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最強引擎,加快構建四個一流全方位人才發展生態,著力引才、用才、留才,使南沙成為大灣區人才發展的新高地......」在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開幕式上,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通過「四個一流」介紹南沙全方位人才發展生態,南沙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正逐漸展露出嶄新的活力與姿態。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2月14日,在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舉辦前期,2020「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在廣州南沙率先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共舉辦「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全球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路演」「國際英才對接交流會」「南沙英才之夜」等4項活動。活動以線上線下結合、海內海外協同的形式面向全球傳播,實現海內外精英人才「百人同行、千人同屏、萬人在線」,面向全球人才傳播南沙聲音。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廉奕在致辭中指出,廣州是人才創新創業的沃土,施展才華的舞臺,先後引進落戶香港科技大學落戶廣州,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院等國際高水平科研機構,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更加速集群集聚,為廣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有利的人才支撐。她表示,廣州南沙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的走廊樞紐結點,營商環境優越,創新環境集聚,生態環境一流,前景十分廣闊。
整裝上陣「四個一流」全方位人才發展生態具體是指通過打造一流的南沙科學城、一流的營商環境、一流的國際人才特區、一流的優質生活圈,構建人才創新發展「大」「強」「廣」「暖」的生態格局。
近年來南沙發揮戰略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地區生產總值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2%,進出口總值增長21.1%,增速居全市第一,新引進17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可從南沙區位優勢獨特、經濟發展後勁強、科創平臺集聚、產業基礎堅實、營商環境一流、人才磁場效應明顯、人居環境優越七大優勢分析,表示南沙是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城、潛力無限未來可期的希望之城、新發展動能集聚之城、創新驅動發展活力之城、投資興業的機遇之城、尊賢重才的智慧之城、安居樂業的幸福之城。
當前,南沙編制制定《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圍繞人才引進、流動、培養、使用和服務等環節提出系列創新政策措施。
目前,這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方案已經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近期提請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定。
「真誠歡迎各路英才加入南沙、紮根南沙,實現創新智慧和創業激情,實現事業理想和人生抱負,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盧一先說。
引才,精準實施為了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探索有利於人才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加快創建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任務要求,南沙還制定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集聚國際英才20條措施》(又稱「國際英才20條」),聚焦國際英才引、育、留、用等發展環節,通過創新創業支持、安家補貼與安心保障、「保姆式」服務,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支持保障,全面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彰顯南沙積極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的決心和信心。
而開幕式上,南沙正式面向全球發布6500餘份「招賢令」——廣州南沙國際英才需求榜單,此次招聘精選近6500餘個崗位,招聘單位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科院「一院五所」、小馬智行、暗物智能、恆大新能源汽車等重點企事業單位,為國際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事業平臺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招賢令」中相當一部分崗位年薪在30—80萬之間,對各類青年人才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配套南沙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和完善的服務保障,為各類人才在南沙創新創業提供了全鏈條的支持。
「英才政策20條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好的,也正在一個合適的時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攬才的一個機會。」廣州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行政總監、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高級經理李桂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南沙推出集聚國際英才20條措施極大地激勵了港科大(廣州)在人才招攬上的底氣,「目前我們首批已經有8名教授享受了安家補貼、高端領軍人才等相關政策補貼,這對我們招聘人才有著積極作用。我想我們未來招聘的道路會越來越順暢,然後我們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國際人才來加入我們大灣區的建設。」
聚才,蓄勢待發為集聚一批符合南沙產業發展和科研方向的頂尖科學家和創新創業團隊,南沙藉助國際獵頭機構的獨特優勢,實施南沙海外人才精準引進計劃,為南沙招才引智增添新動能。現場,廣州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與光輝(上海)人才諮詢有限公司、米高蒲志國際(Page Group)公司、北京科銳國際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萬寶盛華大中華有限公司、廣東方勝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仕卿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深圳市展動力人才資訊有限公司、安拓國際等8家國內外知名獵頭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市場引才」。
「南沙本身在整個廣州也好,或者說在整個大灣區也好,對於這個全球化的人才以及大灣區內的這種人才的吸引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北京科銳國際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區總經理史烜採訪時表示,南沙地處大灣區的一個核心,背靠廣州輻射整個珠三角,屬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未來南沙的增長空間是非常大的。「那麼我們相信跟南沙合作,未來不管是說人才引進也好,還是人才本地化的培育和發展也好,都有很大的一個空間。」
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座創新城市,最需要的是各行各業湧現出的頂尖人才。在當晚的英才之夜,南沙還聘用了20名人才大使,促進「以才引才」。
留才,暖心貼心5月21日,《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集聚人才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修訂版)全新登場,在獎勵標準、覆蓋範圍、兌現程序等方面實現全面「優化升級」,在高端領軍人才申請安家補貼方面,進一步放寬所在單位要求。
而在今天的大會現場,還頒發了2020年南沙區高端領軍人才證書。本批次共有69人認定為南沙區高端領軍人才,其中,陳新滋等12人認定為傑出人才,魏利等32人認定為優秀人才,陳全超等25人認定為青年後備人才。
而在南沙實施高端領軍人才引進計劃中,對傑出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安家補貼或200平方米人才公寓;對優秀人才給予300萬元安家補貼或120平方米人才公寓;對青年後備人才給予200萬元安家補貼或100平方米人才公寓。
「我們所需要的人才來到南沙有一個很好的政策扶持他們,讓他們在這邊發展。我們的員工有這麼好的條件來發展的話,對企業的發展幫助就很大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文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滋說。「全球都在爭奪高端人才,粵港澳大灣區有著雄厚的產業優勢,並且在政策上對人才有著很大吸引力。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集聚國際英才,特別是海外人才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頭腦風暴全球化視野下人才發展戰略有何機遇與挑戰?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央組織部人才局原副局長李志剛,中科院物理所首席科學家、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家聯誼會秘書長丁洪,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合伙人丁健發表主旨演講。
李志剛在發表《打造全球創新資源匯聚的人才生態系統》提出,未來需要從六方面構建人才創新生態:公正、法治、高效的政治生態;自由、開放、包容的文化生態;知識生產、智慧成果轉化運用的產業生態;多樣化、多元化的人才結構生態;舒適、安逸、便利的社會生活生態;環境友好、生態優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
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合伙人丁健通過講述李飛飛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的案例,證明人工智慧的人才已經開始跨界進入了各個領域。他認為,目前智能產業生態建設的核心要素和閉環正在形成。「要吸引最新的人才就要營造最新的生態圈。」
在他看來,人才平臺的運行體系需要通過高效的項目抓取能力、創新的成果轉化模式和全方位的服務體系,集聚一批人才,投資、引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業企業。
而在圓桌會議環節,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所帶頭人莊巍,中央人才協調小組特聘專家吳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峰,北京漢能投資董事總經理陳少民,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科銳國際華南區總經理史烜,廣州國際交流合作中心理事長範群等七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各抒己見,就「全球化視野下人才發展戰略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為南沙人才發展「下藥方」,也給現場帶來精彩的「頭腦風暴」,使在場的觀眾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