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因王位繼承問題被繼母暗殺的英國國王

2020-12-12 觀文殿大學士

歷史上,外戚幹政以及宮廷皇位爭奪事件,可謂是史不絕書。偌大的宮廷王室,隨時瀰漫著很濃的火藥味,其刀光劍影,暗箭難防,一不小心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諸如西漢後期,母族外戚專權,以至於王莽篡漢的發生,至於皇位爭奪,如唐朝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清朝康熙時代的的九子奪嫡……宮廷裡的手足相殘之事,正應了一句古話,即「最是無情帝王家」。

相比中國古代史,在世界歷史上,比如古代西歐英格蘭的外戚和王位爭奪事件也是頻頻上演,其鬥爭的殘酷絲毫不亞於我國古代,而且,古代西歐王權還受宗教制約,其鬥爭具有更強的複雜性。

今天,我們來看一樁古代英格蘭王位爭奪事件。即繼母為了扶持10歲的兒子繼位而對16歲的繼子痛下殺手的事情。

埃德加迎娶的二婚女人

約為我國宋朝開國前夕(960年),959年,埃德加繼位英格蘭國王,年僅15歲,不過,國家實權則是掌握在宗教勢力的手中,即權臣(修道院院長、主教)鄧斯坦的手裡。此時的埃德加,實則形同傀儡,他大多遵循鄧斯坦的意願執政,日子久了,鄧斯坦對埃德加也逐漸放心,還大肆鼓吹國王是如何的賢明,並對國王一些有失風度的做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埃德加在鄧斯坦的壓制下,只能沉迷聲色來消磨時光。他甚至搶了修道院的一位小姐,後來這位小姐還為埃德加生下一名公主,名叫埃德金莎。鄧斯坦聽聞此事,僅僅對國王作了毫無意義的處罰,即不允許埃德加在7年內戴王冠。顯然,這種處罰對埃德加可謂是無關痛癢,反正自己是個光杆司令,有無王冠都一個樣。

埃德加並不滿足。後來,他聽聞一名美貌女子叫艾爾芙蕾達,於是派寵臣前去打聽是否屬實,大臣來到了艾爾芙蕾達的家,見到的果然是一位絕色美人,由此i心生愛慕而不可自拔,於是便對艾爾芙蕾達展開追求,艾爾芙蕾達最終被攻陷,於是二人玩起了閃婚,結婚後,大臣回復埃德加,艾爾芙蕾達長得並不好看。

埃德加感到事情並不簡單,怎麼大臣正好就在打聽的路上碰到了桃花運?於是,埃德加打算來個出其不意,臨時通知大臣自己很短時間就去他家,他要親自去見見這位大臣的新娘子。大臣頓時驚慌失措,無腦的他,將原本國王命自己打探的事情告訴了妻子艾爾芙蕾達,為了應付國王,他要妻子趕緊去更衣室把自己打扮得醜一些,國王來時裝得呆傻一點。妻子當場同意了,不過卻打起了如意算盤,她可是個精明的女人,能當上王后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她穿上華服,帶上精緻的首飾,恨不得將自己打扮成這輩子最漂亮的一次。

顯然,國王的到來和艾爾芙蕾達的算計,國王明白,大臣搶了自己的女人。最終,這位可憐的大臣,才迎娶嬌妻沒幾天就一命嗚呼了,國王派人將其暗殺,並娶了他的遺孀,就這樣,心腸歹毒的艾爾芙蕾達嫁給了英格蘭國王,成為了王后,後來還生下一名小王子,名叫埃塞雷德。

幾年後,國王埃德加離世。他主要留有三個子女,一個是時年14歲的長子愛德華,一個是女兒埃德金莎,另一位就是約8歲的埃塞雷德。

不過此時,埃德金莎早已和他母親一樣,成為了修道院的修女,如此一來,有資格繼位的就是艾爾芙蕾達的繼子愛德華和親兒子埃塞雷德,而愛德華的生母早逝,沒有背景,理論上,艾爾芙蕾達的兒子埃塞雷德繼位的可能性更大。不過,此時的鄧斯坦依舊手握大權,雖然與王后艾爾芙蕾達就王位繼承問題產生重大分歧,但最終,繼位的必然是鄧斯坦支持下年僅14歲的愛德華,畢竟,對於鄧斯坦來說,沒有母族背景的愛德華更好掌控。

16歲的繼子遭狠毒繼母暗算

14歲的愛德華成為英格蘭國王,是艾爾芙蕾達不能接受的事實,成了她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她不甘心,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就要來臨,她起了歹意,意圖暗害國王愛德華。

愛德華登基的第三年,也就是他16歲時,他騎馬去狩獵,碰巧路過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和繼母艾爾芙蕾達居住的地方,於是,愛德華打算去拜訪繼母和弟弟。當他騎馬來到繼母家前,繼母滿臉笑容,先是熱情的問候愛德華,並打算邀請愛德華下馬進家裡坐坐,不過愛德華拒絕了,他打算問候完繼母和弟弟就要趕回王宮,隨後,愛德華要求給他一杯酒讓他敬繼母和弟弟,祝她們健康。

艾爾芙蕾達馬上去取酒,並暗中指示殺手走到愛德華騎馬的背後,讓他在愛德華敬酒之時從背後將其刺殺。果然,在愛德華端起酒杯敬酒時,刺客狠狠地從背後捅了愛德華一刀,愛德華丟下杯子,忍痛策馬逃離出去,不料,卻在半路上因流血過多逐漸失去知覺,甚至從馬背滑了下來,不過,愛德華的一隻腳卻被馬鐙絆住了,馬一路狂奔,拖著愛德華跑,由於愛德華頭臉著地,因此,他的臉和皮膚被道路的石頭、荊棘劃破,等人們找到愛德華的時候,發現他的身體和臉龐被颳得血肉模糊,死狀很慘……

最終,艾爾芙蕾達在與鄧斯坦的下一輪博弈中險勝,原本鄧斯坦要請修道院的公主登基做女王,不過遭到了埃德金莎的拒絕。終於,艾爾芙蕾達將10歲的兒子埃塞雷德扶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

參考史料:《狄更斯講英國史》

相關焦點

  • 英國王位是純粹的世襲制,繼承人由議會說了算,這國王當得憋屈
    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國王的王位繼承是純粹的世襲制,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英國王位的這種「世襲罔替」也不是國王一個人說了算的,國王在英國(古代和近代)並非是「天老大他老二」,議會把它的權力限制的死死的,連自己的王位繼承都是議會立法說了算。
  • 英國最後一位戰死沙場的國王,據說他的王位,是殺害親侄子搶來的
    在英國歷史上,很多國王都是優秀的軍事統帥,現在要介紹的這位國王,他是英國歷史至今為止最後一位戰死沙場的國王,他就是約克王朝第三位兼末代國王理查三世。介紹理查三世之前,先介紹英國的玫瑰戰爭。玫瑰戰爭是英國歷史上一場血腥的內戰,交戰雙方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家族的旁系。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喬治一世先說英國,這個是大家最熟悉的歐洲國家。公元1714年英國女王安娜去世,她沒有子女可以繼承王位。最後她的長子愛德華繼承王位時,冠上父姓,漢諾瓦王朝結束,變成了現在的溫莎王朝,一直統治英國到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比利時和挪威的情況,更神奇。比利時曾長期被西班牙和法國統治,直到1830年10 月才獲得真正獨立。
  • 英國查爾斯王子繼承王位後未必叫查爾斯國王?專家分析或叫喬治七世
    據英國《每日星報》2月8日報導,英國的王室評論員理察·菲茨威廉士(Richard Fitzwilliams)本周在接受《每日星報》採訪時表示,查爾斯王子繼承王位時可能並不會使用自己的名字「查爾斯」作為君權頭銜,而改名叫國王喬治(King George)。
  • 他向女王求婚卻失敗了,後來他繼承了女王的王位成為國王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因安妮女王的斷嗣而結束,取代它的是漢諾瓦王朝,而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喬治一世曾經向安妮女王求過婚卻失敗了,沒想到他居然能繼承安妮女王的王位。可惜的是,安妮公主成為安妮女王,卻沒有後代繼承王位,這是因為安妮公主的十幾個孩子都在幼年夭折,最後只能選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瓦公爵夫人索菲亞為繼承人。而索菲亞就是喬治王子的母親。
  • 歐洲王位繼承憑什麼傳男不傳女
    法國歷史上從休•卡佩到路易十六的所有國王均為男性,且均為休•卡佩的父系後代。       雖然法國王位的繼承法如此明確,但人算不如天算。西歐最廣大肥沃土地的統治權還是太誘人了,讓無數心懷叵測的陰謀家垂涎欲滴,等待著機會。       薩利克繼承法有個小小的問題。雖然女性在薩利克繼承法下沒有繼位的權利,但是對女性的男性後代有無繼承權則較為模糊。
  • 英國出了許多有名的女王,為何法國從來沒有女性國王?
    有人提出,由路易十世的女兒、約翰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讓娜來繼承王位。如果這個建議被採納,那麼法國將誕生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國王。讓娜的外祖母是匈牙利女王,舅舅是勃艮第公爵,家族很有勢力,因此讓讓娜繼承王位的呼聲很高。
  • 至今統治英國的朝代——溫莎王朝歷代國王真容,個個都是顏值擔當
    喬治五世(1865年—1936年),溫莎王朝開國國王,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開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次子,1910年以王儲身份繼承王位,一戰期間英國人有強烈的反對德國的情緒,為了安撫臣民,把德國姓氏薩克森·科堡·哥達改成溫莎,溫莎來源於溫莎城堡,從此溫莎王朝取代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治英國,竭力維護君主制在英國存在
  • 英國國王的名字前為什麼帶有一連串冗長的稱號?
    1066年,英王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死,因無子嗣,其表外甥、法國大封建主諾曼第公爵威廉聲稱愛德華生前曾經答應讓他繼承英國王位,糾集諾曼第貴族和來自法國各地的騎士,在教皇的支持下渡海徵服了英國。
  • 英國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漢諾瓦王朝歷代國王畫像,個個英明神武
    喬治一世(1660年—1727年),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德國人,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他以旁系王室成員身份繼承王位,因為出身德國漢諾瓦地區,所以他所建立的朝代稱為漢諾瓦王朝,他不會說英語,在位期間也沒去學,但不阻礙他積極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
  • 愛德華八世為何放棄王位與華裡絲·辛普森結婚?
    愛德華八世為何放棄王位與華裡絲·辛普森結婚?這位英國國王堅持認為,如果沒有他的妻子離婚,他就不能承擔自己的責任,儘管有證據表明,他並沒有用盡全力去做一個君主。1936年12月11日,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通過無線電廣播向他的臣民發表講話,這個消息是意料之中的,但仍然令人震驚。
  • 此人原本是法國公爵,趁英國內亂帶兵入侵英國,成功當上英國國王
    威廉一世前思後想,法國王位他是沒有機會且沒有能力搶到了,於是把目光放在隔海相望的英國王位,最重要的是他跟英國威塞克斯王朝有血緣關係。 結果哈德羅二世真的做了英國國王,原因是威塞克斯王朝王室成員懺悔者愛德華領導英國人把丹麥人全部趕出英國,威塞克斯王朝復闢。公元1066年1月,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由於他沒有子女,王位就落到了有血緣關係的哈德羅二世。
  • 他是法國王子,無意中繼承西班牙王位,現任西班牙國王都是他後代
    按照順位,安茹公爵很難繼承法國王位,但他卻無意中繼承西班牙王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卡洛斯二世駕崩,臨終前指定王位繼承人是法國波旁王朝王子安茹公爵。不過路易十四高興得太早了,卡洛斯二世此舉激起了神聖羅馬帝國不滿,當時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正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堅決要求哈布斯堡王朝繼續統治西班牙,由自己的次子查理皇子做國王。雙方為了各自的目的爭奪西班牙王位,因為談判沒有結果,最終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英國王位如何傳承?全球5千多人具有繼承資格,世系和宗教很重要
    今年,英國王子哈裡和配偶梅根退出王室之後,關於他們二人和兒子是否還擁有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也成為網民們關注的焦點。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英國的王位繼承制度,看看繼承英國王位需要哪些條件。根據英國下議院制訂的法律,英國的王位由君主的子女或無子女君主最近的親戚繼承,繼承順位取決於世系、性別(2011年10月28日之前出生的男性在繼承順序上先於其姐姐)、合法性和宗教。1689年的《權利法案》和1701年的《和解法案》限制了「與英格蘭教會有聯繫」的漢諾瓦索菲亞(Sophia)的合法新教徒後裔繼承王位,羅馬天主教徒的配偶從1689年起被取消資格。
  • ...至暗時刻|英國_歷史|英國王室|愛德華八世|溫莎王朝|伊莉莎白二世
    有趣之處在於英國的王統傳承情況介於中日之間,既有姓氏更迭也有血統傳承。數風流還看溫莎公元五世紀到九世紀,英國處於七國時代,其中的威塞克斯王國最終兼併其他六國締造了統一的英格蘭。1066年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率兵登陸,殺死英格蘭最後一位本土國王哈羅德,創建諾曼王朝。
  • 英國歷史最厲害的五位君主,獅心王理查上榜,伊莉莎白一世最偉大
    埃塞爾沃夫一共有五個兒子,除了早死的長子,他的次子埃塞爾巴德一世、三子埃塞爾伯特一世、四子埃塞爾雷德一世、五子阿爾弗雷德一世先後繼承王位,而且五兄弟都是同一個母親,在世界歷史上,連續四兄弟做國王的情況僅此一例。公元871年,威塞克斯王朝第五代國王埃塞爾雷德一世因病駕崩,22歲的阿爾弗雷德一世繼承王位,成為威塞克斯王朝第六代國王。
  • 自亨利四世以來,蘭開斯特一直是英國國王的財產
    它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的國王亨利三世將萊斯特伯爵賜給了他的小兒子埃德蒙王子,並授予他蘭開斯特伯爵的爵位。在歷史上,在"公爵"頭銜傳入英國之前,伯爵頭銜是英國的最高頭銜,一般只授予王室中的人,就像西周時期的同姓諸國概念一樣。
  • 歐洲有個國家,歷代國王全是外國人擔任,當今國王也是外國人後代
    史蒂芬一世繼承王位的時候,他的表弟亨利二世聲稱自己更有資格繼承英國王位,史蒂芬一世的母親阿德拉和亨利二世的母親瑪蒂爾達是親姐妹,瑪蒂爾達嫁給了法國公爵,所以亨利二世帶領法國人攻打史蒂芬一世,雙方兩敗俱傷,最後達成協議,史蒂芬一世死後由亨利二世做英國國王。公元1154年,史蒂芬一世去世,亨利二世順利繼承王位,建立金雀花王朝取代諾曼第王朝統治英國。
  • 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如果查爾斯王子先辭世,英國王位由誰來繼承?
    查爾斯王子作為繼承王位的太子,還沒熬到王位登基就先辭世,這真是人世間的笑話。好在最終查爾斯王子也沒事!現在,我們來推測一下,假如查爾斯王子先於今年九十多歲的母親伊莉莎白女王先世,那麼王位最終由誰繼承呢?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實施是君主立憲制,國王沒實權,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現在,與英倫三島相隔萬裡的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家,國家最終元首依然是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
  • 英國歷史最殘暴的國王,把前朝皇室殺光,誰對他不滿都要人頭落地
    公元1399年金雀花王朝滅亡後,由分支蘭開斯特王朝取代,可是對內另一個分支約克王朝一直不滿蘭開斯特王朝,一直爭取英國王位,而對外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仍在進行中,因此蘭開斯特王朝對英國的統治是非常不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