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電影裡的一代宗師,祖籍在被稱為「南蠻」的廣東——南海縣

2020-12-19 無情也無愁
老佛山

舊時的南海縣,是今天佛山市南海區

南海縣,為廣東省舊行政區名,即今佛山市南海區。至今已有二千年餘歷史,曾是廣東省的首縣,古代更是嶺南地區一大都會。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海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撤銷南海郡、十年(590年)將原治所在地番禺縣改置南海縣,至1992年,前後縣級行政單位建制共有1402年歷史。

自北宋後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間,中原及江南氏族由南雄珠璣巷陸續南遷珠江三角地區,形成了今天的漢族廣府民系。

南海縣境古在自古以來居住著被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瑤、黎族和疍家等。後秦始皇派兵戍守嶺南,開始了早期漢語與百越語言融合的先聲。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粵方言最早的源頭,應該是楚人南遷、楚語南來所導致的結果"(李新魁《廣東的方言》)。漢代至唐宋,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遷徙嶺南,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的變化較小。

更有語言學家認為,古漢語的語言最接近粵語。以《史記》一書來說,裡面所用的文字,某些字體都跟現在使用的白話是一樣的。現代漢語因為簡化了,但是讀音卻沒有多大改變。以此推測古代的官話,流行使用的文字就是現代白話的前身。

粵語文化的歷史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已形成完善獨立的語言系統,和粵系文化。粵系文化雖不及北京、西安擁有如此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歷史底蘊,但是它完整地傳承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體系,影響全中國,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粵語也成為多個國家指定的第二語言,廣東省和香港地區歷來是外僑的重要地區,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移民,更進一步把粵語推向全世界,把粵語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兩位一代宗師的故居——南海縣

近代著名的兩位武術宗師祖籍皆是舊時的南海縣,今天的佛山市南海區。黃飛鴻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著名中醫。生於南海縣佛山鎮,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葉問是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葉問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葉問眾弟子當中就有青出於藍的,其中除了封門弟子梁挺外,還有將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李小龍。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

全球最大李小龍紀念館在佛山順德區均安鎮落成,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館藏圖文音像資料最豐富的李小龍紀念館。首度公開李小龍兩封寫給香港導演李鐵的私密書信,市民可以從書信中探知李小龍不為人知的一面。

李小龍雕像

李小龍出生在美國,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是在香港度過的。小時候的李小龍身體十分瘦弱,父親為了強壯兒子的體魄,便教其打太極拳。而李小龍本身就喜歡嘗試新奇的事物,喜歡冒險,特別是戶外運動。於是他徹底迷上了武術,除了太極拳,他還學過詠春拳、洪拳、少林拳等拳種,為今後自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報刊甚至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甚至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也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

一代宗師——葉問,把中國武術詠春推向全世界

詠春拳所使用的招式,都是我們日常用於自衛自保的本能反應動作,既不神秘,也不華麗。 我們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並通過系統練習,成為我們連貫的技術應用,"以打為消、連消帶打",以此達到高度自保效果。--葉問

葉問在詠春拳術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對詠春拳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於二十二年間,把詠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而且葉問的武德人品已堪稱楷模,所以葉問終老後詠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為一代宗師。

葉問和李小龍師徒

葉問,作為舊式世家子弟,得以承傳。及至後來流落香港,所收門徒遍及各階層,上至官紳、下及平頭百姓,為適應和惠及眾人,遂將原來博大精深的"心法"(譬如雙龍奪珠、神龍擺尾、白鶴亮翅、餓虎擒羊、燕子抽水……)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傳揚開來,開宗立派,將原本秘而不傳的詠春拳傳揚開來。及至其後子弟門人孜孜努力,將詠春傳至全世界,成為一系名拳。

不過,葉問教拳,有其語言局限,葉問本身是南海(南海縣)人,所持廣東話為土粵音,與潮州音有語言溝通上的困難,所以是"連潮州人都不教"的 。葉問秉持傳統思想、不單純追求名利而教人;所教之徒,必盡力讓其通透明白,才得以修業。即便此,葉問在港授徒,仍然秉持"教拳、教馬、教步"的漸進階段過程,每個階段淺則三五年、深則十年八載、甚至終生不授。及此,葉問的早期子弟,不乏有接受現代高等教育之人,更是使用現代教育思想和語言,將詠春拳逐步傳揚開來。

傳統"窮文富武",武術必須言傳身教,一位名師一輩子最多帶出數位子弟。據梁挺口述,當年葉問拜陳華順為師求學詠春拳的學費是十二兩黃金(折合為當前50~70萬人民幣)。一般是師父教育子弟從架子到意境一個或一整套動作後,才傳授心法,這個"心法"包含了對這個動作的總結和核心要點提示,一整套武術從上到下從外至內,修習過程淺則十年八載,深則三五十年,為常數。往往一套近乎完美的武術,須經歷幾代甚至十幾代人摯誠傳承,才得以成就。

老照片——葉問李小龍師徒

葉問以崇高的武德,推崇詠春拳的發展,堪為一代宗師,最終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70年代出版《佛山華僑志》有專文介紹他的事跡,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術博物館有專設的葉問展室,美國俄亥俄州設有"葉問博物館",英國伯明罕的"葉問(海外)國術總會"設有紀念他的專欄,香港"葉問國術總會"掛有他的畫像和練功等照片。

詠春師訓:詠到梅花樁法妙,春生桃李藝林香。--葉問詠到梅花傳妙技,春來桃李競芬芳。--梁挺

在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興起了武俠電視劇、電影,同期由李小龍的引領的中國功夫片為潮流。湧現了大批的功夫電影,火了電影演員的同時,更是把中國功夫推向世界,讓一代宗師家喻戶曉,享譽世界。

其中葉問系列電影以甄子丹主演為主,黃飛鴻以李連杰和趙文卓為主,李小龍最先開創中國功夫的電影,是功夫片的鼻祖。有些人死去,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創造的歷史傳奇,將會被一代又一代人,以不同方式歌頌和傳承。

珍貴的老照片

相關焦點

  • 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_娛樂頻道_鳳凰網
    夏河:王家衛對北部的捕捉不準確,一帶而過夏河:我很贊同,這部電影的民國風被當成了元素來使用,這部電影講到了一南一北,南是廣東,北是東北,在廣東是比較著重的,香港人去追溯到民國和我們常規人找歷史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它用到了堂子、南音、廣東音樂、嶺南的風情,這幾個都作為重點元素來使用,而且這些東西的使用非常強烈
  • 《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經典電影臺詞】
    《一代宗師》,王家衛作品,該片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拍攝歷時數年,與王家衛往期的電影作品一樣,節奏看似緩緩卻引人入勝! 該片場景、畫面更加精美、考究,真是每一幀都可以作為壁紙!王家衛電影的一大特點就是「講究」且富有意味的臺詞,讓我一起欣賞一下這些文字的魅力! 1.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
  • 一代宗師黃飛鴻逝世,享年69歲他的後人現狀如何?
    然而,當這位著名的一代宗師辭世時,他的子女們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黃飛鴻:英雄彌留,讓人扼腕嘆息。黃飛鴻1856年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一個貧苦家庭。他的父親黃啟英被譽為「廣東十虎」,靠走街串巷表演武術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寒門子弟當家早」,黃飛鴻從小就跟著父親走南闖北,學習武術精髓。
  • 珍藏|香港殭屍電影一代宗師林正英,在殭屍電影裡的徒弟們
    1985年,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之後主演了多部相同題材電影,成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武功高強,每次對付殭屍都帶齊雞血墨斗糯米靈符八卦鏡金錢劍等幾大法寶,而且他每次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總有幾個不爭氣又淘氣的徒弟跟在身邊,給他添點亂搞點事,讓整個滅殭屍過程增添了恐懼和搞笑氣氛。
  • 一代宗師黃飛鴻,69歲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現狀如何?
    然而,當這位鼎鼎大名的一代宗師離開人世後,其子女現狀如何?英雄遲暮,令人哀嘆黃飛鴻出生於1856年的廣東省南海縣的一戶貧苦人家。其父黃麒英號稱「廣東十虎」,通過走街串巷表演武術來賺取微薄的生活費。眼看自己多年來所積攢的積蓄就這樣消失了,黃飛鴻心中悲痛萬分,一向身體健朗的他就此一病不起,第二年,這位一代宗師便撒手人寡,以六十九歲的高齡離開人世。父親死後,其兒女現狀如何?在黃飛鴻離開人世後,不禁有人提出疑惑,這樣一位一代宗師的後代。
  • 廣東一鎮,建國後升為地級市並管轄其母縣,車牌代碼就有三個
    說起廣東佛山,大概無人不知,就說佛山無影腳及功夫大師黃飛鴻、葉問,大概也無人不曉。佛山是我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洪拳、詠春拳、蔡李佛拳等均與佛山有不解的淵源,而李小龍的祖籍地也是佛山。實際上,在黃飛鴻活躍的清末民初,佛山儘管商貿發達、文化昌盛,是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但其也僅僅是一個鎮,屬南海縣管轄,建國後才設市,最終成為地級市,管轄其原來母縣南海縣,現在南海縣為佛山市南海區。佛山,古屬百越,秦平嶺南後屬南海郡番禺縣,晉時始有記載稱季華鄉,隋時番禺縣改稱南海縣,季華鄉屬之。唐貞觀年間因於境內一小山上發掘出三尊佛像而始稱佛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得名史。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99部·《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 (2013)
    電影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1.敘事方式,主線電影是以在葉問一生精神世界的變化(空間)內,嵌入宮二一生(時間),交互形成的模式敘事。電影以葉問為主線的同時,其實展現的是整個民國武林的風貌。一代宗師,說的不僅是葉問一人,還有各門派的大師們。沒有硝煙瀰漫的日軍侵華的場景,只是一條武館林立的街,卻正如宮二所說,「一眼看上去,這不就是個武林嗎?」
  • 《一代宗師》坎城放映片花 章子怡雪地打太極
    《一代宗師》坎城放映片花 章子怡雪地打太極     電影網訊(圖文/坎城電影節報導組) 法國時間5月24日晚,王家衛拍攝多年的電影
  • 電子騎士:《一代宗師》前面是太極拳後面是猴拳
    反方辯手電子騎士鳳凰網娛樂訊 王家衛《一代宗師》上映後多方評價不同,愛之深者,贊影片至情至性;厭之切者,稱導演漸行漸遠,花開一度,1月12日15時,鳳凰網娛樂邀請了民國史專家章立凡、臺灣作家宮鈴、媒體出版人曾光明以及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上海資深影評人、電影保護研究者吳覺人、知名影評人木衛二、奇愛博士、LOOK壺、本南丹蒂、蘭波、賽人、電子騎士、葉航、九隻蒼蠅撞牆等多位文化評論人,共同討論王家衛新片《一代宗師》。反方辯手電子騎士首先批評了正方的「唯王家衛論」,他說:「王家衛就是一切,王家衛的名字可以消解一切。」
  • 連黃飛鴻都不在列的「廣東十虎」到底有何絕技?他們是誰這麼厲害
    當時的廣東地區武風盛行。因此誕生了名震江湖的「廣東十虎」,他們個個都身懷絕技,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的介紹這十位高手。 王隱林成名絕技:俠家拳王隱林又名王飛龍,他是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也叫俠拳。有幸的一代宗師陸阿採、黃麒英、鐵橋三等人指點武學,最終他融合百家之所長,創造出變化無窮的「九龍拳」,但他卻從不欺凌弱小,反而時常仗義出手,令人敬佩。 蘇燦成名絕技:醉拳對於蘇燦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因為他的人生太過於傳奇,因此在電影中也經常的出現。
  • 一代宗師葉問二兒子葉正年初一病逝 享年83歲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大年初一傳來悲痛的消息,一代宗師葉問次子葉正,在大年初一晚在法國病逝,享年83歲。香港媒體向葉正大哥葉準求證,葉準說:「他昨晚11:00走,在法國醫院,他老婆和子女在處理,我們都在等消息。」
  • 北京國際電影節:《一代宗師》成最大贏家
    北京國際電影節:《一代宗師》成最大贏家 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揭曉10大獎項,影片《一代宗師》劇組成員一舉拿下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以及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成為最大贏家。  本屆電影節閉幕式包括紅毯及頒獎典禮兩大環節。當晚,上百位中外影人盛裝現身,共同見證最新一屆天壇獎的最終歸屬。  新晉柏林電影節影帝廖凡以一段口白為頒獎典禮開場,雖然緊張到一度忘詞,但他的表現仍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身高只有1米63的葉問,一生出手極少,為何能成為一代宗師?
    作為詠春拳的一代宗師,其實葉問的江湖地位毫不遜色同時期的霍元甲,但是葉問為人低調,與世無爭,雖然弟子遍布全世界,但是很少人了解他的過往經歷。葉問成長經歷葉問本名葉繼問,1893年出生於廣東佛山名門望族,葉問家產很大,其房屋連綿數條街,被本地人稱之為桑圓葉姓。
  • 2013北美最賣座外語片Top15 《一代宗師》排第三
    《一代宗師》北美票房659萬美元,在外語片年度排名裡居第三,影史排名45       時光網訊 2013年北美最賣座外語片排行榜出爐,墨西哥喜劇《非常父女檔》以4441萬美元入帳居首,印度動作片《幻影車神3》收近719萬美元居次,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排名第三,票房659萬美元。
  • 章子怡借這部電影拿了12個影后,近十年來堪稱經典之作的華語電影
    《一代宗師》劇情簡介廣東佛山人葉問(梁朝偉飾),年少時家境優渥,師從詠春拳第三代傳人陳華順學習拳法,師傅「一條腰帶一口氣」的告誡,支持他走過兵荒馬亂、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妻子張永成(宋慧喬飾)潑辣幹練,二人夫唱婦隨,琴瑟合璧。1936年,佛山武術界亂雲激蕩。
  • 《一代宗師》英文臺詞譯者:我傾向讓中文平易近人
    電影《一代宗師》裡的文藝臺詞如何翻譯?電視劇《甄嬛傳》中的臺詞「這真真是極好的」真的是翻成「This really really good enough」嗎?   3月7日,曾翻譯過《悲情城市》、《活著》等華語電影的作家賈佩琳(Linda Jaivin)來到上海,通過介紹她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如何將字幕翻譯轉化成文化翻譯,並講述她與中國第五代導演和港臺導演的緣分。
  • 《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刀背藏身,仁者無敵
    如果可以直接拍電影,那我根本就不會去寫小說。1997 年我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拿著自己寫的電影劇本,被拒絕過很多次,自己覺得寫得很生動,反映了某種生活,但是別人直接說:「沒有人會感興趣,沒必要拍這個。」我拍了兩年紀錄片,突然發現我們這一代人是如此的無趣,整個時代過於浮躁、缺乏高貴。
  • 虐遍香港巨星的王家衛,註定成為孤獨的一代宗師
    兒時關於上海的記憶,也構成了王家衛電影裡的「20世紀60年代的上海情調」。折射到他後來的電影裡,像《阿飛正傳》裡,潘迪華飾演的旭仔的養母說的是上海話,而旭仔說的是粵語,大抵是添了他自身生活的印記。3.一代宗師從花樣年華到繁花散盡——有否後悔風流雲散搭檔離心?多年後,這位戴著墨鏡的導演拿獎拿到手軟,他的電影被無數人奉為圭臬。2000年,《花樣年華》上映,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