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品牌盯上中國油鹽醬醋 躋身調味品十強

2020-12-21 觀察者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中國有著龐大的餐飲市場,同時也就存在同樣龐大的調味品市場。但和中餐普遍以本土企業經營不同,在最傳統的調味品領域,外資企業及品牌正在佔領中國廚房。

據澎湃新聞3月13日報導,全球第五大食品企業卡夫亨氏3月9日在上海宣布,其投資約1.72億元的味事達上海醬油工廠二期工程竣工。卡夫與亨氏自去年完成合併後,開始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亞式調味品是其除嬰兒食品之外兩大業務之一。

卡夫亨氏於2010年通過收購廣州本土企業福達從而獲得味事達品牌,進入調味品市場。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外資企業進入這一市場,包括陸續收購了太太樂、豪吉、美極三個品牌的雀巢,以及從達能手中買淘大醬油日本味之素,聯合利華也曾經收購老蔡醬油……

外資企業大手筆收購,看中的是中國調味品市場發展潛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2014年調味品行業的收入由852億元增長到264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8%。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餐飲同步增長了11.7%,這是繼2012年之後,國內餐飲再度恢復雙位數的增長,勢必同時帶動調味品的加速增長。全球最大的調味品行業生產銷售企業海天味業剛剛公布的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營收達到112.94億元。與其他行業相比,調味品行業周期性特徵並不突出,無論是在餐館吃飯還是在家裡做飯,調味品總是少不了。而根據中國調味品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醬油人年均消費約3.7公斤,是鄰居日本或其他習慣消費醬油的東方國家及地區的30%-50%,市場空間仍很大。

規模龐大,但市場卻很分散。眼下,除了海天味業、李錦記這類少數已經形成全國影響力的本土大牌外,還存在大量的區域品牌,甚至小規模工廠、家庭作坊。

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業內的觀點比較一致,即最終會形成「由幾大強勢品牌主導,另外幾家作為補充」的格局。因此,在塵埃落定之前,無論是外資還是本土企業,都在積極地跑馬圈地。

亨氏擴建上海工廠,便是其全國擴張的步驟之一。上海醬油廠新建工程5月正式投產後,醬油原油年產量將在原有基礎上提升一倍。「此次二期工廠的投產是為了卡夫亨氏能夠進一步向華北、華東市場進行拓展,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卡夫亨氏中國區總經理的狄山(Ze Dias)當日稱。目前味事達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福建、廣東和浙江。

本土品牌也不示弱,去年10月,李錦記啟用了新的生產基地,醬油產能達到50萬噸。今年2月剛剛在A 股上市的千禾味業原本是四川當地的醬油品牌,近年也開始開拓西南地區以外市場,在華東、華南、華北、西北等地開發經銷商。以往大家熟知的醬醋品牌可能只有一兩個,可現在一家中型超市的醬油品牌可以多達10個。以往只知道有生抽、老抽,現在的品類可謂五花八門。

在有著數百年釀造發酵工藝歷史的中國,本土品牌自有天然優勢,譬如多年累積的生產工藝以及口味配方更加符合中國人的需求等。

不過,外資通過合資和收購進入後,不僅大手筆投資產能,憑藉在全球積累的先進的管理水平和豐富的營銷經驗,其實力也不容小覷。根據英敏特報告,無論是雀巢、亨氏還是味之素,都已躋身中國調味品十強行列。

「外資企業最大的優勢便是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聯合利華大中華區調料品類品牌發展資深總監魯申3月11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在中國市場建立品牌時雖然也走過一些彎路,但是憑藉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從而推動了品牌的持續發展。例如旗下的家樂濃湯寶最初在中國推出時,只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熬湯的需要,但受限於湯品本身的家庭需求並不高,他們又通過研究各地的菜系,將濃湯寶的功用進一步擴大到燜菜、燉菜當中。如今,最初是為了讓消費者簡單熬出濃湯的濃湯寶現在還有例如菌菇等口味的清湯系列,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清淡口味的需求。

「相比之下,外資企業比較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策略,從產品研發、生產、行銷都會考慮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在哪裡、痛點在哪裡。」英敏特資深食品與飲料分析師劉超倫舉例稱,日清制粉集團2015年推出了重新包裝的烹調麵粉,將原包裝改為150克小巧易握型瓶裝,瓶蓋可以雙向開啟,方便控制使用量,非常適合烹製少量食物(如一人食)。「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在家烹飪的頻率並不高。因此日清的做法值得本土企業學習。」

在行銷方面,太太樂是中國調味品行業中最早引入「禮盒裝」以及在電視購物上推銷產品的企業。

而本土區域品牌不少脫胎於傳統國有企業,譬如恆順醋業、中炬高新等,在品牌建設、產品創新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除了已經在中國搭營建寨的外資企業,本土調味品企業還將面臨進口品牌的競爭。近兩年隨著海外購的發展,眾多國外調料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無論是在線下的高端超市還是線上網店,日本的進口醬油雖然價格不菲,但已經有了一批忠實消費者。

據悉,海天味業的醬油總產量已超過日本龜甲萬兩倍以上,但銷售額卻只有日本龜甲萬的三分之一。在高端消費品競爭領域,國外品牌仍有優勢。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崛起,更多西式的調味品被接受。

不過,近年來一些本土大企業也在不斷加大投入,用於研發和創新。海天味業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該公司2015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達到3.15億元,這已是一些中型調味品企業全年的營收。

相關焦點

  • 「油鹽醬醋」天地寬,葵花油巨頭多力決定進軍調味品,新品明年上...
    中國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調味品佔了一大半,足見其地位;葵花油巨頭多力決定再進一步。11月18日,在多力健康公益行發布會上,佳格集團執行長、佳格中國總經理曹博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將進軍調味品市場,推出「廚房」系列,新產品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上市,明年也將在電商渠道上發力。
  • 中國又一奶粉品牌崛起,打敗外資、躋身全球前五,這是要翻身了?
    中國又一奶粉品牌崛起,打敗外資、躋身全球前五,這是要翻身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澳大利亞有相關議員所提出的禁止對我們國家出口奶粉的事情,雖然就算這個決定在最後實施了,對於我們中國造不成什麼影響,因為我們中國又不是只進口他們國家的奶粉。
  • 寧波首次躋身中國遊艇城市競爭力十強
    (通訊員 攝) 本報訊(記者俞永均 通訊員李梅)昨天,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發布《2019-2020中國遊艇產業報告》。該報告對2019-2020年中國12個重點城市的遊艇綜合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寧波首次躋身競爭力十強。
  • 樂陵調味品叫響「中國味道」打造舌尖上的樂陵品牌
    大眾網·海報新聞樂陵10月29日訊(記者 李冉 通訊員 劉敏)人生百味,源於柴米油鹽醬醋茶。調味料在人們的餐桌上以絕對優勢「領導」著大家的味蕾。10月29日下午,「魅力中國城·奮進新樂陵——第四屆中國網絡媒體樂陵行」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樂陵市楊安鎮的調味品科技共享產業園項目現場,感受樂陵味道。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項目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總投資3.5億元,佔地500畝,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 最受歡迎的外資熱水器品牌:比肩海爾美的,它成功躋身行業前三
    其實,除了海爾熱水器外,國內熱水器市場還存在著美的熱水器、惠而浦、萬和、統帥、萬家樂、志高、TCL等多個熱水器品牌。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國內熱水器市場的行業競爭空前激烈。然而,在這種情形下,有一個外資熱水器品牌表現非常出色,甚至可以和海爾、美的等國產品牌相比肩,它就是A.O.史密斯。
  • 胡潤中國最新大健康產業榜單發布 石藥集團躋身前十強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胡潤中國最新大健康產業榜單發布 石藥集團躋身前十強 3月1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Hurun China 100 Most Valuable Non-State-Controlled
  • 中國十強城市:香港位居第9,南京領先杭州,鄭州躋身前十!
    而就在前幾日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正式發布了《機遇之城2020》報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 據悉,該報告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兩大權威機構聯合發布,值得我們參考學習。機遇之城的評選,共包括了十個觀察維度,涵蓋了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自然環境等多個層面。
  • 理財農場躋身北上廣網貸排名前十強
    評級報告顯示,理財農場位列「百強榜」第32名,其中在「北上廣前十名P2P平臺」的子榜單中,理財農場首次進入廣東網貸平臺前十強。  理財農場聯合創始人鄭偉博表示,理財農場能夠獲此成績,與平臺一直在合規運營的堅持是分不開。
  • 杭州人菜裡雞精多飄「洋」味 外資品牌佔了七成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自去年國內首個雞精行業標準實行以來,太太樂等外資品牌佔去大半江山,而本土的王守義、美味全、西湖等品牌處境尷尬。  外資品牌佔雞精市場七成  在杭州好又多超市黃龍店的調味品貨架,記者發現雀巢旗下的太太樂和聯合利華旗下的家樂等兩大外資雞精品牌,佔去了貨架的近三分之二,並居於中間的有利位置。
  • 2020年度中國調味品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2020年度中國調味品行業十大品牌榜單由優品牌網(http://www.upinpai.net)主辦的2020年度調味品行業十大品牌投票活動圓滿結束。雀巢公司於1947年併購美極公司後,使美極品牌獲得了更大的擴展,在傳統的湯料、風味料及調味汁外,還開發了調味香料,即煮/ 即食配菜等等。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美極不僅由於其特色產品鮮味汁在調味品市場上獨樹一幟,在雞粉和湯料的開發及推廣方面亦頗有建樹。新推出的土豆泥系列,美味又健康,更是迎合了現代人對時尚和方便的需求。
  • 容聲入選「中國冰箱行業十強品牌」
    【天極網家電頻道】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指導、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辦的「2013-2014年度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品牌評價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容聲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持續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再度蟬聯「中國冰箱行業十強品牌」,展現了專業冰箱品牌的實力。
  • 御泥坊榮獲「中國美業十強品牌」
    華聲在線7月25日訊 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7888個國際標準展位;2120家參展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15個國家及地區國際組團……第20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海CBE)刷新了亞洲美容展的新紀錄。經多輪評選,御泥坊榮獲「中國美業十強品牌」。 頒獎晚宴在上海嘉裡大酒店宴會廳舉行,近300名美容業界公司代表見證了榮耀之夜。
  • 2018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分析: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龍頭企業協同...
    外資品牌和資金的強勢介入,並佔據了一些細分子行業的龍頭地位,對國內調味品的競爭格局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由於中國調味品的區域性和飲食文化性,加上外資品牌的本土化尚需一段時日,所以現階段的國內品牌的領導地位仍不會被外資品牌憾動。同時,隨著行業整合的不斷推進,未來5年,中國調味品業集中度不高的行業格局將被改變。
  • 上海浦東四家企業躋身「中國半導體十強」
    昨日,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暨高峰論壇(IC China 2012)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閉幕。在為期三天的展會上,來自浦東的半導體企業可謂風頭十足,其中有四家被評為「中國十強半導體企業」。  記者從展會同期舉辦的高峰論壇上獲悉,今年恰逢國務院發布《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貫徹落實的第十年,從2002年至2011年,中國IC設計業年均增長率高達52.3%,IC業也從2001年的12.3億元發展至686.8億元,擴大55.8倍,在全球排名第三。
  • 海天、廚邦、李錦記、加加……醬油品牌百家爭鳴,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醬油是我國調味品行業第一大產業,產銷量和企業規模均居調味品行業首位,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目前醬油高端化消費趨勢明顯,市場上高端醬油比例在增加,醬油特級和一級產品佔91%。 醬油產業品牌發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品牌企業在國內市場穩健發展的基礎上,逐步開拓國際市場。中國醬油產品的國際市場開拓已從現有產品的市場滲透,拓展到中西方飲食文化的融合階段。尤其是針對國外市場的飲食習慣而進行相應的產品定製,如串燒醬油、壽司醬油、烤鰻醬油、西餐複合調味汁等。
  • 2018中國茶葉企業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11月15日上午,第十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開幕式暨中國茶業品牌盛典在武夷山舉行。據了解,本屆年會以「產業興旺 品牌發展醉美武夷茶香世界」為主題,吸引包括臺灣在內的全國二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十個重點產茶縣、百餘個骨幹龍頭茶企、各省茶葉行業社團組織、中茶協會員單位,以及中央及地方的近百家業內外媒體共計1500餘人出席。開幕式上發布中國茶葉行業年度調查結果,並結合中國茶葉品牌工作舉行「2018中國茶業品牌盛典」。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茶葉企業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榜單」。
  • 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揭曉 海都報躋身全國都市報十強
    閩南網9月8日訊 中國傳媒市場「風向標」、「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昨在南京揭曉。在「全國都市報三十強」榜單上,海峽都市報排名第十。榜單客觀呈現出了中國報刊媒體的市場格局以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了紙媒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 湖南設計師熊皓、黃莉躋身芒果獎全國十強
    山乙建設熊皓、北象空間設計黃莉兩位湖南設計師表現出不俗實力,在全國數千套作品中脫穎而出,躋身芒果獎全國十強,為湖南室內設計贏得榮譽。蔡上攜項目《雲兮》進擊總決賽每一次參賽,他都是抱著有機會就去嘗試的心態。
  • 我市外經工作走在南通前列,四家企業躋身「對外承包工程十強」
    本報訊 海門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海瀅 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南通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表彰了2019年度南通市「對外承包工程十強企業」,我市四家企業名列其中,佔總量的40%。
  • 中國銀行雪梨分行本地資產規模躋身澳大利亞外資銀行前六名
    原標題:中國銀行雪梨分行本地資產規模躋身澳大利亞外資銀行前六名  中新社雪梨5月27日電 (記者 陶社蘭)中國銀行雪梨分行各項業務不斷攀升,目前本地資產規模已躋身澳大利亞外資銀行前六名。  中國銀行車士活分行成立五周年慶典26日晚在車士活舉行。中國銀行雪梨分行行長兼澳大利亞地區總代表胡善君致辭時做上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