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總投資多少錢?能收回成本嗎?建設多少年?

2020-12-20 閩南網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0月19日晚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

  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

建設起因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

粵港澳共建海中橋隧主體工程

  海底隧道在港珠澳大橋所處的位置及剖面圖。圖片來源央廣網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的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關鍵性工程,將形成連接珠江東西兩岸新的公路運輸通道。

  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根據達成的共識,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設計壽命120年

  海中橋隧主體工程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採用100公裡/小時,橋梁總寬33.1米,隧道寬度採用2×14.25米、淨高採用5.1米。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採用公路-Ⅰ級,同時應滿足香港《Structure 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s and Railways》中規定的活載要求,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總投資1100億元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消息,三方共建的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約480億元。項目資本金為人民幣204.18億元。資本金以外部分建設資金由項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根據內地適用法律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 一道綿延56公裡的難題》一文顯示,大橋工程全部投資約為110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投資最大的工程。

經濟效益或達幾十萬億港幣

  據澎湃新聞報導,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孟凡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對大橋收回成本很有信心,並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創造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埋入海底最深:最深處近50米;車道最多:雙向6車道;使用壽命最長:設計壽命120年;綜合技術難度最高。

港珠澳大橋建設大事記

  2018年10月19日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稱,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2017年5月27日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主線澆注式瀝青鋪裝圓滿完成。12月21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聽證會在珠海舉行。

  2016年6月29日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

  2015年12月21日

  島隧工程E24沉管安裝成功。海底隧道向海底延伸至4185米。

  2014年2月24日

  島隧工程E9管節順利沉放安裝。隧道安裝水深突破40米,穿過臨時航道,進一步走向深海。

  2013年6月20日

  港珠澳大橋CB03標首個整體埋置式墩臺成功安裝,這也是國內首個整體埋置式墩臺。

  2012年12月28日

  山橋中山基地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港珠澳大橋鋼箱梁組拼工作正式開始。

  2011年9月11日

  島隧工程西人工島最後一個鋼圓筒振沉成功,西人工島順利成島。9月22日,東人工島首個鋼圓筒順利振沉。12月14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正式開工。

  2010年11月2日

  交通運輸部批覆了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技術設計(交公路發[2010]622號)。12月28日,島隧工程沉管隧道乾塢預製動工。

  2009年10月28日

  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批,標誌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港珠澳大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008年8月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大橋海中橋隧主體工程採用「政府全額出資本金方式」;大橋主體工程資本金總額為157.3億元,其中內地政府出資70億元,香港出資67.5億元,澳門出資19.8億元;資本金以外部分由粵港澳三方共同組建的項目管理機構通過貸款來籌集。大橋建成後實行收費還貸。

  2006年12月27日

  國務院決定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由中央牽頭協調各方面利益,以加快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進展,有力推動建設項目的進一步落實。

  2005年4月

  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了港珠澳大橋橋位技術方案論證會,確定了大橋東岸以香港散石灣為登陸點,西岸以拱北/明珠為登陸點,推薦採用北線橋隧組合方案。

  2004年3月

  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全面啟動港珠澳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

  2003年8月4日

  國務院正式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並同意粵、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全面開展各項前期工作。

  2002年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

原標題:一文讀懂|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 經濟效益或數十萬億港幣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投資1269億建的港珠澳大橋,如今11年過去了,收回成本了嗎?
    尤其是在橋梁的建設上,我國的橋梁建設技術可以說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全球最高的橋,最長的跨海大橋,都在中國,這些橋梁的建設難度大,在工程完成前,很多外媒都不看好中國,最終我國還是克服萬難,成功建造,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港珠澳大橋就是如此。
  • 港珠澳大橋為什麼是彎曲的,直線不是更節約成本嗎?看完明白了
    人們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港珠澳大橋了,這座世界級的橋梁,中外遊客也給了很高的評價,所以在建成之後,很多人也都會開著車來到港珠澳橋上行駛,但當來到港珠澳大橋的時候,很多遊客卻非常困惑,為什麼大橋會設成彎曲的形狀,直線型的大橋不是更節約成本嗎?港珠澳大橋是在2009年開始動工建設的,到2018年才正式開通運營,歷時九年的時間,可以堪稱世界奇蹟。
  • 港珠澳大橋中的這些河北元素熠熠生輝
    九年,在大海深處「穿針」,在伶仃洋上「作畫」,成就了一座世界級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在這座世界橋梁建設史的「王冠」上,河北元素熠熠生輝!
  • 港珠澳大橋將建設成世界一流數位化大橋
    港珠澳大橋將建設成世界一流數位化大橋金羊網  作者:唐珩 汪海晏  2020-05-16 大橋數位化後,橋梁在環境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化、交通運行的狀況都可以實時反映和評判。
  • 港珠澳大橋能帶動珠海嗎?
    這個話題著實讓人好奇,我找到2016年發表在《南方日報》的兩篇文章,現把兩篇文章整合再一起,並做了一些刪減,分享如下:   港珠澳大橋通車,它會給珠海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過去,因為沒有港珠澳大橋,這些優勢也無處施展,現在有了港珠澳大橋,港珠澳成為一小時生活圈,兩地人員的通勤可以當天往返,珠海在地理位置上相對深圳的弱勢地位將大為改善,這對港澳服務業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在自覺不自覺之中,珠海曾經錯過一些產業大發展的時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沿海城市普遍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珠海則把注意力集中在旅遊與部分高新技術產業上。
  • 港珠澳大橋全部詳細資料(建設意義必要性及資金籌措)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  2003年7月,內地與香港有關方面共同委託研究機構完成了《香港與珠江西岸交通聯繫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橋連通三地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經濟意義,需要儘早安排建設。
  •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可為啥港珠澳大橋要設計成S型?不浪費成本嗎
    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告訴我們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是最短的,所以,從某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最花時間的方法是走直線,但是,這一點在工程師建設大橋時出現了例外,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也設計為「彎曲」,直線是最省事的方法,為什麼很多橋都設計成非直線型呢?
  • 港珠澳大橋造價1100億,一年大概能賺多少錢?專家給了一組數據
    這裡提醒你最近天涼了,記得添衣多喝水,善良可愛貼心的小編又回來了,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我呢,寒露一過,這氣溫一下就降了,讓人猝不及防,大家的棉衣棉褲可以準備起來了,今天繼續為大家打開新世界,下邊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長期以來,交通都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在前不久的時候,耗資1100億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國家領導人還特地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
  • 港珠澳大橋為何是彎的,直線不是更節省成本嗎?佩服工程師的智慧
    港珠澳大橋為何是彎的,直線不是更節省成本嗎?佩服工程師的智慧我國現在實力的提升讓很多國家對我們刮目相看,技術上的進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我們的一些發展的能力,而這樣一些進展,對於時代發展而言,有著更多的一些建設性意義,我國由於技術層面上的提升,所以有很多交通道路的連接實力的提升就有了很多讓人們驚訝的工程,港珠澳大橋作為我國的一條跨海大橋站。
  • 港珠澳大橋詳細資料(開通時間+有何意義+科技含量)
    >  通車時間:2018年10月24日  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  港珠澳大橋10問  1、為什麼要建港珠澳大橋?  特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三地成功創立的完整的大橋工程決策體系,對未來大灣區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2、港珠澳大橋有何特別之處?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 圍繞「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專家回應「三點爭議」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這座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由粵港澳三地政府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跨界大橋,以其設計建設的技術難度之大、工程量之多、協調管理之複雜而舉世矚目。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
  • 香港財團揭竿籌資150億 港珠澳大橋欲浮水面
    他強調說,建議中的港珠澳大橋計劃,其實政府無需投入一分一釐,可由私人企業負責融資發展,其中,內地、港澳各地的公司均可參與,如沒有公司願意投資,則他控股的合和集團為著香港未來的利益,會牽頭負責有關計劃。他預計,大橋的總投資約150億港元。  香港、珠海、澳門跨海大橋計劃在商界政壇反覆討論達10多年之久,香港財團終於按捺不住。
  • 港珠澳大橋斥巨資建造,能回本嗎?粵港澳大灣區跨海大橋有幾座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歷時7年終於正式竣工,總投資額高達1269億元,堪稱奇蹟之橋,它橫跨了伶仃洋,將香港、廣東和澳門,這三個對我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省份,串聯了起來,港珠澳大橋全場55公裡,與其說它是一座大橋,不如說它是以橋梁架構起來的島嶼。直到今天,這座大橋也仍然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動
    中新社珠海1月16日電 (記者 鄧媛雯)16日,由珠海創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粵港澳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航儀式」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舉行。圖為港珠澳大橋的資料照片。
  • 中國將要新增一「世界之最」,投資成本是港珠澳大橋的兩倍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從幾十年經濟落後到至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用實力證明了什麼是中國的奇蹟,除了經濟以外,其他領域如科學技術、建設、軍事等,中國也很猥瑣,特別是在建設上,在高鐵、橋梁等方面,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港珠澳大橋就是最好的證明。
  • 港珠澳大橋怎麼解決左右行?一文看懂這座橋怎麼走
    三地共建的大橋,誰負責管理?如何通關?橋上發生意外怎麼辦?  答案當然是三地共同管理啦,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一下。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設立的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承擔港珠澳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等工作。
  • 港珠澳大橋20年峰迴路轉 現存問題仍需客觀評估
    港珠澳大橋於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前,港珠澳大橋曾經是「山重水複疑無路」。今年3月,國家計委委託專家組在港、澳、珠三地開展「香港與珠江西岸交通聯繫研究」;3月底,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發改委共同委託國家綜合運輸研究所,對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做宏觀經濟層面的評價分析,以再一次明確是否可以建橋等問題。香港媒體開始熱炒港珠澳大橋。  直到7月中旬,有消息傳出,廣東省委常委已於最近召開會議,決心全力支持港珠澳大橋興建。
  • 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單套版票欣賞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港珠澳大橋有什麼意義?真正作用有哪些?
  • 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是怎麼系上的?
    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青州航道橋上的「中國結」、江海直達航道橋上的「海豚塔」優美的造型是整座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中最具標誌性的兩大景觀。你們一定看過它們的英姿,但不一定知道這兩組巨大的鋼結構構件,都是在中山製造、拼裝的。南方+找到了它們的製造者,解密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