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意外,南沙繼續搶人。
8月14日晚,南沙正式發布《廣州市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人才綠卡申領指南)。
相關公告顯示,《廣州市人才綠卡制度》第三條規定條件的人才、經南沙新區(自貿片區)認定審核確認的人才、區重點產業企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或任職骨幹技術崗位人員、在本區以下單位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或任職骨幹技術崗位人員等四類人才,在南沙工作或創業超過6個月的就可申請人才綠卡。
有點繁瑣,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簡單來說,就是「高級技師職稱+6個月社保,即可買房!」
消息一出,雖然有不同聲音,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沙的搶人行動,還在繼續,甚至有不少人評價:南沙,真的缺人。
南沙對於人才,一向都是求賢若渴。
具體到相關的政策,也可以看出,在廣州的各大區域當中,南沙一向比較友好。
2019年底,南沙早早就發布了相關的人才購房政策,主要涵蓋了幾大群體:
1.認定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廣州南沙人才卡A卡和B卡等的高端人才,可在南沙區範圍內享受廣州市戶籍居民購買商品房同等待遇。
2.在南沙區工作、學習,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包括本科以上)的人才,在南沙區範圍內購買首套商品房不受戶籍、社保和個稅繳存限制(在廣州市內已購有首套商品房的除外)。
3.港澳居民在南沙區範圍內購買商品房享受與廣州市戶籍居民同等待遇。
回到本次的相關政策,更多的,就是針對人才綠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放鬆。
而除此之外,最近廣州的一個人才思路,也是一個不小的信息點。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提出,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戶積分,在廣州可獲累計認可。
按照有關部門的說法,這一規定放寬了人才的戶籍限制,縮減專業人才入戶時間,如獲通過,廣州將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地方立法推動「跨區納才」的城市。
那麼,作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發展重心,南沙將有可能承載更多的優秀人才。
究其原因,不難看出,對於南沙來說,根本目的不是推動房地產市場,而是進一步虹吸高素質人才定居。
畢竟,對於一個區域來說,人才,才是發展之本。
人口少,一直是南沙之殤。
來自廣州市統計局的數據 ,2018年南沙區常住人口75.15萬人,全市倒數第二,戶籍人口僅43.93萬,全廣州市墊底。
進入2019年,南沙區2019年常住人口是79.61萬(其中戶籍人口為46.33萬,廣州市倒數第一),其增量為4.44萬人。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在人口增量上,南沙有了長足的進步,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人口增量僅次於白雲和番禺,跑贏黃埔和增城。
同時,翻開南沙人口的規劃目標,依照《廣州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2-2025)》,至2025年,南沙新區預測常住人口規模約為230-270萬人。
這意味著,7年的時間內,南沙需要新增常住人口近155萬。
但這個目標,按照目前的增量走勢來看,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所以也就不能理解,為什麼南沙依然在持續吸引人才,甚至力度超過此前。
當然,要留下人才,光靠政策,遠遠不夠。要留住人才,需要南沙在整體上,綜合發力。
第一,是區域的發展潛力。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南沙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3.23億元,同比增長10.5%,是全廣州市GDP唯一增長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增長的行政區。
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南沙實現GDP334.6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高於全年預期目標4.9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一。
5年時間,南沙GDP增長了48.5%,增速連續5年時間超10%。
而最近10年來看,南沙的GDP總值更是從2009年的405.23億,增長到2019年的1683.23億元,直接翻了4倍。
第二,產業方面,南沙也在不斷爆發新的推進力。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要素與創新資源正不斷向環內灣集聚,自東向西,深圳的前海和空港新城、東莞的濱海灣新區、廣州南沙新區、中山的翠亨新區、珠海的橫琴……
其中,南沙佔據著核心的發展位置,處於整個灣區的幾何中心。
此前,南沙累計(2014至2019年)引進了172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累計落地超12萬家企業,覆蓋了恆大集團、中國交建、中遠海運、中化集團、中船集團多家企業。
同時,今年1—7月,南沙共集中動工和籤約11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超2500億元,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48.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4.5%。
產業的不斷落地,才能更好吸引人才。
第三,在交通的通達性上,南沙也不容小視。
8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整體批覆,在廣州發改委的解讀當中,南沙佔據重要篇幅。
按照規劃,將推動南沙樞紐成為銜接越珠江的主要鐵路通道,打造珠江東西兩岸聯繫的重要交通節點。
其中,深茂鐵路、南沙港鐵路建設將進一步加快推動,規劃引入廣中珠澳高鐵、中南虎城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等,強化南沙樞紐對珠江東西岸及西南地區的鐵路服務。
屆時,深茂鐵路、中南虎城際建成後,將與已投入運營的廣深港高鐵一併形成南沙3條鐵路過江通道格局,構建南沙與珠江口主要城市 「半小時交通圈」。
目前,珠江兩岸共規劃建設的12條公路鐵路跨江通道中,有7條和南沙直接關聯。
以深中通道為例,深中通道在廣州的出口,就設在了萬頃沙,屆時,從萬頃沙出發,通過深中通道,廣州南沙與中山、深圳前海十餘分鐘即可互達,灣區同城,指日可待。
再加上被譽為超級地鐵線路的18號線、22號線,以及已經運營開通的廣州地鐵4號線、廣深港高鐵、南沙大橋、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等,整個南沙,構築了一個貫穿全境的立體交通路網。
第四,是醫療、教育等民生配套的不斷完善。
教育方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蕉門片區學校(九年一貫制)、進港大道中學校建設項目(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項目等都在重點項目列表中。
同時,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預計9月份交付使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最快9月可順利開學。
另外,南沙還將加快推進廣州南沙修仕倍勵實驗學校、廣雅中學(南沙校區)、執信中學(南沙校區)等名校建設,新增7000個優質學位。
製圖時間:2019年
醫療方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項目等項目都將在今年完成主體施工。
回到樓市,南沙最近一直都是焦點。
8月8日,位於南沙萬頃沙的全新樓盤正式開盤,現場超5000人搶房。
雖然開盤前,不少媒體就已經預判到場面火爆,但開盤的實際火爆程度,依然超出不少人的想像。
8月12日,眾多房企圍搶的廣州南沙首宗「觸頂搖號」地塊搖號結果出爐。
在6個參與搖號的開發商中,魯能成為幸運兒,斥資129190萬元+7400平米配建面積(人才公寓),拿下2020NJY-9南沙街南沙灣片區港前大道南以西地塊,成交樓面價達19117元/㎡。
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19117元/㎡的成交樓面價,超過2018年越秀以成交樓面價17231元/㎡拿下的2017NJY-12地塊(目前項目名為:南沙越秀明珠天悅江灣),刷新南沙宅用地的記錄,未來售價可能突破4萬/平。
同時,在深圳東莞收緊政策之後,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控數據顯示,廣州南沙一手住宅網籤量3連漲,上上周突破400套,網籤量衝至全市第二,而上周稍有回落,但也有369套的成交數據。
另外,從成交數據來看,尤其深圳新政出臺後,南沙新房住宅的成交客戶來源,由以廣州客為主變成了以深圳客為主,深圳客戶的佔比從之前的17%提升至50%。
為什麼會專門說這個數據?
從數據來看,不難看出,比起廣州其他區域,南沙對於其他外地客戶的吸引力和置業友好度,是最為突出的。
但另一方面,對於南沙來說,也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樓市火爆的同時,如何打造一個真正的體量級常住人口區域。
對於南沙來說,有挑戰,也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