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開本藝術圖書亮相「海圖會」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臺灣最大開本藝術圖書亮相「海圖會」

2019-09-20 22:22: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臺灣最大開本藝術圖書在「海圖會」上展出。 呂明 攝

  中新網廈門9月20日電 (黃詠綢)在20日於廈門開幕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圖會」)上,臺灣最大開本藝術圖書《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被稱為臺灣出版史上最大開本規格圖書。該套書52公分高、38公分寬,一共四冊,因其內容主題契合「一帶一路」倡議,2018年出版後便在兩岸備受關注。此次是該書首次進入廈門與讀者見面。

臺灣最大開本藝術圖書在「海圖會」上展出。 呂明 攝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書從規劃到製作耗時兩年,收錄文史工作者徐宗懋收藏的600多張黑白歷史照片,橫跨歐亞兩大洲,年代最遠可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

  「書中照片都經由彩色數位復刻方式,將黑白照片還原成當時的顏色。」城邦媒體控股集團總經理林福益告訴記者,圖片由畫師根據歷史考究,以接近原貌的方式進行上色,希望將幾百年前的場景呈現至讀者面前。「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當時的航海路線對當時的亞洲甚至對整個世界的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收錄了1860年英國攝影師菲利斯比阿託拍攝的北京全景圖,也是世界首張北京全景照片,還收錄了從海外徵集的廈門鼓浪嶼在19世紀時的照片。

  「經過近10年海圖會的交流合作,我們與廈門已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林福益告訴記者,兩岸同文同種,借海圖會這個平臺,兩岸通過文化交流可以更理解彼此;而在海圖會各項內容的交流上,也可以共同呈現不同的特色,為讀者展現更豐富的產品和內容。

  本屆海圖會臺港澳圖書展銷區共設134個展位,有200多家臺灣出版機構和20多家港澳出版機構參展;參展圖書品種及冊數再創新高,全場共計2.5萬種6萬冊,總碼洋近1000萬元人民幣,囊括臺港澳地區近年來出版的新書、重點書和暢銷書,其中部分圖書品種首次進入大陸(內地)展銷。(完)

相關焦點

  • 臺灣逾150家出版機構將參展第13屆海圖會
    新華社臺北6月22日電(記者章利新查文曄)第13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簡稱「海圖會」)臺灣招展說明會22日在臺北舉行。主辦方表示,本屆海圖會將邀請大陸400家出版社及相關產業機構和臺灣150家以上出版機構參展,參展圖書將達到20萬種、70萬冊。
  • 海圖會主會場活動昨在臺北落下帷幕 大陸漫畫受臺灣讀者熱捧
    自12日開幕至今,它匯聚了兩岸300多家出版機構,舉辦了48項精彩活動,現場零售和徵訂圖書總碼洋合計已達3260萬元人民幣。昨日下午18時,位於臺北世貿中心展館的海圖會主會場活動落下帷幕。與此同時,臺灣業界也有近100家出版機構帶來參展圖書3萬種7萬餘冊。特別是兩岸最新推出的少兒教育類、繪本、漫畫類圖書在本屆海圖會首發及優惠銷售,更是吸引了眾多讀者。  除了圖書展銷現場的火爆,大陸4名漫畫家於8月12日、13日連續兩天舉辦的籤售活動,更是受到臺灣讀者熱捧。「90後」臺灣女孩楊琇羽表示:「閱讀大陸動漫作品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陣容強大 活動豐富 山東出版集團領銜十二屆海圖會主賓省
    陣容強大 活動豐富 山東出版集團領銜十二屆海圖會主賓省 2016年08月15日 11:16:00來源:本站原創 本屆海圖會,山東出版集團共組織了12家圖書、期刊、電子音像、數字出版等出版發行單位,挑選了一批精品圖書參展。參展圖書分為學術類、歷史古籍類、科學技術類、生活類、少兒類、美術類等六大類,5000餘冊(盤);舉辦了13場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
  •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關於書籍裝幀設計,問我吧!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
  • 古代海圖"講述"400年前外國人眼中的臺灣(圖)
    從16世紀開始,臺灣被記錄在西方人繪製的地圖上,最初是葡萄牙人的世界地圖上。地圖上臺灣是由三個小島組合而成。到了19世紀,地圖上的臺灣,無論是外形輪廓,還是地形等都與今天的臺灣大致相同了。從這些地圖,可看到臺灣浮現於世界歷史舞臺的過程,彌補了當時文字及文物資料的不足,記錄了外來者認識臺灣的過程。
  • 臺灣農業雜誌《豐年》及《鄉間小路》首次亮相兩岸圖書交易會
    10月28日至31日,以「書香兩岸 情系中華」為主題的第七屆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來自臺灣財團法人豐年社編輯出版的臺灣農業雜誌《豐年》及《鄉間小路》首次亮相兩岸圖書交易會,參加主會場的展覽,受到參會讀者的廣泛關注。
  • 書籍開本的設計原理
    我們幾乎天天和書本打交道,但你注意過書本扉頁上的開本標識字樣嗎?這其中蘊藏著不少學問。書本扉頁常見的「787×1092,1/32」標識字樣中,「787×1092」表示的是全張紙的寬度和長度,單位為毫米,而「1/32」表示的是紙張的開本是32開。
  • 能工擅藝——談現代圖書裝幀設計的工藝技巧
    紙張是圖書傳統出版的關鍵載體,紙張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圖書的品質和閱讀感受。什麼樣的圖書選用什麼樣的紙張,會有一些習慣,所以要注意觀察和體驗,總結一些規律,隨時可用。比如:文學類圖書,我們習慣用輕型紙,這是考慮到它的方便攜帶與閱讀;圖片資料書,我們習慣用銅版紙或純質紙,這是考慮到圖片色彩的還原質感和保存性等。另外對於圖書封面以及外包裝的紙材選用上,更是可選擇性很廣。
  • 從印前設計談降低圖書成本
    每做一本圖書,都需要由設計工作者進行總體設計。設計者須根據內容、性質、圖文總量、讀者對象進行設計。圖書成本的高低,是圖書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因素。現就印前設計的角度談談如何降低圖書成本的問題。1、紙張開度如果開本選用不合理,將使邊料增加,紙張的有效利用面積減少。短行較多的書,如橫排的詩集,用32開本,其切口及訂口有很多空白,用紙較多。假如用狹長形的36開本,可以節約紙張。如果開本太小,折數和光邊材料損耗也較多。為了便於印裝,儘量不用或少用不規則的開本,這樣可降低印裝成本。
  • 《解放軍畫報》2019年改為大開本月刊
    經中央軍委批准,《解放軍畫報》將在2019年做出重要變更,刊期由半月刊改為月刊,印刷開本由大16開改為小8開,每期頁碼由84頁增至108頁,全年12期定價為180元。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開幕式上,劉泰(右)向參展高校贈書。現在很多書臺灣都不出了,大陸的出版物彌補了空白。」10月11日,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會標下,大陸出版的各類書籍散發出滿室書香,「第二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在臺北宣布開幕。
  • 書籍裝幀藝術淺說
    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受西方影響,我國才有了現代裝幀藝術形式的書籍。  特別是現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隨著設計工藝的不斷出新,以及裝幀材料的日益豐富,以及讀者欣賞品位的提高及對消費品近乎苛刻的審美需求,書籍裝幀設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美,越來越個性化。
  • 大陸簡體圖書走進臺灣
    新華社臺北12月6日電 (記者付敏、李凱)6日,第十七屆大陸書展在臺灣輔仁大學開幕。來自大陸的47家出版社共展出6000多種簡體字圖書。   本屆書展的主題是「創享樂讀」,圖書的內容涵蓋了教育、學術、兒童、科技、旅遊、網絡等領域。
  • 2015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下降電子書大增
    新華社臺北2月19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圖書館19日公布的「2015年臺灣圖書出版現狀及趨勢分析」顯示,去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首度跌破4萬種,創下10年來新低。與此同時,電子書出版大幅成長31%。
  • 硬封面大開本全銅版紙,一本上百元,奢侈化童書誰在讀?
    原標題:硬封面大開本全銅版紙,一本上百元,奢侈化童書誰在讀?摘要:圈錢還是趨勢?「買了三本書,太重了!」展場內,8開甚至更大開本的書籍隨處可見,絕大多數童書用了硬殼封面。翻開書本,往往是銅版紙單面全彩印刷,另一面只有兩三行字。這樣的童書,定價一般在150元以上。兒童書颳起「奢侈風」,有必要嗎?
  • 臺中新地標綠美圖今年完工 搶先在臺灣燈會亮相
    號稱繼臺中歌劇院後,臺中市另一世界級新地標的臺中水湳經貿園區「綠美圖」,預計2022年完工,將以花燈形式,在2020臺灣燈會中搶先亮相。臺中市文化局8日表示,綠美圖花燈將於主展區后里森林園區內展出,花燈面寬8公尺、深度3.5公尺、高度6公尺,主要設計的理念在於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打造成場景式的特色花燈。
  • 原神12開本路線介紹 12開本路線是什麼詳解分享
    在《原神》的1.2版本中加入了雪山地圖,在雪山上有一個冰系聖遺物副本,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知這個副本要怎麼開,下面便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原神》1.2開本路線分享,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來看一下。  位置是在山洞的底端,  然後再往上爬益智爬到頂會有一個機甲以及四個機關,  當全部解開之後可以激活機甲。  在打完之後會有三個華麗箱子。
  • 臺灣書商: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
    【同期】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裕大陸本身書出得很快,書種又多,印刷又漂亮,所以一般讀者基本上一個禮拜不止來兩天、三天,甚至有的每天來,因為現在大陸出的新書很快,而且我們一個禮拜都是進兩百多箱的書。
  • 浙圖這個館很特別,書的開本特別大,書架擺得還很鬆散,原來它們是……
    依慣例,這一天是浙江圖書館的休館日,然而下午,明明關著門的中外藝術圖像書刊閱覽室裡,卻傳出了陣陣歌聲和歡笑聲。聲音來自於設在閱覽室內的浙江省視障信息無障礙服務中心,在這裡,浙圖為視障讀者開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年會」。去採訪之前,記者以為,視障群體會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
  • 44期~古老波特蘭海圖中的「奢侈品」——記「加泰隆尼亞 1375」
    波特蘭海圖誕生於以實用主義為指導的航海實踐,但隨著其日趨流行,出現了用華麗的色彩乃至鑲金嵌銀描繪出來的、帶有明顯裝飾性目的的海圖作品,並成為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王侯貴族們展示自己財富的象徵手段之一。鑲金嵌銀描、帶有明顯裝飾性目的的海圖作品 Atles Català 1375 局部這些如藝術作品般繪製精美的海圖,很多來自於以馬略卡島為代表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因此這些作品通常被稱為「加泰隆尼亞風格的波特蘭海圖」或「馬略卡風格的波特蘭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