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本平凡,愛好不多也不少。如果非要給愛好排個名,第一是文字,其次是跑步,隨後是音樂。
喜歡音樂,並無品味可言,平時聽得更多的是流行歌曲。也沒什麼標準,快樂的、憂傷的,勵志的、悲情的,只要旋律動聽、歌詞動人,全都喜歡。
一些流行歌曲,曾經深深打動過我,深深影響過我。
即日起,陸續推出一些與音樂有關、與流行歌曲有關的文字。
這個系列,暫且叫做《樂動心弦》。
讓我們一起走近流行歌曲,走近那些曾經撥動我們心弦的優美旋律。
【樂動心弦】01:像我這樣的男人
一
每天早上跑步,習慣邊跑邊聽音樂,隨機播放模式,聽到什麼算什麼。
這種播放模式下,一段時間下來,有的歌聽了好多遍,有的歌一次也沒聽過。
記得2010年2月15日晨,在瀋陽市府廣場跑步,忽然聽到鄭智化演唱的《我這樣的男人》。
對這首老歌,並不陌生。
上高中時,拄著一隻拐杖唱歌的鄭智化,是很多熱血青年的青春偶像。那時候,鄭智化的歌曲在校園瘋狂流行。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水手》、《星星點燈》、《大國民》…一首又一首,至少激勵了「70後」「80後」兩代人。
我是「70後」,鄭智化的歌,深深地鐫刻在腦海深處。至今,他的那些歌曲,還在深深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樂記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家園。而鄭智化,註定要被我們這些「70後」銘記一輩子。
二
每每次聽到《我這樣的男人》,那些青春回憶立馬鮮活起來。
這首歌,由鄭智化作詞作曲並演唱,收錄於其1990年9月發行的個人專輯《年輕時代》中。
學會這首歌,應該是1991年秋。當時,我在四川省開縣正壩職中讀高一。
轉眼30年過去了,曾經的青春少年,早已變成中年大叔,再聽這首歌,感覺大不相同。
高中時代,喜歡鄭智化,更多是因為他對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那時候,對這位臺灣歌手歌曲中蘊含的人生滄桑,真的不夠了解。
比如,對《我這樣的男人》這首歌,當時就很不理解。
可能是因為沒戀愛、沒工作、沒結婚,對人生的艱辛和無奈並不了解的緣故吧。
三
時隔多年,再次聆聽這首曾經非常熟悉的歌曲,幾乎每一句歌詞,都引起我的強烈共鳴。
比如開篇這句「我的腳步想要去流浪,我的心卻想靠航」,就道出了很多男人的心聲。
好男兒志在四方,男人的心,本質上都很狂野,都想一闖天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很美好,現實很無奈;拼搏了,闖蕩了,受挫了,迷茫了,曾經的萬丈豪情不復存在。
尤其是人過中年,開始生活在現實之中,開始不再幻想,開始學會妥協。
「我的影子想要去飛翔,我的人還在地上」這句,更是讓人感慨萬千。
多麼痛的領悟!夢想的衣裳很華美,卻總被現實撕扯得千瘡百孔。
這種感覺,和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差不多。
茫茫人海,每個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水分子而已,連水珠、水滴都算不上。
我們都想飛得很高很高,卻發現總是缺少一又可以展翅高飛的翅膀。
我們都想有一份好工作,都想過上好日子,幾個回合下來,發現自已總是眼高手低,理想的生活彼岸總是不那麼遙不可及。
再來聽聽這句:「我的笑容想要去偽裝,我的淚卻想投降。」
這哪是歌詞?簡直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仔細想想,面對所謂的成功,或是幸福和快樂,並非每一次都可以開懷大笑;面對悲傷、傷感甚至傷害,也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恣意淚流。
人生苦而短,生活很無奈。很多時候,生活需要表演,人生需要偽裝;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說著善意的謊言。
而善意的謊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偽裝?包括被稱為「人類最美語言」的微笑,以及被稱為「生命最好饋贈」的眼淚,同樣成為某些場合某些時刻的偽裝或道具。
至於「我的眼光想要去躲藏,我的嘴還在逞強」這一句,更是說出了很多男的生活常態。
是的,人性中不是只有堅強,不是只有愛心,還有總是讓人煩惱的面子問題,還有可笑而排它的自尊心。
很多時候,很多場合,我們都在言不由衷,我們都在反話正說,我們都在吹牛扯淡,我們都在自欺欺人。
正確的廢話,騙人的鬼話,連自已都不信的謊話,我們一次比一次說得順溜,一次比一次說得嚴密。
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性使然。
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去克服這些弱點?進而努力做一個情操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四
聽鄭智化的《我這樣的男人》,似乎很有必要反思一下「我是個什麼樣的男人」。
某種意義上,人生就是一場戰役,作戰對象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已。認清自已,方能戰勝自已;戰勝自已,才有可能天下無敵。
我是個什麼樣的男人?社會角色是軍人,家庭角色是兒子、丈夫、父親、兄弟和叔叔、舅舅,甚至早已升級為爺爺和外公。這麼多的角色,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男人?
其一,不一定很過硬,但一定會很忠誠。
我外公是名共產黨員、地下交通員,國統時期負責為川東遊擊隊傳遞情報;生父沒上過學,但正直聰明,去世前是生產隊長,也是共產黨員;母親是上個世紀50年末縣一中的高中生,當過民辦老師,同樣是一名共產黨員。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政治過硬是硬標準。在母親的直接影響和反覆教育引導下,高中時,我加入共產黨;我的下一輩,大侄兒、大外甥都入了中國共產黨。
對此,剛過八十大壽的老母親很自豪:我們家歷史清白,任何時候都可以堂堂正正、清清亮亮。
這些年來,母親叮囑我最多的,就是要忠誠老實,對組織、對領導、對同事、對下屬、對素不相識的人,通通不要玩心眼,要本本分分、實實在在。
母親對我的要求很嚴格,決不允許我做兩面三刀、不忠不義的事,對事業、對工作必須認真負責。
其二,不一定是好人,但一定不是壞人。
我這個人心軟,容易被感動,他人有求於我時,很少也很難拒絕。比如面對親朋好友向我借錢這種事兒,不止一次上當受騙,好幾筆錢都打了水漂。
我確認,自已不是什麼壞人,從來不幹違背良心的事,從來不幹坑人的事。
其三,不一定多能幹,但一定會盡力幹。
對待工作,一直秉承這樣一個觀點: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到極致。
一直覺得,如果你應付性完成工作,領導就會應付性對待你的成長進步;工作是幹出來的,成長進步也是幹出來的;靠工作成績說話,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尤其對我們這些農村子弟而言,這幾乎就是金玉良言。
基於這種認識,在如何幹好工作上,我的一貫做法是:前面沒有標準的,嘗試搞點創新,樹起後人可以學習借鑑的標準;前面有標準的,超過它,樹起新的標準。
這可能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我確實是這麼想,也一直這麼要求自己。
其四,不一定會忽悠,但一定會很負責。
從小,我就是個嘴笨的人,不會說,尤其不會忽悠領導,不會討領導歡心。
在職場混,這其實是個硬傷,但我真學不來,忽悠人的話真說不出口,很多時候甚至不會順著領導的意圖和情緒說下去。
當然,更多是不願,因為我覺得部屬對領導也好,領導對部屬也罷,盡說好聽的話不是真尊重,盡說順耳的話不是真愛護。
這些年來,不時因為說大實話、不會說話、不懂得照顧領導情緒而被誤會、被指責、被批評。也試圖想改,但沒有成功。
其實不是改不了,而是不想改。
一直覺得,當多大官不重要,重要的是問心無愧。如果成天顧慮這顧慮那,如果成天違背內心去說假話套話,活得太累,也太沒自我,當再大的官也沒多大意思。
嗯,了解完我這樣的男人,再聽鄭智化的《我這樣的男人》,想來會有一些感觸和體會。
2010年2月15日晨草於遼寧瀋陽,2020年11月28日晨完善於河北石家莊
附:鄭智化《我這樣的男人》歌詞
我的腳步想要去流浪
我的心卻想靠航
我的影子想要去飛翔
我的人還在地上
我的笑容想要去偽裝
我的淚卻想投降
我的眼光想要去躲藏
我的嘴還在逞強
我這樣的男人
沒有你想像中堅強
在人世間飄蕩
如果你寬容的胸膛
是我停泊的海港
讓我在夢和現實之間
找到依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