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深圳的大禮包刷屏了,而這兩天東莞的房價數據出爐,南城的房價達到4.2萬,也是夠震撼的。
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統計,9月份東莞33個鎮街中,南城的房價首次首次突破了4萬元/平,達到42120元/平,成為東莞最貴的鎮街。
這也是東莞首個均價突破4萬元/平的鎮街。
究其原因,還是超級網紅盤華潤萬象府的功勞。上個月下旬,位於CBD的萬象府開盤,首推480套住宅,4萬多的備案價,成功將南城房價衝上了冠軍的寶座。
還有就是,9月全市已有17個鎮街房價突破2萬/平,其中有5個鎮街洋房均價超過3萬元/平,分別是南城、長安、東城、大嶺山以及萬江。
網籤價格處於「1字頭」的鎮區仍有15個,但主要分布於東部產業園區、水鄉片區兩大片區。高埗、石碣、清溪、東坑四鎮區網籤價格已超過1.9萬元/平,即將邁入「2字頭」。
這意味著,東莞熱門區域新房價格2萬甚至3萬+已是常態,一套新房也是妥妥的300萬,普通人置業也是越來越難了。
01
東莞樓市走出低谷,二手網籤5956套,飆升了76.9%!
除了新房市場,東莞二手房方面出現了三個特徵,明顯感受到市場熱度起來了。
第一個特徵是是二手房網籤5956套,環比大幅增加76.9%,均價約17481元/平米,環比上漲10%。
自從東莞725新政後,整個8月份二手房網籤只有3367套,跌到谷底市場陷入冰凍狀態,沒想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恢復過來,二手房成交大幅飆升,看來東莞樓市調整期會縮短,熱點片區房價上漲壓力大。
第二個特徵是從鎮街情況來看,南城仍然領跑了二手房市場。
南城網籤數量最大,為471套,網籤均價25087元/平,南城由於萬象府開盤的熱銷效應以及城區CBD規劃出爐,導致整個片區熱度不減,二手房網籤量持續上升。
第三個特徵是松山湖網籤均價最高,達到34707元/平,網籤83套。
松山湖已連續兩月蟬聯全市二手均價第一,沒辦法,松山湖二手房價格在東莞已經是最高的地方了,包括長城世家、光大錦繡山河等樓盤的成交價甚至已經突破6萬的關口。
總體而言,東莞樓市網籤飆升,明顯告訴我們,樓市走出低潮期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快。
02
黃金周網籤創4年新高,庫存只夠賣3個月,房價上漲預期較強!
經歷九月份的復甦與崛起,東莞新房住宅庫存僅剩3個月。
合富大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東莞一手住宅庫存面積約274萬㎡,同比大幅減少34%,按照過去3個月平均消化速度測算,去庫存僅需約3.3個月。
當前樓市庫存水平相當於2016年限購前夕,不同的是,當前的庫存水平處於政策加碼後的環境。
除了庫存低,今年「黃金周」樓市熱度也非常高。
據合富研究院數據顯示,東莞國慶期間共計8盤開盤/加推,同比增5個,期間預熱盤約31個,較往年增10個。
國慶期間東莞樓市以順賣為主, 順賣項目現場銷售和人氣與往常相差不大,現場成交略好於往常,熱點項目、舉辦暖場活動現場則人氣火爆,成交業績不菲。
總體而言,國慶期間項目開盤/加推仍保持在6成以上的高位轉化率。
其中入市的純新盤有東坑的松湖之光和黃江的富基雲山湖鏡,加推的則有寮步瓏遠翠瓏灣、鼎峰松湖雅境、橫瀝陽光粵港棲鳳臺、大嶺山蓮湖山莊、南城的公寓項目保利歡樂大都匯等。
以松湖之光為例,10月1日於中凱國際酒店舉行了現場選房,首開2號樓和3號樓共176套,產品涵蓋79㎡-120平米3-4房,均價2.2萬元/平米。
開盤去化良好,首開當日下午79平、83平小戶型房源便僅剩十餘套(銷售人員消息)。
有數據顯示,整個國慶期間,東莞一手住宅網籤面積4.7萬平方米,約441套,同比增3.5倍,創近4年同期最高。
在如此大好形式下,東莞樓盤普遍緊貼備案價出售,國慶期間僅部分項目推出限時99折,基本控制在3%以內。
從當前的樓市趨勢來看,東莞房價沒有任何下跌的跡象,房價上漲預期強。
03
來訪人氣明顯上升,整個10月,樓市都會很熱鬧!
對於今年國慶期間樓市熱度上升的原因,東莞中原研究中心認為:
一是來訪人氣明顯上漲: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對100多個在售項目監控數據顯示,2020年國慶7天(10月1日-10月7日)來訪量,比國慶前一周大幅上漲44%,比平常周上漲64%,同比上漲15%。
市場熱度高度集中在寮步、黃江、南城等幾個熱點項目。
主要由於近期品牌項目認籌或加推增多,新品供應放量刺激來訪,加上九月底市場逐步升溫,尤其大嶺山寮步等松山湖片區鎮街。
二是來訪轉化率上升:今年國慶雖然有不少市民外出旅遊或返鄉過節,但市場需求尚足,留城看樓看房的客戶入市誠意度明顯較高,來訪轉化率相比平常周上漲2個百分點。
注意的是,不少開發商主動避開國慶檔,選擇節後開盤。
據了解,包括中證雲庭、保利和光塵樾、金地保利領峰、美的·招商東樾等一批項目都選擇在國慶後開盤。
這意味著,整個10月份的樓市,依然會很熱鬧。
綜合來看,經歷九月和黃金周后,東莞樓市熱度開始回升,下跌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對於剛需置業者來說,現在應該看準機會上車,優選限價的新房市場。
部分資料來源:中國房地產報東莞、東莞中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