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法文化之春:創新之年,向女性藝術家致敬

2020-12-12 騰訊網

4月11日,第14屆中法文化之春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法國文化中心主任羅文哲、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知名演員趙薇等嘉賓悉數到場。今年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宣傳大使分別由演員趙薇、造型藝術家徐冰和音樂人、製作人高曉松擔任。

「中法文化之春」

(又名「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的法語原意是「交叉路口」,詮釋了該活動處於中法兩國道路、語言和藝術影響的交匯位置。這是一項由中國與法國合作舉辦的經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動,旨在通過視覺藝術和舞臺藝術等表現形式,全面推進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動。活動脫胎於中法文化年,由法蘭西共和國總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倡議,於2006年正式創立。「中法文化之春」至今已舉辦13屆,累計吸引超過1.5千萬名觀眾。

今年,中法文化之春將在中國35座城市開展50個項目,覆蓋展覽、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圖書、古典及現代音樂等多個領域。法國駐華大使黎想在致辭中表示,「今年藝術節的節目數量之多、質量之高讓人驚嘆。」以下是今年活動的三大亮點:

經典與前衛

既有藝術史上的璀璨群星,也有未來藝術界的冉冉新星,本屆中法文化之春打破時空界限,為中國觀眾帶來兼具過去與未來、經典與前衛的法國藝術之美。

1. 展覽「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6月15日開始,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迎來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畢卡索作品展。此次展覽由巴黎國立畢卡索美術館藏品總監艾米莉亞·菲利普策劃,全面回顧畢卡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尤其是「藍色」和「粉色」時期。

地點: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時間:6月15日-9月1日

2. 「簡約·變革·姿態」——支架/表面藝術運動在華首個展覽

「支架/表面」是20世紀中的一場重大藝術運動,本展將是中國首次舉辦關於該運動相關的展覽,地點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畫家為主體的一群藝術家決定完成二十世紀初開始的圖像空間解構工作,並徹底拋棄五個世紀以來的傳統載體:繪畫。這一思考也同樣適用於雕塑,比如雕塑所允許使用的材料的範圍和必須配備的雕塑底座。展覽的重點是1966年至1975年期間以「支架/表面」為標籤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因為友誼和生活在同一地方而聚集在一起,他們的激進性、樸素性和政治介入的態度在當今重新喚醒並引起國際公眾的興趣。

地點: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時間:5月21日-8月20日

3. 第三屆馬塞爾·杜尚獎藝術家展

當代藝術方面,馬塞爾·杜尚提名作品精選展「沿著本沒有的路前進」將今年藝術節的帷幕進行呈現。第一站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第二站將去往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此次展覽由土魯斯奧克西塔尼大區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安娜貝勒·特內茲策展,展覽精選了部分作品,是一次馬塞爾·杜尚獎獲獎藝術家的發現之旅,它回應了西班牙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的一句詩詞,「行路的人啊,世上本沒有路」。自2000年馬塞爾·杜尚獎設立以來,已有逾70位藝術家獲獎,該獎是法國藝術國際傳播協會

(ADIAF)

和蓬皮杜藝術中心合作的成果,旨在鼓勵和支持法國當代藝術的創作。

地點:北京紅磚美術館 時間:4月27日-6月23日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時間:9月6日-10月20日

中法交融

近年來,中法兩國的密切聯繫不僅體現在貿易往來上,更體現在日益頻繁的大學、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藝術家們充分挖掘資源,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盛宴。

《龐氏騙局》劇照。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1. 《龐氏騙局》中國版

《龐氏騙局》由大衛·萊斯高創作並導演,重現20世紀初義大利裔移民查爾斯·龐茲在美國波士頓策劃的著名金融騙局。金融泡沫,投機倒把,虛偽和無情,大衛·萊斯高竟然用歌舞劇的形式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中文版由著名演員蔣雯麗擔綱,反串飾演查爾斯·龐茲,其妻的角色由歌手江映蓉飾演。她們唱歌跳舞,好不歡快。

地點:北京,鄭州,瀋陽,太原,惠州,杭州,蘇州,溫州,長沙,海口

時間:4月26日-6月30日

2. 莫扎特歌劇作品《唐璜》

無獨有偶,同樣是上世紀20年代,同樣跟義大利有關係。洛朗·拉法格讓莫扎特的經典作品重煥生機,把唐璜的故事搬到了上世紀20年代的義大利。《唐璜》此次在中國首演,由中國的交響樂團和中法藝術家攜手演繹,是2019華南地區中法文化之春的閉幕大戲。

地點:廣州大劇院

時間:7月6日-7日

《三體||黑暗森林》。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3. 劉慈欣小說改編《三體||黑暗森林》

法國當代舞蹈代表人物菲立普·德庫弗列挑戰改編劉慈欣的雨果獎獲獎小說《三體》。在這部以文化大革命作為起點、以宇宙湮滅作為結尾的史詩作品中,劉慈欣提出了這個終極問題:在得知將要毀滅的情況下,人類有能力運用集體和個人的力量重建世界嗎?德庫弗列力圖避免落入科幻作品的冷清審美之中,營造一個更溫暖、更有視覺美感的世界。

地點:上海,北京

時間:4月12日-6月3日

4. 譚盾執棒裡昂國立管弦樂團

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將指揮裡昂國立管弦樂團在六座中國城市中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巡演,其中包括西安、敦煌、長沙和北京等地。演出曲目:《敦煌·慈悲頌》,這是第一部以中文及梵文吟唱的東方旋律。

地點:西安,青島,北京,敦煌,上海,長沙

時間:6月9日-22日

向女性藝術家致敬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讓人們看到一個振奮人心的現實:女性在藝術和文化世界中越來越積極參與,引人注目。羅文哲介紹道,「向女性致敬的想法源自對現狀的反思。長期以來,其實人們很難看到女性擔任諸如交響樂團團長這樣的藝術界要職,但實際上許多女性也擁有高超的技藝和才華,她們應該被平等關注,應該得到承認,這是我們設計的初衷,這也應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現象。」

《德加的小舞女》。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1. 拉法艾拉·德婁內舞蹈作品《德加的小舞女》

舞蹈家和編舞家拉法艾拉·德婁內用舞蹈記錄她所在的時代。此次她帶來自己編舞的作品《德加的小舞女》,靈感來自埃德加·德加創作於1875-1880年間的雕塑。古典芭蕾舞演員出身的德婁內一直在不斷突破邊界,從芭蕾舞蹈到嘻哈霹靂舞,舞蹈是她探索身體動作和個體研究的試驗田。她如此說道:「在這個不斷追求安心踏實的世界裡,我看到一個機會,一個走向豐富、兼收並蓄、多種多樣和開放的機會。」

地點:杭州,武漢,北京

時間:4月27日-5月4日

克萊爾·勒瓦歇。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2. 克萊爾·勒瓦歇指揮北京交響樂團

2019 年,正值法國浪漫派交響音樂大師柏遼茲逝世150 周年紀念之際,克萊爾·勒瓦歇將通過指揮柏遼茲的作品向中國觀眾展示這位天才驚世不朽的音樂傳奇。

地點:呼和浩特,北京,重慶,淄博,福州

時間:6月5日-15日

3. 話劇《天窗》

《天窗》最初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於1995 年,獲得巨大成功。劇本出自著名導演、編劇大衛·黑爾之手,講述了後柴契爾時期的階級和性別鬥爭。大衛·黑爾延續了英國政治和生活戲劇的優秀傳統,將兩個深深相愛卻又因各自階級和價值觀差異而陷入分歧的人物形象刻畫得細緻入微。此次改編是法國導演克勞迪婭·斯達文斯基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二度合作。2015 年,她首次攜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大衛·哈羅爾的《黑鳥》搬上了中國舞臺,該劇隨後在全國巡演。

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時間:6月11日-7月7日

除上述活動外,諸如《B計劃》的馬戲/親子節目,爵士與當代音樂表演,法國電影展映等單元都有異彩紛呈的內容向觀眾呈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動不僅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都市舉辦,還兼顧到一些在國際上不那麼知名的文化城市。本屆中法文化之春首次走入溫州和惠州,帶來《龐氏騙局》和《正午的時分》兩部作品。

中法兩國利益契合點多,合作互補性強。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羅文哲先生表示,「中法文化之春希望推出與以往全球化標準化不同的項目,著力展示過去和現在的那些別具一格的作品和藝術家,力求給觀眾帶來最大的滿足,當然也是為了激勵人們對藝術進行批評反思,因為藝術也是獲得『解放性』知識的一種形式。文化遠遠不是將個體禁錮在『集體命運』或被賦予的『民族身份』中的絕對存在,而是擺脫一切權力控制、由其本身進行思考的方式。」

資料參考

法國文化網:https://www.faguowenhua.com/zh-hans

作者:新京報記者 吳鑫 實習記者 鄭芩

編輯:西西

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2013中法文化之春 「站立的人」互動燈光
    前言:中法文化之春於2013年慶祝它的八周年生日。繼中法文化年(2003-2005年)之後,「中法文化之春」誕生於中法兩國元首的共同意願。它已經成為在法國境外最大的法國藝術節以及在中國境內最大的外國藝術節。
  • 融通中法文化 盡顯「百工」之美
    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作為開年大展,1月11日開幕的「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無疑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獻給觀眾的一場品鑑高水準手工藝術之美的重磅之作。中法「工匠」邂逅於國博,以一場橫貫古今、對話東西的大展,共同呈現手工藝共通之美,具象闡釋中法當代「工匠精神」。
  • 2019「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 惠民樂民暖民
    1月28日,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委員會主辦的2019北京市文化志願者「送福到家」暨第九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儀式「春潮華典」在海澱北部文化中心舉行。  2019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於1月25日至3月10日舉行,分為春福到家——「送福到家」己亥迎春文化惠民活動、包括春山聲遠——新春名園遊園活動、春風勁吹——「新動力新形態」中關村文化科技雙創月活動、春瑞京歌——新春文化藝術大秀活動、春禧非遺——「家門口的廟會」非遺文化體驗活動、春村花會——傳統民俗春節活動、春吟詩意——「新春新風尚」悅讀海澱推廣活動、春陽暖心——海澱青少年春節文化活動八個單元
  • 「瘋狂大使」劉震雲請你吃中法文化大餐!
    「如果說參加所有的中法文化之春60多項活動是神經病,我可能就會是這樣的「神經病」」!著名作家劉震雲日前現身法國駐華使館,擔任2018中法文化之春形象大使,他用上述語言表達了對活動的喜愛和推薦。4月12日,第十三屆「中法文化之春」新聞發布會舉行,拉開了法中文化藝術交流盛會序幕。
  • 「中法文化之春」法國香頌小天后喬伊絲•喬納森首次開唱重慶
    彈吉他、電子琴,喬伊絲化身舞臺精靈,掀起場下一輪輪熱潮。我想這就是中法文化之春的意義所在吧,讓我們能夠聚到一起,讓兩國文化交融在一起,創造令人難忘的時刻。即使我們說的是不同的語言,但我們依然能夠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喬伊絲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 華盛之春——首屆華盛中國畫院藝術家作品展在京隆重開幕
    華盛藝術中心揭牌儀式  2018年2月3日,華盛之春——首屆華盛中國畫院藝術家作品展在北京行宮酒店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主辦,中孚瑞(北京)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行宮博物館聯合協辦。
  • 74首作品向經典致敬 揭開中國音樂之美
    原標題:74首作品向經典致敬,揭開中國音樂之美 節目於上周收官,10支國樂樂團在12場精彩競演中,呈現了74首經典作品,第一季收官之作《國樂大典·巔峰之夜》,世界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國樂演奏家方錦龍、「陳氏二胡」三代演奏家等多位國樂大家齊聚首。   據悉,《國樂大典》已被總局評為2018年一季度創新創優節目。
  • 2013中法文化之春當代音樂之David Guetta
    2013年中法文化之春David Guetta歷史上極少有DJ變成了歌星,發行一張張金唱片,並每晚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演出……2001年,當David Guette出版專輯《Just A
  • CIFF廣州·設計之春
    YUAN MUSEUM 「Yuan Museum」由知名藝術家、設計師、策展人宋濤先生於2019年創辦,是一座收藏20世紀現代設計作品以及當代設計的博物館。
  • CIFF廣州·設計之春丨開啟2020年中國設計第一展
    ,在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形勢下,變局中開新局、危機中求新機,中國設計再顯創新力量,激發市場活力,創造發展新機遇!40多個中國一線原創家具設計師品牌和200多位中國一線家具設計師、藝術家齊聚「設計之春」,猶如一場設計交響音樂會,必將演奏出中國創新時代的最強音。「設計之春」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共由六大版塊內容組成:品牌驅動、文化驅動、藝術驅動、設計驅動、大家茶館·論壇、設計獎項。
  • 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文化下基層 春風撲面來
    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豐富和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讓基層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此次新春文化季把群眾喜聞樂見的好節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共同參與海澱區文化建設。
  • "設計之春"開啟2020年中國設計第一展——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即將...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形勢下,變局中開新局、危機中求新機,中國設計再顯創新力量,激發市場活力,創造發展新機遇!40多個中國一線原創家具設計師品牌和200多位中國一線家具設計師、藝術家齊聚"設計之春",猶如一場設計交響音樂會,必將演奏出中國創新時代的最強音。
  • 法國文化之春——中國羅蘭·巴特周回顧
    Roland Barthes © Jerry Bauer在第十屆中法文化之春以及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慶祝羅蘭·巴特誕辰百年之際,在中國舉辦的「羅蘭·巴特周」(5月8日至15日在北京1974年4月,幾位法國和中國知識分子在天安門廣場上擺起不同的姿勢。在他們中間有:羅蘭·巴特,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來中國旅行,他站在弗朗索瓦·瓦爾,菲利普·索萊爾,克裡斯蒂娃和馬塞蘭·普萊內的旁邊。他旅行時的遊記已發表在2009年出版的《中國行日記》中(由懷宇翻譯並於2012年在中國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行)。2015年5月。
  • 首屆「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將空降廣州
    「設計之春」集結46個不同類型的品牌同臺出現,集聚從50後至90後五個世代200位設計師、藝術家參展。「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倡導以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在全球視野釋放中國原創家具設計的魅力:以藝術驅動創新設計,以設計驅動美好生活,以文化驅動品牌發展,在全球家具設計的創新發展做出中國貢獻。
  • 上海之春|致敬勳伯格,中西當代音樂在這裡交融
    今年的「上海之春」音樂演出類型豐富多樣,但要說當代作品專場,便只有「中西交融——維也納二十世紀樂團音樂會」。4月27日晚上,這臺音樂會在賀淥汀音樂廳上演。應上海音樂學院邀請,維也納二十世紀樂團帶來了勳伯格的《月迷彼埃羅》,以及中國作曲家的新作,包括秦文琛《太陽的影子之八》、溫德青《潑墨一》、沈葉《鍾馗》,許舒亞的《冬季風景》在當晚世界首演。維也納二十世紀樂團由指揮家彼得·博爾維克創建於1971年,旨在展示20世紀音樂,支持當代富有創意作品的推廣。這是樂團第三次來華,對演出中國當代音樂,他們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 「彩韻中國·絲路之光」2019中國藝術家義大利學術交流順利結束
    在此背景下,由盛鑫煜藝術、義大利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聯合主辦、《收藏》雜誌協辦的「彩韻中國·絲路之光」 2019中國藝術家義大利學術訪問交流活動於2019年5月7日正式拉開帷幕,參加本次活動的藝術家有:平龍、戴鋼、徐浡君、李春泉、張利華、鄧荀月、蘇靜、張鴻賓、季英倫、楊博、黃華兆、許衛、王宏兵、吳強傑、傅凱、王小麗、方尤啟、常浩然、劉家方、李建、孟麗等二十餘人。
  • LONGCHAMP以時尚設計向巴黎女性致敬
    LONGCHAMP 2021春夏系列重回根源,向品牌發源之地-巴黎獨有的生活步調與女性色彩致敬,創意總監Sophie Delafontaine延續品牌精神與傳統,為現代消費者展示奢華時尚的全新視野,在每一季創作中以不同手法詮釋獨道的法式優雅,推出時裝、手袋、配飾、鞋履、眼鏡、行李箱以及男裝系列
  • 「溫故知新,守正創新」——第47屆中國家博會(廣州)「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新聞發布會
    如果2020年延後成了設計師的夏天,那麼2021年必然帶來真正的「設計之春」。中國原創家具設計品牌超大規模集結,在第一屆「設計之春」展會品牌驅動、文化驅動、藝術驅動、設計驅動、大家論壇、設計獎項,六大板塊的基礎上派生出《設計中》展區,《五四》展區,當然還有廣受關注的《YUAN藝術設計博物館》、《大家茶館》和《三人行》展區。更引人矚目的是中國家具行業內的頭部品牌:HC28/都匯裡、銳馳、良辰、朗宋將以全新的設計理念和面貌參加此次展覽。
  • 優衣庫攜手全球頂級文化藝術家 推出2017年世界文化T系列
    優衣庫攜手潮趣藝術UNIQLO&Andre Saraiva大師合作系列活潑風趣  創意無限首次參與設計UT系列的塗鴉藝術家André Saraiva,從1985年開始在巴黎街頭創作塗鴉,成為巴黎街頭最活躍的塗鴉藝術家,也以其創作的塗鴉人物形象Mr.
  • 2019中法(化妝品)品牌文化峰會在巴黎舉行
    2019中法(化妝品)品牌文化峰會當地時間15日晚在巴黎舉辦。 Emmanuel?Vaney 攝中國僑網巴黎10月17日電 (記者 李洋)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促進中法兩國化妝品行業的合作與交流,2019中法(化妝品)品牌文化峰會當地時間15日晚在巴黎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