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談樓市,不如談城市;與其談房價,不如談板塊。
此觀點,道理很簡單。房子背後的價值是城市資源的多寡和量級,房地產的核心是地,而非房;而土地,在不同層次的城市,則對應價值高低的巨大梯度差異;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亦同理。
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太原中心區域可開發土地逐漸減少,越來越多新興板塊成為推動太原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力量。在城市劇變中,重新審視這座城市,重新定義各個城市板塊的價值,對於整個行業的意義,不言而喻。
據山西朗潤智業分析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的「興衰史」彰顯的是城市的整體發展。太原整個城市的熱點板塊目前形成環西南、小店鎮中心、北部新城、長風東四大剛需板塊「四足鼎立」的局面;隨著城市基建的完善,南站板塊將成為黑馬進一步崛起。在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板塊輪動發展中,太原實現了城市進一步擴容、房地產市場不斷滾滾向前的態勢。
太原樓市板塊群雄逐鹿
對於城市地產板塊,業內人士認為,不同板塊、不同區域組成了城市整體。城市的發展也是各個區域的發展,因此,板塊輪著推動發展,城市才能動起來,從而共同推動整體市場平穩發展。
從太原房地產住宅市場近三年成交量來看,隨著太原房地產市域不斷擴大,參與開發房企逐年增加,整體市場下行壓力增大。從板塊市場來看,晉陽湖板塊和龍城大街板塊從獨領風騷發展到與其他頭部板塊平分秋色,市場集中度提高,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加劇。
山西朗潤智業分析顯示:2018年,成交量居首的晉陽湖板塊年度成交98萬平方米,與排名第二的北部新城板塊成交量相差約26萬平方米。2020年1-10月,排名第一的龍城大街板塊成交僅為60萬平方米,與「老二」環西南板塊只差0.6萬平方米。
太原房地產市場限購之後,頭部板塊由以西為主,發展到東南西北「四足鼎立」的局面,市場得以穩定發展。環西南板塊到南中環板塊和北部新城板塊的布局也發生變化,由最初的河西集中到目前的東南西北四向鼎立,太原城市擴容有實質性進展,房地產範圍進一步擴大。
縱觀近三年板塊排名,龍城大街板塊以其較高的可延展性吸引多家房企進駐,排名穩居前三;晉陽湖板塊受城市熱度下降、可開發空間小等多種因素影響,排名由2018年的第一名下降到2020年的第六名;環西南、小店鎮中心板塊隨著項目集中開發、城市界面更新,成交量上漲,排名躍升;朝陽、南中環、長風西板塊受內部項目集中開盤影響,出現短期內排名上升的情況。
如何區分好的板塊?一個區域,長期有城市發展規劃、產業的支撐,能確保區域的價值穩中有升;短期有交通、教育等基礎配套不斷成熟,能刺激區域的一波爆發。
山西朗潤智業分析師認為,板塊排名變化的背後除項目入駐以外,更多的是板塊自身的發展及利好來吸引社會資源,促進板塊發展。比如,晉陽湖板塊憑藉其景觀資源及政策利好,吸引開發商爭相進駐;小店鎮中心板塊乘城市向南發展之勢,借交通利好,成為現階段城市熱點;環西南板塊在交通、生態等條件加持下,形成自身獨特的發展環境;北部新城板塊則依靠政策導向,建設公園式城市新區,聞名太原;長風東板塊則利用長風街的城市地位發展和自身地理優勢,在時間長河中實現身份的轉換。
因此,從2020年板塊排名來看,排名第五的板塊中,小店鎮中心、北部新城板塊處於發展初期,長風東、環西南、龍城大街仍在發展中,晉陽湖板塊已在發展後期。發展初期、中期板塊土地供應潛力較大,住宅開發尚未飽和,商業發展仍不成熟,產業支撐薄弱,基本以城市發展、政策導向為主,未來發展潛力大。而晉陽湖板塊土地開發、住宅建設進入飽和期,板塊成熟度高,成交排名下降。
購房應首選板塊
對於在區域板塊風起雲湧、城市版圖不斷擴大的太原而言,很多人的困惑是,究竟應該在城市的哪個角落安家置業?
從板塊排名看,2020年前十月,環西南板塊以59.3萬平方米有望衝擊奪冠,南站板塊憑藉交通優勢和內部項目集中開盤成為後起之秀。從住宅已推未售量來看,環西南、龍城大街和森林公園等板塊中,環西南板塊在清庫存和新項目入市的刺激下,有望追趕龍城大街板塊。從待入市項目分布情況來看,未來供應主要集中在環西南、長風東、南站板塊。東峰路南延、南中環東延、中心街東延、龍城大街東延四條城市幹道的竣工也為南站板塊和龍城大街板塊增加供應量。
據了解,環西南板塊是城市與西山生態帶的銜接區,板塊依託於區域城改舊改、廠礦搬遷和西山生態帶建設帶動發展。近年來,環西南板塊在長風西街、西中環快速路全線修通的利好下吸引大批品牌開發商進駐,隨著華潤、華僑城、萬達、富力等多個項目集中入市,板塊供應量大漲,均價穩定在11000元/平方米以上。該板塊以西中環與長風街為中心,北展東擴。
長期來看,北部新城、小店鎮中心、長風東板塊土儲量龐大,開發動力強勁。就土儲規模而言,北部新城板塊憑藉旭輝江山、碧桂園鳳凰城等大盤持續開發,排名第一,未來開發潛力較大;小店鎮中心板塊在區域基建的不斷發展下,吸引招商蛇口、南海等房企進入,後續開發勢頭強勁。長風東板塊在售項目眾多,土儲量可觀;而環西南土儲以已拿地未推量為主,短期內土儲充沛,缺乏長期發展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不同的購房者需求不同。對於學區剛需客而言,各區域板塊內,開發商配套的學校依舊是引領成交量的關鍵點。隨著太原的立體交通和軌道交通不斷便利化,各區域之間,首選板塊;其次是品牌,這兩點是讓房產保值增值和購房者需要慎重考慮的重點;第三是戶型、樓幢位置、樓層、朝向、價差等才是需要最後考慮的因素。但很多購房者投資者把重點精力本末倒置了。
熱門板塊配套先行
太原城坐落在盆地之上,沿汾河而建,東西為山,南北狹長。近年來,隨著太原「南移西進、北展東擴」的城市發展戰略不斷深入,城市版圖框架在持續擴大。
龍城大街板塊作為城市發展主軸,高端改善屬性明顯,板塊熱度持續,成交穩居龍頭地位。龍城大街板塊依託地理位置、城市基建完善,房地產市場熱度持續。龍城大街開通後,2009年,緊隨星河灣定址龍城大街板塊的腳步,恆大打造高端產品,確立其高端板塊地位。
此後,板塊新入市項目呈現大盤持續、小盤不斷的特徵,在首開、保利、綠地、萬科、金茂等23個品牌開發商爭先進駐的情況下,供求量穩居前列。
晉陽湖板塊,作為受政策利好和晉陽湖景觀資源雙向驅動發展而迅速崛起的板塊,自2016年開始迎來發展高峰期,整體呈順時針發展時序,發展路徑為北岸-東岸、西岸-南岸,到目前住宅用地已基本開發完畢,進入商辦物業及旅遊業的發展階段。
長風東板塊憑藉其低緩的地形和高綠化,是老太原人眼中的富人區。早期以開發別墅、低密產品為主。隨著城市東擴持續、城改進行,東山大學城選址確定並開始施工,帶動區域發展;富力、碧桂園、紅星等房企魚貫而入,片區開發項目增多,帶動成交量上漲至50萬平方米左右,板塊排名逐年上漲;2018年板塊均價達到高點13600元/平方米,2019年開始整體市場橫盤,呈現以價換量趨勢,價格下跌。
山西朗潤智業分析人士認為,熱門板塊往往配套先行,即使是在樓市橫盤的趨勢中,依然可以走出不錯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