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2021-01-10 散打王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還是具備技擊能力?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

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散打王鄭裕蒿

從傳武中我收穫很多

最近經常看到人們將傳統武術和競技搏擊項目進行對比,我首先想對質疑傳統武術技擊功能的人說:傳統武術有技擊功能。

我在練散打之前,大概七歲左右,就開始習練溫州南拳,跟著大人們打拳,傳統武術有非常好的健體效果。

我小的時候比較瘦小,性格靦腆,骨骼也不夠強壯,體弱多病的,通過傳統武術的習練,從扎馬步開始、一拳一腳、一招一式,不僅讓我身體強壯,而且傳統武術擁有很強的築基功能,對於我後來的散打習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散打比賽,正在出場的鄭裕蒿(紅衣)

我練過溫州南拳,接觸過武術套路,學過拳擊,最後轉型散打,這一路走來,傳統武術給我帶來的收穫很多,強健了我的身心,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在之後的散打生涯裡比別人更加細膩地去把握技戰術。

並且在我的散打技術中加入了很多傳統武術的理念,比如詠春拳關於關節的運用,它的寸勁、近距離的位移,比如山西心意拳近身靠的技術等等。

散打、拳擊等格鬥術,是通過不斷的模擬,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後,產生肌肉感覺,達到一定的肌肉反應的,是通過一次、兩次、成千上萬次的磨練,才能產生這種反應,通過不停地更換對手去增長對抗的能力。

擂臺上的鄭裕蒿(紅方)

雖然散打是從傳統武術演變提煉而成,但是作為競技項目,它崇尚的是簡單、直接、更有效的擊打,更適合在擂臺上的表現。

而傳統武術隨著時代的改變,更多的習練者是在演練套路,受時間、條件所限,逐漸缺少了近身近距的對抗訓練。

你不能認為我練傳統武術,我的身板硬、胳膊粗,我就可以上臺和散打運動員一比高下,因為傳統武術習練者缺乏速度、力量、協調、靈敏度和抗擊打的專業訓練,缺乏實戰對抗,更缺乏在對抗中對自己身體特別是頭部的保護意識。

我現在更想多花時間學習傳武

我練過拳擊、散打、站立式格鬥,包括現在流行的MMA,其實我現在更想花時間去學習的是傳統武術,因為它能讓你的體育生命延續得更長。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我覺得更需要提升自己的內涵和修養,才可以保持運動年限。

當運動員的時候,是跟別人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覺得人最終還是要跟自己比,比健康,包括心態的健康、身體的健康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要不斷地提高修養、內涵、文化底蘊,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對傳統武術的習練和感悟去達到的。

最近,我把自己一直在推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恢復的賽事「武天下」的口號定為:「抗病毒,呼健康,倡體育,築文化。」

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強健體魄、文明精神,這應該是一個民族健康延續的根本。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王濤

責任編輯:錦瑟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傳統武術中掌法應用很多,比如:八卦掌、太極拳。戴上拳套,掌法就被限制住了,尤其是內家拳,不用掌就打不出內勁來。許多民間高手戴上拳套反而不會打了。但是,不戴拳套,傷害性肯定會很大。其次,傳統武術選材很難,現在城市中有多少家長肯讓自己的孩子練武術?要練也就是健健身,很少拿它當職業。
  • 太極狂魔為傳武正名挑戰散打高手廣州阿虎,傳武這次能否翻牌?
    近兩年來,武林中自從格鬥狂人打假傳武以來可謂是好戲接二連三,但是到目前為止,傳武一次次與散打搏擊的對決中是傳武一直處於下風,所以也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逐漸對傳武失去信心,認為現在傳武確實沒有一點實戰價值,更有甚者,把傳武貶為垃圾,太極狗等!
  • 傳統武術、散打和拳擊,哪個更適合街頭防衛?
    傳統武術、拳擊、散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種技擊術。傳統武術以其豐富獨特的技法獨樹一幟,拳擊和散打則以其簡單實用的特點備受喜愛。作為防衛的手段,該選什麼好呢?傳統武術:門類豐富、技法多樣傳統武術源於戰爭。最初的武術就是服務戰爭的,許多傳統武術的技法中依然保留著生死搏殺的技術。
  • 傳統武術難道只剩下花架子?拳擊航母淺析:何為套路?何為散打?
    當前,中國武術面臨著沉重的輿論壓力。最近幾年來,隨著傳統武術對陣現代搏擊的節節敗退,人們對武術的質疑也愈加深重。但是,武術的定義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所看到的傳武大師,也並沒有資格代表中國武術的全部內涵。
  • 實戰武術比散打更厲害 中國功夫為什麼比拳擊格鬥強
    實戰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街頭巷尾的環境中,發生戰鬥,打敗敵人保護自己。我們國家的高級保鏢幾乎都是傳統武術八極拳的習練者,而並不是散打拳擊。如很重要的人物保鏢,曾經都是八極拳造詣很高的武師。並不是那時候沒有散打沒有拳擊,而是他們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除了心意把,幾乎沒有比八極拳更剛猛的拳種了。
  • (專訪)少林弟子釋行宇:中國散打如何借鑑傳統武術功夫?
    、跆拳道、泰拳的交流中都取得很好的戰績,你認為中國散打獲得勝利的原因在哪裡?釋行宇:這些比賽我都看過。散打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技術全面。因為散打是從中國功夫演變過來的,源自中國功夫這種國粹,而中國功夫的內容和技法本身就是很全面系統的。
  • 傳統武術v拳擊散打 還是歇了吧
    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被一業餘散打拳擊手一擊倒地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來議論紛紛。這是最近兩年傳統武術對抗散打拳擊「賽事」中,代表傳統武術的大師、掌門人被散打拳擊手擊倒在地的最新一例。從視頻看,大師和掌門人不堪一擊的情形實在不忍卒觀,其毫無招架之力以致成為人肉拳靶的場況讓人捏著一把汗。
  • 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各級別冠軍英雄榜
    「恆勝」系列摩託車的電視廣告選中格日樂圖出任形象大使有他們的道理,該廣告片導演丁晟強調,格日樂圖自身所具備的綜合素養和他所表現出的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與恆勝的理念最為貼合。他對拍攝過種中格日樂圖所表現出的敬業精神讚不絕口。片中有一個踢腿動作要求不加任何保護地摔在地面,為了拍好這個鏡頭,格日樂圖反覆做了二十多遍,毫無怨言。在連續十六個小時的不間斷拍攝中,格日樂圖也沒有叫一聲累。
  • 散打主席:專家不會對傳統武術丟人大驚小怪,跆拳道也缺乏觀賞性
    7月3日,吉林散打協會主席鄭環宇對傳統武術和散打這兩項中國特有的競技運動發表了看法。由於傳統武術近兩年來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不了解武術的看客們看到大師們被KO都捧腹大笑,實際上這是沒見過世面的表現。鄭環宇一針見血地指出:「經常看專業比賽,我們就不會太苛求傳統武術,苛求民間愛好者。面對自媒體炒作,民間比武專業隊都保持靜默,不是冷漠,因為他們看問題更客觀、更理性。大驚小怪的一般都是業餘分子,不甘寂寞的自媒體網評人。」
  • 盤點世紀初散打泰拳4次團戰,現代散打是否該向傳統武術取點經?
    而中國武術散打技法豐富、博大精深,剛柔相濟、靈活多變、快速迅捷是其特長。這兩種搏擊術的對話,是當今世界武壇的強者對話,從他們擂臺對峙那天起,就成了關注的熱點。就中國武術散打如何迎戰泰拳,我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 不再是暴力的定義 周東鵬賦予武術散打新的意義
    幾年前,他是中國武術散打隊的一份子,雷厲風行.堅不可摧;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榮獲四川省武術散打冠軍,2014年榮獲全國武術散打冠軍,2014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稱號;現如今,他是一位武術散打推廣者,一位創業者。他就是河北省唐山市博天下武術散打運動俱樂部的課程設計總監,教學總監。  周東鵬,是一位在四川省武術散打隊服役4年的武術散打運動員,後因傷病原因退役。
  • 越南人玩中國武術,竟然搞出了「散打」?
    之前的追根溯源,筆者介紹了頗具東方色彩的法國武術——Savate。文中提到Savate的腿法,據傳是法國水手在東南亞學到的神秘武術,在顛簸的船隻上加工而來。而這種「神秘武術」,便是越南本地武術——越武道(Vovinam)。
  • 空手道、散打和泰拳,如果不限制招式,哪個更猛一些呢?
    傳武之所以差,甚至被羞辱,與其弱爆的抗擊打能力及比擂少有關。八幾年的時候,民間的所謂高手就被散打隊打得滿地找牙。希望練傳武的不要妄自菲薄,練好抗打能力,否則對上泰拳永遠是拿柴棒和鐵棍對敲。泰拳最大的特色就是硬,踢樹和重型沙袋,其次就內圍纏抱加膝肘擊。內圍纏抱,也有類似的聽勁,就是感知對方的重心,可以用腰力泰摔,也可以控制對方頸牽拉來使對方重心失衡來做到敵被我順,從而為膝擊肘擊,摔,做出良好的鋪墊。
  • 馬保國輸了,傳統武術卻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生死在此一舉
    傳統武術的發展歷程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裡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而傳統武術作為我中華文化寶庫裡一隻璀璨的明珠,比全球其它地區發展的更枝繁葉茂、百花齊放。在冷兵器時代,徒手搏鬥和冷兵器對抗是事關生死的大事,軍隊裡千方百計地研究各種搏鬥和殺人技巧,這個過程中有不少聰明人研究出了一些門道,在戰場上生存率明顯提升,武術應育而生。
  • 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激戰正酣 揚州散打王曾摘金腰帶
    本報記者 孔茜中國江蘇網11月16日訊 「江蘇揚建」2017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在揚州激戰正酣,來自全國的400多名散打高手齊聚揚州,在揚城掀起了一股散打熱。值得一提的是,揚州也曾出過一位散打王——陳桂林,1989年的中法搏擊對抗賽上,他是70公斤級的金腰帶得主。
  • 如果只是防身的話,那麼學泰拳好還是散打好?
    泰森和散打都屬於現代格鬥術,有很強的實戰性,比起跆拳道、中國傳統武術強很多。防身自衛講究的是,不去欺負他人,他人威脅到我們的人身安全時,就可以實施自衛,但是下手不能太狠。打傷人,雖說有理,也要賠錢。被打了,只能自認倒黴。散打很注重步伐移動,步伐移動很快速,步伐輔助拳、腿、摔進攻,經常可以達到速戰速決的效果。
  • 武術散打比賽:「擂臺遊鬥」和「盔甲護具」
    作者:張成明、王舜這些天,散打王將給大家帶來武術散打比賽錦標賽和職業賽的規則討論技術貼,同時也會廣泛收集廣大武術散打粉絲和從業者的意見,為今後的比賽提供借鑑和參照。主要的內容包括:(1)減分制和加分制的討論;(2)比賽擂臺設計和護具選取;(3)裁判員的角色定位;(4)武術散打比賽中技擊方法的運用;(5)比賽如何流暢激烈開展等。
  • 蟄伏十二載後的王者歸來,散打王要以民族品牌打造文化自信
    在中國武術協會和國武體育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以「柳腿劈掛」柳海龍、「草原驕子」寶力高、「定海神針」楊曉靖、「無敵風火龍」趙子龍、「射月金弓」李傑、「玉面小達摩」鄭裕蒿、「蒙古王」那順格日勒等一批知名的散打運動員,令當年的「散打王」成為了中國武術散打賽事的一桿旗幟。  在蟄伏了12年後,這個中國最著名的武術散打賽事IP再次回歸。
  • 馬保國語出驚人:MMA算什麼東西,我一用力就把散打冠軍震飛了
    最近,馬保國之前的提問中說出,馬保國表示:"MMA算個什麼東西,能夠給我5年的時間的話,並且按照我列出的方法去訓練,我就能教出打遍世界的世界冠軍,而且我還和河南省散打冠軍切磋過,他左擺拳右鞭腿攻擊我的身體,我雖然眼睛被擋上看不見,但是運用氣輕輕一下就躲過了,他的右鞭腿踢到我小腿的時候,直接被我的氣彈飛了!
  • 武術散打的傳承者!菲律賓綜合格鬥力量崛起
    但是在綜合格鬥賽場上,菲律賓拳手正在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而這與中國武術散打息息相關。在菲律賓有兩支著名的隊伍,第一支是萊凱戰隊。萊凱戰隊的創始人是菲律賓武術教練馬克-桑喬(Mark Sangiao),他先後培養出4位ONE冠軍賽的世界冠軍。第二支隊伍是由菲律賓散打世界冠軍「挑戰者」雷內-卡塔蘭領銜的卡塔蘭戰隊。巧合的是,兩支隊伍都是以散打作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戰鬥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