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年輕人該不該買房,我一直關注這個話題,嘴皮子也快磨破了,而且估計您也聽煩了,來來回回就那一套,可不唄,本來房地產大局已定,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新定位下,未來樓市已經變得非常清晰,尤其在大城市,指望房價降到你滿意才買房不太現實,更何況一畢業就想買房的年輕人?但同時房價大漲的時代也結束了,我們可以通過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實現住有所居,所以,其實我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什麼人該買什麼人不該買不取決於專家,而應該是你自己的需求和實力決定的。
這麼多年來,高房價的確很可怕,正在毀滅年輕人的想像力,更吞噬著人們的靈魂,人們的價值觀在極度扭曲。為了房子可以不顧一切,還堂而皇之的為自己找出無數看似合理的理由。高房價早就脫離了勞苦大眾,成了富人和準富人的賺錢工具。房價過高,不僅讓開發商變得容易更貪婪,暴利難捨。更讓廣大老百姓心理扭曲,甚至出現變態現象。
社會在進步,我們也變得更加包容和多元化,你的價值觀可能與他的價值觀完全相反,但似乎在這樣的社會各自都擁有相當的擁躉,誰對誰錯已經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正因為這樣,政策也在非常兩難的境地尷尬著。
說白了,不是房子的錯,即使沒有房子,人們還會寄託到另一個物件上,所以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的問題。但我們又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外界,還是我們自己的道德底線沒有守住。所以,有錢的沒錢的一股腦兒往上衝,如果說過去尚可理解,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但如今不一樣了,經濟更追求穩速增長,更注重質量的發展,過去那一套行不通了。如果再像過去那樣高槓桿意味著不可收拾的風險。所以政策收緊自然有全局的考慮和思量。
但人們最容易犯經驗主義,你說什麼都沒用,大家看到的只是過去,過去幾乎只要買房就能賺錢,年輕人哪怕傾其所有將來也會不後悔,因為房價漲了,的確有不少人賺了。但對於很多自住需求來說,如果只買一兩套,實際上房價大漲跟你財產增值並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改善你的實際生活水平,坐擁千萬房產依然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這是司空見慣。
那是不是就不要買房了呢?最近萬科創始人王石關於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的話題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4月26日,王石為100所鄉村邊遠地區學校學生直播授課,在演講中,王石表示,年輕人即使買得起房子也不要著急買房子,先租房子住,暫時在某一個城市買不起房子,但你回去之後再去創業,可能再回來你就可以成為一個買得起房子的創業者,一旦買了房子,實際就等於把自己限定在那裡了。
房子問題說到根本上是心理問題,我們就連一個問題都不能客觀面對,說句實話,你說有多少是真正能買得起房子的?什麼叫買得起房子?全款算買得起,貸款算不算買得起。3成首付買得起6成首付就買不起了算不算買得起?今天買得起明天就買不起了算不算買得起?嚴格意義上,大多數人是買不起的,但是各種消費刺激加槓桿運用很多人都買上了。可是政策一變你又不能加槓桿了,你心理不平衡,覺得我本可以買得起為何不讓我買得起,大家都把氣撒到了政策上。當大家考慮的還只是自己的問題時,國家考慮的卻是全盤大局。
有人說,在中國企業家圈子中,王石就是另類的,60多歲了還依然保持鋼一樣的身體,登山、賽艇、遊學、環保、紅燒肉……有人評價,王石這一輩子活出了他幾輩子的瀟灑。你也能像他那麼瀟灑嗎?很多人一定會這麼說。所以,對於王石的話覺得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如何客觀評價王石的話?他的話或許對少數人有用,可少數人還要去賭,因為如果攢錢買房的錢用來創業或許能成就自己,但創業這條路必須要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辛辛苦苦創業或工作一輩子還不如買套房划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創業也好工作也罷,不還是為了變現嗎?我相信有少數人是為了更高的境界,大部分都是俗人。
所以,最終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王石的話,或許只有成功過的人會把這些話說得輕描淡寫,在多數人眼裡那只是一種跟自己無關的雞湯。
話又說回來,王石現在的身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開發商了,也不直接做房產了,其言也善?他曾說,目前的中國實際國情,高房價必須受到限制。「房地產市場背離以及瘋狂上漲的情況下,我歷來贊成進行調控,但不知道能不能一直調控下去。由於房地產市場的特殊屬性,調控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手軟。」
我囉嗦了半天,無外乎想告訴你,結合自己的理想和身份去聽王石的背後意思,如果你只顧眼前,那必須屈於現實,因為你等不了十年八年,他們說話很輕鬆,可對你來說卻很難。如果你不在乎眼前,那麼我可以說,將來一定不會像今天一樣,不要說土地和房子是稀缺的,終有一天房子會不值錢,活久見。
任何忽悠你趕緊買房或忽悠你千萬別買房的人都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不了解你個人的情況,所以這種極端的說法要麼不是針對你說的,要麼就是純粹忽悠。真正的剛需該買就買,有錢就可以買,早買早好。如果你買不起也無需擔心說未來會更買不起,未來市場會穩定的,租房也會越來越好。省下的錢倒不如也活出自己的瀟灑人生。
過去的歷史證明,王石的話,信的人,沒幾個,但是如果你不信,人們的瘋狂也必然會付出代價,或許還要等到下一個輪迴,一個輪迴或許需要5年10年20年甚至你的一輩子。也幾乎沒有人為了驗證王石或馬雲那些話的正確性而賭上一生。
來源:光宇吐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