬多斤。
  • 「大陸阿里山」:相約「茶綠櫻紅」
    在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臺品櫻花茶園董事長、臺胞謝東慶迎來一個異常安靜的櫻花節。去年櫻花節期間,茶園接待了60多萬人,今年為了防抗疫情,茶園關閉。在大陸生活了20多年的謝東慶很理解。他注意到,好多人通過網絡欣賞永福櫻花,「知名度增加好幾倍」。他說,明年春節期間漳平將舉辦第十屆櫻花節,「期待有百萬人來欣賞」。
  • 臺灣高山茶,回歸原始奶茶品味
    臺灣茶了解一下臺灣有七大著名產茶區且名茶種類繁多:東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紅茶、日月潭紅茶、白毫烏龍茶等等茶類各具特色。阿里山鄉、梅山鄉、番路鄉等地區,其種植的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潤醇厚。近年來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堅持用最好的茶青、製造最好的、品質最佳的茶葉,這是臺灣茶葉的最具形象的茶葉代表。真正好的臺灣茶可以「衝七八泡」,不論泡的時間長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變色不變味,依然香味純正。
  • 臺商創業,讓「大陸阿里山」搭上致富快車
    因生態環境與臺灣阿里山相似,這裡也被臺商們親切地稱為「大陸阿里山」。9月21日,「脫貧振興八閩行」網評引導活動採訪團來到永福鎮,感受鄉村振興的成果。碧綠的茶樹漫山遍野,一條曲徑蜿蜒而行,小路兩旁種滿了櫻花樹……這裡是臺商謝慶東創建的臺品櫻花茶園。1996年,謝慶東第一次來到永福鎮,經過調研,他決定留在這裡種茶。
  • 阿里山高山茶貼防偽標章 讓大陸客不再買劣質茶
    七月間正值臺灣阿里山地區採茶季節,大清早開始工作的茶農正在茶園採茶。  嘉義縣農業處長連忠勇表示,嘉義縣有北回歸線通過,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由於晨昏雲霧繚繞,而成為臺灣頂級茶葉的產區,所生產的茶葉香醇甘美,並由縣府自2003年起統一命名為「阿里山高山茶」。
  • 優質供電助"大陸阿里山"茶香飄兩岸
    新華社福州5月24日電(記者 沈汝發)被稱為「大陸阿里山」的福建漳平市永福鎮迎來臺灣高山茶製作高峰期。為保障制茶期間用電,當地電力部門對臺商茶廠進行全方位「體檢」,確保高山茶茶香飄兩岸。   永福鎮山地氣候與臺灣阿里山等茶葉專區相似,發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 阿里山高山茶經臺灣農民之手 紮根漳平永福
    和諸多來漳平創業的農民一樣,李志鴻看好大陸的發展潛力。在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耕種多年之後,他們在漳平種出的高山茶,跟臺灣阿里山生產的高山茶品質是一樣的。   梯田 這裡種出的茶跟阿里山一樣   2004年,在臺灣從事古董藝術工作的李志鴻回到了漳平。1947年,他的父親離開了漳平,到了臺灣。雖然李志鴻曾先後多次跟父親回到祖籍地掃墓,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
  • 阿里山茶農:很想去大陸看看
    3月的一天,阿里山茶農黃麗紅向來訪的大陸記者展示自己的「戰利品」:2013年參加廈門鬥茶贏得季軍的獲獎茶樣,金色的茶葉盒上印著「兩岸鬥茶」四個毛筆字。&nbsp&nbsp&nbsp&nbsp黃麗紅和丈夫許盟宜在阿里山半山腰上擁有一片不大不小的茶園,5甲地(約等於5公頃),種著臺灣特有的金萱茶。
  • 漳平打造大陸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永福特殊的地貌、溫和溼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及明顯的高山立體氣候地理條件與臺灣阿里山相比毫不遜色,在這裡創業,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非常有信心把永福鎮打造成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基地。」近日,記者在到漳平永福採訪時,臺商謝東慶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