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下屬,一個愛頂嘴,還處處找藉口;一個陰奉陽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你會選哪一個?
我想說,如果一定要二選一的話,我棄權。
這兩者有什麼本質區別嗎?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類型。
愛頂嘴就算我大度吧,暫時忽略,但找藉口和陰奉陽違,一明一暗,都是沒結果,沒結果自然沒價值。
這樣的員工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我們先來看看愛頂嘴的員工。
愛頂嘴的員工,有人認為只是性子直,有一說一,良藥苦口,真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愛頂嘴的員工負能量滿滿,就像疫情的病毒,很容易傳染。
尤其在企業復工後的蕭條期,這類愛頂嘴的員工,不分場合、時間,處處頂嘴,很影響團隊的凝聚力。
在面臨很多未知的情況下,需要同心協力時,這類員工應該第一個清除,及時預防,避免傳染。
我們再看陰奉陽違的員工。
陰奉陽違的員工,絲毫沒有執行力,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後卻一肚子壞水。如果遇到只看結果的領導,缺乏過程管理,所有的政策都形同虛設,那這個企業算是完了。
作為一個領導,先遇到愛頂嘴的員工,被當面拆臺,絲毫找不到領導的權威;安排任務時,又處處找藉口;好不容易把任務落實了,結果又遇到陰奉陽違的員工,軟抵抗。這任務還只是數字,有沒有達成的可能?
作為領導,但凡有一點點可能,也必須把這兩類人給清除了。
對於愛頂嘴的員工,必須約法三章,讓他知道什麼場合可以發聲,什麼時候必須閉嘴。否則,該罰就罰,該辭退就辭退。
這類人的下一個趨勢就是職場垃圾人,不清除,公司很可能成為垃圾場。
在職場一味地頂嘴,並非明智之舉,那是弱智的表現。本質是對企業價值觀不認同的行為,缺乏對領導必要的尊重。同事之間是相互補臺的,而不是拆臺。
這類人,在職場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陰奉陽違的員工,本質上看,缺乏職業素養,把領導當傻子,誰敢用?
從結果看,這類人的執行力可能無限接近零。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態度不過關,將無法形成有效的執行力,自然無法創造價值。
這類人,很適合動態管理,不管你答應得再好,如果沒動作,我第二天就提醒你,讓你不得不一直偽裝下去。
愛頂嘴的員工,大學期間是不是辯論賽選手?但是在職場,說得再好聽,或者難聽,如果沒有行動,等於零。領導不是聽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呈現了多少結果?
陰奉陽違的員工,偽裝再好但沒有執行力,只出工不出力,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結果也是零,除非你弄假成真。
前段時間驚聞美業行業的銷售,幾乎都開始團隊作戰。很多團隊同時和多家醫美合作,不少業務員剛開完會,就去另一家客串,最後的結果是,並未給企業帶來多少經濟利益,但他們去拿好幾份底薪。
這類團隊,開始都是陰奉陽違,隨著業績開展的難度越來越大,開始處處找藉口。管理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夠等,最終想證明的就是,我努力了,但業績實在太難了。
千萬不要以為這兩類人只是性格的缺陷,我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自身的道德底線。
如果我的團隊裡只有這兩種人,我寧可企業暫停營業,也要給辭退了。說實話,我不想企業成為某個團隊或個人的傀儡,所以寧可玉碎不求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