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身邊的同學都忙於參加各種招聘會、面試筆試,華南理工大學會計學專業的大四本科生吳少武卻忙於招攬英才。畢業在即,決定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他,一直在張羅著公司開張的事情。作為華南理工大學創業教育學院的第一批學生,當身邊的同學還在忙碌著四處投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他已是一家物流公司的經理。
一次課堂作業引發的創業故事
吳少武的創業故事源於大二那年的一次課堂作業。
統計課的一次作業,大多數人都選擇簡單準備草草了事,吳少武卻一本正經地跟幾個同學組成小團隊,發起了一項題為「大學生的戀愛經濟」的調研。他們在同學們中間發放了200多份問卷,調研態度極為認真嚴肅,每天見到其他同學,一張口就是:「問卷做了沒有?邀請你的同學參加了沒有?」不厭其煩。
課堂答辯的時候,吳少武沒有選擇穿便裝,而是要求整個項目組都穿西裝。「穿西裝首先體現了我們對這個項目的重視,而且也考慮到了臺下有校外專家,我們希望能有機會全面展示一下自己。」
吳少武沒有想到,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老闆此時就在臺下。作為學院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方式,學院採取了專業課邀請校外專家或者業界人士來一同參與的教學模式。廣州好來運速遞服務有限公司老總韋俊榮作為業界人士參與了這堂課,由此注意到了吳少武。「這個小夥子很認真,很有想法,能把戀愛中的大學生潛在的消費導向和消費習慣做這麼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對於一個剛讀大二的孩子來說,有前途。」課後,韋俊榮邀請吳少武和他的團隊成員為企業做諮詢,為企業解決管理上的一些難題。一來二去,兩人成了忘年交。
大三暑假來臨之前,吳少武接到了韋俊榮的電話。「有沒有興趣在學校代理一下畢業生的包裹業務?」他接下了這個挑戰。
「擒賊先擒王」的推銷理念
組織學生團隊,確定宣傳方案,明確客戶對象,吳少武一個都沒落下。為了盡最大程度開拓業務,吳少武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不局限於本校」。他在保證業務質量的基礎上,廣泛動用了自己的一切「人脈資源」,直接聯繫廣州地區高校每個畢業生班級的班長,自我「推銷」。「事實也證明,『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是非常成功的。」吳少武十分自豪。
精準的市場定位、有效的推廣方式為吳少武的業績增色不少。在畢業旺季,工作人員光是分揀包裹,就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夜裡1點。一個月下來,吳少武做了10萬元的營業額。
連韋俊榮也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小夥子會這麼有激情和想法去完成一件事。「這樣的人才,真的是打著燈籠都難找。」韋俊榮立刻做出決定,投資支持吳少武創辦廣州新陸程物流有限公司。
目標:做五星級高端物流
在吳少武的創業團隊中,除了兩名成員在物流行業有多年的從業經驗外,其它成員均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公司雖然剛成立,但定位十分明確,主營華南地區的中短途高端公路運輸,並在湛江、海口設立了分公司和業務代辦點。
令這些年輕的創業人備感振奮的是,公司成立不久就承接了廣汽豐田汽車公司配件供應商的大單,負責把汽車零配件從公司的倉庫運送到粵西一帶的4S汽車銷售店。如今,公司開業半個月,營業額已經有30萬,其中80%都來自這家大客戶。面對豐田公司零配件運輸零破損、零延誤、零事故的嚴苛要求,他們依然做到了胸有成竹。「如果給物流企業也做星級評定的話,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五星級的高端物流業務!」
「學院派」創業者:邊當老闆邊充電
新公司是韋俊榮企業的子公司,但從公司業務到管理工作,都交由吳少武總攬。為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已獲得保研資格的吳少武申請入讀母校創業教育學院。
據了解,華工創業教育學院是華南地區中首個推行創業教育分三層次培養模式的「試驗田」,按照培養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技能和實行創業實踐設置三個層次「金字塔」式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大學生創業教育全覆蓋。
該學院依託工商管理學院成立,學院學員不涉及學籍和院系調整,除本專業學習外,需修滿一定學分的創業培訓課程和實訓課程,畢業時同時獲得創業教育學院的畢業證書。學員可得到校內外導師的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並有機會獲得創業投資基金對學生項目進行預孵化,乃至實現產業化。為此,學院設立了專門的創業培育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已分別籌集到120萬元、5000萬元。目前,學院已面向全校學生選拔了首批44名有強烈創業意願和創業潛力者,初步搭建起包括創業意向學生、校內外創業導師、風險投資家等在內的「創業共同體」。吳少武就是首批招募的受益者之一。
華工創業教育學院副院長劉志超對吳少武的創業給予了極大肯定。他說:「創業教育正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吳少武的創業成功對大學生創業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學校與學院也正努力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對創業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使一些具備創業意願與實踐能力的學生實現創業的夢想,使學生企業的發展之路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通訊員 劉慧嬋 陳臣)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